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都在系五彩繩,你知道怎麼系才能有更好的寓意麼?

2021-01-13 採雲說

坐標哈爾濱,今天早上出門的時候,小區門口的物業人員正在給路過的業主發五彩繩,雖然不是很貴,卻給人一種很暖心的感覺…

不管南方北方,端午的習俗有幾個大多是一樣的,吃粽子,煮茶葉蛋,踏青賞龍舟,系五彩繩。

前幾個都不說了,今天採雲給大家說下帶五彩繩的一些小風俗哦:

一、五彩繩應該是在端午節那天的早上太陽沒有出來之前,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端午線。也可以在前一天晚上戴上。不用帶的太早!

二、系五彩繩的時候孩子最好不要開口說話,而且戴好之後要囑咐小孩子儘量不要任意扯斷或丟棄五彩繩。

三、五彩繩不要系的太緊,最好是等它自然脫落,有些地方是端午節後下第一場雨時,摘下拋到水裡,讓它隨雨水衝走。帶走晦氣。據說戴五彩繩的孩子就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而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衝走,孩子門由此可以保安康。

當然,現在一切的風俗都變得與時俱進,只要心裡舒服,一切都可以百無禁忌,不過有時候尊重傳統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採雲說提前祝所有的朋友們,端午安康!

相關焦點

  • 孩子的五彩繩,系好了嗎?
    不少人幼時都有這樣的經歷,端午節早晨起來,發現手腕、腳腕和脖子上多了漂亮的五彩繩,原來是父母前一天晚上或是當天天還沒亮時,為孩子系上的。今天(6月25日)就是端午節了,孩子的五彩繩系好了嗎?那麼,你知道為什麼要系五彩繩,它有什麼寓意呢?
  • 端午節為什麼要帶五彩繩? 端午節五彩繩的戴法和講究你造嗎?
    端午節為什麼要帶五彩繩? 端午節五彩繩的戴法和講究你造嗎?時間:2018-06-11 19: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為什麼要帶五彩繩? 端午節五彩繩的戴法和講究你造嗎? 2018端午節就要到來了,而在端午節的時候,人們肯定會吃粽子,喝黃酒。同時也會佩戴一些五彩繩。
  • 端午節的五彩繩,端午節的甑糕
    端午節到了,放假三天,計劃回趟老家,因為突發的病毒,不得不退掉車票滯留在外地。老家一切都好,幾乎未受到病毒的影響。鄉親們的端午節就是蒸甑糕綁五彩繩。早上醒來,閒來無事翻手機,無論是朋友圈還是各大新聞網站,滿屏都是粽子香,賽龍舟,還有紀念屈原在江邊朗誦完詞跳江的。
  • 掛葫蘆、系五彩繩、遊百病 端午節驅邪避兇保安寧
    從象上來說,可以歸納為「陽氣將極,陰氣將生」,因此,端午又有端住陽氣的意思。世界華人周易協會秘書長董易奇表示,由於正值一年中陽氣最盛之時,端午是驅邪避兇的大好時機,除了吃粽子、賽龍船外,大家不妨通過掛葫蘆、系五彩繩、喝雄黃酒、戴香包等方法為家人去病消災,開運助運。  由於端午節正值「陽氣將極,陰氣將生」之時,因此,在端午節到來之前,應及時打掃、布置家居,讓家居環境保持生機盎然的樣子。
  • 端午節為什麼系五彩繩,其中有何含義?看完之後佩服古人的智慧
    大家好,我是鐵蛋,端午節大家都吃粽子了麼?有沒有看賽龍舟,有沒有系五彩繩?其實相信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惑就是為什麼小孩一定要系五彩繩呢?今天就給老鐵們普及一下這個五彩繩的知識,這就首先要說端午的民俗都有啥了,首先吃粽子這個大家都知道了,再有就是喝雄黃酒、賽龍舟、在家門前懸鍾馗像、掛艾蒿和艾草(艾葉菖蒲)、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家人給孩子手腕纏繞五彩絲線,傳說可以續命,祈盼長命多福。
  • 端午節五彩繩又叫什麼,有什麼禁忌,你都知道嗎?
    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燻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五彩繩,在端午節是非常流行的,不過戴的時候有一些禁忌。端午節五彩繩又叫什麼?有什麼禁忌?
  • 系五彩繩、登讀書樓、發「糕棕」禮包 揚州何園端午佳節祈福考生
    揚子晚報網6月25日訊(通訊員 何宣 記者 陳詠)又到端午節,高考、中考也即將到來。為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預祝孩子們取得好成績,25日,「晚清第一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揚州何園舉辦端午節親子活動,與高考中考祈福同步進行。「糕粽」狀元。
  • 肖戰人形立牌系上五彩繩卻被扔?小飛俠暖心之舉為何這樣?
    你愛的人永遠值得你的期待,所以不辜負,不忘記。肖戰作為自己的偶像,是一種幸福的事情,沒有什麼比粉戰戰更開心了。 (本文是你懷裡的溫度(小溫)原創,抄襲必究)
  • 五彩繩再長也纏不住童年
    蘇軾的這首詞裡就出現了端午帶五彩繩的習俗。五彩繩,又稱五彩絲,具有闢邪作用,兼有祈福的寓意。端午日天地純陽正氣極盛,藉助天地純陽正氣闢陰邪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在諸多闢邪習俗當中,以五色絲線系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傳到後世,五色絲即發展成許多種漂亮飾物,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 端午節五彩繩要戴多久? 端午節五彩繩的戴法和講究你造嗎?
    端午節五彩繩要戴多久? 端午節五彩繩的戴法和講究你造嗎?時間:2018-06-17 19: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五彩繩要戴多久? 端午節五彩繩的戴法和講究你造嗎? 端午節有很多的傳統習俗,戴五彩繩就是其中比較特別的一個習俗,很多地方都有這一習俗。
  • 端午節五彩繩的顏色是有規矩的,一定是這五種顏色!
    端午節是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就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這天,各地的風俗在端午節這天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都會有一種習俗就是系五彩繩。那麼為什麼要在端午節這天系五彩繩呢?我們來聊一聊。端午節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農曆的五月,是全年最惡的月份,而初五也是每月惡陰的日子之一,所以端午節被設在了每年農曆的惡月惡日上,也被稱為重午節或者重五節。那麼這天帶五彩繩又是什麼意思呢?五彩繩的顏色一定是青、白、黑、黃、紅這五種顏色,即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元素,有代表東、西、南、北、中五方位。所以這五色編成的繩索有祈福納吉闢邪驅災的美好寓意在裡面。
  • 端午節為什麼要帶五彩線?看完你就都明白了
    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 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 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衝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應劭的古文《風俗通》則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
  • 編五彩繩 誦端午情 青島啟元學校學生「有聲有色」慶佳節
    國旗下的演講,一年級學生代表和小夥伴一起分享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班級故事大賽,同學們聲情並茂地講述端午節的龍舟、粽子等民俗文化;編五彩繩、製作彩色小粽子,誦讀屈原詩詞和歷代經典愛國主義詩篇,全體學生參與到異彩紛呈的活動中。
  • 五彩繩熱銷 五種顏色你戴對了嗎?(圖)
    社會學家:端午節"口味"豐富,傳統味道越來越淡                              市面上出售的五彩繩款式和顏色都很時尚。  端午節到了,粽子、雞蛋熱銷,吆喝艾蒿、叫賣五彩繩的隨處可見……但記者隨著社會學家再一細看,端午節"口味"雖豐富,但傳統味道卻明顯淡了:老口味的大黃米粽子難買不說,原本五彩繩正宗的青、白、紅、黑、黃五色,如今已遭誤讀,變成了五顏六色!  市場難尋大黃米粽子  吃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
  • 江蘇的端午習俗—魯冰花小鎮帶你吃五紅、驅五毒、系五彩繩
    在南京,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要吃「五紅」,分別是「烤鴨、莧菜、紅油鴨蛋、龍蝦、紅燒黃鱔」,據說端午節吃了這五紅,整個夏天就可以闢邪避暑了。「五紅」傳說傳說很久以前,玉帝宣布,天上的毒物要等春雷響第一聲才可以到凡間去,所以人們都叫那個時候為驚蟄。不過有的毒物怕冷,於是,它們就約好到端午節天氣暖和後再一起去為害人間。這五個毒物就是蛇、蜘蛛、蠍子、蜈蚣還有壁虎。
  • 記憶中的端午——五彩繩
    端午端午的來源在民俗文化領域,五月節的吃粽子和龍舟競渡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記憶中的端午端午節,系花線兒記憶中的端午,有一半是五彩斑斕的。這五彩斑斕的印象,來自於手腕、腳腕上系的五彩繩,那時候我家的五彩繩,不是像現在那種編手鍊用的很粗的繩子,它只是家裡普通的縫衣服用的線。
  • 摘艾蒿放耳後,五彩繩,小荷包扔進河水衝走,端午記憶還有麼?
    五彩繩,是由白、紅、黑、黃、青這五種顏色的彩繩編織而成,在端午節這天系在孩子的手腕,腳腕或者脖子上,具有祈福,闢邪的意義。五色線的習俗,源於我國古代的五行觀念,以五色為吉祥色。五色也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剋,具有神秘的驅邪迎吉作用。
  • 佩戴五色繩(五彩繩)的習俗
    製成的五彩線佩戴時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腳脖上。    其實,五彩繩還有一個特別好聽的名字估計很多人不知道,五彩繩在古代也叫長命縷,用紅綠黃白黑色粗絲線搓成彩色線繩,系在女孩子的手臂、頸項上,叫長命縷、續命縷。明人餘有丁《帝京五日歌》所云「系出五絲命可續」,指的就是這種習俗。 漢·應劭《風俗通》載:「五月五日,以五色絲系臂,名長命縷。」
  • 帶五彩繩的禁忌 臨沂人端午節不要亂帶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吃粽子是每個地方都有的習俗,還有一些地方端午的時候還會帶五彩繩,那麼帶五彩繩有什麼禁忌呢?   帶五彩繩的禁忌   一、在端午節那天的早上太陽沒有出來之前,大人起床後在熟睡中的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端午線。有些地方是五彩繩可以在前一天晚上帶上。
  • 端午節都有哪些禁忌習俗?民間有何破解禁忌的方法
    在各地端午節這天,人們的各種活動基本,都是以驅瘴避邪為目的。  另外,端午節當天最好遠離陰氣旺盛的地方,比如寺廟、醫院、墓地之類,這些地方往往陰氣較重,陰氣重地方的人便很容易生病,端午日多為忌諱。  二、端午節習俗為破解禁忌  推廣仁宗-逆水寒聯動王凱影視大劇《清平樂》,新資料片風雅上線。^^還原劇中場景,復刻同款外觀,共推千年宋文化,體驗皇城內的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