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的朱阿芳是碑林博物館周邊的一名保潔員,因為工作中遇到了一次老外用英語問路,而自己完全聽不懂,面面相覷的尷尬讓她下決心自學外語。如今,她不僅可以用英語給外國人指路,還可以把西安城牆景區、碑林博物館的英文導遊詞倒背如流。 實習記者 李瑩 文/圖
老外問路聽不懂想學英語被女兒潑冷水
昨天下午,記者在碑林博物館西門附近的三學街上見到了朱阿芳,她正在清掃地上的落葉。「我見不得這地上有垃圾,看著被自己打掃得一塵不染的街道,我心裡很滿足,很有成就感。」朱大姐對《陽光報》記者說。
2009年,朱大姐所在的單位解散了,她下崗了,不忍心看丈夫一人為了整個家庭辛苦支撐,她決定再就業。很快,朱大姐在柏樹林環衛所謀得一份保潔工作。
剛上班沒幾天,朱大姐就遇到了一件「尷尬」事。一天,一個外國遊客拿著地圖,在朱大姐面前嘀咕了一串英文,因為聽不懂,朱大姐不知道該怎麼回應,只能尷尬地擺擺手。「當時覺得臉上一陣發燙,回家後我就下決心學習英語。」她說。
朱大姐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當時讀高中的女兒,沒想到女兒卻說:「你就是個掃地的,好好打掃衛生就行了,學啥英語。」雖然被女兒潑了冷水,但朱大姐沒有放棄。
剛開始用英文介紹城牆老外完全聽不懂
剛開始學習英語,朱大姐的熱情很高,每天都拿著一個寫滿生活用語的小本子,工作之餘總是反覆背誦。但她的積極卻引來了一些人的非議。「有的人說,我一個保潔員把衛生打掃乾淨就行了,學外語是想跳槽當翻譯官啊。」聽到這話,朱大姐的學習熱情一下子就沒了,多虧了單位領導的鼓勵,她才重拾信心。
一次掃地時,朱大姐在路邊撿到了一張介紹城牆的宣稱彩頁,上面有中英文兩個版本。她回到家後,拿字典一個詞一個詞查發音和意思,用了三個月時間,把這段英文背了下來。後來,一位外國友人準備參觀城牆,朱大姐主動上前用英文介紹城牆,可是對方一臉茫然完全沒有聽懂。「老外的翻譯對我說,我的英語發音不標準,外國人聽不懂。當時我很受打擊。」朱大姐說。
回家後,女兒開始幫朱大姐糾正發音。「有一次我給一個外國人用英語介紹博物館,老外聽完以後說給我打80分,我高興壞了。」現在,朱大姐能把西安城牆景區、碑林博物館的英文導遊詞倒背如流,很多遊客聽了她的介紹都要求跟她合影留念。
關於學英語,朱大姐也有她的困擾,她說網上說她「拿起掃帚是保潔,放下掃帚是翻譯」太誇張了。她說:「我就是一個普通的清潔工,業餘愛好是學習英語,要說翻譯我差得太遠,我就是會一些簡單的介紹、指路。」
朱大姐說,自己畢竟年齡大了,文化底子有限,掌握的知識也有限,「是大家把我捧得太高了,但我會努力學習充實自己,爭取在學習英語上一天比一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