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我家周主任要被水衝走……」
隨著貴州遵義桐梓縣洪澇災情不斷加劇,貴州輸油部政工辦資料員鄒丁靜在瀏覽災情最新的新聞報導時,向同事打趣地說道,語氣中卻充滿了對老公周明偉在前線處置險情的擔心。
7月1日20時起,遵義市桐梓縣暴雨紅色預警連續刷屏各大天氣播報平臺,最高降雨量達到116.4毫米,強降雨造成桐梓縣夜郎鎮、松坎鎮、新站鎮嚴重內澇,水位不斷上漲,大量人員被困。
暴雨形成的山洪衝刷桐梓縣夜郎鎮境內的銷售華南貴渝成品油管道,造成多處露管,其有2處管道懸空達25米以上,一場大暴雨瞬時牽動萬千人思緒,其中就包括周明偉和鄒丁靜這對年輕的小兩口。
「你就放心去搶險吧」
周明偉是貴州輸油部管道管理辦主任,鄒丁靜是同單位政工辦資料員。自他們結婚後,這樣的防汛處置每年都會經歷。
作為活躍在應急處置一線的「夫妻檔」,周明偉接到險情報告後,立刻準備動身前往一線,鄒丁靜深知露管很可能引發管道斷裂洩漏事故,貴渝成品油管道作為連接貴州、重慶、四川的重要能源戰略通道,一旦發生事故,將造成西南成品油市場供輸混亂。
鄒丁靜既擔心老公生危,也擔心管道安全,只能再三叮囑:「你放心去搶險,一定要注意安全,快去快回,家裡有我呢。」
「老公在前線奮鬥,我雖然不能一同前往,但可以守在單位,做好為前方現場搶險物資的供應」,作為政工辦後勤管理一員,鄒丁靜在防汛過程中一刻沒有閒著,接到搶險補充物資的通知後,已經在下班途中的鄒丁靜,卻立刻折返參與到物資裝備工作中。
「增加救生衣30件、雨衣雨鞋40雙、帳篷2頂……」鄒丁靜在庫房中清點物資,並做好如實記錄,搶著將物資搬運到物資車中,在各部門分工協作下,不到1小時的時間完成6米長大貨車的物資裝車。看著滿載應急搶險物資的車輛駛出輸油部大門,啟程奔赴搶險一線,鄒丁靜嘆息了一下說道:「這麼多物資,這下可有他們忙的了」。
由於洪水過大,桐梓縣的通信一再中斷,周明偉在現場搶險危不危險、休息的好不好,鄒丁靜說不擔心那是假的。但她深知,保證管道安全的重要性,無怨無悔守好大本營,在後方時刻做好替換前線同志們的準備,「人多力量大,確保管道安全度汛,是我們共同的責任」,這是鄒丁靜這期間經常說的話。
連續5天在一線搶險
鄒丁靜堅守崗位的同時,位於應急處置一線的周明偉更是連夜奮戰、不辭辛勞。
「進入現場前,擺在我們面前第一個關卡,就是道路不通。」周明偉說起當時的情景還記憶猶新。
通往露管現場唯一的一條路,都被堵住了,只能用挖機連夜作業疏通,才能確保後續支援的搶險人員和物資順利運送現場。可最驚險的是,這邊疏通,隨時又有山體滑坡發生。
作為共產黨員、外線管理負責人,遇到急難險重的任務更不能退縮,在攻破第一道難關後,他帶領搶險人員,深入現場處置險情,眼看著在對面距離不到20米的露管,卻被洪水阻攔無法徑直走過。
「逆著洪水方向有條小路,可以從那裡繞道而行。」 情況危及,河流湍急,周明偉顧不上那麼多,組織搶險隊員徒步沿泥濘的小路,繞路走了半個多小時才到達露管目的地。
到達處置現場後,周明偉帶頭將露管上方淤積的沙石進行清理,組成一條長長的應急處置的人牆,人肉肩扛幾十斤重的鋼筋籠、手手相傳數百袋沙袋,將鋼筋籠和沙袋小心翼翼地堆砌在露管處,築成了臨時的保護堤。
連續5天,3次強降雨,貴渝成品油管道遵義段發現了分布在3個鎮、大大小小近20處露管,周明偉一刻不敢停歇,白天積極組織參與應急處置中,晚上連夜趕往到其他處置點,每天休息不超過4小時,就這樣高強度、滿負荷的投入,在18處露管的應急處置現場都看到了他滿血復活、積極抗汛的身影,成為應急處置現場中的一抹跳動的火苗,時刻保護著管道安全。
「搶險面前從來不打磕碰」
「失聯」了5天的小兩口,終於在完成露管防護,貴渝支線啟輸後,在輸油部辦公樓裡的走廊中相遇。
「下班後等我,咱一起回家!」周明偉頂著疲憊,滿身泥土,擠出了久違的笑容對鄒丁靜說道。擦身而過的瞬間,鄒丁靜終於放下了懸著的心,轉眼間他們又投入到各自緊張的工作中了。
他們把家庭團聚放在了工作後面,把愛情的種子撒播在熱愛的成品油管道上。「我們兩口子幹別的事情難免有分歧,唯獨保護管道安全從來不打磕碰。」鄒丁靜笑著說,「只要能幹得動,這條路我們倆會一直走下去」。
從汛期開始到現在,他們一家三口就沒聚過一次,忙的時候根本沒時間去想孩子,更別說照顧她了。
兩人忙於工作,只能把年僅2歲的女兒送往湖北老家由外婆照料,有時兩個人加班回去晚了,不能與孩子視頻,就第二天提前到單位半小時,抽出10分鐘關心下孩子。看著孩子慢慢地成長,周明偉夫妻兩人工作更有動力。
其實,像這樣的「夫妻檔」,貴州輸油部還有很多對,比如在此次應急處置中也同樣奮鬥在一線的搶維修隊王大海、政工辦車輛管理員吳海燕……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責任擔當,用堅守奮鬥,共同書寫對管道事業濃濃的愛意和共築管道安全的平凡夢。
(銷售華南 黃程成 李林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