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5月的一個星期天,美國俄勒岡州的一對夫婦正帶著5個中學生參加一場露天宿營活動,此時的他們正在周圍散步,一切都顯得那麼平靜。這時一個學生發現了一個掛在樹上的巨大氣球,氣球的下面還掛著一塊塊小東西。
包括女主人在內的5個人都圍攏過來,準備一探究竟。正當學生用手拉動這個氣球時,突然的一聲巨響,周圍的6人應聲倒地,不幸身亡,場景可慘不忍睹。那麼這個「氣球」到底是什麼東西,奪走了這6條無辜的生命呢?
一、氣象學家的「小發明」
1944年,此時已經處在節節敗退中的日本軍國主義仍想做困獸猶鬥。日軍的高層依然希望採用一些「非常規」和「不對等」的手段,來扭轉日本不利的內外部環境,時任首相小磯國昭於是尋找一種能夠在付出微小代價的前提下,能夠獲得更大戰果的方法。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日本國內的一位著名氣象學家荒川秀俊此時提出了一個好建議:經過他對國內氣象條件的研究,發現日本和美國均處於太平洋西風帶範圍內,於是他決定採用氣象氣球掛載炸彈的方法,利用大氣環流將「炸彈氣球」吹往美國本土,並在合適的位置進行引爆,給美國帶來生態災難。荒川將設想告知小磯國昭後,後者認為該計劃正好符合大本營的要求,遂決定採取這種辦法。並為這種炸彈取了一個日式的名字——「風船爆彈」。
雖然這種方法在理論上認為可行,但在實際操作和製造上仍有一些難度。首先是對氣象條件的嚴格要求,當投放這種炸彈時,必須準確預測和監控高空氣流的動態,利用西風帶將氣球送往美國本土;此外還需要一種能夠成功控制氣球高度的設備,而且氣球降落的時間也必須準確掌控,否則將會失敗。
經過多次測試,日本正式決定實施這項計劃,自1944年夏天開始,日本前後共計投放了9300隻掛載炸彈的氣球,這些氣球通過太平洋上的西風帶向美國本土飄去,日軍也將這項計劃起名為「飛象行動」。
二、簡易的氣象武器
在設計上,「風船爆彈」其實就是最早的氫氣球炸彈。首先使用桑葚樹的木漿製造一種韌性且質量輕的紙張,將紙張包裹在氣球的外殼上。以保證氣球的穩定性。為了攜帶更多的炸彈,氣球被設計成長15米、直徑10米的大小,氣球內部充滿了高濃度的氫氣。底下懸掛一枚15公斤的炸彈或者換成4枚5公斤的燃燒彈,作為氣球的壓載物。
當氣球準備完畢後將會被放飛,當氣球來到地面9000米的對流層時,強勁的西風帶產生的高速氣流,將氣球輕鬆地「輸送」到大洋彼岸的美國。強勁的氣流可以讓氣球產生每小時193公裡的速度,基本上只需要3天的時間,「風船爆彈」就可以成功地抵達目標上空。
為了保證這些「風船爆彈」能夠高效率、準確地完成任務,日軍可謂下足了功夫:每一個」風船爆彈「上都安裝了一個海拔氣壓針,當氣球開始下降,低於規定的氣壓時,氣球下方的沙包會被自動拋下減輕重量;如果氣球飛行高度超過氣流總高度時,氣球上的放氣閥門將會被啟動,將氣球重新送回對流層當中。而且所有的氣球上均放置了計時器,只要計時器顯示的時間達到三天,氣球上的沙袋全部會落下,氣球便會自動落到目標地點。
為了生產這些「風船爆彈」,日本軍方在國內尋找可以大規模生產的該種武器的企業。最終在福岡縣等鄰近幾個縣的軍工廠承擔起了製造這些「氣球炸彈」的工作,負責製造的工人也是清一色的青年女學生,這些年輕女學生晝夜不間斷地12個小時製造這些所謂「能夠扭轉戰局的超級武器」。一位製造過該炸彈的女工人戰後回憶道:「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樣的武器,只是被告知就這樣進行工作。那時我們都被灌輸了戰爭的狂熱,為了打敗美國,勞動再殘酷也沒有人偷懶。」
在戰後的報告中,人們驚奇的發現日軍不僅使用炸彈對美國的重要目標進行攻擊,甚至還曾考慮與臭名昭著的「731部隊」合作,將部隊研製細菌成品安放在炸彈內部,製成細菌炸彈投放到美國本土;此外還有搭載全副武裝的軍人或間諜到美國本土的計劃,但這些瘋狂的計劃由於技術難度過大等諸多原因而作罷。
三、慘澹的實際戰果
9300隻氣球從日本本土放飛之後,經過高空氣流的「幫忙」,最終有1000多隻氣球安全抵達美國本土,其他的氣球大部分由於無法抵禦過強的風速而中途爆炸墜落到海洋之中,還有的遇到氣流偏轉被吹到了加拿大、墨西哥等地,沒有產生實質性的危害。
1944年冬天,美國西海岸陸續有居民發現部分「風船爆彈」的殘骸,而且太平洋沿岸爆發了幾次小型的森林火災。美方經過調查,發現火災的罪魁禍首就是這些「風船爆彈」所引發的,根據現場遺留物和海中遺骸上的檢測,美方確認這些炸彈是從日本本土飄散過來。於是開始進行情報搜集工作,最終確定位於東京附近的一處海灘處有一座大型的氫氣加工工廠,美軍於是一不做二不休出動戰鬥機將這座「罪惡的源頭」徹底從地圖上抹去。
為了安穩本國民眾,防止日本通過新聞媒體來對炸彈進行改進,美國政府決定對境內媒體下達「封口令」,禁止他們隨意傳播「風船爆彈」的消息。而媒體此時也是罕見地服從了政府的要求,所有關於「風船爆彈」的消息全都被捂得嚴嚴實實,這讓日方沒有任何可以察覺的機會。
直到文章開頭的那一幕出現後,美國政府才開放關於「風船爆彈」的消息,並大造輿論宣揚對日本的復仇計劃,一時間美國民間對日本這種慘無人道的做法大肆批判,政府也開始對日本這種「反人類罪行」進行追討。
而同時日本國內害怕美軍因為該事件對日本本土實施更嚴重的打擊,加之情報機構無法及時得知「風船爆彈」的實際毀傷結果。日軍大本營最終於1945年宣布「飛象計劃」以失敗告終,未完工的或計劃中的氣球炸彈被宣布廢棄停止建造。
戰後美國在審判二戰戰犯時,將這次計劃的始作俑者荒川秀俊也逮捕歸案。在盟軍的法庭上,當公訴員公布他的罪行時,荒川顯然還不以為意,甚至還無不挑釁地認為沒有將「風船爆彈」大規模地進行下去是一大遺憾。最終根據法律,荒川秀俊以戰爭罪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這個將理論知識用錯了地方的氣象學家終於為自己的自負和罪惡行徑付出了代價。
回顧「風船爆彈」這款中看不中用的武器,既包括了荒川秀俊的一絲情願和法西斯軍國主義已衰敗的一絲不甘,還包括了日軍妄想通過這款「超級武器」扭轉自己已經無力回天的戰局的奇思妙想。但作為正義的一方,日本軍國主義這樣毫無作用的「迴光返照」也改變不了作為戰敗者的結局,發動侵略戰爭的罪惡之手終究會有被斬斷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