晚上好,我是簡七。
先說兩句,今天央行更新了LPR,再次調降了,一年期從4.05%降到3.85%,五年期從4.75%降到4.65%,基本符合之前的預期。
19年或更早就貸了房貸的朋友,建議儘早轉換到LPR模式。
餘額寶收益破2%,依然是大家十分關心的消息。
什麼才算
真的替代餘額寶?
很多平臺,都說自己的產品,能替代餘額寶。但真用起來,卻讓人頭疼。
比如,我就在某銀行的【活期專區】裡,看到一款產品風險不低,甚至可能出現過程中,暫時虧損的情況(原因可參考穩健理財為什麼也會虧?);
還有的,贖回得T+1,遇到周五3點以後取,周二才能到帳,讓人捉急。
* T:交易日的縮寫
所以,今天跟大家聊聊,什麼才是真正的餘額寶的替代品?核心思路是:方便的基礎上,收益高一點。
什麼才算夠方便呢?
1. 贖回快,最好秒到帳;
2. 贖回額度高,1萬對我來說不夠用;
3. 最好還能方便消費。
在此基礎上,收益高一點即可。
所以今天我們討論的,都是日常用錢的零錢管理。像新型的銀行存款、活期養老產品等,需要把錢從我們常用帳戶轉出去的情況,更適合存放應急準備金。這類產品,我們下次單聊。
在支付寶/微信錢包,和銀行帳戶中選擇活錢管理工具,具體來說,有三個升級思路:
1. 升級餘額寶/理財通的產品
2. 銀行貨幣基金智能組合
3. T+0的銀行理財
我們接下來一個個看。
* 產品僅做科普舉例,無任何利益相關。
思路一
升級餘額寶/理財通的產品
2018年5月份開始,餘額寶陸續接入了許多新的貨幣基金,到現在有28隻可選。
同樣的,微信錢包裡的零錢通對接了18隻。
如果你習慣用支付寶或者微信管日常活錢,可以打開自己的帳戶看看,目前對接的是哪一隻,是否需要切換為收益更高的產品。
切換的路徑都藏得有點深,以微信為例。
【我】-【支付】-【錢包】-【零錢通】頁面,進入當前購買產品頁面,選擇【查看更多產品】,就可以切換了。
你可以選過去1年、半年和近3個月,收益都更高、且比較穩定的。
思路二
銀行貨幣基金智能組合
無論是餘額寶、零錢通,還是銀行系的活錢工具(比如中信銀行薪金寶、招行的朝朝盈等),它們都只能對接一隻貨幣基金。
所以,無論是在收益選擇上,還是申購贖回的額度上,都受單一產品的限制。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一些平臺推出了貨基組合。
比如招商銀行推出的朝朝盈2號(原名招財盈),對接9隻貨基,通過「智能申贖」完成收益升級。
申購時,系統會按照9隻貨基7日年化從高到底先各買1萬,然後以1萬為單位再依次買入。舉個例子,你準備買入10萬,就會買入2萬收益最高的那隻貨基,剩下8隻各1萬。
之所以這樣設定,是為了實現「快贖9萬」。在贖回的時候,會按照7日年化從低到高的順序賣出。對於日常周轉資金超過1萬的朋友,還是蠻智能的設定的。
這個產品設計的思路值得讚賞,無奈目前組合中有幾隻「後進生」,7日年化居然只有1.4%左右,導致整個組合的收益也不足2%...
希望有更多機構推出類似的產品,如果你有看到其他構思精巧的貨基組合,歡迎留言與我分享。
順便說一句,類似用組合思路提高收益的,還有且慢的「貨幣三佳」。每個月會自動幫我們切換成收益排名前三的貨基,所以它的收益始終是名列前茅的。
不過缺點是,不支持快速贖回。所以,我只會把原本就準備投資基金的錢放在裡面,而不會用它來打理日常活錢。
思路三
T+0的銀行理財
一些貨幣型銀行理財,也是一類快速靈活的活錢管理工具,目前大多收益率還在3%以上。
除了收益高,跟貨幣基金相比,它有2個顯著優勢,一個是交易時間內買入,可以當日計息,另一個,取現額度更高。
比如某款貨幣型銀行理財,交易時間內無贖回限制,非交易時間每日也能贖回50萬。
值得注意的是,它也有一些缺點,比如最低起投金額通常要比貨幣基金高得多,通常是1萬元起;
從沒買過銀行理財產品的朋友,還需要去線下營業廳進行風險測評後,才可以購買。
至於通常的購買路徑,我們可以從銀行APP首頁找到【理財】頻道,找到活期相關區域,就不難找到這類產品了。
最後,想再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這些坑,比如:
- 不同的貨幣型銀行理財,交易規則不同。有的非交易時間,比如下午三點後、周六周日不能贖回,有的不能用來消費,一定要看清楚再買;
- 有的產品,快速贖回額度太低,急用錢的時候很被動;
- 活期≠低風險,比如一些R3等級的銀行理財,也會被列在活期類產品中。
總而言之,日用類活期,方便第一。對的錢辦對的事。
本文首發簡七讀財
(ID:jane7ducai)
每天一個理財小知識,讓理財更簡單,人生更自由。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