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截殺如同空中堡壘般的美國轟炸機?看二戰日本空-空轟炸戰術

2021-01-08 小油瓶侃歷史

自打太平洋戰爭爆發以來,美國的B-17、B-24等四發重型轟炸機一直都是日本戰鬥機飛行員心中最難對付的角色,面對它們全金屬結構的外殼、堅實的機體結構、四發動機的超強飛行能力、兇猛的自衛火力,即使零式的機槍和機炮在它們身上打上幾十個洞,只要沒命中要害就還能繼續飛行,而一旦它們組成編隊出擊,幾十挺機槍還能組成密不透風的空中火力網,對防護較弱的日本戰鬥機來說極為棘手。

這可能是日本戰鬥機飛行員心中的B-17

為了解除B-17、B-24對日本的威脅,日本一開始選擇的是利用迅猛的進攻,儘量將難纏的B-17消滅在地面上或者不斷侵佔美軍基地,逼迫B-17撤退。但是在中途島海戰後,日軍進攻的勢頭被遏制,只能在西南太平洋前線的島嶼上與美國對峙,而這給了美國4發重型轟炸機逞威的大好機會,它們往往從澳大利亞的莫爾茲比出發,利用2980公裡的大航程對日本航空兵基地進行頻繁的轟炸。

美國轟炸機編隊出擊

那麼到底該如何解決這些難纏的飛行堡壘們呢?

首先在攻擊轟炸機戰術上做出改變

如果以傳統的方式從重型轟炸機後半球發動攻擊,飛行員會有充足的時間接敵、瞄準、開火,但是美國人也很清楚這一點,他們在重型轟炸機的後半球安裝了猛烈的火力,因此再從轟炸機尾部攻擊變得危險重重。而日本戰鬥機飛行員也做出了針對性戰術改進,改用對頭攻擊、跟蹤攻擊、側方攻擊和連續攻擊等方式,並優先選擇攻擊編隊頭機、有故障的、脫離編隊的落單轟炸機。

當戰鬥機數量處於劣勢時,他們往往多採用對頭攻擊,首先利用周圍環境如太陽或者雲層,搶先佔據美國轟炸機前上方佔位,接著迎著美機飛行方向對頭俯衝,射擊美機的機頭特別是駕駛艙位置,然後從美機編隊下方脫離。

利用太陽或雲層從隱蔽位置迎頭攻擊美國

當戰鬥機數量處於優勢時,他們便一邊圍繞轟炸機編隊做水平盤旋,一邊伺機尋找角度對編隊發起攻擊。而且在發動攻擊時,並不是所有戰機同時發動進攻,而是只有數架先進行攻擊,其他飛機在轟炸機編隊射程外牽制並相機支援。

圍繞美轟炸機水平盤旋伺機發起攻擊示意

雖然戰術改變後,日本戰鬥機對美國轟炸機編隊的進攻得到改善,一是安全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證,二是攻擊效果也有了一定的起色。但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拆散重型轟炸機的編隊飛行,就無法破壞令防護較弱的日本戰鬥機忌憚的轟炸機自衛火力網,日本戰鬥機也就不能從容利用單架轟炸機的死角發動安全有效進攻。

那麼如何才能拆散美國轟炸機編隊呢?

引入3000英尺高度差的水平轟炸戰術

為此日本也花了不少心思,他們首先借鑑的是英、德兩國在二戰初期時攔截轟炸機時採用的3000英尺高度差水平轟炸戰術,即採用戰鬥機首先飛到美國轟炸機編隊上方3000英尺(約914米)高度,然後實施水平轟炸,投擲定時8-10秒的炸彈,轟炸長機編隊,等到編隊被打亂時,其他日本戰鬥機則一擁而上,利用機槍和機炮從重型轟炸機死角和盲區向他們射擊。

為此日本還專門研製了一款叫做空爆燃燒防空炸彈,型號為99型3號MK.3HE燃燒彈,配備D-2系列延時尾部引信,每架零式戰鬥機可以攜帶2枚。

99型3號MK.3HE燃燒彈

這種防空炸彈的引信被設定為在下落3000英尺的時候爆炸,其總重約為30公斤,彈體內裝有144顆黃磷燃燒彈。其彈體外殼有四個螺旋狀的飛行穩定翼,使其可以產生旋轉,穩定姿態。其彈底尾翼也是傾斜狀,使其保持穩定。當這種炸彈在空中引爆時,會將這些燃燒彈拋向四周,從而引燃美軍轟炸機。

如果是對頭攻擊,則投擲點選擇在轟炸機編隊前方適當距離上。

對頭攻擊投擲示意圖(小油瓶手繪)

如果是跟蹤攻擊,投擲點應選擇在轟炸機編隊的前方3000米處。

但是由於1000米的高度差太高,投擲點較遠,一旦美國轟炸機編隊改變飛行方向或者飛行高度,則很難命中目標,起到作用,所以該攻擊方式效果較差,戰果不明顯。

改進後的低高度差水平轟炸和俯衝轟炸

為了改善攻擊效果,日本又先後試驗過多種投彈方案和攻擊方法,製成了只有3秒延期引信的黃磷裝藥的新型炸彈以及威力更大的炸彈,同時在戰機機翼下方加裝了掛彈架,可以掛10枚炸彈。3秒定時炸彈投入使用後,日本又開發出了低高度差水平轟炸戰術和俯衝轟炸戰術。

1、低高度差水平轟炸戰術

經過計算,面對美軍轟炸機編隊時,4架日本戰鬥機先飛到轟炸機的正前方,然後正對著轟炸機的方向,在編隊上方約100米高度、1000米左右距離將炸彈投向轟炸機編隊。等到美國轟炸機編隊大亂時,其餘的戰鬥機就趁勢發動對轟炸機編隊的攻擊。

低高度水平轟炸(B)和俯衝轟炸(A)示意圖

2、俯衝轟炸戰術

日本戰鬥以單機或雙機編隊從轟炸機編隊前上方600-900米進入,以20度角向下俯衝,當俯衝到轟炸機編隊上方100米左右時改平飛,並在轟炸機編隊前方約1000米投彈,炸彈會沿拋物線落下,三秒後在轟炸機編隊航線上爆炸,戰鬥機做180度上升轉彎向脫離。

1945年6月26日,執行日本本土防禦的第五飛行大隊王牌飛行員伊藤藤太郎大尉駕駛著雙發屠龍戰鬥機創造了使用空對空炸彈轟炸美國轟炸機的經典戰例,伊藤藤太郎駕駛著攜帶2枚特殊炸彈的屠龍戰鬥機,在超過B-29的飛行高度上,向B-29機群投下2枚炸彈,擊落2架B-29。

空空轟炸與機槍掃射的5機編隊

通過對空空轟炸戰術的不斷應用,日本在1944年末摸索出使用小編隊轟炸和機槍掃射相結合的戰術,進一步擴大了空空轟炸的戰果。

5架戰鬥機編成縱隊從12點方向進入,頭兩架投擲完空空炸彈後,分別向左向右俯衝脫離,後三架戰鬥機等空空炸彈爆炸後,立即進入攻擊,以大速度接近的同時,用機槍掃射,尤其是對正在轟炸的美國轟炸機,一是嚴重影響了美軍的轟炸效果,二是對美國轟炸機以有效打擊。

使用轟炸加掃射戰術的日本5機編隊

總結

除此之外為了解決難纏的美國重型四發轟炸機,日本也開發出了安裝有斜向機炮的月光、雷電、零式改等戰機從轟炸機機腹處進行攻擊,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圍繞打亂轟炸機編隊的空空轟炸戰術以及戰鬥機編隊對轟炸機編隊的攻擊戰術才是日本對美國B-17、B-24、B-25轟炸機編隊的主要攻擊手段,雖然在最開始的一段時間裡,由於炸彈引信時間設置的過長、投彈高度差太大導致空空轟炸效果較差,但是隨著不斷的試驗、新型短引信炸彈以及更大威力炸彈的研製成功,日本成功革新了空空轟炸戰術的投彈方式和投彈高度,再配合戰機的機槍機炮掃射,可以有效降低美國轟炸機轟炸精準度,並對美國轟炸機給予有效打擊,而這也是日本在二戰時期截殺美國轟炸機的主流方式。

直到投彈高度達8000米-1000米並且安裝諾頓瞄準器的B-29超級空中堡壘加入戰場,日本一般戰鬥機在6000米高度上高空性能就已經達到極限,面對B-29的高空轟炸很少再實施空空轟炸戰術。但不可否認的是日本將英德戰場上並沒有應用成功的空空轟炸戰術引進、改進並發揚光大,為二戰時期破解重型轟炸機編隊提供了一個新思路,在空戰歷史上是獨具意義的。

參考資料: 日本戰鬥機空戰戰術

二戰炸彈裝「螺旋槳」,日軍用它打轟炸機,144顆黃磷彈空中開花

3ad演示IJN/IJA型99型3型空對空炸彈

相關焦點

  • 12架轟炸機進行了二戰中最具破壞性的轟炸行動
    1944年「大周」期間,B-17轟炸機轟炸德國B-17很可能是二戰期間美國最具標誌性的飛機。飛行堡壘號於1935年首次飛行,1938年開始服役。這是一個艱難的計劃,因為波音總裁曾建議設計師們他想要一艘「空中戰艦」。配備了防禦性機槍的B-17在揭幕儀式上被一名記者形容為「飛行堡壘」,波音很快就採用了這個綽號並將其註冊為商標。
  • 二戰德國空軍的戰術轟炸,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德國閃擊戰的殺手鐧
    前面也說了,要設計建造大航程、大載彈量的大型轟炸機需要技術、時間、金錢的大量投入,但是如果想在短時間內建立一支強有力的空軍多數就是屬於「戰術空軍」,而德國空軍就是這種在短時間內組建起來、空中力量相對強大的空中作戰力量,而德國的戰術空軍最具代表性的機型就是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戰術轟炸的事情。
  • 日本人眼中的「地獄火鳥」,超級空中堡壘B-29
    二戰期間,美軍的加入加速了戰爭結束,尤其是在亞洲戰場上,美國給日本本土投了這兩顆名為「小男孩」和「胖子」的原子彈可謂是震驚世界,也因此日本終於投降了,這場世紀大戰也終於落幕了。而向日本擲原子彈的任務就是由堪稱超級空中堡壘的超級轟炸機B-29完成,因為它有著十分震撼人心的表現,在日本它甚至有「地獄火鳥」之稱。該轟炸機是二戰期間美國陸軍航空兵主力的重型轟炸機,也是二戰時各國空軍最大型的飛機,具有航程遠、飛行高度大、速度快、載彈量大等優點,它的研發可以說是專門為對付日本,當時太平洋戰場爆發,美國急需一種超級轟炸機,B-29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研製的。
  • 世界上最大的B36轟炸機有多大?和B29放在一起比就明白了
    它就是B-36「和平締造者」戰略轟炸機,由美國康維爾公司研製,誕生於20世紀40年底和50年代初。美國原計劃研製它在二戰中執行戰略轟炸任務,一旦英國淪陷,歐洲大陸被德國侵佔。
  • 二戰時,飛機轟炸為什麼要俯衝,有過哪些出名轟炸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德國,英國,蘇聯等國家都擁有自己研發生產的轟炸機。其中美國的轟炸機在二戰中的表現最好。B-17重型轟炸機是二戰時期美國最主要的戰略轟炸機。當時美軍空軍裝備12731架這種轟炸機。美軍在太平洋上表現最好的是B-25輕型轟炸機。
  • 「最不務正業「的轟炸機,配備有18挺重機槍的B-25「米切爾「
    要說起二戰時期的「明星」轟炸機,B-25絕對是最為「耀眼」的那一個!當年在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被日本聯合艦隊偷襲之後,詹姆斯·哈羅德·杜立特親自率領16架改裝的B-25「米切爾」陸基轟炸機從「大黃蜂」號航母上起飛,直奔東京。
  • 用生命在俯衝:為什麼俯衝轟炸在歷史上只是曇花一現?
    可是一戰時,飛機脆弱的防護和機動力,使得俯衝轟炸極容易受到地面火力打擊。最後英國空軍因為這個戰術損失慘重,也讓他們拋棄了這一戰術,轉而研發基於一般轟炸戰術的中型轟炸機。 在一戰結束後的一段時間,德國和美國都對俯衝轟炸戰術投入了大量的研發資金。比如美國人就曾經試驗de Havilland DH-4型轟炸機來進行俯衝投彈。
  • 二戰美軍艦載機不如日軍,美國航空兵如何奪取中途島制空權
    在這場海戰中,美國海軍以損失一艘航母的代價擊沉日軍4艘航母,扭轉了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的不利局面,給不可一世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以沉重打擊。 當時美國海軍艦載機的整體實力不如日軍。那麼在艦載機整體實力不如日軍的前提下,美軍航空兵依靠什麼樣的戰術奪取了中途島戰役的制空權,進而贏得中途島戰役的最後勝利呢?
  • 曾經名盛一時,蘇維埃的首款噴氣式轟炸機,伊爾-28「小獵犬」
    在大國的空軍當中,有這麼一支機種,承擔著對敵進行轟炸機的任務,它就是轟炸機。轟炸機是一座空中堡壘,具備突擊能力強、載彈量大、航程遠等優點,能夠對敵方進行轟炸。自從轟炸機在一戰出現之後,轟炸機在世界軍事舞臺上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很多國家都不惜重金研究轟炸機,一戰期間的轟炸機基本木質結構的轟炸機。
  • 日本帝國覆滅記——數百架轟炸機猛轟神戶大阪,仍未能讓日本投降
    在東京146平方千米的區域變成廢墟之後,李梅認為對日本首都的空襲已經可以令人滿意地結束了。然而,對其他人口密集的地方的轟炸很快就又恢復了。5月29日,517架"超級空中堡壘"再次襲擊了神戶和大阪。在5月的空襲中,李梅共出動了4700架次轟炸機,投下了27000噸爆炸物,損失飛機70架。即使李梅的懲罰性空中打擊不能夠迫使日本投降,卻也最起碼摧毀了城市中的基礎設施。這樣便使得日本不能有效地動員和準備對付盟軍的進攻。到1945年6月,東京和神戶的大部分地區都與橫濱一樣,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
  • 二戰中,轟炸機有哪些投彈方式?如何準確命中目標?
    轟炸機,是一支強大空軍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當炸彈從天而降時,意味著整個戰場從二維拓展到三維,極大的改變了戰爭形態和進程。隨著技術發展,轟炸機對地面目標也由以往的概略轟炸、俯衝轟炸、地毯式轟炸,發展到現在的精確制導、防區外打擊等形式。
  • 「冷戰老將」再出馬:B-52轟炸機飛到韓國搞威懾
    「冷戰老將」再出馬    3月18日,美國國防部副部長阿什頓·卡特訪問韓國。在記者會上,卡特突然語出驚人:「目前來自朝鮮的威脅依然存在,美國將繼續維持對韓國堅固的防衛,B-52轟炸機將於19日在朝鮮半島地區進行飛行訓練。」    B-52綽號「同溫層堡壘」,是美國上世紀50年代開發出的遠程戰略轟炸機。
  • 末日掙扎:二戰日本噴氣式戰機研發始末(上)
    1944年,Me-262噴氣式戰鬥機投入實戰,展現了凌駕於活塞戰鬥機之上的強悍速度優勢,駕駛它的飛行員形容為「如同天使般翱翔」。緊隨其後,第一種噴氣式轟炸機Ar-234也出現在了戰場的天空。一般而言,提到二戰後期的噴氣式戰鬥機,人們最多想到的就是德軍在末日來臨之際各種「黑科技」的垂死掙扎。
  • 旭日下的流星,舊日本海軍彗星艦載俯衝轟炸機發展
    英國皇家空軍在一戰中率先開創了俯衝轟炸戰術,不過因為當時英軍裝備的戰鬥機結構過於脆弱,在俯衝時無法承受巨大衝擊力,該戰術的發展一直處於停滯狀態。三十年代,隨著戰鬥機研發技術的不斷進步,俯衝戰術引起了各國軍方的普遍重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俯衝式轟炸機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春天,相比於同時期的水平轟炸機,這種戰機在執行攻擊任務時的投彈命中率較高,整體效率也高出不少。
  • 二戰兵器全集-美國道格拉斯SBD「無畏」艦載偵察/俯衝轟炸機
    道格拉斯SBD無畏(Douglas SBD Dauntless)的原型機源自諾斯洛普BT-1(諾斯洛普公司被道格拉斯收購成為其子公司),這是一架雙座艦載俯衝轟炸機,其設計方案自BT-1修改而成。
  • 第三帝國的「鷹獅」,具備俯衝能力的重型轟炸機,He-177轟炸機
    比如美國的B-29轟炸機、B-24轟炸機、B-17轟炸機,英國的「蘭開斯特」轟炸機、「斯特林」轟炸機、哈利法克斯」轟炸機等。而作為世界上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德國當然也有重型轟炸機,只不是在二戰期間德國卻只有一款大量生產的重型轟炸機,它就是He-177重型轟炸機。
  • 最無畏的勇士才最浪漫——中途島之戰中的SBD「無畏」俯衝轟炸機
    深度摘要:本年度最佳戰爭片《決戰中途島》正在火熱上映,片中美軍俯衝轟炸機冒著日軍戰艦密集防空炮火進程俯衝轟炸的場面令人震撼。俯衝轟炸,是二戰時最勇敢的對艦攻擊戰術,最無畏的勇士才最浪漫,來說說中途島之戰中的SBD「無畏」俯衝轟炸機。本年度最佳戰爭片《決戰中途島》正在火熱上映,片中美軍俯衝轟炸機冒著日軍戰艦密集防空炮火進程俯衝轟炸的場面令人震撼。
  • 二戰廣島原子彈,從投彈到爆炸僅用43秒,美軍轟炸機怎麼逃生?
    原子彈作為最廣為人知的核武器,在人類歷史上僅有兩次被運用於實戰,分別是二戰中美國在日本廣島與長崎投下的"小男孩"與"胖子"。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了第一枚原子彈"小男孩",它是一種鈾槍型炸彈,爆炸威力大約是14000噸三硝基甲苯(TNT)當量。
  • 二戰期間,為什麼沒有軍隊偷襲日本本土?
    除此之外,便是一些離散的小島,比如後來被前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佔領的所謂「北方四島」,還有曾經作為中國藩屬存在、後來被美國交於日本「託管」的琉球群島等等。換言之,想要進攻日本本土,要麼從海上、要麼從空中,陸軍的坦克、大炮是根本進不去……那麼,二戰時期誰才有進攻日本本土的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