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英雄!他值得人們永遠緬懷。萬眾嗚咽送別抗洪搶險烈士陳陸

2021-01-09 最後的傻根

30日,安徽合肥,抗洪搶險中犧牲的陳陸烈士遺體告別儀式舉行。陳陸,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教導員,7月22日在抗洪搶險中,被洪水衝走英勇犧牲,年僅36歲。陳陸的妻子王璇是安徽邊檢總站民警。

那一刻,她用一個敬禮向丈夫告別,面對丈夫的遺體,

這個堅強的女性流著淚向丈夫承諾:「我會把孩子好好帶大!」

英雄陳陸,一路走好,英靈永在。

陳陸生前,帶領大隊指戰員,轉戰5個鄉鎮,轉移受災群眾兩千餘人。

7月24日,在搜救被困群眾的過程中,陳陸被捲入急流,26日確認犧牲。

22日,廬江石圩堤壩決口,4個村莊,六千餘人被洪水圍困。

緊急時刻,陳陸所在大隊受命出擊,在營救群眾的過程中,

因潰口突然擴大,陳陸和嚮導以及連河村黨支部副書記王松等被洪水衝走、失聯。

經四十餘小時全力搜尋,在下遊兩公裡水域發現一具遺體,

通過DAN比對,26日確認陳陸同志英勇犧牲,

27日,應急管理部批准陳陸為烈士。

今年36歲的陳陸,就這樣倒在了解民倒懸的徵途。

祖國不會忘記,人們不會忘記,山川嗚咽,江海悲鳴,英雄走好。

有人面向洪水,背向群眾,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平安帶給百姓。

有人把平安寫在紙上,人民的平安卻從未放在心上。

寫再多平安,不如真正為人民平安做點實事。

在這片土地上,千千萬萬個陳陸這樣的平凡英雄,

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舍己忘生,初心不改。

滔天濁浪,天地間風雲驟起,

一封「家書」牽動遊子心懷,九江三千兒郎自發返鄉抗洪,誓保一方平安。

老兵舒明智三過家門而不入,心懷百姓冷暖,積勞成疾犧牲在大堤上。

退伍的、休假的兵們,洪水就是命令,他們自覺來到抗洪一線,

因為他們覺得,這才是他們作為一個中國人,一個兵最應該待的地方。

心懷這面紅旗,豪氣幹雲,氣吞萬裡,人民子弟兵戰無不勝。

魚水情深,他們的血淚犧牲,人們看得見,永遠記在心間。

陳陸請走好。千萬個陳陸依然奮戰在抗洪一線,一刻也不曾鬆懈。

英雄的妻子,堅強的王璇,灑淚告別丈夫,相信她會好好活出最好的自己,

因為陳陸在天之靈看得見。

逝者長已矣,生者當如斯。

神州大地,正氣長存,慷慨悲歌,浩蕩無垠,

只有像陳陸這樣出生入死的平凡英雄,

才值得人們永遠緬懷和銘記。

魑魅魍魎之徒,雖囂張一時,卻將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當下,有些所謂的「聰明人」不理解他們,甚至嘲諷他們。

但在危急關頭,你還記得,是誰在為千萬個陌生的人犧牲著自己的一切!

還記得那個在採訪中口出狂言,宣揚農民無用論,

戰士們衝鋒陷陣都是為了虛榮的那個北大博士王福重嗎?

此人作為經濟學家,竟然也這樣無知,信口開河。

正是他這樣的「聰明人」攪亂了社會風氣,

當國家和民族命運到了危急時刻,他們這些「聰明人」靠得住、信得過嗎?

毫無疑問,千萬的百姓們心中自有答案。

只有千萬個像陳陸這樣的「傻子」才扛起了共和國的明天。

這群忘了自己的「傻子」,放棄舒適的都市生活,憑著一腔熱血,

在戈壁荒原造出了原子彈,讓中華民族挺起了腰杆。

這群忘了名利的「傻子」,家無豪宅兜裡無金錢,憑著一個信念,

駐守邊疆,守衛國門,讓那些「聰明人」安心無慮地沽名釣譽。

默默負重前行的人們,最值得尊敬。

人們分得清誰是英雄。

個別人沽名釣譽的喧囂,遮擋不住英雄閃光的足跡。

社會的主流永遠是清醒的,

人們的眼睛還是雪亮的,

誰才是英雄,人們分得清。

那些胡言亂語的人,請閉上嘴吧。

有些人不容玷汙,有些事不容抖機靈。

收起「聰明人」的嘴臉,靜下心閉上嘴,踏踏實實地好好做一些,

對這個國家,對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有益的事,

這才是走向榮耀和雋永的正道。

用心觸摸生活,感悟人間的真情。

相信人間值得,哪怕已成世上最後一個。

相關焦點

  • 千人淚奔送英雄!移民管理警察妻子的一句話讓我們心碎
    閱讀提示 昨天是八一建軍節,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一篇題為《送別抗洪烈士!妻子的舉動令全網心碎》的推送讓無數網友淚奔。 這篇文章的主人公陳陸,在安徽合肥抗洪搶險中英勇犧牲。
  • 夜以繼日的抗洪搶險:26小時5.6萬餘沙袋
    麻城市人武部副部長、搶險救援組副組長孫建軍告訴健康時報記者,險情發生後,人武部第一時間調集了由民兵、消防、巡特警、城管等500餘人組成的應急力量奔赴現場展開搶險救援。另一方面,中部戰區緊急調度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生前所在的空降兵某旅應急救援力量向麻城開進,這是時隔22年該旅再次現身抗洪一線。
  • 眾志成城風雨同舟 四川省物業服務行業支援樂山抗洪搶險紀實
    在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部署下,四川省房地產業協會吹響「抗洪搶險 支援樂山」的號角,四川全省物業管理協會及有條件的物業服務企業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抗洪救災精神,以實際行動支援樂山市物業服務企業抗洪搶險、生產自救。
  • 抗洪搶險一個月 消防員被「強令」回家陪兒子化療
    陸運雷在搬運大沙袋8月1日,在淮河抗洪搶險一線,一名消防員穿錯了浮力背心,意外從背心口袋裡掏出了一張化療單——8月4日,一名3歲孩子要去醫院化療!他的背心口袋裡原本沒有東西,他這才發現自己穿錯了背心。他下意識打開紙看了一下,這原來是一張醫院的化療單!再看單子上的一個日期——8月4日。趙以龍當即問:「這是誰的背心,口袋裡有化療單。」正在旁邊扛沙袋的陸運雷馬上跑了過來,「是我的!」此時,「化療單」三個字引起了各自忙碌的消防員們的注意,大家都圍了上來。
  • 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在瀋陽安葬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瀋陽9月28日電28日上午,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安葬儀式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舉行。117位志願軍烈士忠骨終歸故土,在中華大地上安息。上午10時許,軍樂隊奏響《思念曲》,儀式正式開始。
  • 緬懷英烈 瀘州警方製作歌曲《不要說再見》致敬英雄
    四川在線瀘州頻道(實習記者 張婷)這幾天,由瀘州市公安局製作的MV《不要說再見》刷遍了瀘州人的朋友圈。《不要說再見》是以瀘州市公安局江陽區公安區分局犧牲民警陳玥的感人事跡為原型,用音樂和畫面,深切緬懷公安英烈,並向和平年代犧牲和付出最多的公安民警致敬。這首歌由瀘州市公安局民警黃建軍作詞,知名音樂人竇鵬作曲,青年歌手羅耀演唱。
  • 同安街道抗洪搶險進行時……
    同安街道聞「汛」而動 及時啟動預案、調配物資、洩洪導流 堅決打好這場抗洪搶險攻堅戰 01 及時啟動預案 收到防汛預警通知後,街道立即啟動應急響應預案,
  • 生命的壯歌——記中船重工第七六〇所抗災搶險英雄群體
    碼頭上,試驗平臺上,人們一遍又一遍地拋出纜繩、救生圈,想把戰友從大海中搶回,有的同志甚至跳海營救。  惡劣的天氣,一次次把人們的努力化為徒勞。  試驗平臺平安無恙,平臺4名保障人員平安無恙,3名烈士魂留碧海!
  • 烈士的母親撫摸著兒子的塑像失聲痛哭,這位英雄犧牲時只有23歲
    我們知道,軍人之所以受人尊敬,不僅是因為他們在危難時敢於挺身而出,最重要的是,軍人隨時都做好了犧牲的準備,這是軍人的職業精神。其實很多人在選擇了軍人這個職業之後,就已經註定了犧牲在所難免,儘管現在是和平年代無戰事,但是還是會頻頻發生軍人犧牲的事情。
  • 英雄不朽 抗洪英雄慘失雙腿 6年發明廉價假肢鼓勵殘友
    英雄不朽 抗洪英雄慘失雙腿 6年發明廉價假肢鼓勵殘友近日,一位叫做「中國夢肢隊」的團隊,鼓勵了所有的殘疾的朋友面向陽光,成為一個快樂的人而這個隊伍的組建人也是一個殘疾人,他的名字叫程保軍,人如其名,曾經也是一名軍人,但說起他的故事,可以算得上傳奇
  • 熟悉的鄉音,讓他們能量滿格——直擊上海消防救援隊馳援安徽抗洪搶險
    汪成(左)揮鍬鏟土,築壩搶險。 (上海消防供圖)進村鎮,搜救轉移被困群眾;守堤壩,封堵決口……在安徽蕪湖抗洪搶險一線,上海消防救援總隊跨區域增援攻堅專業隊的指戰員們以衝鋒的姿態,有力有序展開救援,踐行著守衛大堤、守護百姓家園的錚錚誓言。
  • 西安消防舉行3·5祭奠活動緬懷英烈
    3月5日上午,西安消防支隊在西安革命烈士陵園舉行「緬懷紅門英烈·傳承英雄遺志」主題祭奠活動。1998年3月5日,位於西安市大寨路、全市最大的液化氣儲存區的液化氣罐洩漏並連續多次發生閃爆。當時,參加搶險的7名消防戰士和7名煤氣公司員工犧牲。2019年3月5日,是消防救援隊改革轉隸後的第一個3·5紀念日,消防支隊黨委常委、3·5參戰官兵代表、英模代表、機關各部門和基層指戰員代表等80餘人緬懷英烈。
  • 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記錄者走進楊根思烈士陵園緬懷烈士豐功偉績
    、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等功臣、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烈士的家鄉江蘇省泰興市根思鄉。  記錄者徐兆宏首先來到楊根思烈士碑前,仔細閱讀碑文後,在碑前留影;然後來到楊根思烈士雕像前,莊重向楊根思烈士敬軍禮;最後走到楊根思烈士史料陳列館、楊根思紀念堂、氣壯山河廳和楊根思烈士衣冠冢瞻仰。
  • 緊急馳援抗洪搶險 駐浙第72集團軍某合成旅開赴安徽
    緊急馳援抗洪搶險 駐浙第72集團軍某合成旅開赴安徽 2020-07-23 05:36:25 浙江在線 記者 丁珊 通訊員 謝權鑫 馬寅宵   浙江在線7月23日訊(記者 丁珊 通訊員 謝權鑫 馬寅宵)受新一輪強降雨影響,淮河流域防汛形勢嚴峻
  • 烈士紀念日向英雄致敬!浙江解放前在冊烈士七千餘人
    2018-09-30 11:3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李鵬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浩然正氣垂青史牆 黃永偉/攝今天是第五個烈士紀念日。每到這一天,英雄的事跡和精神,總能喚醒我們深藏的記憶與情感。心懷崇敬,緬懷浙江英烈時,耳際總能迴響起一句讓人潸然淚下的話:「同志們,勝利的時候,請你們不要忘記我們!」
  • 長沙海事在行動 藍色旗幟飄揚在抗洪搶險最前沿
    (視頻由星辰全媒體記者 丁木村/攝製)  (老百姓平很少接觸海事部門,但在危險面前,藍色旗幟飄揚在抗洪搶險最前沿  老百姓平很少接觸海事部門,但在危險面前,藍色旗幟飄揚在抗洪搶險最前沿。當前,長沙市地方海事局還在全市各有人洲島、渡口、港口等重點水域實行全天侯晝夜值守、巡航。一旦發生突發情況,立即組織水上應急救援,為確保長沙水上交通安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 搶險、巡堤、募捐……僑界人士聞「汛」而動助力抗洪
    祁兢的排班都在夜間,每個班次四個小時,每次巡堤至少五個人一起,他是頭一回來抗洪一線,不懂防汛知識,就跟著村民後面一點點學。資料圖:安徽的幹部群眾24小時輪流巡堤排除隱患。 郭彤彤 攝祁兢介紹,當班的時候吃住都在堤上,條件確實艱苦,10平方米的帳篷,兩張硬板床,周圍地上都是石頭泥土,高溫天氣讓帳篷像一個「悶罐」,不通風不透氣,蚊蟲也多。
  • 非凡2020|又見遍地英雄
    危急時刻,又見遍地英雄。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動情地說:「中華民族能夠經歷無數災厄仍不斷發展壯大,從來都不是因為有救世主,而是因為在大災大難前有千千萬萬個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1月18日,G1022次列車從廣州南開往武漢。已經84歲高齡的鐘南山神情疲憊地靠坐在高鐵餐車一角,這一瞬間被照片定格,在網絡熱傳。
  • 「7·19」抗洪搶險救災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名單
    10月15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作出關於表彰「7·19」抗洪搶險救災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決定對「7·19」抗洪搶險救災工作中事跡突出的159個單位和343名個人予以表彰,對在抗洪搶險救災中作出突出貢獻的23支解放軍和武警部隊贈授錦旗。決定全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