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務正業「的轟炸機,配備有18挺重機槍的B-25「米切爾「

2021-01-16 墨風蒜瓣

要說起二戰時期的「明星」轟炸機,B-25絕對是最為「耀眼」的那一個!當年在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被日本聯合艦隊偷襲之後,詹姆斯·哈羅德·杜立特親自率領16架改裝的B-25「米切爾」陸基轟炸機從「大黃蜂」號航母上起飛,直奔東京。雖然轟炸造成的破壞對於當時的日本來說是微乎其微,但從美國人的角度上來說這是打響「反擊法西斯」的第一槍,也是「復仇行動」的開始。加之此後美國政府在戰爭中大力渲染這次轟炸行動,杜立特和B-25轟炸機的名聲幾乎傳遍了整個世界。

B-25「米切爾」是美軍在二戰時期裝備的一款中型轟炸機,1938年由北美航空公司設計、開發,1941年正式服役,該機為上單平直機翼、雙垂尾結構,動力採用了兩臺萊特「旋風」發動機。雖然體型不大,但載彈量不錯、機身堅固耐用、皮實抗揍、易於維護且具有優秀的短距離起降能力,在空中的機動性能也比較出色。二戰時即使沒有杜立特的「神勇」表現,B-25依然是一款非常優秀、實用的戰術轟炸機。

在戰爭初期因為美軍沒有可供這種飛機起降的機場,它的出場次數十分有限,不過到了太平洋戰爭的中後期,B-25轟炸機給日本海軍帶來的「恐懼感」可能是其他陸上飛機都無法比擬的。這倒不是因為它的轟炸能力有多強,而是那些被「魔改」後的B-25搖身一變成為了一款扛著十幾挺重機槍的「攻擊機」,面對普通艦隻時B-25都不需要炸彈,只要幾個來回的機槍齊射就足以「報銷」一艘軍艦,讓日本的海軍「聞風喪膽」。

太平洋戰爭進程過半之時,日本海軍航空兵已損失殆盡,艦隊的制空權基本都被美軍牢牢地掌握著,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美國的B-25轟炸機開始執行一些對艦攻擊任務。雖然不是海軍飛機,但是有了大量的島嶼機場可供這種飛機起降,所以美軍為了發揮這種轟炸機大載彈量的優勢,在其發展的後續型號中逐漸引入各種對地/對艦攻擊武器,諸如火箭彈、火炮、機槍等全部被搬上了飛機,用以配合海軍的各種行動。

B-25在整個戰爭期間一共生產了大約9800多架,而真正被用於轟炸機的機型只佔到了總數的一半,另一半則被美軍拿去當作「對地/對海攻擊機」使用了。從B-25G開始,在其身上裝備的機炮數量明顯增多,G型飛機的周身裝備了12挺12.7毫米的機槍,而且首次將一門75毫米火炮搬到了飛機上,目的就是要打擊日本海軍的海上艦隻。

12.7毫米重機槍是美、英等西方國家在飛機上最常用的機載武器,其彈道穩定、子彈威力不俗、槍身緊湊、重量適中,非常適合配備在各種飛機上。口徑不算很大,但這種機槍在連續射擊時對於日本海軍的驅逐艦和輕型巡洋艦來說也是一場「災難」,12.7毫米子彈很容易穿透日本軍艦的艦身,甚至是一些小型運輸艦在遭受B-25轟炸機的一輪機槍齊射後就直接沉沒了。

12.7毫米重機槍的發射速度為550發/分鐘,在普通型號的B-25轟炸機上一般配備有八門這樣的機槍,一次齊射在十幾秒的時間內可以向海面艦隻傾瀉大約1000發的子彈,這樣的攻擊別說是二戰時期的軍艦無法承受,即使現在的戰艦也吃不消。

機槍齊射消滅軍艦上的有生力量,在這之後輔以轟炸機上攜帶的炸彈和火箭彈給予戰艦致命一擊,直接KO對方。

B-25G算是其改裝為「對艦攻擊機」的試水版本,在實戰中這款轟炸機取得了不俗的戰績,為此美軍在後來將更多的B-25進行了改進,使之成為了真正的對艦攻擊機。

B-25H是該型轟炸機衍生型號中火力最為兇猛的一款,它是在B-25G的基礎上改進而來,正面4挺重機槍加上一門75毫米T13E1型火炮、側面4挺12.7毫米機炮,僅前部火力在一輪齊射時就足以癱瘓一艘驅逐艦,另外在加上機身中部和尾部還各安裝有旋轉炮塔,機身攜帶的機槍的總數量達到了14挺,一次可以攜帶的子彈重量大約在1.3噸左右,這誰能抗得住!

不過,美軍仍然不滿足,在用好了這款「空中機槍堡壘」後,B-25J隨即推出,它取消了75毫米火炮的設置(因為實在是沒有合適的目標),改成了全機18挺12.7毫米機槍的配置。如果算上機身中部的旋轉炮塔的話,這款改進型轟炸機正面火力為14挺重機槍,每分鐘可以向地面/海面發射大約7700發的子彈。因為本身就是一款轟炸機,足夠的載彈量能夠滿足這些機槍持續發射的需要。

一架B-25改進型轟炸機臨空時對於戰爭後期的日本海軍軍艦來說如同「噩夢」降臨一般,戰術轟炸、反坦克、反運輸、對地/對海攻擊、兩棲支援成為B-25的常規任務,作為一款轟炸機轟炸任務反倒成為了其次要執行的任務。常規情況下,B-25攻擊的目標都是那些沒有任何防禦能力的運輸船隊,這有點類似於德國U-2潛艇的攻擊方式,只不過一個在天上,一個在水下。

當然了,B-25攻擊型號的成功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制空權的掌握,如果沒有這一前提條件,一款陸基轟炸機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飛抵到層層防護的聯合艦隊上空的。

相關焦點

  • 中國新一代重機槍精度逆襲,1.5公裡外殺滅目標,成高原作戰利器
    中國在研製89式重機槍時因為得到了錯誤情報創造了一個奇蹟,情報顯示蘇聯NSV重機槍的重量降到了25公斤,相關研製單位歷經磨難將89式重機槍的重量降到了26公斤。事後得知俄羅斯NSV重機槍的重量加上三腳架接近50公斤,89式重機槍因此成了全世界最輕的重機槍。但是,這項記錄又因為中國新一代重機槍的出現被打破了,而且綜合性能出現了革命性進步。
  • 因為一次報導有誤,中國研製出了世界最輕的重機槍!
    眾所周知,在一戰中,有一款槍械作戰極為出色,被譽為戰場死神,在最殘忍、最血腥的索姆河戰役中,它曾經一天的時間就殲滅了英國6萬士兵,一躍成為一戰中最恐怖的殺敵武器,這款武器就是赫赫有名的馬克沁重機槍;因為馬克沁重機槍具有強大的殺傷威力、極高的射擊速度和較遠的射程等優點,各國開始紛紛對其進行採購和仿製
  • 力挫日本航空母艦,無愧於無畏之名的轟炸機,無畏式俯衝轟炸機
    一、新轟炸機方案當美國在羅斯福總統的帶領下走出大蕭條的陰影時,美國海軍也終於有了一筆閒錢來完成自己的軍力提升計劃。其中如何替換自家航母上那些型號繁多而又雜亂不堪的俯衝轟炸機,成為了美國海軍的首要課題。畢竟如此多的型號給海軍帶來的不是作戰能力上的提升,而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後勤災難。
  • 12架轟炸機進行了二戰中最具破壞性的轟炸行動
    1944年,由617中隊駕駛的蘭開斯特號也擊沉了「提爾皮茨」號戰列艦,當時有1.2萬磅重的「高個子男孩」號也被用於「甘露行動」,這是一項向荷蘭投放食物以避免大範圍饑荒的慈善任務。B-25在對一艘日本軍艦的空襲中停了下來為了紀念軍事航空倡導者比利·米切爾的名字,雙引擎B-25是美國戰爭中生產最多的中型轟炸機,製造了近10000架。
  • 中國造出世界上重量最輕的重機槍!但其卻因使用的子彈而出名!
    我國的很多武器靈感都來源於俄羅斯的武器,經常會進行技術方面的交流,隨著我國科研人員不斷的努力創新,很多領域的武器已經超越了俄羅斯,其中一款89重機槍的研髮根源就來自於俄羅斯的NSV重機槍,而我國的89重機槍更加輕巧,是目前世界上最輕的重機槍。
  • 全球最輕的重機槍就在我國,能裝備多種彈藥,威力不輸巴雷特
    1851年,加特林設計出世界上第一挺機槍。改進之後,加特林機槍射速高達每分鐘1200發,在當時,這簡直不敢想像。之後,馬克沁研製出馬克沁機槍。據悉,這款槍可以連續射擊4個小時,甚至還曾在戰場上被用來攻擊飛機。扣下扳機後,馬克沁機槍就會火速傾瀉大量子彈,由於速度太快,遠遠看去就像長長的火舌。
  • 獺兔和米切爾哪個發展空間更大?
    塔圖姆和米切爾同時2017屆新秀,二人出道即成名,新秀賽季都帶領球隊殺入季後賽,三年級生已經連續兩個賽季打入季後賽,且本賽季都進入全明星替補陣容,塔圖姆和米切爾未來可期。那麼塔圖姆和米切爾誰的未來發展空間最大呢?山哥覺得,應給問兩人未來誰的成就會更高可能最合適,畢竟他們二位都是球隊的絕對核心。至於塔圖姆和米切爾未來發展空間誰更大,山哥來聊一聊。
  • 字母哥35+8難救主,米切爾32+7,爵士轟25記三分球大勝雄鹿
    此役爵士隊輪休英格爾斯,但他們在三分線外卻是多點開花,總計投中25記三分球,雖然字母哥和米德爾頓狀態出色,可依然難抵擋爵士隊的三分雨攻勢,最終雄鹿隊118-131不敵爵士隊。數據方面,雄鹿隊阿德託昆博35分8籃板、米德爾頓31分10籃板、大洛佩茲12分、霍勒迪17分5助攻、迪文琴佐11分;爵士隊米切爾32分7助攻,康利17分10助攻,羅伊斯-奧尼爾18分8籃板6助攻,博格達諾維奇20分,克拉克森26分6籃板。首節比賽,迪文琴佐籃下打成,字母哥在米切爾頭上強攻2+1,但爵士隊接連下起三分雨,回敬一波11-0攻擊波。
  • 從仿製法國重機槍,再到自行研發生產,日本重機槍的發展之路
    如果提起日本的重機槍,估計很多人想到的都是九二式重機槍,這種用彈板供彈的機槍射擊聲頗有節奏,雖然射速較為緩慢,但卻是日本陸軍最為鍾愛的武器。這款日本研發於1932年的機槍,其實是日本在對法國的哈奇開斯機槍研究了三十餘年後得出的產物。那麼日本為何沉迷於這種法國的導氣式機槍,這種機槍對於日本軍隊又有怎樣的影響呢?
  • 二戰時著名重機槍大盤點,第三個重機槍被呼為「死神鐮刀」
    重機槍做為戰場上的冷血殺手,在大規模戰役中作用最為明顯,裝上穿甲彈後甚至還可以擊毀裝甲車和坦克。重機槍作為火力最猛的槍械之一,在這種高火力的壓制之下敵人幾乎沒有還手的機會,重機槍最盛行的便是二戰時期。整個戰爭期間,給士兵帶來傷害最大的不是飛機大炮,而是敵軍陣地的重型機槍。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帶來幾款最著名的重機槍。
  • 二戰中德國著名轟炸機,呼嘯而至的死亡,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很多著名的轟炸機,但很少有一種轟炸機能從戰爭開始一直用到戰爭結束。而由德國容克斯飛機公司製造的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是其中少有的精品,從戰爭開始前直至戰爭結束,JU87俯衝轟炸機都在德國空軍中服役。可以說長久以來,它一直擔任著德國空軍對地攻擊的主力,是德國空軍對地支援的主力。
  • 《戰地1》轟炸機投彈轟炸及飛行技巧總結
    > 默認配置地面支援轟炸機-偵查相機配置,1鍵炸彈為兩枚250公斤破壞彈, 2鍵炸彈為四枚50公斤高爆彈,機頭的三號位配置為一挺高彈夾的高爆機炮和鷹眼被動(Q鍵大範圍索敵),機尾為一挺敵機靠近才能打出高傷害的滋水槍(曾經的空中AA居然落得如此地步) 此款轟炸機能同時有效的殺傷步兵和極其有效的秒殺各類地面載具,對障礙物較多的敵方的步兵較乏力以及無機翼修理在對抗固定
  • 名揚海外的中國重機槍:中國武器叱吒全球
    重機槍,顧名思義,比一般機槍略重,有固定槍架,可長時間連續射擊,具有射程遠、威力大、射速快等特點,一般重量要超過25kg,英美等國稱其為「中型機槍」。早在1883年,世界上第一挺重機槍在美國誕生,出自著名工程師馬克沁之手,故而名為馬克沁重機槍,槍身重27.2kg,槍管為水冷式。
  • 國產最強機槍:第1挺令越軍膽寒,第4挺因情報錯誤,成了世界第一
    1.58式雙聯高射機槍:如圖,這挺霸氣側漏的機槍就是我國在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使用最廣泛、火力最強大、最令越軍膽寒的58式雙聯高射機槍;其於1958年服役於解放軍部隊,是由當代性能最出色的蘇聯研發的ZPU-2高射機槍為藍本製作而來。
  • 1937年中國裝備最好的步兵團:有機槍105挺,各種炮24門
    營屬機槍連共計有151人,裝備8挺重機槍;之前曾有資料稱教導總隊的營屬機槍連亦裝備6挺重機槍,但以原始資料來看是保守了。除重機槍外,機槍連還裝備有32支步槍、54支駁殼槍和5支信號槍,近戰火力也不俗。 迫擊炮排是獨立於重機槍連編制的,共計裝備2門82毫米迫擊炮,全排有兵力75人,除迫擊炮外還裝備有12支步槍和3支駁殼槍。 營部有人員25人,裝備駁殼槍14支,另有1支信號槍。
  • 「冷戰老將」再出馬:B-52轟炸機飛到韓國搞威懾
    「冷戰老將」再出馬    3月18日,美國國防部副部長阿什頓·卡特訪問韓國。在記者會上,卡特突然語出驚人:「目前來自朝鮮的威脅依然存在,美國將繼續維持對韓國堅固的防衛,B-52轟炸機將於19日在朝鮮半島地區進行飛行訓練。」    B-52綽號「同溫層堡壘」,是美國上世紀50年代開發出的遠程戰略轟炸機。
  • 米切爾32+7 克拉克森26+6 字母哥35+8 爵士25記三分射穿雄鹿
    雙方數據爵士(5-4):米切爾32分5籃板7助攻,奧尼爾18分8籃板6助攻,博格達諾維奇18分5籃板3助攻,康利17分3籃板10助攻,克拉克森26分6籃板2助攻,費沃斯4分6籃板。雄鹿(5-4):阿德託昆博35分8籃板4助攻,米德爾頓31分10籃板4助攻,大洛佩茲12分3籃板,霍勒迪17分4籃板5助攻,迪文岑佐11分5籃板3助攻,T-阿德託昆博2分5籃板。
  • 美軍正欲重新啟用這處軍事要地 B-52戰略轟炸機24小時警戒輪班
    請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 為您呈現最有料資訊  美國防務網站報導稱,美國空軍正準備讓搭載核武器的戰略轟炸機重回24小時警戒狀態,這一狀曾於1991年冷戰結束時停止。  目前,靠近警戒機坪的在冷戰時供B-52機組人員休息、生活、娛樂的混凝土建築——即本圖中的「白色屋子」正在修繕中,這個建築也被稱為「鼴鼠洞」,主要是由於當警報響起時,機組人員可以通過建築下層的波紋鋼隧道像鼴鼠一樣迅速從」聖誕樹」中衝出,並以最快的速度登機升空。
  • 最無畏的勇士才最浪漫——中途島之戰中的SBD「無畏」俯衝轟炸機
    深度摘要:本年度最佳戰爭片《決戰中途島》正在火熱上映,片中美軍俯衝轟炸機冒著日軍戰艦密集防空炮火進程俯衝轟炸的場面令人震撼。俯衝轟炸,是二戰時最勇敢的對艦攻擊戰術,最無畏的勇士才最浪漫,來說說中途島之戰中的SBD「無畏」俯衝轟炸機。本年度最佳戰爭片《決戰中途島》正在火熱上映,片中美軍俯衝轟炸機冒著日軍戰艦密集防空炮火進程俯衝轟炸的場面令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