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
在這裡
挖一方池塘
很快就會有各種生靈
而種籽也在無聲中到來
(在坐公交車的小姑娘)
(一)
長假後送女兒上幼兒園的第一天,她坐在公交車最後一排,那個最高的位置上,那裡看得到外面的風景。
還真是喜歡這樣兩個人的時光啊,悠閒地說著話,也可以不說話,看著外面,看見一群大雁飛過,她驚呼,再來,再驚呼,就好像從未見過一般……
想到,假期裡,她鑽進我正在整理的柜子,然後拉著上面的橫槓,說:「媽媽,我在坐公交車。」
乘坐公交車的經驗,自然地成為孩子腦海中的一個素材,在某一個環境之下被喚起,被表徵,以孩子們最喜歡的方式,遊戲的方式再現出來。
孩子們的素材很多,但一個個零散著,無法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表象,無法更加深入那個事物的本質核心,而學習就是不斷在朝向個事物本質啊,好奇著,主動著,探究著,發現著,整合著……
課程就是在整合這一個一個零散著的素材,以更契合事物本質核心的線索來串接一周一周的活動,以孩子認識世界的視角走進那個事物裡,通過不同的表現形式去表達去再現……更重要的是,帶著孩子走進那個事物中的老師,他有多少的素材可以使用?他自身與物與人發生連結的能力有多少?他的熱情與活力有多少……
在課程中不斷修煉著的就是這些啊!!
女兒一個人從幼兒園西門走進去,她說自己可以一個人找到教室,我說我是這裡的老師,我一般都是從南門進,以此區別老師與媽媽的兩種身份。
有時候想要保持一點點清明的感覺,多麼難!
我在門口遠遠看著,她走得很慢,她看到了我們班的慧慧拎著一個大包,她看看走走又等等,園長老師想問慧需不需要幫助,我看到慧拒絕了。
我的孩子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我有點小小的自豪。
晨間談話的時候啊,我就這樣看著慧表達了我的感慨啊,我說:「我希望我的女兒能夠經常遇到你哎!」她就笑了。
(二)
今天開始,我們來研究我們的牙齒。
關於你們自己的牙齒,你知道一些什麼?我強調是小孩的牙齒。
羽:「一般,小孩子的牙齒是20顆,牙齒掉的時候不算。」哦,當牙齒長全又沒有掉牙的時候是20顆,表達多麼嚴謹。
源:「一般小孩的牙都是20顆,但是吃了太多的糖的話就會蛀牙,我的牙就已經蛀了。」哦,小孩的牙容易蛀。
小孩的牙是什麼牙?大家都知道:「乳牙。」
哦,我說早上我剛剛發現我女兒的乳牙蛀了一個大大的黑洞,我滿臉的難過,原來一個小小的黑點什麼時候變成了大大的黑洞啊?!
瑤:「小孩如果晚上刷了牙的話就不能吃糖了,因為睡覺的時候,蟲子會來咬牙齒。」
岐:「是牙蟲。」
牙蟲是可以看見的小蟲子嗎?
岐:「也叫牙菌斑。」
源:「不會看見的。」
瑤:「不會看見的,就像小螞蟻一樣。」
源:「它們一般都很愛吃我們的牙。」
是喜歡吃你們的牙嗎?順著問題往下剝。
瑤:「不是,是很喜歡糖的味道。」
銘:「糖會釘在牙齒上面。」
哦,牙蟲究竟是什麼?它與糖與牙齒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我們還需要在後面的課程裡更近一步地去接近事物的本質。
岐繼續自己的發現:「小孩的是乳牙,所以儘量不要吃過期的零食。」嗯?過期的零食?那大人可以吃過期的零食嗎?岐糾正小孩不要吃很多的零食,對牙齒不好。
銘:「小孩的牙刷牙刷不掉那麼多細菌,因為那個縫裡面。」
微:「用牙籤唄。」
涵:「刷的時間長一點。」
銘:「其實,還是沒用,牙齒上面有洞,怎麼刷牙都沒有用了。」哦,蛀牙了再刷牙就沒有用了。
我說龍貓老師的牙齒蛀了,怎麼刷牙也沒有用了,牙齒不那麼健康了。
瑤:「我媽媽的牙齒也很不健康,今天早上媽媽刷牙的時候,牙就好疼好疼。」
婷喊著自己的牙是很健康的。
真正蛀牙了,刷牙沒有用了,那要怎麼辦呢?
孩子們齊聲說:「拔牙。」就拔牙了?
孩子們又齊聲:「換牙。」明顯沒有經過理性的思考啊!
銘:「看牙醫。」
淇:「塞那個棉花。」看牙的經驗是有的。
當牙洞越來越大的時候,如果碰到牙神經,那真是太疼了。小陳老師不知道什麼時候坐在了孩子們後面。
源:「什麼是牙神經?」今天專注得很,問題自然就緊跟著課堂。
岐試圖解釋:「在牙齒的最底部。」
小陳老師:「有兩根牙神經,牙齒尖尖的長在牙齦裡面,當你的牙蛀得不能再蛀了,非常疼的時候,已經沒有用了,就要把牙神經挑掉。wa開,牙神經在裡面很細很細。」
成繼續回答:「要刷牙,不能不刷牙,不刷牙的話大家都會聞到。」
釐清健康的牙、蛀牙與刷牙之間的關係,牙齒的內部結構是怎樣的呢?小陳老師有牙齒的照片,下次可以給孩子們好好看看牙齒的結構。
洋繼續自己對牙齒的了解:「小孩快要長大的時候,就會掉牙。」哦,小孩的牙是會換的。
洋:「從乳牙換——」
瑤搶:「換大門牙。」
只換大門牙?
岐:「換所有的牙。」
洋:「要先掉牙,然後再換所有的牙。」洋剛剛開始換牙,他有自己的經驗:「先換大門牙。」
一個個問過去,大家先換的都是下面的大門牙啊!
多大開始換牙啊?
換牙的孩子有經驗了,羽:「7歲吧。」洋:「6歲吧。」
晨:「我現在7歲,一顆都不掉。」
成:「我掉了一顆牙。」
微:「我掉了4顆牙,長出來的2顆。」
羽:「掉了兩顆牙,長了一顆,還有一顆長了一半。」
洋:「我掉了一顆牙,過了三四天,另外一顆牙也要掉了。」哦,開始搖搖晃晃的了。
說到換牙的問題,已經開始換牙的孩子啊透著一股自豪似的。
成:「我什麼時候才可以換這邊的牙啊?」
婷:「我還沒有換牙了,我姐姐都掉了兩顆牙,但是又長出了一顆。」
微:「我的姐姐掉了7顆牙。」多大啊?微說是10歲。
涵:「差不多我哥哥掉了6顆牙了。」
晨:「我哥哥差不多已經掉了20顆牙了。」哦,晨的哥哥已經15歲了吧,已經換牙結束了,20顆乳牙已經全部換掉了,現在嘴巴裡的牙齒就是大人的牙齒了。
洋:「就是那個,我在家裡,掉下來的牙,我爸叫我放在冰箱上,我想放在枕頭底下,他又不讓我放,我想放都不讓我放。」為什麼那麼想放枕頭底下啊?
洋:「我放在枕頭底下牙仙子又沒有給我送那個……」沒有送金幣啊?
瑤:「那肯定是你的牙齒很髒。」
洋:「我的不髒。」
哦,有時候「牙仙子」沒出現啊!
婷:「把一顆牙放在枕頭裡面,然後牙仙子就出來了,然後呢牙仙子就把乳牙拿走,然後呢就留下了一個硬幣,然後就悄悄地飛走了。」婷完整表達整個的過程,牙仙子就像聖誕老人一樣,只有在你睡著的時候才會出現。
這一說啊,那邊的淇:「我也等著掉牙。」
(三)
從孩子們討論的牙齒問題,蛀牙、換牙、牙仙子……到今天講述的故事《你的牙齒,我的牙齒》。
我介紹這本書是一個日本的作者和一位牙科醫生合作完成的,牙齒內容的科學性就在其中啊!
一說看牙,岐就抿住了嘴巴,岐:「不讓你看。」說實話,我也不會長大嘴巴讓別人看我的牙啊。
我就是那個牙科醫生,一個個看過去,看到了蛀牙,看到了換牙的肉口,看到了長了一半的恆牙……
我自然地問:「怎麼蛀的都是最裡面的牙啊?」
羽:「那是最裡面的,刷不乾淨。」
岐:「因為糖是黏黏的,前面的牙齒是平平的,嚼過了嚼不動,就用最裡面來嚼糖的。」對啊,嚼東西都是用的最裡面的牙齒來嚼的。
婷很激動地一直喊著說話,聲音比我高了很多。
我們在書中看到了牙洞慢慢變大的過程,當蛀牙很嚴重的時候,冰淇淋不能吃,涼水熱水都不能喝,瑤說硬的東西也不能吃,是的,非常非常疼。
婷:「我看到了,一個小男孩的牙齒很黑。」大家發現吳耀洋的蛀牙也是在中間大門牙那裡。
我們在書中看自己的牙,怎麼才能觀察到自己的牙?
源:「照鏡子。」
銘:「讓別人給你看 。」
源:「牙齒都不一樣。」
羽直接說出名稱:「切牙、尖牙、磨牙。」
哪個是磨牙?那個最胖的。
哪個是尖牙?婷說尖尖角的,羽說尖牙一般是4顆,岐說每個人都有尖牙。
哪個是切牙?羽說:「把東西切開的牙。」岐說:「大門牙就是中切牙。」
書中有小孩的牙和大人的牙的對比。
淇:「大人的牙大,小孩的牙小。」
小孩的牙掉了長出來的牙就是大人的恆牙了。
羽:「不能舔啊。」
這部分內容略過,這幾天側重在對自己的牙齒的觀察和記錄上。
附推薦書單:加古裡子的牙齒科學繪本系列三本、《牙齒的故事》、《一顆超級頑固的牙》、《老鼠牙仙》《牙齒牙齒扔屋頂》、《牙齒大街的新鮮事》、《瑪德琳卡》、《牙婆婆》、《換牙書》(立體書)、《哎呀,我的牙》《我的牙齒亮晶晶》……
(四)
於是,遊戲自然就開始啦!
一個個都去數自己的牙,然後來告訴「一共有幾顆牙齒,上面幾顆,下面幾顆,蛀牙幾顆,掉牙幾顆,新長出幾顆……」
數清楚自己的牙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特別仔細的孩子正確地數清楚了自己的牙的數量,然後就搬了一張椅子坐在我的旁邊,成為了我的助手。
就這樣一個個地過來,互相幫忙數牙齒,數清楚了數量的孩子們一溜煙地排坐在我身邊,都是我的助手。
炫是最後來的,這份謹慎有好的地方,她確實是自己計數準確了才過來的。
請計數最為準確的涵拿來了科學發現室的牙齒模型,然後幾個女生啊自發地拍著隊在刷牙。
嗯,還只是為物本身而興奮著,還沒有關注這個牙齒模型更多的細節處。
午後,草地上玩起了「牙蟲來了」的遊戲。
黑色衣服的王晨自然就成為了蛀牙蟲,我們圍成一個嘴巴,我們都是嘴巴裡的牙齒,我們靠近靠近不能讓牙齒進來,哦,可是這個神氣的蛀牙蟲啊還是從力氣最小的兩個「牙齒」中間擠了進來。
然後一溜煙拋開,牙蟲在追,牙齒想要停下必須做出一個「保護牙齒」的動作,那麼牙蟲就不可以再抓,飛奔的「牙齒」啊多麼歡快!
趕走牙蟲,牙齒們需要好好清潔,我是只大牙刷開始了清洗工作,被蟲牙抓到的「牙齒」我要多刷幾次啊,當我把一個孩子包在我的手臂中間「清洗牙齒」的時候,感覺真是太好啦!
其實,牙齒也是需要曬曬太陽的,躺在草地上放鬆休息,然後整隊放學啦!
我第一個衝到了西門口,等著接女兒放學。
接到了女兒,我告訴她,今天需要她陪媽媽加一會兒班,於是我們繞了一圈從南門進來。
總不能那麼完美,但總想要盡力而為。
然後我們就在雲朵教室裡跟著尤克裡裡的伴奏唱起了那首最熟悉的歌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