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民營經濟活全局活,民營經濟興全局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湖南省民營企業家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企業發展,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民營力量。
為挖掘民營企業創新轉型、奮力突圍的典型案例和經驗做法,省委統戰部聯合紅網時刻推出《乘風破浪的民企》新聞專欄,解鎖民營企業乘風破浪的「密鑰」,提振信心鼓實勁,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紅網時刻記者 劉容 李兵 唐黔 實習生 郭倩 長沙報導
2020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悄然降臨,打亂了許多行業的陣腳,很多市場主體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大疫當前,百業艱難,但危中有機,如何在困境中實現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是當前眾多民營企業要攻克的一堂必修課。
民營企業應該如何應對疫情,實現逆勢增長?請關注本期《乘風破浪的民企》報導,我們邀請了鹽津鋪子董事長張學武作客欄目,暢談鹽津鋪子在應對疫情、化危為機中的布局思維和理性思考。
今年疫情期間,鹽津鋪子推出烘焙類產品,正迎合了消費者對代餐食品的爆發式需求。
立足長遠,心無旁騖做好實業
民以食為天,食品是剛性需求,相比旅遊、餐飲等行業,疫情對食品行業的影響相對較小。但疫情使張學武深刻認識到,經營企業眼光一定要長遠。
「以前談到企業發展,考慮的是誰跑得更快,而現在思考的是誰活得更久、更長壽。」張學武認為,這場疫情加速了行業洗牌的進程,加速了產業向頭部企業集中化的速度,企業活得更久,比跑得更快更重要。
疫情發生後,鹽津鋪子積極走出用工緊張、原料供應短缺、物流受限產品不能及時轉送等困境,通過多項組合策略,在短短10天時間,就迅速完成達產、超產,成為最早實現復工復產的企業之一,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收4.6億多元,同比增長35.43%,淨利潤同比增長100.80%。
「我們秉持匠心傳承的企業精神,心無旁騖做好實業,不忘初心聚焦主業。」張學武說,近年來,鹽津鋪子通過智能製造轉型升級、精益生產管理、全過程質量安全管理,強化內功,做優品牌做大市場,提升了公司抗風險能力,也為下一步如何實現更好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鹽津鋪子「店中島」模式。
立足線下和線上,加強品牌推廣
疫情期間,電商和直播在消費復甦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憑藉線上優勢在促消費、穩增長等方面脫穎而出。依託線下起步的鹽津鋪子,面對網際網路線上模式的興起,最終會作出怎樣的選擇?
喜歡逛大型超市的消費者,對「店中島」的概念應該不會陌生,在超市展櫃通道兩邊,往往擺放著琳琅滿目的物品,比如各類散裝的食品,讓人垂涎欲滴,消費者經過時若喜歡就會選購一些收入囊中。
鹽津鋪子2017年上市之後,進入加速品類擴張+渠道建設階段,以大型商超的直營渠道為拓展重心,強化推進「店中島」在核心門店的投放,推動渠道創新。
「目前在國內大型商超渠道共擁有12000多個中島,而且今年還將大幅增加,預計新增5000家。」張學武透露,公司的魚豆腐、辣條這樣的單品會走入便利店渠道。
而線上,鹽津鋪子也積極謀劃著。在電商平臺推出了零食大禮包,積極培育了「焙寧」「滿口香」品牌,還啟動網紅直播帶貨業務,與淘寶主播薇婭、快手主播貓妹妹合作,電商業務實現快速增長,在今年2月與薇婭合作開展的一場直播中,5分鐘便實現魚豆腐銷售額達260萬元。
張學武說,今年公司將對線上渠道加大投入,重點打造魚豆腐、豆乾、零食大禮包、短保烘焙等爆款產品銷售,滿足愛網購的食客的需求。
在疫情期間,鹽津鋪子在產品戰略的重點傾斜與提前布局,正迎合了大家對代餐食品的爆發式需求增長,烘焙類產品麵包、薯片供不應求,零食大禮包線上銷售高速增長。
鹽津鋪子立志打造食品行業「燈塔工廠」。
數位化轉型賦能,打造工業4.0的「燈塔工廠」
7月,瀏陽經開區裡熱火朝天、機器轟鳴。鹽津鋪子的糕點生產基地裡,15條無人生產線正有序地進行生產,烘焙工序全部實現自動化、智能化後,年產能達6萬噸,蒸蛋糕、麵包、薯片、吐司等美食,源源不斷地從瀏陽香飄全國,最終到達食客們的舌尖。
2017年,鹽津鋪子投資5個億,創建烘焙食品智能製造中心,有7個萬級潔淨車間,15條國內先進的智能製造生產線,節約了70%的人工。
張學武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中國食品工業發展處於轉型與價值提升的關鍵節點,挑戰和機遇並存,必須站在技術前端,找準切入點,實現跨越式轉型。
食品工業是我國現代工業體系中的首位產業,中國食品產業規模更居全球第一。張學武十分看好食品企業的「燈塔工廠」,他說,我國巨大的消費市場為食品工業端到端的數位化轉型奠定了基礎,食品企業打造「燈塔工廠」,引領中國食品製造業從跟隨向引領轉型,是實現食品強國夢的現實路徑。
今天5月18日,鹽津鋪子與金蝶軟體有限公司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依託雲服務賦能,將公司ERP系統全面升級,並對PLA、MES系統進行完善,系統打造食品企業及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整合上遊原料企業和下遊渠道資源,融合發展,打造休閒食品的數位化轉型樣板。
「未來,我們的智能製造生產線將達到數十條,我們致力於將『黑燈工廠』打造成工業4.0的『燈塔工廠』,真正實現跨越式轉型。」張學武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