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狂犬病報告病例升2.41% 衛生部切實加強防控

2020-11-25 中國政府網

    衛生部12日公布了2007年1-10月狂犬病疫情情況。截至10月底,2007年全國共報告狂犬病病例2717例,病例報告數較2006年同期(2653例)上升了2.41%。

    報告顯示,疫情最嚴重的5個省份分別是廣西、貴州、四川、湖南和廣東。報告病例數前10位的地級市是貴州畢節地區、廣西貴港市、四川南充市、廣東茂名市、廣西玉林市、貴州銅仁地區、廣西百色市、廣西桂林市、貴州黔西南自治州、四川成都市。報告病例數最多的10個縣(區)是貴州畢節市、廣西桂平市、四川儀隴縣、貴州松桃苗族自治縣、廣西全州縣、廣西博白縣、廣西靈山縣、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重慶市萬州區和四川嶽池縣。

    據介紹,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獸共患傳染病,為我國乙類法定傳染病,病人發病後幾乎全部死亡。我國狂犬病發病數僅次於印度,居全球第二。20世紀80年代狂犬病在我國流行最為嚴重,狂犬病報告死亡率和病死率一直居24種急性傳染病之首。1983年為我國狂犬病高發年,全國有25個省份發生狂犬病疫情,死亡5323人。1985年之後,在我國衛生、農業、公安等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與共同努力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至1996年全國報告病例數達到歷史最低水平,僅發生159例。

    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近年來我國狂犬病疫情逐年持續上升,疫情形勢十分嚴峻。2000年後,我國狂犬病疫情上升趨勢更加明顯。2004-2006年,全國(不含臺港澳)分別報告了2651、2537和3279例狂犬病病例,三年合計報告死亡數8403例,佔同期各種傳染病病死數的30.1%,高居37種法定傳染病報告病死數之首。同時,我國狂犬病疫情波及地區也迅速擴大,1996年全國僅有98個縣區報告狂犬病病例,到2007年,全國已有23個省份、195個地(市)的910個縣區報告出現狂犬病病例。

    為儘快遏制狂犬病上升趨勢,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秩序穩定,2003年8月,衛生部、公安部、農業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各地有關部門明確分工,各司其責,密切協作,切實做好狂犬病預防控制工作。各地公安部門負責縣以上城市養犬的審批與違章養犬的處理,捕殺狂犬和野犬;畜牧獸醫部門負責獸用疫苗的供應、犬類的狂犬病疫苗注射和登記、發放「家犬免疫證」及犬類狂犬病監測等工作;衛生部門負責人用狂犬病疫苗注射、病人搶救治療和人類狂犬病疫情監測工作;藥監部門負責人用狂犬病疫苗質量的管理。同年9月,四部門聯合組成督導檢查組,對狂犬病高發區「管、免、滅」綜合防治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了檢查。

    2005年以來,衛生部進一步加強了全國狂犬病監測工作,在江蘇、安徽、山東、湖南、廣西、貴州等省份建立了國家監測點,主動開展疫情監測工作。2006年衛生部制定下發了《狂犬病暴露後處置工作規範(試行)》,對全國醫療衛生單位暴露後處置工作提出規範要求,組織開展了全國狂犬病防治專業人員的專業培訓。

    為增強廣大群眾的防病意識,專家提出三條建議:一、養犬戶要嚴格按照公安、農業等部門的要求對犬只進行登記,定期為犬只接種疫苗,避免與其它來源不明的犬只接觸。要看管好自家犬只,避免咬傷他人。二、公眾應避免被狗、貓等動物咬傷。如被咬傷,應儘快到就近醫院進行傷口清洗等暴露後處置,爭取在24小時內接種狂犬病疫苗。不應自行傷口處理、縫合或包紮。三、對於Ⅲ類暴露及免疫功能低下者Ⅱ類以上的暴露,接種疫苗的同時要在傷口周圍浸潤注射動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衛生部新聞辦公室)

    連結:

狂犬病暴露後處置工作規範(試行)

    為規範我國醫療衛生機構對狂犬病暴露人員的處理工作,降低狂犬病的發病率,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特制定本規範。

    一、暴露分級及處置原則

    根據暴露性質和嚴重程度將狂犬病暴露分為以下三級,並分別採取不同的處置原則。

分級

宿主動物的接觸方式

 

暴露

程度

 

處置原則

 

I

 

符合以下情況之一者:

1.接觸或餵養動物

2.完好的皮膚被舔

 

確認病史可靠則不需處置

 

II

 

符合以下情況之一者:

1.裸露的皮膚被輕咬

2.無出血的輕微抓傷或擦傷

 

輕度

 

立即處理傷口並接種狂犬病疫苗

 

 

III

 

符合以下情況之一者:

1.單處或多處貫穿性皮膚咬傷或抓傷

2.破損皮膚被舔

3.黏膜被動物體液汙染

嚴重

立即處理傷口並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被動免疫製劑(動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

 

    醫療衛生機構在判定暴露級別並告知患者狂犬病危害及應採取的處置措施後,應立即開展以下處置工作。

    二、傷口處理

    人被犬、貓等宿主動物咬、抓傷後,凡不能確定傷人動物為健康動物的,應立即進行受傷部位的徹底清洗和消毒處理。局部傷口處理越早越好,就診時,只要傷口未癒合就應按以下步驟進行傷口處理。

    (一)徹底衝洗。

    用肥皂水或清水徹底衝洗傷口至少15分鐘。

    (二)消毒處理。

    徹底衝洗後用2-3%碘酒或75%酒精塗擦傷口。

    (三)衝洗和消毒後傷口處理。

    1.只要未傷及大血管,儘量不要縫合,也不應包紮。

    2.傷口較大或面部重傷影響面容時,確需縫合的,在做完清創消毒後,應先用動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作傷口周圍的浸潤注射,數小時後(不低於2小時)縫合和包紮;傷口深而大者應放置引流條,以利於傷口汙染物及分泌物的排除。

    3.傷口較深、汙染嚴重者酌情進行抗破傷風處理和使用抗生素等以控制狂犬病以外的其它感染。

    三、暴露後免疫

    (一)首次暴露後狂犬病疫苗接種。

    原則上是越早越好。但對已暴露一段時間而一直未接種狂犬病疫苗者也可按接種程序接種疫苗。一旦不能排除傷人動物為可疑狂犬病,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也應按規定程序注射狂犬病疫苗。

    接種程序:一般咬傷者於0(注射當天)、3、7、14、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個劑量(兒童用量相同)。

    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肌內注射。嬰幼兒可在大腿前外側肌肉內注射。禁止臀部注射。

    (二)再次暴露後疫苗接種。

    全程接種符合效價標準的疫苗後1年內再次被動物致傷者,應於0和3天各接種一劑疫苗;在1-3年內再次被動物致傷,且已進行過上述處置者,應於0、3、7天各接種一劑疫苗;超過3年者應接種全程疫苗。

    此外,對暴露前後所用的疫苗效價無法證實者及免疫回憶應答無法確認者仍應進行全程免疫。

    四、被動免疫製劑使用

    對於Ⅲ類暴露及免疫功能低下者Ⅱ類以上的暴露,接種疫苗的同時要在傷口周圍浸潤注射動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

    (一)過敏試驗。

    注射動物源性抗血清前必須嚴格進行過敏試驗。方法是使用抗血清1/10~1/100稀釋血清0.1mL做皮內注射,30min後皮丘紅暈小於1cm為陰性,可全量注射。若為陽性,可逐步加量脫敏注射,用完全量或改用人源免疫球蛋白。

    (二)使用劑量。

    人源免疫球蛋白20IU/kg。

    動物源性抗血清40IU/kg。

    (三)注射方法和要求。

    1.注射動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應與首針疫苗接種同時進行(暴露後儘早實施)。7天內注射血清仍有效。儘量避免在接種疫苗前一天以上注射抗血清。

    2.實施動物源性抗血清注射的醫療衛生機構必須具備對過敏反應的搶救能力。

    3.注意不要把動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病疫苗注射在同一部位;禁止將動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與狂犬病疫苗混合在一個注射器內使用。

    4.如解剖學結構可行,應按推薦劑量將被動免疫製劑全部浸潤注射到傷口周圍,同時應避免多次重複針刺進傷口。假如手指或足趾需要浸潤注射,必須小心進行以防止引起間隔症候群。當全部傷口進行浸潤注射後尚有剩餘免疫製劑時,應將其注射到遠離疫苗注射部位的深部肌肉。傷口嚴重或有多處傷口(特別是幼兒),按常規劑量不足以浸潤注射傷口周圍的,可用生理鹽水將被動免疫製劑適當稀釋到足夠體積再進行浸潤注射。

    5.疫苗注射應當在清洗傷口和使用被動免疫製劑後進行。

    6.對於黏膜暴露者,應將被動免疫製劑塗抹到黏膜上。

    五、免疫效果評價

    有條件的單位在進行上述處置後,可開展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評價工作。抗體檢測方法應採取中和抗體試驗,包括免疫螢光灶抑制試驗或小鼠腦內中和試驗兩種方法。

相關焦點

  • 狂犬病日:人狂犬病報告病例數連續7年減少
    [摘要]9月28日是第9個世界狂犬病日,主題是「共同努力,使狂犬病成為歷史」。記者從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處獲悉,自2008年以來,我國人狂犬病報告病例數連續7年下降,防控成效顯著。記者從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處獲悉,自2008年以來,我國人狂犬病報告病例數連續7年下降,防控成效顯著。目前,全國疫情總體呈下降趨勢,但部分省份疫情有所上升。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處研究員殷文武介紹,2014年全國有25個省份共報告病例924例,與2007年高峰3300例相比下降了72%。2015年的疫情進一步下降,前8個月比去年同期下降約7.2%。
  • 中國衛生部發布通報 介紹狂犬病防控情況
    全世界每年因狂犬病導致的死亡人數達5萬多,而絕大多數病例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在北美和歐洲, 狂犬病主要限於野生動物, 人狂犬病多為輸入病例或在異地感染入境後發病; 而人的狂犬病多見於亞洲的印度、泰國、斯裡蘭卡、柬埔寨、孟加拉、越南和緬甸等國家, 我國也屬於人狂犬病嚴重流行的國家之一,發病數僅次於印度,居世界第二位。
  • 中國狂犬病增長驚人 今年9月全國報告病例393例
    新華網北京10月21日電(記者朱玉 劉奕湛)衛生部提供的數據表明,今年9月,全國共報告狂犬病病例393例,與去年同期的287例相比上升了36.93%,死亡318人。今年1-9月累計報告發病數2254例,與去年同期的1738例相比上升了29.69%。狂犬病仍是此月傳染病致死人數最多的病種。
  • 深圳今年已報告2例狂犬病病例
    原標題:我市今年已報告 2例狂犬病病例   近日,廣東省衛計委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狂犬病死亡數僅次於愛滋病、肺結核,居傳染病致死第三位。那深圳的情況如何?記者9月29日從深圳市衛計委獲悉,今年深圳已報告2例狂犬病病例,2013、2014年則分別報告3例、2例,均為輸入性病例。很不幸的是,這些報告病例均已死亡。
  • 衛生部發布《全國狂犬病監測方案》(全文)
    2. 病例個案調查  縣級疾控中心接到狂犬病例報告後,應及時對病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調查內容見《狂犬病病例個案調查表》(附表1)。  (二) 監測點監測  1.監測內容  (1)常規疫情監測  ① 病例的發現與報告  同全國常規監測。  ② 病例個案調查  監測點所在的縣級疾控中心接到狂犬病病例報告後,應對所有病例進行個案調查,填寫《狂犬病病例個案調查表》(附表1)。
  • 衛生部:四川患者狀態良好201名乘客實施醫學觀察
    截至目前,其他省份無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報告。    目前,四川患者體溫正常,病情明顯好轉,精神狀態良好。    截至5月12日7時,NW029航班233名乘客中,有201名乘客已經實施醫學觀察;3U8882航班150名乘客及10名機組成員中,有2人聯繫不上,其餘人已經實施醫學觀察。
  • 懷化:關於統籌安排節後上班切實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中共懷化市委辦公室懷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統籌安排節後上班切實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各縣市區委,市委各部委,市直機關各單位、各人民團體黨組(黨委),中央、省在懷有關單位黨組(黨委):春節假期即將結束,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
  • 狂犬病「十日觀察法」推行之困
    9月26日,衛生部疾控部門負責人稱,到2015年,中國狂犬病報告病例數要下降50%。然而,犬只管理,尤其是流浪犬的管理仍任重道遠。9月27日,世界狂犬病日前一天,十多名狂犬病權威專家爭論著一個看似常識的問題。「被狗咬傷,應怎麼辦?」有專家說,應趕緊打疫苗。對這種死亡率100%的傳染病,大多數人也都會如此回答。
  • 犬只數量龐大免疫率低 狂犬病十日觀察法遇瓶頸
    9月26日,衛生部疾控部門負責人稱,到2015年,中國狂犬病報告病例數要下降50%。  然而,犬只管理,尤其是流浪犬的管理仍任重道遠。  9月27日,世界狂犬病日前一天,十多名狂犬病權威專家爭論著一個看似常識的問題。  「被狗咬傷,應怎麼辦?」  有專家說,應趕緊打疫苗。
  • 犬只量龐大免疫率低 狂犬病十日觀察法遇瓶頸
    9月26日,衛生部疾控部門負責人稱,到2015年,中國狂犬病報告病例數要下降50%。然而,犬只管理,尤其是流浪犬的管理仍任重道遠。咬人的犬十天後還健康沒有發作狂犬病,被咬者就可不用再打剩下的幾針。  這種防治狂犬病的方法並非嚴家新首創。2005年,世衛組織發布報告就認可這種方法。  但是,衛生部疾控局有關負責人說,根據國情,目前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還是給人接種疫苗。沒有70%以上的犬免疫,要推行「十日觀察法」不現實。  據了解,中國已進入狂犬病防控節點。
  • 今年東莞報告1例輸入性狂犬病病例
    6日,記者從東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到,今年截至目前我市報告1例輸入性狂犬病病例。   7月-10月是我市狂犬病暴露的高峰期。根據市疾控中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市狂犬病暴露的人數呈逐月增多趨勢,且較去年同期上升近4成。   天氣炎熱,小動物有點煩躁,大家一定要小心。想知道如何預防狂犬病,趕緊跟我們來學學。
  • 中國人狂犬病發病數世界第二 前8月1735人死亡
    中新網9月26日電 中國衛生部25日通報介紹了狂犬病預防控制有關情況。中國屬於人狂犬病嚴重流行的國家之一,發病數僅次於印度,居世界第二位。2006年1~8月全國共21個省份有狂犬病發病報告,共報告病例1874例,其中1735例已死亡。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人畜共患傳染病。
  • 全球疫情:美國確診病例超過五萬 印度全國「封城」
    世衛組織每日疫情報告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24日10時(北京時間24日17時),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39681例,達到291010例;中國以外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1715例,達到12948例。
  • 北京市今年已有19例狂犬病病例 造成2人死亡
    北京市衛生局7日發布消息稱,截至8月6日,今年北京市報告狂犬病病例19例,其中本地2例,輸入病例17例(河北15例、河南2例)。北京本地2例病例分別發生在大興區和朝陽區,均為被本地流浪犬咬傷,且未及時處理傷口和接種狂犬病疫苗,造成2人死亡。
  • 全球疫情:義大利目前死亡病例最多,為11591例
    世衛組織每日疫情報告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30日10時(北京時間30日16時),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58305例,達到610777例;中國以外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3211例,達到29796例。
  • 世衛組織: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未來幾天將達100萬例
    世衛組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日18時(北京時間2日零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升至827419例,死亡病例40777例,疫情已影響到全球205個國家和地區;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升至744781例,死亡病例37456例。
  • 【發現者】被誤讀的狂犬病
    國際學術刊物《BMC傳染病》曝中國疫情10年增加20多倍2008年8月發表在國際學術雜誌《BMC傳染病》的一文《中國狂犬病趨勢(1990-2001年)以及廣東省暴露後治療》,指出「1996年報導的狂犬病例只有159例,但到2006年這一數字躍升到3279例,增加了20多倍。」作為一種毒害人類神經非常強悍的病毒,狂犬病導致的死亡率幾乎是100%。
  • 農業部緊急通知要求切實加強洪澇災害後動物防疫
    6月13日,農業部下發緊急通知,要求近期遭受嚴重洪澇災害的省份,切實加強災後動物防疫工作,有效防控重大動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    通知要求,各地要認真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加強災後防疫工作。一是切實加強疫情監測報告。受災省份要切實加大災區重大動物疫病和重點人畜共患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力度,及時掌握疫情動態。
  • 深圳福海街道切實加強大型商超食品安全監管和疫情防控
    摘要:為切實加強大型商超食品安全監管和疫情防控,保障轄區食品安全,近日,福海街道食安辦、動植物檢疫中心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大檢查,有效保障轄區食品安全。
  • 未央區 | 區農林水務局舉辦狂犬病防控培訓
    為了提高動物防疫相關技術水平,加強公共衛生安全管理,日前,未央區農林水務局舉辦了狂犬病免疫、檢測採樣培訓會,為做好轄區動物防疫工作奠定基礎。狂犬病是一種由狂犬病毒感染所致,以損害中樞神經系統為主的人畜共患的急性傳染病,具有潛伏期隱蔽、傳染性強、致死率高的流行病學特點,目前醫學界尚無有效治療藥物和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