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紙老虎」,讓美國軍隊上下提心弔膽的氣球炸彈

2020-12-06 騰訊網

1945年5月的一個星期天,美國俄勒岡州的一對夫婦正帶著5個中學生參加一場露天宿營活動,此時的他們正在周圍散步,一切都顯得那麼平靜。這時一個學生發現了一個掛在樹上的巨大氣球,氣球的下面還掛著一塊塊小東西。

包括女主人在內的5個人都圍攏過來,準備一探究竟。正當學生用手拉動這個氣球時,突然的一聲巨響,周圍的6人應聲倒地,不幸身亡,場景可慘不忍睹。那麼這個「氣球」到底是什麼東西,奪走了這6條無辜的生命呢?

一、氣象學家的「小發明」

1944年,此時已經處在節節敗退中的日本軍國主義仍想做困獸猶鬥。日軍的高層依然希望採用一些「非常規」和「不對等」的手段,來扭轉日本不利的內外部環境,時任首相小磯國昭於是尋找一種能夠在付出微小代價的前提下,能夠獲得更大戰果的方法。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日本國內的一位著名氣象學家荒川秀俊此時提出了一個好建議:經過他對國內氣象條件的研究,發現日本和美國均處於太平洋西風帶範圍內,於是他決定採用氣象氣球掛載炸彈的方法,利用大氣環流將「炸彈氣球」吹往美國本土,並在合適的位置進行引爆,給美國帶來生態災難。荒川將設想告知小磯國昭後,後者認為該計劃正好符合大本營的要求,遂決定採取這種辦法。並為這種炸彈取了一個日式的名字——「風船爆彈」。

雖然這種方法在理論上認為可行,但在實際操作和製造上仍有一些難度。首先是對氣象條件的嚴格要求,當投放這種炸彈時,必須準確預測和監控高空氣流的動態,利用西風帶將氣球送往美國本土;此外還需要一種能夠成功控制氣球高度的設備,而且氣球降落的時間也必須準確掌控,否則將會失敗。

經過多次測試,日本正式決定實施這項計劃,自1944年夏天開始,日本前後共計投放了9300隻掛載炸彈的氣球,這些氣球通過太平洋上的西風帶向美國本土飄去,日軍也將這項計劃起名為「飛象行動」。

二、簡易的氣象武器

在設計上,「風船爆彈」其實就是最早的氫氣球炸彈。首先使用桑葚樹的木漿製造一種韌性且質量輕的紙張,將紙張包裹在氣球的外殼上。以保證氣球的穩定性。為了攜帶更多的炸彈,氣球被設計成長15米、直徑10米的大小,氣球內部充滿了高濃度的氫氣。底下懸掛一枚15公斤的炸彈或者換成4枚5公斤的燃燒彈,作為氣球的壓載物。

當氣球準備完畢後將會被放飛,當氣球來到地面9000米的對流層時,強勁的西風帶產生的高速氣流,將氣球輕鬆地「輸送」到大洋彼岸的美國。強勁的氣流可以讓氣球產生每小時193公裡的速度,基本上只需要3天的時間,「風船爆彈」就可以成功地抵達目標上空。

為了保證這些「風船爆彈」能夠高效率、準確地完成任務,日軍可謂下足了功夫:每一個」風船爆彈「上都安裝了一個海拔氣壓針,當氣球開始下降,低於規定的氣壓時,氣球下方的沙包會被自動拋下減輕重量;如果氣球飛行高度超過氣流總高度時,氣球上的放氣閥門將會被啟動,將氣球重新送回對流層當中。而且所有的氣球上均放置了計時器,只要計時器顯示的時間達到三天,氣球上的沙袋全部會落下,氣球便會自動落到目標地點。

為了生產這些「風船爆彈」,日本軍方在國內尋找可以大規模生產的該種武器的企業。最終在福岡縣等鄰近幾個縣的軍工廠承擔起了製造這些「氣球炸彈」的工作,負責製造的工人也是清一色的青年女學生,這些年輕女學生晝夜不間斷地12個小時製造這些所謂「能夠扭轉戰局的超級武器」。一位製造過該炸彈的女工人戰後回憶道:「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樣的武器,只是被告知就這樣進行工作。那時我們都被灌輸了戰爭的狂熱,為了打敗美國,勞動再殘酷也沒有人偷懶。」

在戰後的報告中,人們驚奇的發現日軍不僅使用炸彈對美國的重要目標進行攻擊,甚至還曾考慮與臭名昭著的「731部隊」合作,將部隊研製細菌成品安放在炸彈內部,製成細菌炸彈投放到美國本土;此外還有搭載全副武裝的軍人或間諜到美國本土的計劃,但這些瘋狂的計劃由於技術難度過大等諸多原因而作罷。

三、慘澹的實際戰果

9300隻氣球從日本本土放飛之後,經過高空氣流的「幫忙」,最終有1000多隻氣球安全抵達美國本土,其他的氣球大部分由於無法抵禦過強的風速而中途爆炸墜落到海洋之中,還有的遇到氣流偏轉被吹到了加拿大、墨西哥等地,沒有產生實質性的危害。

1944年冬天,美國西海岸陸續有居民發現部分「風船爆彈」的殘骸,而且太平洋沿岸爆發了幾次小型的森林火災。美方經過調查,發現火災的罪魁禍首就是這些「風船爆彈」所引發的,根據現場遺留物和海中遺骸上的檢測,美方確認這些炸彈是從日本本土飄散過來。於是開始進行情報搜集工作,最終確定位於東京附近的一處海灘處有一座大型的氫氣加工工廠,美軍於是一不做二不休出動戰鬥機將這座「罪惡的源頭」徹底從地圖上抹去。

為了安穩本國民眾,防止日本通過新聞媒體來對炸彈進行改進,美國政府決定對境內媒體下達「封口令」,禁止他們隨意傳播「風船爆彈」的消息。而媒體此時也是罕見地服從了政府的要求,所有關於「風船爆彈」的消息全都被捂得嚴嚴實實,這讓日方沒有任何可以察覺的機會。

直到文章開頭的那一幕出現後,美國政府才開放關於「風船爆彈」的消息,並大造輿論宣揚對日本的復仇計劃,一時間美國民間對日本這種慘無人道的做法大肆批判,政府也開始對日本這種「反人類罪行」進行追討。

而同時日本國內害怕美軍因為該事件對日本本土實施更嚴重的打擊,加之情報機構無法及時得知「風船爆彈」的實際毀傷結果。日軍大本營最終於1945年宣布「飛象計劃」以失敗告終,未完工的或計劃中的氣球炸彈被宣布廢棄停止建造。

戰後美國在審判二戰戰犯時,將這次計劃的始作俑者荒川秀俊也逮捕歸案。在盟軍的法庭上,當公訴員公布他的罪行時,荒川顯然還不以為意,甚至還無不挑釁地認為沒有將「風船爆彈」大規模地進行下去是一大遺憾。最終根據法律,荒川秀俊以戰爭罪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這個將理論知識用錯了地方的氣象學家終於為自己的自負和罪惡行徑付出了代價。

回顧「風船爆彈」這款中看不中用的武器,既包括了荒川秀俊的一絲情願和法西斯軍國主義已衰敗的一絲不甘,還包括了日軍妄想通過這款「超級武器」扭轉自己已經無力回天的戰局的奇思妙想。但作為正義的一方,日本軍國主義這樣毫無作用的「迴光返照」也改變不了作為戰敗者的結局,發動侵略戰爭的罪惡之手終究會有被斬斷的那一天。

相關焦點

  • 二戰期間,為什麼沒有軍隊偷襲日本本土?
    二戰期間為什麼沒有軍隊偷襲日本本土?這還要從日本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說起。日本是個島國,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組成,又被稱為「東瀛四島」。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為了給震懾日本,同時也為了平息國內輿論,美國派出了由杜立特爾率領的轟炸機編隊轟炸了東京,這是日本本土二戰期間第一次遭到大規模轟炸!但美國人顯然還是留了一手,只轟炸了工商業目標,卻沒有攻擊日本的政治目標。據說美國轟炸機就在東京皇宮附近,卻視若無睹,就這樣飛了過去……二戰後期,美國軍方曾經動過登陸日本本土作戰的念頭,但考慮到可能帶來的巨大傷亡,被否決了。
  • 二戰中對襲擊美國本土這件事情上,德國很搞笑,日本很認真
    雖然這也是一次隔靴搔癢的襲擊,但是這個陸軍基地卻成為了美國本土在二戰中第一次遭到外國軍隊攻擊的軍事基地。軍事基地附近的彈坑1942年7月27日,剛剛經歷中途島慘敗的日本海軍,制定了攻擊美國本土西北部茂密森林的計劃。在他們看來,只要能用飛機空投燃燒彈引發森林大火,鬧出足夠大的動靜,就能夠分散美國海軍的注意力。
  • 《使命召喚:二戰》:令人提心弔膽的間諜任務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描述《使命召喚:二戰(Call of Duty: WW2)》的單人戰役,那就一定是「聲音響亮」。遊戲中一些大型、令人震耳欲聾的場景堪稱系列之最,喜歡誇張手法和千鈞一髮的緊張感的玩家會獲得極大的滿足。不過在戰鬥結束後,筆者被告知需要偽裝成納粹(Nazi)士兵偷偷潛入敵方軍隊。
  • 罕見老照片:二戰中,那些和中國軍隊攜手抗擊日軍的美國大兵們
    【圖1】在二戰期間,中國和美國曾經是親密的盟友,總計有超過25萬美國人在所謂的「中國-緬甸-印度」戰區服役。圖為一名美國中士和一名中國中尉,正在向一群中國士兵演示,如果徒手應對敵人的刺刀攻擊。這些士兵所在的部隊,就是代號為「Y部隊」的滇西遠徵軍。
  • 有人說美國是紙老虎,有人說是真老虎,到底哪個對?
    這一驚世論斷,是1946年8月,毛主席與美國進步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進行了一次長談中提出的。當被問及,如果美國用原子彈對付蘇聯,那將會發生什麼。毛主席回答, 「原子彈是美國反動派用來嚇人的一隻紙老虎,看樣子可怕,實際上並不可怕。
  • 二戰時,為何航空炸彈在下落時,都會發出尖嘯聲
    相信喜歡看一些二戰電影的朋友,可能會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細節,那就是在很多二戰影視作品中,空軍戰機在對敵方陣地轟炸的時候,這些投擲出去的炸彈在下落時,往往都會伴隨著非常刺耳的尖嘯聲而地面上那些遭到轟炸的士兵,也會第一時間發現,然後進行躲避,而這也讓很多人不理解。
  • 日本航空自衛隊基地遭「氣球炸彈」襲擊
    環球網記者王歡報導,據日本新聞網10月7日消息,日本京都航空自衛隊基地遭到「氣球炸彈」的襲擊。據京都府警署的消息說,昨日清晨5時許,位於京都府京丹後市丹後町的航空自衛隊第35警戒隊的基地內,突然飄來一隻大氣球,氣球直徑有1米,同時吊了一瓶無色液體。液體瓶上寫有一段阿拉伯文字。接到自衛隊的通報後,京都府警署出動了快速化學反應小分隊,前往基地進行調查。
  • 二戰中,德國的主力軍隊是哪個?在歐洲犯下滔天罪行!
    二戰前期,德國軍隊肆意馳騁在歐洲大陸之上,一時間侵佔了很多國家。這也證明了當時德國軍隊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那麼在德國軍隊中主力軍又是誰呢?答案就是德國的黨衛軍。很多熟悉歷史的朋友的都知道,在二戰中,黨衛軍一直都是德國的主力軍隊,連盟軍遇到這些不怕死的軍隊也很是煩惱。
  • 二戰時期,美國蝙蝠差點燒掉日本
    馬徹底改變了戰鬥;信鴿在戰鬥中提供了一種廉價而有效的通信方式;炸彈嗅探犬繼續拯救生命。當然,也有動物作為進攻型武器的例子,如漢尼拔大軍中的戰象和二戰中蘇聯的自殺式反坦克軍犬等。但讓動物們感到慶幸的是,人類將動物用於攻擊作戰在技術上已經達到了頂點,這種需要變得不那麼緊迫了。
  • 氣球也能防空?防空氣球是一種什麼黑科技?能打下飛機麼?
    在一些影視片中,你可能經常看到一種使用細線牽扯的大氣球,長得更像是一個大飛艇或者飛彈,它們被稱之為「防空氣球」,那麼這種氣球真的能夠防空嗎?是如何起到防空的功效的呢?但是,由於拖曳著長長的金屬線太過沉重,所以即使防空氣球再大,提供的浮力仍然不能使得防空氣球飛到高空,因為這種防空方式只能應對低空飛行的敵機,且敵我不分。在防空氣球技術領域最超前的是二戰時期飽受德國轟炸的英國,1938年,英國為了防止德國空軍入侵,就已經建立了皇家空軍氣球部隊來保護各大城市的重要地區,比如軍事工廠、碼頭、軍港和倉庫。
  • 三男子殺害「紙老虎」老總 主犯終審改判死緩
    法制晚報訊(記者 毛佔宇) 曾轟動一時的「紙老虎」老闆胡忠被害案,隨著對被告人劉建國的判決被改判,終塵埃落定。  一審獲判死刑後,劉建國曾提出上訴,被市高院駁回,維持原判。但死刑裁定最終未被最高法核准,案件被發回重審。
  • 美國軍方訓練炸彈探測犬 開赴伊拉克戰場
    中新網2月5日電 據外電4日報導,美國軍方和伊拉克高級官員日前表示,美國軍事部門將於近日向伊拉克派出十幾條受過專門訓練的「炸彈探測犬」,以應對相關機械探測設備對爆炸裝置檢測無效的問題。報導稱,首批25條探測犬預計將在當地時間周五抵達伊拉克。
  • 二戰時的南美洲國家在做什麼,如果不是美國,大多會投靠德國
    不過二戰爆發的時候,巴西對德國沒有任何反感。早在二戰爆發之前,巴西很多人都是親德的,當年美國為了預防德國的入侵,對南美洲很多國家進行了軍事援助,但巴西卻一直拒絕。當德國對中立國家入侵之後,巴西態度開始轉變了。不列顛空戰德國失敗後,巴西堅定了和美國的合作。1942年8月21日,巴西對德宣戰。之後在美國的支持下開始訓練軍隊,準備奔赴歐洲戰場。
  • 如何截殺如同空中堡壘般的美國轟炸機?看二戰日本空-空轟炸戰術
    引入3000英尺高度差的水平轟炸戰術為此日本也花了不少心思,他們首先借鑑的是英、德兩國在二戰初期時攔截轟炸機時採用的3000英尺高度差水平轟炸戰術,即採用戰鬥機首先飛到美國轟炸機編隊上方3000英尺(約914米)高度,然後實施水平轟炸,投擲定時8-10秒的炸彈,轟炸長機編隊,等到編隊被打亂時,其他日本戰鬥機則一擁而上,利用機槍和機炮從重型轟炸機死角和盲區向他們射擊。
  • 二戰中讓美國蒙羞的戰役,麥克阿瑟將軍逃跑,80000人投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因為日本軍隊偷襲珍珠港所以美國被迫加入了這場戰爭,太平洋戰場就此打響,最終日本也因為美國的參戰受到重挫,在接了兩顆原子彈後最終投降。現如今有人提到珍珠港戰役稱其不僅是日本人的陰謀更是美國人的陰謀,因為當時美國迫切的想要加入二戰通過發戰爭財的方式解決自己國內經濟危機的問題,這次珍珠港事件就是羅斯福搞出來的苦肉計。雖然但是羅斯福是真的很想加入二戰,但我覺得苦肉計這件事情不太可能。
  • 紙老虎、牛鬼蛇神……細數與毛澤東有關的流行詞語(圖)
    後來毛澤東投身中國共產黨,成了千軍萬馬的統帥,成了軍隊中最大的官。這時,他大概聯想到自己當兵時的情景,想到自己的那位班長,他靈機一動,為「班長」一詞賦予了嶄新含義。1949年3月13日,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講話說:  黨委書記要善於當「班長」。黨的委員會有一至十個人,像軍隊的一個班,書記好比是「班長」。要把這個班帶好,的確不容易。
  • 北極熊被晉升為士官:二戰軍隊中的動物其實更厲害
    【話說軍世】說到軍隊中的動物,最常見的是什麼?其實很多人一時間會忘記它的存在,那就是馬,曾經古代戰爭中,騎兵是重要的作戰力量,另外就是服從性同樣很高的軍犬,在現代軍隊中,軍犬作用依舊巨大,當然很多國家的軍隊中也不止有這兩種比較常見的動物。
  • 老人腫瘤大如氣球 醫生3D建模拆除「炸彈」
    /a/20200409/c3fa8751c51a4284aa9c2d6df3f3de12.shtml   前不久,泰州市民張大爺咳嗽到揚州市蘇北醫院就診,發現血管裡長了個跟氣球一般大小的巨型腫瘤
  • 不挖戰壕的理由——二戰美國陸軍士兵軍銜
    大家好,又到了麥道分享知識的時候了,這期咱們主要說說二戰時期美國陸軍士兵的軍銜種類與使用情況  先來介紹一下軍銜,在任何國家任何軍隊服役的每一名士兵都會有與之相對應的軍銜,軍銜分上下級制,因職責不同又分為軍官與士兵兩大種類,軍銜的創立有效地解決了龐大軍隊的指揮制度,從而為作戰提供更高的效率
  • 二戰時期美國竟然用六萬美軍士兵試驗芥子毒氣
    這份法案要求美國政府的退伍軍人事務部(簡稱VA)簡化審批手續,滿足二戰時期接受過芥子和路易斯劑毒氣試驗的退伍老兵作為殘疾人對待的要求。這是一段曾經被美國軍方掩蓋多年的歷史,這也是一個曾經被VA多次拒絕的要求。芥子是一種通過皮膚和呼吸道感染發生作用的毒氣,路易斯劑也是一種皮膚和神經糜爛性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