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裡藏羚羊「保護神」今昔:生命禁區再無槍聲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青海玉樹8月23日電 題:可可西裡藏羚羊「保護神」今昔:「生命禁區」再無槍聲

  中新社記者 張添福

  「傑桑·索南達傑是英雄,我們得繼續跟著他。」

  「生命禁區」可可西裡成為世界自然遺產後,彭措回想起二十多年前的可可西裡「野犛牛隊」,感慨萬千。

  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的可可西裡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西北部,極端最低氣溫零下46攝氏度,與中國三江源、羌塘、阿爾金山三個自然保護區接壤。

  可可西裡堪稱「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動物基因庫」。1994年1月18日,為保護正遭盜獵的旗艦物種藏羚羊,時任玉樹州治多縣委副書記、治多縣西部工作委員會書記傑桑·索南達傑犧牲。

  1995年9月,一支由當地幹部和牧民、復員軍人、中學畢業生等新組成的60多人反盜獵隊伍開進了可可西裡,時任治多縣西部工委書記扎巴多傑帶隊。

  「在布格達坂峰,我們遇到了三十多名持小口徑步槍的盜獵分子,而我們只有三把槍,十幾人,」老隊員彭措本是治多縣的牧民,他說,雙方開槍較量,盜獵者全部被抓獲。

  在老隊員才仁尼瑪的記憶裡,有一次盜獵分子的夥食斷了,「我們把吃的分給他們,不能把他們餓死。有時候,我們每天只能分到一包方便麵,嚼著吃,沒淡水,只能喝雪水。一根煙,大家輪著抽上幾口」。

  老隊員扎多的哥哥是索南達傑的好朋友,他頂著壓力加入了「野犛牛隊」。「全家人都反對我去。但我一定要去。」扎多說,「每次巡山半個月,能不能出來都是問題。」

  20世紀90年代,可可西裡盜獵藏羚羊和盜採沙金情況相當猖獗。「每次巡山,很少空手回來,都會抓些盜獵者,」彭措說,「每次出山,全身是泥。頭髮沒梳過,臉也沒洗著。」

  老隊員呂長徵說,有人稱讚這支反盜獵隊伍就跟野犛牛一樣——別人侵犯其領地,就會受到野犛牛般兇猛的攻擊。

圖為在青藏公路上,小藏羚羊跟著母藏羚羊一起通過。 孫睿 攝

  「野犛牛隊」就這樣被叫響。

  「我們擁有不怕辛苦,不怕犧牲,不怕困難的野犛牛精神。」次成尼瑪說。

  「晚上登上山頂,看到車燈,那一定是有人在圍獵藏羚羊,」才仁尼瑪說,「天亮了,沿著車轍印,一準能找到他們。」

  1996年,可可西裡被列為青海省級自然保護區,第二年晉升為國家級。2000年,一部分「野犛牛隊」隊員加入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據管理局局長布周介紹,自2006年以來,可可西裡再未聽到過盜獵者的槍聲,藏羚羊從20世紀90年代的不足2萬隻恢復到6萬餘只。

  如今,可可西裡成了名副其實的「動物王國」,在東邊的青藏公路沿線看到藏羚羊、藏野驢、野犛牛嬉戲的場景,已不是稀罕事。可可西裡成為中國面積最大、全球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遺產,填補了「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沒有該項目的空白。

  可可西裡主線巡山隊和各保護站的巡線隊伍,仍活躍於此。從縣級保護到省級、國家級再到世界自然遺產,漸生白髮的呂長徵說:「我們在可可西裡的任務完成了。」

  布周說,未來可可西裡將以更嚴格的標準保護遺產地,並編制相關規劃,加快遺產地跨區域協作,完善監測體系。

  「這裡的志願(保護)者舉世聞名,我們想記錄他們。」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張鐸幸和同學們8月初抵達可可西裡,他們想拍一部紀錄片,做一次野生動物調查,並設計一份生態保護手冊。(完)

相關焦點

  • 2006年至今可可西裡持續未聞槍聲,盜獵藏羚羊逐步禁絕
    隨著生態保護力度持續加大,2006年至今可可西裡持續未聞槍聲,盜獵盜採逐步禁絕。可可西裡成功申遺2周年來,越來越多國內外遊客來到當地體悟自然之美、親近野生動物,共享人類共有的自然財富。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管理處主任布周說,20世紀90年代起,可可西裡巡山隊員與盜採沙金、盜獵藏羚羊的不法分子開展長期鬥爭,時任治多縣委副書記的傑桑·索南達傑在太陽湖畔抓捕盜獵分子時中彈犧牲,年僅40歲。
  • 可可西裡藏羚羊遷徙,見證生命未知之謎,但:可可西裡不歡迎你
    4月30日,首批待產雌性藏羚羊通過可可西裡野生動物通道前往產仔地,其中有43隻藏羚羊穿過青藏公路,開始時間與去年相比提前了大約一周。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管理處索南達傑保護站站長趙新錄說:「青藏公路3002公裡處、青藏鐵路五道梁北大橋是目前藏羚羊遷徙產仔的主要通道,4月30日至今幾乎每天都有藏羚羊穿越這些區域,截至5月7日,從青藏公路3002公裡處穿越的藏羚羊達590隻。」
  • 可可西裡十多年未聞盜獵槍聲
    新華社西寧7月28日電(記者 薛玉斌 王金金)得益於反盜獵執法行動的持續開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持續加強,世界自然遺產地、「人間淨土」可可西裡十一年間持續未聞盜獵槍聲。藏羚羊等野生動物平靜而悠閒地繁衍生息,成為青藏高原上一道靚麗風景。
  • 可可西裡藏羚羊回遷數量穩步增長
    新華社西寧9月5日電(記者李亞光)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管理處獲悉,隨著三江源生態整體趨好,近年來可可西裡地區藏羚羊回遷數量穩步增長,從側面展示了該物種種群的健康恢復態勢。  藏羚羊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棲息在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等地。
  • 可可西裡藏羚羊回遷季,中國最美的人間禁地!
    當你聽到可可西裡這個名字的時候,可能你並不覺得陌生。可可西裡,被譽為最美的人間禁地,在藏語裡的意思是美麗的青山,美麗的少女。7月25日,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的科研人員,通過遠程網絡觀測系統,捕捉到了可可西裡藏羚羊遷回畫面。這預示著,可可西裡的藏羚羊正式進入了回遷季。
  • 可可西裡-藏羚羊大遷徙
    在青藏高原,以羌塘為中心,南至拉薩以北,北至崑崙山,東至西藏昌都地區北部和青海西南部,西至中印邊界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上,繁衍生息著中國重要珍稀物種之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藏羚羊,青藏高原的生命精靈。
  • 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無人區 有人護
    出發地:索南達傑保護站目的地:卓乃湖保護站自東向西橫穿可可西裡無人區,140公裡的路程,車隊跑了11個小時。6月底,跟隨可可西裡巡山隊員的腳步,記者也親身體驗到跋涉在「生命禁區」的艱險。腹地:2006年以後,可可西裡再沒聽到盜獵的槍聲「此次巡山,卓乃湖就是第一站。」初入可可西裡,三江源國家公園可可西裡管理處黨委書記布瓊告訴記者。
  • 可可西裡:無人區 有人護
    本報記者 何 聰攝 出發地:索南達傑保護站 目的地:卓乃湖保護站 自東向西橫穿可可西裡無人區,140公裡的路程,車隊跑了11個小時。6月底,跟隨可可西裡巡山隊員的腳步,記者也親身體驗到跋涉在「生命禁區」的艱險。 腹地:2006年以後,可可西裡再沒聽到盜獵的槍聲 「此次巡山,卓乃湖就是第一站。」
  • 可可西裡的生命有多野?
    這片生命禁區裡,人煙罕至。可可西裡能夠名揚天下,多多少少與藏羚羊有關。它們美麗的生命被無情殺戮,這齣血腥的慘劇反而為可可西裡博得了「人間天堂」的名聲。藏羚羊通常棲息於海拔3000米至6000米間的荒漠、高原草原和谷地。
  • 可可西裡:藏羚羊數量超7萬隻 旅遊穿越成新隱患
    七八月份又值可可西裡藏羚羊遷徙產崽的高峰期,今年藏羚羊遷徙的情況如何?申遺成功已有一年的可可西裡又有哪些變化?開車沿著青藏公路朝可可西裡進發,每隔一段距離就能看到藏羚羊三五成群地在離公路不遠的地方吃草散步,隨著近年來對可可西裡的保護力度不斷加大,藏羚羊不再那麼怕人了。
  • 《可可西裡》,揭開藏羚羊守護者的秘密,用生命守護環境的英雄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有這樣一部電影,沒有流量小生,也沒有大牌明星,卻偏偏賺得了很多人的淚水,這部電影叫做《可可西裡》,對於你來說,可可西裡是個怎樣的地方?是藍天白雲下廣袤的高原?還是藏羚羊和犛牛遍地的樂園?抑或是一個全然陌生的地名?
  • 可可西裡的藏羚羊「幼兒園」
    新華社西寧12月14日電題:可可西裡的藏羚羊「幼兒園」新華社記者王金金、王豔、藍翔嚴冬季節的可可西裡滴水成冰。上午九點,在索南達傑保護站駐站的巡山隊員趙新錄、鄧海平、達才,帶著奶瓶和奶壺,來到保護站後面的一片草地。「可可西裡戶外太冷,手很容易粘在鐵鎖上。」鄧海平小心翼翼地打開了圍欄的門鎖。
  • 可可西裡,「挪」向「藏羚羊大產房」的14個半小時
    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世界自然遺產地可可西裡,全球生態版圖中一處熠熠生輝的坐標,野生動物種類繁多。藏羚羊,被稱為「可可西裡的驕傲」。今年藏羚羊遷徙產仔季,記者跟隨可可西裡巡山隊員前往「藏羚羊大產房」卓乃湖巡山,感受他們守護「人間淨土」的堅守與奉獻。
  • 重新發現藏羚羊「守護神」——可可西裡野生動物保護第一人索南達傑
    繼之而來的剎那,所有的車燈全部熄滅,黑暗中槍聲響起,所有的子彈打向索南達傑的方向。十餘分鐘後,槍聲停歇,開槍者未知索南達傑死活,沒敢走向他,從此各自逃命。 槍聲響起時,靳炎祖和韓偉林掙脫捆綁逃脫。第二天剛亮,當雙手凍僵的靳炎祖兩個指頭捏著一把馬刀再回現場時,索南達傑已成冰雕。
  • 藏羚羊在可可西裡怎樣安全「過公路」?
    新華社西寧7月31日電(記者薛玉斌 王金金)幾隻藏羚羊緩慢踏上青藏公路五道梁附近的野生動物通道後,經過幾分鐘「打探」,迅速穿過公路,隨後30多隻藏羚羊緊隨其後快速「過公路」……這是青海「生態之窗」遠程網絡視頻觀測系統7月31日在可可西裡地區觀測到的畫面。目前,可可西裡藏羚羊進入回遷季。在「藏羚羊大產房」可可西裡卓乃湖區域結束產仔的藏羚羊,已陸續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
  • 藏羚羊在可可西裡怎樣安全「過公路」?
    新華社西寧7月31日電(記者薛玉斌 王金金)幾隻藏羚羊緩慢踏上青藏公路五道梁附近的野生動物通道後,經過幾分鐘「打探」,迅速穿過公路,隨後30多隻藏羚羊緊隨其後快速「過公路」……這是青海「生態之窗」遠程網絡視頻觀測系統7月31日在可可西裡地區觀測到的畫面。  目前,可可西裡藏羚羊進入回遷季。
  • 6年未發現武裝盜獵案件 可可西裡藏羚羊超12萬隻
    如今,無論乘坐青藏鐵路列車還是乘坐汽車,總能看到美麗的藏羚羊在路邊嬉戲。自2006年以來,在藏羚羊保護行動中,巡山隊員未發現一起武裝盜獵案件,可可西裡已經6年未聞盜獵槍聲。藏羚羊數量已經從5萬隻回升到超過12萬隻。
  • 走進可可西裡「藏羚羊大產房」
    來自青海三江源、新疆阿爾金山、西藏羌塘等地的藏羚羊來到位於青海省可可西裡腹地、被譽為「藏羚羊大產房」的卓乃湖區域產仔。來自青海三江源、新疆阿爾金山、西藏羌塘等地的藏羚羊來到位於青海省可可西裡腹地、被譽為「藏羚羊大產房」的卓乃湖區域產仔。
  • 槍聲為何屢禁不止 藏羚羊保護的兩難迷局
    不只是藏羚羊  才嘎來到北京之前,可可西裡自然管理局的官方網站上剛剛登出一條令人高興的消息:國家林業局在9月1日公布,我國藏羚羊在自然保護區的安全環境中生長繁殖,種群數量呈恢復增長態勢。根據近幾年藏羚羊分布區巡山考察和有關調查顯示,青海可可西裡、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等自然保護區的藏羚羊種群數量至少有10萬隻。
  • 青海可可西裡今年藏羚羊遷徙產仔結束
    圖為藏羚羊在遷徙過程中,可可西裡管理處五道梁保護站工作人員採取臨時交通管制措施保護遷徙順利進行。尕瑪英培 攝中新網青海可可西裡7月2日電 (趙凜松 李贇)一年一度的藏羚羊遷徙產仔已於近日結束。據統計,已有3600多隻母藏羚羊通過青藏鐵路和青藏公路進入可可西裡腹地卓乃湖產仔。據青海三江源國家公園可可西裡管理處五道梁保護站副站長尕瑪英培7月2日介紹,今年首批43隻藏羚羊遷徙從4月30日開始,比去年有所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