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寫作文,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犯尿頻尿急、頭疼噁心的「毛病」。有的家長戲稱「寫作文治便秘」,因為一說要寫作文了,孩子肯定急火火往廁所溜。
實在頂不住了就東拼西湊,流水帳應付事兒。說實話,孩子也不見得就是誠心應付事兒,而是確實不會寫。有的膽兒大嘴皮子利索的熊孩子直接跟家長叫板:「你行你上啊!」
還別說,家長一聽這個還真有不少認慫的。因為……因為自己確實也不太會寫,就更別說輔導孩子寫了。
常爸在後臺常常收到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寫作學習困惑的留言。
其實,寫作是有方法的。我們邀請語文特級教師李懷源老師,針對低學齡段孩子在寫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教大家幾個關於孩子寫作的小秘笈,一解燃眉之急!乾貨多多,不容錯過!
問題一:孩子寫的日記太簡單,沒內容
李懷源
很多孩子寫不好日記,多數是因為孩子在寫日記時沒有建立「讀者意識」。為什麼很多孩子只用一兩句話就寫完了一件完整的事?主要是因為孩子預設的讀者就是與他一起經歷這件事情的人,比如,去超市買酸奶是和媽媽一起去的,之後也是媽媽檢查這篇日記,那麼孩子想要講述的願望就沒有那麼強烈了:「媽媽都知道了,我還跟她說這麼多幹什麼?我寫了也是白寫。」所以孩子就寫得不那麼仔細了,乾脆概括一下。
建立「讀者意識」就是讓孩子知道日記要寫給誰看。比如,孩子要寫和媽媽去超市買酸奶的日記,那這件事情誰沒參與?爸爸沒沒參與,那就把這篇日記寫給爸爸看。那麼,孩子就得考慮把買酸奶前前後後的事情都寫出來了,因為這個過程爸爸一點兒也沒有參與,不寫清楚爸爸就看不明白。如果孩子有這個意識,那他有可能就會寫得比較具體、詳細,不會粗線條地簡單概括了。
還有一個原因是上小學以後,孩子漸漸地對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別有了一些基本認識,尤其在有了一定的寫作經驗後,很多孩子會認為能夠言簡意賅地概括一件事情是一項很厲害的本領,他們覺得寫得過於具體,有很多細節的話,會像絮絮叨叨的口語,所以他們不願意寫得太過詳細。
不管是哪一個原因,我認為都可以用「讀者意識」的方法來慢慢引導孩子,給一個沒有在現場的人講故事,往往是一個比較細緻的工程,只要孩子有了這樣的邏輯基礎,很快就會推倒他意識中鑄造的那面圍牆,向外擴展自己的表達,寫日記也就會越來越豐富和詳細了。
問題二:孩子不會描寫人物外貌
李懷源
從我的教學經驗來看,很多孩子都寫不好人物外貌,有的孩子寫不好是因為他認為外貌不太重要,有的雖然認為外貌很重要,但不知道怎樣寫才能表現出重要性,乾脆就全面地寫。這樣寫反而表現不出特點,無法凸顯重要性。
寫外貌要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點,沒有必要從頭寫到腳。我的很多學生寫人物的外貌,常常寫「老師的眉毛下面是眼睛,眼睛下面是鼻子,鼻子下面是嘴巴」,我跟他們開玩笑說,誰的鼻子是長在眼睛上面呢?其實孩子只是想有順序地寫,卻適得其反,讓人看得很困惑。
如果孩子寫人物外貌也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建議家長可以找一些描寫人物外貌的段落分享給孩子讀。比如,找出孩子們熟悉的孫悟空、張飛、關羽等人物外貌的描寫片段,跟孩子玩玩遊戲。比如,誰「身穿金甲亮堂堂,頭戴金冠光映映」?誰是「豹頭環眼」?誰又是「面如重棗,唇若塗脂」?當然,如果孩子對這些人物並不熟悉,那就找孩子喜歡又熟悉的——長得像粉色吹風機的是誰?誰是三頭六臂的小魔王?
或者,家長可以編一些關於外貌的句子和詞語,寫成卡片,讓孩子來拼人物形象。比如,「火眼金睛」接上「細長的鷹鉤鼻子」,「身長八尺」接「行動如弱柳扶風」……這樣的遊戲可以讓孩子理解每個人物都有各自的外貌特徵。孩子對這點有了明確認識就是一個很大的收穫。
問題三:寫景作文乾脆不知道該怎麼寫
李懷源
寫景作文的難點在於很多孩子不會具體描寫一處景物,因為在我們的口語交流中,很少用到描摹景色的語言。那麼,應該怎樣刻畫景物呢?有兩個方法值得嘗試。
第①:定位主要景觀。遊覽了一個景區,不一定要將所有的景色都寫進去,而是要選擇一兩個印象比較深刻的景觀去寫。選定之後,在腦子裡像拍照片一樣,框定那個區域的景色,然後在這個框定範圍內進行細緻的描寫。比如,遊覽了頤和園,想要只寫仿江南水鄉的蘇州街,腦海中就定格到這條「買賣街」,詳細展開寫岸上的綢緞店、古玩店、茶樓、首飾樓等的特色,再將在這一景區發生的事件和自己的所思所感融合進去。
第②:借用和化用好詞佳句。不知道怎麼描述景色的時候,可以翻開自己的「好詞佳句本」,靈活運用其中合適的詞句。找出自己平時積累的形容詞,看看「山清水秀」「風和日麗」「奼紫嫣紅」「桃紅李白」等是不是正是你看到的景色;「各色野花像繡在大地毯上的美麗色塊」「厚厚的積雪掛滿了樹梢,像是為大樹穿上了雪白的絨衣」……這些平時積累的優美句子也可以拿出來稍加修改,化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小時候背的古詩詞用在寫景作文中再合適不過,「萬條垂下綠絲絛」「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些詩詞用得合適還會給作文錦上添花。
寫清楚觀覽順序,又能夠將其中一兩處景物的細節深入刻畫,再將自己的感受表達明白,那就算是一篇比較優秀的寫景作文了。
怎麼樣?以上的秘笈是不是真的很實用,很好用?這些簡單的提示,家長如果真的能認真吸收內化,並按此輔導孩子,對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有奇效!
其實,以上是常爸和李懷源老師合作的新書《每個孩子都能寫好作文》中的部分問答,同時推出的還有《每個孩子都能學好閱讀》。
常爸的一貫風格是不說廢話,不灌雞湯,直接解決問題,這套書立足閱讀和寫作的重點問題,為家長提供先進科學的教育理念和切實可操作的指導方法,一站式為孩子0-12歲的閱讀和寫作問題。在孩子學習的路上,跟上常爸的步伐,一定讓你最省心,最省力,既走得穩又走得快!
研究過現在的高考的家長都知道,在如今的高考中,其他學科的區分度越來越小,成績拉不開距離,而語文的區分度卻越來越大,在升學方面的確可以說是「得語文者得天下」,而閱讀和作文作為語文的拉分項,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文對孩子的挑戰越來越大,也讓很多家長很「惶恐」。
為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答疑解惑一直是常爸做教育最主要的動力,所以,從去年年中開始,常爸聯合語文特級教師李懷源老師,針對閱讀和寫作兩個專項內容,歷經一年多時間的對談和編校,《每個孩子都能寫好作文》《每個孩子都能學好閱讀》兩本家教圖書終於出版了。
這套書的作者之一李懷源老師是語文特級老師,原清華附小CBD校區執行校長,現在在北京教育學院任副教授,教語文老師們怎樣教好語文(從最後這句話就可以看出段位有多高了吧)。
而常爸自己在語文學習方面也有獨到心得,當年高中時是學校校刊的創刊主編,高考語文成績全市前三,在哈佛教育學院讀碩士時也特地進修Writing Development相關的課程。
上一次二位聯手推出的《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語文》全網發售超10萬冊,解決了許多家長對於孩子語文學習的困惑和難題,好評如潮。這套家教書聚焦於孩子語文學習中「閱讀」和「寫作」兩個專項內容,以更加細化的問題將家長的疑惑一一解答,並將經過驗證的正確指導方法和科學的教育觀念傳達給家長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