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死沒有讓他有內疚,相反地,他更享受玩弄他人的過程。
作者:咖喱 二水 阿曄
北大學子弒母案嫌疑人被抓了!
昨天深夜,這個消息驚醒了不少正欲入睡的人。僅一個多小時後,該話題就登上微博熱搜榜第一。
「北大學子弒母案」最初引起關注是在2016年。當時,福州警方發布了一則懸賞通告稱,2月14日,警方發現一名女子謝天琴死在福州一所中學教職工宿舍內,其兒子吳謝宇有重大作案嫌疑,警方懸賞萬元緝捕。
消息一出,所有人都驚呆了:一個有著大好前途的北大高材生為何會突然殺害自己的母親?然而,案件的關鍵人物吳謝宇,似乎人間消失了。
3年後,正當所有人都以為這個高智商嫌疑犯已經逃到國外時,他被抓了。被捕時,吳謝宇身上帶了通過網絡購買的30多張身份證。人們這才知道,3年間,他一直就在國內活動。
3年前的疑惑未解,3年後,人們不禁產生了更多疑問:吳謝宇是怎麼隱居3年的?這期間他又經歷了什麼?
「雙面」吳謝宇
這個世界上,似乎存在著兩個迥然不同的吳謝宇,一個是涉嫌弒母被警方通緝的高智商嫌疑犯,另一個則是眾人口中完美到毫無缺點的學霸男孩。即便是在警方的消息發布之後,很多認識吳謝宇的人仍然不敢相信這個事實。
曾經教過吳謝宇的福州一中老師李茵說,自己在得知消息後一夜無眠,甚至還保持著一點希望:「會不會是弄錯了?」
眾人對吳謝宇的印象,還牢牢打著「自律」「熱心」「高智商」的標籤。李茵甚至說:「如果非要說他有什麼缺點,我只能說,他的缺點就是看上去似乎根本沒有缺點。」
他是鄰居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吳家的老鄰居江楠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吳謝宇從童年時代起,就表現出了不同於一般孩子的強大自律性。「他非常乖,學習並不靠家長督促,而是自動自覺。這對一個孩子來說並不是很容易的事,但他仿佛天生就能做到。」
江楠至今還記得,多年前她去吳家串門,童年的吳謝宇就坐在客廳的桌子前專注地練習著毛筆字,見到鄰居來訪,禮貌地起身打一聲招呼後坐下繼續,毫不分心。
他也是同學眼中的「宇神」,常年考試第一,橫掃各種獎項。
初三時,他參加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獲得福州賽區三等獎;高中時,他獲得「三牧之星」獎學金,這是福州一中獎學金中的最高獎項;2012年,他未經高考,通過北京大學自主招生被提前錄取,進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他的高中同學說他是「神一樣的存在,可望不可及的偶像」。
進入北大之後,吳謝宇依然是「大神」級人物。大一學年,他獲得北京大學「三好學生」榮譽稱號;大二學年,他獲得北京大學廖凱原獎學金;就連GRE(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成績,他也考到了全球前5%。
吳謝宇成績優秀,卻並不是「死學習」的那一類。他喜歡打籃球,被同學戲稱為「籃板大師」;他熱心開朗,人緣極佳。
吳謝宇的大學同學李赫回憶稱,有一次自己洗澡忘拿鑰匙,回宿舍時房門被鎖,他向旁邊宿舍的吳謝宇求助,吳謝宇不僅馬上把外套借給他,還跑下樓找宿管借鑰匙。「當時宿管不在,他還等了很久,對朋友耐心、熱情。」
就連不在同一城市讀大學的高中同學,也能在每年生日那天收到來自吳謝宇的祝福。「被大神惦記著的感覺真好。」這位高中時和吳謝宇同住一層樓的同學不禁感嘆。
在老師心中,吳謝宇則是個完美的學生。
他不僅有頂尖的學習成績,還有出眾的領導能力與號召力。學校組織運動會或者其他集體活動,作為班長的吳謝宇會在一開始就制訂出嚴謹的工作流程和步驟,然後一條一條督促執行。
「學校裡優秀的學生很多,但畢竟都是十幾歲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比如粗心或者害羞,但吳謝宇始終完美。」老師楊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吳謝宇做出了這樣的評價。
一場完美的「人間蒸發」
學霸的進階路,一直在吳謝宇身上完美演繹。直到2016年情人節這天,一切的一切都變了。
2016年2月14日,福州警方接到報案後,撬開了福州教育學院第二附屬中學教職工宿舍的一間房。現場令人愕然:房間的四周裝滿攝像頭,一臺紅外線報警器還在工作,屋裡常年不見天日如墓穴一般,一具裹了十幾層塑料薄膜的女屍躺在那裡,正是謝天琴。
更讓眾人無法接受的是,根據現場指紋、DNA等一系列證據,嫌疑人竟然指向受害者的兒子,也就是「高材生」「媽寶男」吳謝宇。
警方在現場找到了多把切割屍體專用的刀具和醫學隔離服。初步屍檢表明,吳謝宇在對母親行兇後,分屍未果,便將屍體用塑料薄膜包裹了起來,每層裡面塞滿了活性碳粉與殺蟲劑,足足包了十幾層。
可以看出,殺人計劃預謀已久。
△有媒體拍到的案發現場,陽臺上還掛著一些塑料布和一次性手套。
時間倒回到半年前,也就是2015年7月1日,這是謝天琴期待已久的日子,兒子要放暑假回家了。此前,她還跟福建莆田老家的親朋說起,等兒子回來會一起回老家看望外婆。
2015年7月中旬,親戚們收到了家庭群裡吳謝宇發出的消息,稱自己要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做4年交換生,母親與她同行,乘坐7月25日的航班飛往美國。同時,親戚們還私下收到了謝天琴發來的信息,說兒子留學費用不菲,希望借錢解燃眉之急。最終,大家的籌款金額達到144萬元。
2015年8月,謝天琴所在的中學收到了她的辭職信。兩個月後,謝天琴的年級主任還收到了她的一份辭職表格。
辭職被批准,所有人都相信謝天琴陪兒子去了美國。
一位老師回憶,9月份開學後,校領導在一次全體教師大會上提到謝天琴去了美國陪讀。
「謝老師終於熬出頭,跟著兒子去國外風光了。」一些老鄰居感慨。
吳謝宇製造了一場近乎完美的「人間蒸發」。當然,他也不是沒有留下過馬腳。
比如,7月12日開始,吳謝宇曾通過支付寶34次購買活性炭,19次購買塑料膜、防水布、牆壁貼紙、真空壓縮袋等;比如,教工宿舍內被剪得殘缺不全的日記本,在之後也被認為是那封以假亂真的辭職信的由來;比如,7月底,有學校老師在福州校園內撞見吳謝宇,奇怪他怎麼還沒走,得到的回覆是「回來辦點事,媽媽在北京」;再比如,7月24日,有人通過手機在「百度知道」上匿名諮詢:「父親病逝,母親被兒子故意殺死,受害人的親屬有權向其兒子提出民事訴訟?」
當然,這些蛛絲馬跡都是在案發後才被一一串聯起來。彼時的吳謝宇隱藏得相當好,甚至在完成殺人的善後工作後,還企圖重新回歸正常的生活。
2015年的中秋節,吳謝宇在QQ上給同學孟川留言送祝福。10月7日,吳謝宇的生日當天,他和同學打電話交流自己的近況。甚至在12月底,有同學看到吳謝宇在大學校園出現,只是為了補考掛科的課程。
如果吳謝宇不主動露出馬腳,或許母親的屍體要等到老房子拆遷才會重見天日。
2016年2月5日,吳謝宇給舅舅發消息說,他和母親要從美國波士頓回來,將於2月6日到達福建莆田高鐵站,希望舅舅接母子倆回家過年。
舅舅當天並沒有接到人,打電話給吳謝宇也顯示對方已關機。直到14日,過完年的第一個工作日,舅舅才忍不住報了警,一場處心積慮的弒母案才得以曝光。
△2016年,福州公安發出吳謝宇的懸賞通告。
弒母的動機……
殺母之前,吳謝宇的整個人生沒有一絲人格的破綻或者弱點,以至於他的同學在知道新聞後說:「寧可相信自己會弒母,也無法相信吳謝宇會弒母。」
美好的未來在向他招手,可他為何要親手把這一切親手毀掉?
吳謝宇的微信主頁,籤名是拉丁語,意為「我來,我看,我徵服」,那是凱撒大帝在澤拉戰役中打敗本都國王法爾納克二世之後,寫給羅馬元老院的著名捷報。
也許在吳謝宇的認知裡,自己可以控制一切。而給他造成如此認知的,正是他親手殺死的母親,謝天琴。
為了填補父親的角色空白,謝天琴恨不得把所有的一切都給兒子。她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兒子,兒子的一切也都牽繫著她的神經。
作為孩子,吳謝宇確實通過保送、狀元、學霸、獎學金等一系列好消息來回報母親的辛苦。但另一方面,在謝天琴長時間的細心照顧下,吳謝宇對母親變得極其依賴。讀高中和大學期間,吳謝宇每晚必和母親通話。
外人眼中的吳謝宇是「乖巧」和「天才」的化身,是母親希望的樣子。為了不讓母親失望,他從小被「訓練」得戴著這副面具才能示人。他把真實的想法放在心底,變成了一個心思極重的人,哪怕對摯友也不會敞開心扉。而面具下的吳謝宇是什麼樣子,我們無法知曉。
△吳謝宇QQ上的標籤,是他的好友此前對他的評價。
但是在母親死後,吳謝宇做了兩件叛逆事。
當年父親病逝後,謝天琴的大學同學和好友籌集了1.8萬元慰問金,親友們曾經3次將這筆慰問金給她,但都被她拒絕了。吳謝宇在後來找理由把慰問金要了過來。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謝天琴生前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即便在夏天也是短袖加褲子。吳謝宇卻在逃亡期間與一位性工作者談戀愛,更拿出十幾萬元向其提親。
以上兩件事若是發生在謝天琴生前,她絕不會允許吳謝宇做。他甚至在逃亡了一段時間後,「主動」讓別人發現母親的屍體。母親的死沒有讓他有內疚,相反地,他更享受自己玩弄他人的過程。
吳謝宇是想通過以這種方式擺脫母親對自己從小到大的控制,證明自己人格的獨立?還是有什麼別的訴求?沒有人知道答案。但就像一位專家說的那樣,「我們在對孩子的培養過程當中,習慣於把孩子當成知識的容器,往裡面填東西,而恰恰忽略了他是一個人。只有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才是關鍵」。
成績再優秀又怎樣?當那個「別人家的孩子」成為惡魔,才是世界上最恐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