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野牛和馬,西伯利亞尼安德特人是強悍的獵人

2020-12-04 孜然實驗室

Chagyrskaya洞穴位於西伯利亞南部的阿爾泰山。圖片:IAET

一項在線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新研究表明,尼安德特人進行了超過3000公裡的洲際跋涉,到達西伯利亞的阿爾泰山脈,並配備了用於殺死和肢解野牛和馬匹的強大工具包。

尼安德特人是我們最接近的進化表親,並且在西歐生存到大約4萬年前。他們的遺產如今存在於所有具有歐洲或亞洲血統的人的基因裡。

阿爾泰山脈(其已知地理範圍的最東端)尼安德特人化石報導最早是在2007年出現的。Chagyrskaya洞穴坐落在山麓上,已出土74件尼安德特人化石,比該地區任何其他地點都多,另外還有近90000塊尼安德特人製造的石頭和骨制工具。

包括臥龍崗大學(University of Wollongong)地球學家理察·伯特·羅伯茨(Richard "Bert' Roberts)教授在內的,來自俄羅斯、澳大利亞、烏克蘭、波蘭、德國和加拿大的多學科研究人員團隊,對該站點進行了詳細調查,以發現有關這些西伯利亞尼安德特人歷史的新線索。

在Chagyrskaya洞穴發現的尼安德特人的肉刀,典型Micoquian風格的石制工具,時間大約在54000年前。圖片:亞歷山大·費多琴科(Alexander Fedorchenko)

這座3.5米厚的洞穴沉積物於2007年首次被挖掘。沉積物中被屠宰的野牛骨頭表明,尼安德特人在59000至49000年前的某個時候生活在該洞穴中,這是在現代人類首次進入該地區之前不久。

俄羅斯科學院考古與人種學研究所的項目負責人克妮婭·科洛波娃(Ksenia Kolobova)博士說:「最令人驚訝的發現是Chagyrskaya石制工具與中歐和東歐考古遺址發現的Micoquian工具有多麼相似。」

西伯利亞野牛

科洛波娃博士和她的考古學家團隊使用了各種靜態測試,將在Chagyrskaya洞穴發現的獨特石器與從歐洲和中亞Micoquian遺址中發現的石器進行了比較。他們將克裡米亞和北高加索地區之間的地區確定為Chagyrskaya工具製造的來源地。

羅伯茨教授說:「東歐的這一部分遺址距離Chagyrskaya洞穴3000至4000公裡,這是一次真正的史詩般的旅程。」

對從Chagyrskaya洞穴沉積物中提取的動植物殘骸的分析表明,尼安德特人在寒冷、乾燥和無樹的環境中擅長獵捕野牛和馬匹,而對沉積物的微觀研究則為他們不得不忍受的生活條件提供了更多線索。

Chagyrskaya洞穴考古遺址的發掘。圖片:IAET

「尼安德特人最適合在草原和苔原-草原環境中生活,他們可以從東歐繞裏海到達然後沿著草原帶向東到達阿爾泰山脈。」共同作者,波蘭科學院地質科學研究所地質考古學家馬切伊·克裡亞克茲(Maciej Krajcarz)博士說。

新的考古證據表明,尼安德特人至少有兩次單獨遷移到西伯利亞南部,這得到了從尼安德特人化石中獲得的古代DNA的全基因組研究的支持。

第一次遷移發生於10萬多年前,尼安德特人開闢了一條經過附近的丹尼索瓦洞穴的路線 - 著名的神秘的丹尼索瓦人的住所,丹尼索瓦人是尼安德特人的兄弟人類,有時也佔領了這個洞穴。最近的一次遷移事件,可能起源於約60000年前的東歐地區,導致尼安德特人帶著獨特的Micoquian工具到達Chagysrkaya洞穴。

DNA研究證實了100000年前居住在歐洲的尼安德特人與Chagyrskaya洞穴之間的聯繫。儘管Chagyrskaya和丹尼索瓦洞穴的地理位置接近,但Chagyrskaya人的基因組與歐洲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組更相似,而不是110000歲丹尼索瓦人。

「通過結合考古學和遺傳學的這些新見解,我們可以開始整理最有趣的尼安德特人的故事以及塑造我們古代人類親屬歷史的事件,」科洛博娃博士說。

相關焦點

  • 人類表親尼安德特人的鷹爪項鍊?沒想到4萬年前古猿人這麼有文化
    據11月最新一期《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刊發的論文,考古學家研究發現,在西班牙一處古人類遺址出土的4萬年前鷹爪有切割打磨的痕跡,顯然是作為首飾使用,因此被認為是已經滅絕的人類表親尼安德特人的「最後一件項鍊」。
  • 【中國科學報】東北野牛或源自西伯利亞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在對2萬年前的野牛化石進行調查的基礎上,得出東北地區野牛或自西伯利亞遷入的結論。相關成果發表在《人類學學報》上。  野牛是我國北方第四紀動物群中較常見動物,也是我國東北地區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的重要成員之一。近年來,我國東北地區陸續發現了保存基本完好的野牛化石材料。
  • 垂死野牛發起衝鋒,獵人被送進醫院,亞洲水牛在澳大利亞可不簡單
    獵人一直都是一個高風險的職業,因為沒有人知道「你會遇到怎樣的獵物」?獵人如今還是一個飽受爭議的的職業,因為當獵人捕殺獵物時,完全無法預測這種行為可能會給當地生態帶來怎樣的後果。幸運的是,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重視,環境保護法和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獵人這一職業正在減少或者消失。但,這也有一些例外,比如在澳大利亞狩獵野生水牛。
  • 金雕攻擊西伯利亞狼激烈交鋒:草原上的巔峰對決
    據新浪科技3月7日報導,在中亞地區,獵人們常利用猛禽金雕進行狩獵活動。金雕與西伯利亞狼的激烈交鋒場面成為中亞草原上一道獨特的風景。近年來,出於保護動物生存權利的目的,當地出臺相關法規,對鷹獵這一傳統狩獵方式進行規範和限制。但是,攝影師的鏡頭留下了這一傳統狩獵方式的獨特魅力。
  • 《獵人手遊》尼飛彼多怎麼樣 尼飛彼多屬性資料圖鑑
    導 讀 獵人手遊尼飛彼多夥伴怎麼獲得?這個夥伴強度如何呢?
  • 《獵人》手遊尼飛彼多屬性怎麼樣 尼飛彼多技能屬性介紹
    導 讀 獵人手遊是正版授權的漫改遊戲作品,3D橫版ACT手遊,遊戲中一共有6個基礎職業,11種轉職職業,相信很多小夥伴在選擇職業的時候還不清楚,這次就為大家帶來了獵人手遊尼飛彼多技能屬性獲取方式介紹
  • 西伯利亞象牙獵人
    在遙遠的西伯利亞,人跡罕至的針葉林深處,一聲聲鋤鎬挖掘的聲音從密林深處出來,荒無人煙的野外傳出這樣的聲音很是奇怪。突然,一個蓬頭垢面,滿身汙泥的人影爬出深深的坑洞,他抬頭望向天空,雙眼透露出無盡的疲憊和失望感。
  • 全職獵人,凱特被尼飛彼多殺死,沒有被蟻后吃,為什麼還會重生?
    全職獵人,凱特被尼飛彼多殺死,沒有被蟻后吃,為什麼還會重生? 哈哈,這個問題有意思了。《全職獵人》裡凱特被尼飛彼多殺死但是沒有被以後吃為何能夠重生,實際上就是凱特特殊能力的作用而已,下面具體說明一下。
  • 印度野牛太強悍!主動挑戰兇猛老虎,鏡頭記錄全過程
    印度野牛太強悍!-27 17:35 來源:動物大觀察 原標題:印度野牛太強悍
  • 北美野牛回歸冰河時代(動物世界)
    據英國《泰晤士報》3月30日報導,下個月,一群北美野牛要從加拿大西部搭乘飛機飛往俄羅斯的遠東。這距離上一次它們曾經在那裡生活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五千年。  30隻北美野牛雌雄各半,它們來自加拿大西部阿爾伯達省的麋鹿島國家公園,將乘坐運輸機飛行15個小時,到達俄羅斯距離莫斯科有五千英裡的雅庫特自治共和國,到正在建造中的「冰河時代」野生動物公園重溫五千年前的舊夢。它們將在飛機裡的板條箱內度過旅程,隨後進入佔地78500公頃的「蘭斯基耶·斯託爾比自然公園」。
  • 西伯利亞獵人發現最完整的猛獁象殘骸(組圖)
    西伯利亞獵人發現最完整的猛獁象殘骸(組圖)    【科技訊】12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西伯利亞獵人發現有史以來保存最完整的猛獁象殘骸猛獁蓬鬆的薑黃色皮毛色澤鮮豔,就和這個動物在冰封的陸地上漫步時一樣。它的眼睛、腳墊甚至內臟都完好無損。這是一頭年輕的猛獁象,生活在一萬多年前。  搜尋象牙的人在西伯利亞凍土中發現它那保存完好的身體,然後交給了科學家。此前,科學家發現一些猛獁象骨頭,於是就設想這些具有傳奇色彩的動物漫步在冰凍平原上的樣子。象牙獵人現在發現的這頭猛獁象殘骸幾乎全部冰凍,是獨一無二的。
  • 西伯利亞獵人非法挖掘猛獁象牙 一顆能賣23萬
    這些獵人不光要忍受艱苦的環境,還需要時刻防備野獸的攻擊。但隨著象牙市場的繁盛,已經有數百名當地人加入到了這項非法挖掘活動中。圖為獵人走進地下洞穴,尋找猛獁象遺骸。  獵人通常需要離家數月,居住在西伯利亞北部的森林中,每天都會有50-60個獵人參與挖掘。
  • 西伯利亞獵人開槍擊傷棕熊大腿遭報復
    西伯利亞獵人開槍擊傷棕熊大腿遭報復發稿時間:2014-10-08 10:18:58來源:中國青年網西伯利亞獵人開槍擊傷棕熊大腿 遭熊毀車報復(圖)】就在第二天,獵人回到車子旁的時候發現車子被摧毀,據信是棕熊為了報槍傷之仇而砸爛車子。從畫面可見車子損毀十分嚴重,車頭擋風玻璃完全破裂,車身滿是泥濘,車內物品散落一地。 而其朋友的車毫髮無損。
  • 記錄西伯利亞猛獁象牙獵人生活瞬間
    記錄西伯利亞猛獁象牙獵人生活瞬間
  • 這隻4.6萬歲的鳥被凍在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中,就像是幾天前死的
    在過去的46000年裡,一隻在最後一個冰河時代死去的小鳥被凍住了,這隻鳥沒有腐爛,直到兩名俄羅斯男子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中發現了它的屍體,才得知這隻鳥已經有4.6萬的冰凍時間了。斯德哥爾摩古遺傳學中心的進化遺傳學教授愛戴倫說,這隻鳥的形狀非常好,看起來「就好像幾天前死了一樣」,當時他和象牙獵人鮑裡斯·貝列日諾夫和斯巴達克哈布羅夫在一起在西伯利亞發現的。「(這隻鳥)的狀況很原始,這一發現非同尋常,因為「像這樣的小動物通常會因為微生物的活動,在死後按道理應該很快就會解體,然而這隻鳥卻沒有被微生物分解,很奇怪!」
  • 非洲野牛繁殖力不高,為什麼在非洲大草原上沒被吃沒?
    非洲大草原上危機重重,一不小心就會成為其它動物嘴裡的食物,但是非洲野牛可能比其它動物稍微強悍那麼一點。非洲獅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動物這我們都知道,而類似於牛、羊等草食性動物聽起來就是被獅子吃的命,但是這種情況在非洲大草原上略有不同,可以說非洲野牛並沒有那麼怕非洲獅。
  • 西伯利亞獵人開槍擊傷棕熊大腿 遭熊毀車報復(圖)
    原標題:西伯利亞獵人開槍擊傷棕熊大腿 遭熊毀車報復(圖) 何現場留下棕熊爪印 車上物品散落一地 車子損壞十分嚴重   據香港媒體報導,俄羅斯西伯利亞一名獵人和兩名友人近日在森林中狩獵,期間他用槍擊傷一隻棕熊的大腿,棕熊負傷逃離。
  • 全職獵人:蟻王的三大護衛中,誰的實力更強?
    相信喜歡熱血番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看過全職獵人這個動漫。畢竟像這種的動漫可不多了,以一個尋找父親的孩子為視角,離開了鯨魚島,參加了獵人考核。最後卻因為螞蟻篇當中跟尼飛比特打鬥而險喪生命,幸好在之後奇犽及時帶亞路嘉救治了小傑。
  • 「第六期」白令海峽與史前野牛運動
    考古學證據提示, 人類走出阿拉斯加和育空地區向南的遷移出現在1.5萬年前之前,這早於這條走廊的打開。這組作者說,這些結果提示,這條無冰走廊沒有被用於人類最初的向南進入北美的擴散,但是可能被用於後來的向北和向南的擴散。
  • 南馬雄獅薑黃的落幕:年老體弱患上皮膚病,反抗無果,孤獨地離世
    關於南馬雙雄的故事,應該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了。因為它們經歷了太多起起落落。可以說得上是三起三落!2007年出生地馬蹄吧雄獅聯盟,在2011年成為獅王,2013年7月份老大恩度那失蹤後,剩餘5頭馬蹄吧雄獅在2014年年底分裂成了南馬雙雄和北馬三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