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弒母者被抓:當那個別人家孩子成為惡魔,才是世上最恐怖故事

2021-01-10 環球時報

母親的死沒有讓他有內疚,相反地,他更享受玩弄他人的過程。

作者:咖喱 二水 阿曄

北大學子弒母案嫌疑人被抓了!

昨天深夜,這個消息驚醒了不少正欲入睡的人。僅一個多小時後,該話題就登上微博熱搜榜第一。

「北大學子弒母案」最初引起關注是在2016年。當時,福州警方發布了一則懸賞通告稱,2月14日,警方發現一名女子謝天琴死在福州一所中學教職工宿舍內,其兒子吳謝宇有重大作案嫌疑,警方懸賞萬元緝捕。

消息一出,所有人都驚呆了:一個有著大好前途的北大高材生為何會突然殺害自己的母親?然而,案件的關鍵人物吳謝宇,似乎人間消失了。

3年後,正當所有人都以為這個高智商嫌疑犯已經逃到國外時,他被抓了。被捕時,吳謝宇身上帶了通過網絡購買的30多張身份證。人們這才知道,3年間,他一直就在國內活動。

3年前的疑惑未解,3年後,人們不禁產生了更多疑問:吳謝宇是怎麼隱居3年的?這期間他又經歷了什麼?

「雙面」吳謝宇

這個世界上,似乎存在著兩個迥然不同的吳謝宇,一個是涉嫌弒母被警方通緝的高智商嫌疑犯,另一個則是眾人口中完美到毫無缺點的學霸男孩。即便是在警方的消息發布之後,很多認識吳謝宇的人仍然不敢相信這個事實。

曾經教過吳謝宇的福州一中老師李茵說,自己在得知消息後一夜無眠,甚至還保持著一點希望:「會不會是弄錯了?」

眾人對吳謝宇的印象,還牢牢打著「自律」「熱心」「高智商」的標籤。李茵甚至說:「如果非要說他有什麼缺點,我只能說,他的缺點就是看上去似乎根本沒有缺點。」

他是鄰居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吳家的老鄰居江楠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吳謝宇從童年時代起,就表現出了不同於一般孩子的強大自律性。「他非常乖,學習並不靠家長督促,而是自動自覺。這對一個孩子來說並不是很容易的事,但他仿佛天生就能做到。」

江楠至今還記得,多年前她去吳家串門,童年的吳謝宇就坐在客廳的桌子前專注地練習著毛筆字,見到鄰居來訪,禮貌地起身打一聲招呼後坐下繼續,毫不分心。

他也是同學眼中的「宇神」,常年考試第一,橫掃各種獎項。

初三時,他參加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獲得福州賽區三等獎;高中時,他獲得「三牧之星」獎學金,這是福州一中獎學金中的最高獎項;2012年,他未經高考,通過北京大學自主招生被提前錄取,進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他的高中同學說他是「神一樣的存在,可望不可及的偶像」。

進入北大之後,吳謝宇依然是「大神」級人物。大一學年,他獲得北京大學「三好學生」榮譽稱號;大二學年,他獲得北京大學廖凱原獎學金;就連GRE(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成績,他也考到了全球前5%。

吳謝宇成績優秀,卻並不是「死學習」的那一類。他喜歡打籃球,被同學戲稱為「籃板大師」;他熱心開朗,人緣極佳。

吳謝宇的大學同學李赫回憶稱,有一次自己洗澡忘拿鑰匙,回宿舍時房門被鎖,他向旁邊宿舍的吳謝宇求助,吳謝宇不僅馬上把外套借給他,還跑下樓找宿管借鑰匙。「當時宿管不在,他還等了很久,對朋友耐心、熱情。」

就連不在同一城市讀大學的高中同學,也能在每年生日那天收到來自吳謝宇的祝福。「被大神惦記著的感覺真好。」這位高中時和吳謝宇同住一層樓的同學不禁感嘆。

在老師心中,吳謝宇則是個完美的學生。

他不僅有頂尖的學習成績,還有出眾的領導能力與號召力。學校組織運動會或者其他集體活動,作為班長的吳謝宇會在一開始就制訂出嚴謹的工作流程和步驟,然後一條一條督促執行。

「學校裡優秀的學生很多,但畢竟都是十幾歲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比如粗心或者害羞,但吳謝宇始終完美。」老師楊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吳謝宇做出了這樣的評價。

一場完美的「人間蒸發」

學霸的進階路,一直在吳謝宇身上完美演繹。直到2016年情人節這天,一切的一切都變了。

2016年2月14日,福州警方接到報案後,撬開了福州教育學院第二附屬中學教職工宿舍的一間房。現場令人愕然:房間的四周裝滿攝像頭,一臺紅外線報警器還在工作,屋裡常年不見天日如墓穴一般,一具裹了十幾層塑料薄膜的女屍躺在那裡,正是謝天琴。

更讓眾人無法接受的是,根據現場指紋、DNA等一系列證據,嫌疑人竟然指向受害者的兒子,也就是「高材生」「媽寶男」吳謝宇。

警方在現場找到了多把切割屍體專用的刀具和醫學隔離服。初步屍檢表明,吳謝宇在對母親行兇後,分屍未果,便將屍體用塑料薄膜包裹了起來,每層裡面塞滿了活性碳粉與殺蟲劑,足足包了十幾層。

可以看出,殺人計劃預謀已久。

△有媒體拍到的案發現場,陽臺上還掛著一些塑料布和一次性手套。

時間倒回到半年前,也就是2015年7月1日,這是謝天琴期待已久的日子,兒子要放暑假回家了。此前,她還跟福建莆田老家的親朋說起,等兒子回來會一起回老家看望外婆。

2015年7月中旬,親戚們收到了家庭群裡吳謝宇發出的消息,稱自己要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做4年交換生,母親與她同行,乘坐7月25日的航班飛往美國。同時,親戚們還私下收到了謝天琴發來的信息,說兒子留學費用不菲,希望借錢解燃眉之急。最終,大家的籌款金額達到144萬元。

2015年8月,謝天琴所在的中學收到了她的辭職信。兩個月後,謝天琴的年級主任還收到了她的一份辭職表格。

辭職被批准,所有人都相信謝天琴陪兒子去了美國。

一位老師回憶,9月份開學後,校領導在一次全體教師大會上提到謝天琴去了美國陪讀。

「謝老師終於熬出頭,跟著兒子去國外風光了。」一些老鄰居感慨。

吳謝宇製造了一場近乎完美的「人間蒸發」。當然,他也不是沒有留下過馬腳。

比如,7月12日開始,吳謝宇曾通過支付寶34次購買活性炭,19次購買塑料膜、防水布、牆壁貼紙、真空壓縮袋等;比如,教工宿舍內被剪得殘缺不全的日記本,在之後也被認為是那封以假亂真的辭職信的由來;比如,7月底,有學校老師在福州校園內撞見吳謝宇,奇怪他怎麼還沒走,得到的回覆是「回來辦點事,媽媽在北京」;再比如,7月24日,有人通過手機在「百度知道」上匿名諮詢:「父親病逝,母親被兒子故意殺死,受害人的親屬有權向其兒子提出民事訴訟?」

當然,這些蛛絲馬跡都是在案發後才被一一串聯起來。彼時的吳謝宇隱藏得相當好,甚至在完成殺人的善後工作後,還企圖重新回歸正常的生活。

2015年的中秋節,吳謝宇在QQ上給同學孟川留言送祝福。10月7日,吳謝宇的生日當天,他和同學打電話交流自己的近況。甚至在12月底,有同學看到吳謝宇在大學校園出現,只是為了補考掛科的課程。

如果吳謝宇不主動露出馬腳,或許母親的屍體要等到老房子拆遷才會重見天日。

2016年2月5日,吳謝宇給舅舅發消息說,他和母親要從美國波士頓回來,將於2月6日到達福建莆田高鐵站,希望舅舅接母子倆回家過年。

舅舅當天並沒有接到人,打電話給吳謝宇也顯示對方已關機。直到14日,過完年的第一個工作日,舅舅才忍不住報了警,一場處心積慮的弒母案才得以曝光。

△2016年,福州公安發出吳謝宇的懸賞通告。

弒母的動機……

殺母之前,吳謝宇的整個人生沒有一絲人格的破綻或者弱點,以至於他的同學在知道新聞後說:「寧可相信自己會弒母,也無法相信吳謝宇會弒母。」

美好的未來在向他招手,可他為何要親手把這一切親手毀掉?

吳謝宇的微信主頁,籤名是拉丁語,意為「我來,我看,我徵服」,那是凱撒大帝在澤拉戰役中打敗本都國王法爾納克二世之後,寫給羅馬元老院的著名捷報。

也許在吳謝宇的認知裡,自己可以控制一切。而給他造成如此認知的,正是他親手殺死的母親,謝天琴。

為了填補父親的角色空白,謝天琴恨不得把所有的一切都給兒子。她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兒子,兒子的一切也都牽繫著她的神經。

作為孩子,吳謝宇確實通過保送、狀元、學霸、獎學金等一系列好消息來回報母親的辛苦。但另一方面,在謝天琴長時間的細心照顧下,吳謝宇對母親變得極其依賴。讀高中和大學期間,吳謝宇每晚必和母親通話。

外人眼中的吳謝宇是「乖巧」和「天才」的化身,是母親希望的樣子。為了不讓母親失望,他從小被「訓練」得戴著這副面具才能示人。他把真實的想法放在心底,變成了一個心思極重的人,哪怕對摯友也不會敞開心扉。而面具下的吳謝宇是什麼樣子,我們無法知曉。

△吳謝宇QQ上的標籤,是他的好友此前對他的評價。

但是在母親死後,吳謝宇做了兩件叛逆事。

當年父親病逝後,謝天琴的大學同學和好友籌集了1.8萬元慰問金,親友們曾經3次將這筆慰問金給她,但都被她拒絕了。吳謝宇在後來找理由把慰問金要了過來。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謝天琴生前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即便在夏天也是短袖加褲子。吳謝宇卻在逃亡期間與一位性工作者談戀愛,更拿出十幾萬元向其提親。

以上兩件事若是發生在謝天琴生前,她絕不會允許吳謝宇做。他甚至在逃亡了一段時間後,「主動」讓別人發現母親的屍體。母親的死沒有讓他有內疚,相反地,他更享受自己玩弄他人的過程。

吳謝宇是想通過以這種方式擺脫母親對自己從小到大的控制,證明自己人格的獨立?還是有什麼別的訴求?沒有人知道答案。但就像一位專家說的那樣,「我們在對孩子的培養過程當中,習慣於把孩子當成知識的容器,往裡面填東西,而恰恰忽略了他是一個人。只有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才是關鍵」。

成績再優秀又怎樣?當那個「別人家的孩子」成為惡魔,才是世界上最恐怖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北大弒母案吳謝宇避談殺母細節 前女友透露殺母動機:他想成為男人
    【吳謝宇前女友:他說上北大後與母矛盾加大】#吳謝宇前女友稱他壓抑太久#28日,福建福州,自稱吳謝宇的前女友稱,吳弒母動機繫心理壓抑太久,上大學後矛盾加大,「他自己覺得弒母,才能成為男人」。而吳母善於潑冷水,在家會把「最不堪的一面留給兒子」。吳姑父稱,吳母教育嚴格。
  • 心理學解析:看了多個孩子弒母慘劇,我發現了一個共同的規律
    唱著《世上只有媽媽好》長大的孩子,卻對最愛的母親,舉起了殘忍的屠刀。這樣的悲劇不是第一次發生。轟動全國的北大學生弒母案;叫囂「我殺的是我媽」的湖南12歲男孩弒母案;江蘇13歲男孩弒母案;湖南衡陽13歲男孩弒母案;……這樣的悲劇不是第一次,相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總結近幾年的這幾起案件,我們會得出怎樣的結論?
  • 吳謝宇弒母永遠是逗號!他曾是全校第一名、學霸、北大三好學生!
    他於2015年7月10日製造了震驚全網的弒母案。2019年4月21日吳謝宇在重慶江北機場被抓。據悉,吳謝宇弒母案於2020年12月24日一審,擇期宣判。其二、對編造虛假信息,隱瞞弒母事實時間超過半年之久。其三、他殺死母親後,將屍體用活性炭等層層包裹。其四、吳謝宇交代作案動機時不老實,前後說法不一。先說因父親去世以後母親過得很痛苦,他是幫助母親解脫,後又說協助母親自殺。
  • 北大吳謝宇弒母動機曝光:媽媽死前像林黛玉,殺她是想讓她解脫
    12月24日開庭的「北大吳謝宇弒母案」,吳謝宇首次說出了他的弒母動機。福州中院開庭審理吳謝宇故意殺人案一時間,輿論譁然。2015年7月11日,完美孩子吳謝宇,用啞鈴砸向母親謝天琴的頭部,母親當即死亡。四年後,吳謝宇在重慶落網。在眾人的口中,似乎存在兩個吳謝宇。
  • 北大弒母吳謝宇: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本想殺母后自殺,誰知……
    導語:今天備受社會關注的北大弒母案開庭了。網絡上一邊倒:死刑。說明中國傳統文化深入人心。而現實中,法院不願意判死刑何據之有?翻開吳謝宇,現在想想也沒有什麼,就是上了一個北大,也就是一個本科大學,在現在社會也不足為奇了。弒母案,自古以來極刑!沒有任何理由。
  • 北大殺母案2019最新進展:嫌疑人吳謝宇被抓細節逃亡經過
    4月25日,新京報記者從福州市公安局獲悉,涉嫌弒母的北大學子吳謝宇已經被抓獲。據接近警方的內部人士透露,吳謝宇於4月21日在重慶江北機場乘機時被抓。身上帶了30多張身份證,通過網絡購買,三年來一直在國內活動。
  • 怎麼看「北大學子弒母案」?4位父親實話實說,很揪心
    怎麼看「北大學子弒母案」?4位父親實話實說,很揪心「北大學子弒母案」馬上就要進行公開審理,相信圍繞在該案背後的很多謎團都會被一一揭開,到時候自然會真相大白。社會大眾之所以特別關注北大學子弒母案,是因為該案的發生,讓很多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一個特別優秀的大學生,一位孝順的孩子,一位鄰居眼裡的好孩子,為何能變成弒母的惡魔?
  • 又一部試圖顛覆的美劇,瞄準最神秘的恐怖故事
    這是一個少年曆險,並從中了解自己家族的故事,更是一次穿州尋父的噩夢之旅。除了要抵抗美國白人的敵意與暴行以外,還要不斷逃避怪獸的追殺。全程迷離驚嚇的氣氛下,血腥暴力的場面層出不窮,充滿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時刻。但當進入這個故事,才恍然發現《惡魔之地》是借種種超現實又驚嚇的處境,反映種族歧視的恐怖。
  • 保送北大不驚豔,小學時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光是保送北大這一點,就夠一個人「吹噓」一輩子,而在撒貝寧身上,卻讓我們感受到了他被保送北大,並不是一個意外。「北大還行撒貝寧」,被保送不意外每當撒貝寧談起自己的本科和研究生都是保送的經歷,身就讓我想起來小時候,爸媽總拿別人家的孩子說事,而撒貝寧就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 李玫瑾對弒母吳謝宇的最新分析曝光:空心病!孩子有這種特徵,父母...
    " 前幾天,震驚全國的「北大弒母案」開庭審理,媒體披露了吳謝宇在庭審過程中陳述的大量細節,又一次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3)他說找親戚騙那144萬是為了報復,因為這些人在父親當年去世的時候沒有幫助他們家,把自己描述成一個孤立無援的弱者。 但其實親戚們並不是他說的那麼冷血,一直對他們母子挺關心的。 事實上,他很可能就是為了騙錢才殺的人。
  • 北大殺母2019最新進展 謝天琴死亡原因及吳謝宇案告訴我們什麼
    這個曾經滿載榮譽的學霸搖身一變成為了殺人犯,而且殺死的還是辛苦養育自己的母親,這一反轉可以說是驚掉了很多人的下巴。曾經的吳謝宇是同學眼中的學霸,母親眼中的驕傲,鄰居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這樣一個斯斯文文的他,到底是什麼使他喪失心智,將屠刀伸向母親呢?
  • 關於北大學子弒母的感想:烏鴉反哺 羔羊跪乳 禽獸是不弒母的
    西方人說人生而有罪,南懷瑾先生對此不贊同,認為不客觀,生而有業才對。人在這世間造的惡業,有五種叫五無間業。此五種罪業能招感無間地獄之苦果,故又稱五無間業。即:殺母、殺父、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等五逆罪。什麼是無間地獄呢,就是大家可能聽過的阿鼻地獄。無間地獄是八大地獄中之最苦處,乃極惡之人所受之果報。
  • 《兩句恐怖故事》:最恐怖的是鬼怪?那是因為你沒有見過人心
    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部名為《兩句恐怖故事》的美劇,其實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靈異鬼片,準確的說應該是現實主義的恐怖題材劇。每一集都是兩句話開局,例如「我手機上有張我在睡覺的照片,我是獨居的」。通常每集也就十幾二十分鐘的樣子,短小精悍不拖泥帶水,每一集都是獨立的劇情,獨立的主題,第一季共八集目前已經更新完結。
  • 湖南16歲少女被囚禁地洞案宣判:請告訴孩子,這世上真的有惡魔!
    2.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惡魔也可能長著一張人畜無害的臉最近,最讓人痛心的案子除了湖南16歲少女被囚禁地洞案,還有韓國「N號房」事件。這個年僅25歲,長相普通,學業成績出色,被朋友評價為平凡、善良的人,實在讓人無法和網上那個喪盡天良的惡魔趙博士聯繫起來。在韓網的留言中有這樣一條:「我是韓國女性,韓國女性很害怕,因為我們不知道罪犯是誰」。
  • 才隔10天,又一位母親被自己的兒子殺害,孩子為什麼成為惡魔?
    23日,涉事小區多位知情者記者介紹,行兇者在附近上大學,死者是他的母親,在小區租房子為兒子陪讀,平時在超市工作。2018年12月2日晚9點半,湖南沅江市泗湖山鎮12歲的男孩吳某康殺死了她34歲的母親陳某,指認現場時還在笑。意外?震驚?更多的是憤怒!
  • 《第五人格》入殮師的推演再次證明求生者才是惡魔?監管者洗白!
    《第五人格》入殮師的推演再次證明求生者才是惡魔?監管者洗白!《第五人格》求生者和監管者誰才是惡魔?入殮師的推演再次證實!非對稱性對抗競技手遊《第五人格》莊園裡面的求生者和監管者都是遊戲參與者,從表面上來看,求生者似乎才算是好人,而抓捕求生者的監管者看起來更像是壞人!
  • 最新韓國恐怖電影《變身》,一家人整整齊齊鬥惡魔!
    咱暫且不說整部影片質量如何,先來看看《變身》到底說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友情提醒,本文全程劇透。在影片的一開始,神父正在對一個躺在床上被束縛住四肢的女孩驅魔。畫面有些血腥,在此柯本就不放噁心圖了。然而十字架放了,聖水潑了,咒語也念了,眼看就要把惡魔驅除女孩的身體。
  • 《考試後的故事1》,學霸是別人家的孩子,貓咪也是別人家的貓咪
    01學霸是別人家的孩子 沒想到,我們家的學霸小姑娘回家後卻發生了一個感人的故事。其他科目都基本沒失誤,就連最難的語文(小學五年級八面試題,大部分學生沒做完)也做得很好。最後核對科學考題時,因答錯了兩個小題,突然「晴轉陰」淚流滿面地大哭起來:我科學考不下一百分了! 學霸的心思你真的猜不透,真是別人家的孩子!
  • 北大弒母案開庭,吳謝宇供述作案動機:殺母是幫其解脫?
    在他的身上,有著天之驕子、北大學霸這樣的光環。在他的身上,也有著弒殺親母的殘忍。魔鬼和天使,吳謝宇匯集一身。吳謝宇這種說辭在家庭犯罪中特別常見,譬如洪若潭焚爐命案。有些人會說是受害人請求幫忙自殺,有些人會說怕自己死後受害人會痛苦,才想帶他們一起走。由於另一方已經死亡,也無法開口辯駁。心理學上認為,任何行為都有一個歸因。
  • 那個不被允許哭的孩子,心底的惡魔越來越大,如何處理孩子的哭泣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當你擁有了孩子之後,你最怕什麼?怕他受傷?怕他生病?誠然,這些都是母親們最害怕的事情,但是在所有的回答裡面,我注意到了這樣一個回復——「我怕孩子哭泣」。那個不被允許哭的孩子,心底的惡魔越來越大所有無處發洩出來的負面情緒,都被餵給了這個惡魔。於是他伴著孩子長大,影響孩子的性格,導致孩子變得暴躁,甚至可能控制不住自己去傷害其他人。孩子或許可以壓制住這個惡魔,但總有一天,這個惡魔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爆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