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拆「牆」

2021-01-10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極客公園」(ID:geekpark),36氪經授權發布。

作者 | 萬鳴宇

 責任編輯 | 宋德勝

知乎如何才能做好商業化,一直是外界最為關心的話題。近期,知乎發布了一份成績單,截止 2020 年 2 月底,付費用戶比去年同期增長 4 倍,知乎為用戶提供超過 5.7 萬個知識服務產品,其中包括近一萬場知乎 Live。

今年 3 月,正好是知乎「鹽選會員」上線一周年。付費大會員和廣告,一直被看作是知乎商業化驅動的雙引擎。會員可以購買什麼,如何購買,在加強付費業務與社區關聯性同時,如何避免社區氛圍的破壞,知乎在商業化的道路上掣肘重重。

在實現付費用戶增長的背後,知乎走過了從「割裂」到「融合」的一年。它拆掉了原本躺在社區環境裡,限制內容變現的內部的「牆」,也開始突破那些阻礙它的內容和用戶群向外部延展的限制。

舊知乎的三堵「牆」

知乎社區裡儲備了不少付費內容,很長時間裡,非會員用戶很難在日常搜索的信息流中看到它們。負責會員業務的知乎副總裁張榮樂告訴極客公園,過去知乎免費和付費,這兩個內容消費場景是比較割裂的關係。

這是第一堵牆,隔開了會員用戶和非會員用戶。結果是,部分非會員用戶可能從沒有接觸過付費內容,當然,也意味著知乎的付費轉化還有很大增長空間。

2019 年,知乎重點改造了免費與付費的內容場景,將二者整體融合。早些時候,他們嘗試將一些付費電子書拆分,按章節內容分配到社區內容池供用戶檢索閱讀。這個方式並不奏效。

「用戶刷信息流時,判斷是否繼續閱讀一則內容的時間至多三到五秒」,張榮樂說,所以需要找一些解答感更強的付費內容。他舉例,三分鐘世界史、中國史,或者是用漫畫解讀一個國家建立的過程,這類內容相對適合。

會員付費內容進入知乎社區流通的產品頁面 | 知乎 

知乎的付費內容主要包括鹽選專欄,這是圍繞特定主題的圖文精選,比如《我不了解人類:八大惡人故事集》、《一次性精通 PPT》;音頻內容知乎 Live;以及各類電子書和期刊。這些內容通常以試讀的形式出現在知乎社區的信息流內。

用戶先刷到這些內容,瀏覽後產生興趣,再進行付費購買。相比於粗暴地銷售一份知識產品,這種做法更加柔和,也更易於將免費與付費兩個內容消費場景嫁接起來。在張榮樂看來,付費的本質是基於貨幣的打分機制,是用戶對平臺內容的認可。

在知乎社區,不論是你網絡大 V,還是籍籍無名的普通用戶,只要在一個問題下貢獻了優質的問答,你創作的內容都會通過他人的贊同、評論而被推薦到顯眼位置。這背後是知乎用戶的一整套社區共建的評價機制。

過去,知乎的付費內容並不接受這套機制的檢驗,該上線什麼付費產品完全由製作人決定。這是知乎付費內容的第二堵牆。現在,付費內容同樣接受用戶的贊同、評論,甚至是反對。張榮樂說:「通過反饋方式的融合,我們也能從算法層面識別,更有效地分發付費內容。」

第三堵牆在創作者之間。2018 年在付費內容的供給上,社區外部的創作者佔比更大,比如名人、暢銷書作者等等。張榮樂說,長期來看,知乎並不希望所有「鹽選會員」的內容都來自名人貢獻,相反,需要特別注重挖掘和培養知乎社區內各個領域的優秀回答者。

付費內容的選取標準,一是專業性,二是趣味性。能否把知識以簡單且結構化的方式傳遞給他人,這是知乎最為關心的。社區內作者的優勢在於了解用戶喜好。此外,內容分享如果一直是單項輸出,很容造成「這次講過了,下次就沒得講了」。

而沉浸在社區內與用戶互動,評論、提問等反饋都能給創作者帶來更多的方向指導。去年知乎和郎朗推出了一份付費鋼琴課,從選題策劃到內容大綱,他們都參考了知乎社區內用戶在鋼琴領域最關心的提問。而郎朗本身也是知乎的用戶。

通過對社區用戶問答需求的梳理,形成郎朗鋼琴課的講述大綱|知乎

走出圖文時代的圍牆

從消費場景、決策機制,再到內容創作,在付費內容生產的各個環節,過去一年,知乎都在進行整個社區從「割裂」到歸集的嘗試。

更重要的是,知乎正在走出傳統圖文時代的圍牆,在高價值內容輸出上做更多適宜的探索。

去年 3 月,知乎推出鹽選會員,主要涵蓋付費內容、社區和會員三方面的權益。在社區方面,會員可獲得在評論區發圖、設置首頁關鍵詞屏蔽等功能;而會員權益中,還包括會員專屬標識、會員專屬客服等。

這是知乎首次推出全站式的會員體系,目的是將分散的付費服務打通融合。此前,知乎就推出過「超級會員」、「讀書會會員」等產品。它們都側重於單一品類的知識付費。這在無形中成為「有問題上知乎」的用戶獲取答案的藩籬。

在知乎創始人周源看來,一次性付費將會員權益打包,這對用戶獲取有效信息來說是降本增效的辦法,對知乎社區而言,周源認為這是一種融合,付費項目在整個內容和問答體系都有了入口,可以直接展現關鍵信息。

張榮樂則認為,「鹽選會員」用產品和技術的手段,把知乎社區內高價值的內容重新組織,通過再分配去產生它應用的價值。這種對內容的篩選和精編,給到用戶購買的就不再是單類知識,而是一整套服務。

區別於傳統圖文時代的內容販售,知乎更在意如何最大化服務對高價值內容有需求的用戶。這是知乎做會員商業化的整體思路。

張榮樂進一步解釋,知乎要做的不是「理想國」這類具有內容調性的出版品牌,而是以數字閱讀平臺的思路,將眾多內容經過甄選之後提供給用戶,它的最終目標是讓知乎整體內容消費的活躍度進一步提升。

因此在品類上,知乎就不僅限於技能知識傳授,而是向腦洞內容、親歷故事等多種類型延展,通過知乎社區不斷補足平臺知識圖譜的空缺。張榮樂的判斷是,未來內容付費將往視頻化、強互動、平臺化方向走。

可以看到,內容產業正在從圖文媒介向圖文+視頻的多媒體媒介進階。知乎在 2019 年也在進行視頻化嘗試。比如在去年 10 月上線了知乎直播。今年愚人節,按照慣例,知乎也上線了一款娛人的新產品。

這款產品主打視頻內容。從粉藍色調的搭配,二次元的頁面設計,再到涉及了動畫、科普、美食等多個品類視頻內容,這個產品很容易讓人想到 B 站,而知乎給它取的名字就叫「B 乎」。

「B 乎」出現在一個微妙的節點。前有回形針製作的疫情科普視頻全網播放量過億,抖音、快手、B 站都在知識視頻化的賽道上不斷加碼。這正是知乎的優勢領地。外界不禁會猜想,以圖文為主的知乎該如何做好視頻化?

在「B 乎」頁面裡,有集納知識類短視頻的欄目,有直播展示,還有知乎「圈子」的內容。知乎並不缺少視頻,只是分散在各個板塊內,並未形成統一的入口。而「B 乎」或許為知乎視頻化釋放了一個合理的信號——「融合」。

「B 乎」的宣傳語是「知乎的 B 面」。拆掉割裂社區的幾堵牆,不再受限於圖文時代,嘗試更多維度的內容知識和商業化方式,這或許就是知乎 B 面的「正確打開方式」。 

相關焦點

  • 業主家裡裝修擅拆承重牆破壞了結構 鄰居們擔驚受怕
    因為,這棟樓31層一戶業主家裡裝修,「任性」地把承重作用的剪力牆給拆了。  為此,整棟樓的業主都擔驚受怕,「我們小區的屋頂全是燕尾脊的嘉庚式建築,每個屋頂重近千噸。拆了承重牆,屋頂誰來扛?」大家擔心影響整棟樓的安全。
  • 新房裝修,想拆客廳牆打通陽臺,老師傅卻說太缺德一口回絕了!
    買的房子是個緊湊的小戶型,而且採光一般,於是網上看見很多案例把陽臺和客廳的牆拆了,面積大一些,採光也好一些,但和我家裝修師傅一說,師傅一口回絕了,說我家這堵牆拆不得,會影響稱重,雖然一時半會看不出什麼問題,但是會埋下安全隱患,缺德事不能做。
  • 男孩撿東西被卡牆縫 消防人員破牆拆磚成功救出
    山西晚報訊(記者 楊洲芬)11月29日,太原萬柏林區上莊街附近,一名十多歲的男孩鑽進牆縫中撿東西,被卡其中。隨後,民警和消防救援人員趕到,破牆拆磚,將男孩救出。據知情者介紹,事情發生在中午,男孩被卡的位置是兩棟磚瓦房之間的狹小空隙內。
  • 哈士奇拆家把牆拆壞了, 頭卡在牆裡出不來, 小表情亮了, 笑哭主人
    這次它又鬧事了,哈士奇拆家把牆拆壞了,頭卡在牆裡出不來,小表情亮了,笑哭主人!今天,一大早就去上班了。早上的時候哈士奇還乖乖地送我到門口,我摸了摸它的頭就出門了。然而就在中午的時候,鄰居突然給我打來了一個電話。
  • 山西太原一男孩被卡牆縫 消防破拆磚牆救援
    11月29日,山西太原一名14歲的男孩因為幫同伴撿東西,被卡在牆縫中動彈不得。接警後,消防救援人員迅速趕往現場。救援人員趕到現場後發現,男孩被卡的位置在兩棟磚混結構房屋的牆縫中,寬度僅有不到30釐米。事發時,被卡男孩側身擠進牆縫中間,想要幫助同伴撿拾掉落的手套,不料俯身時腳下打滑,一下被卡在牆縫中動彈不得。在對現場情況進行研判後,救援人員決定對磚牆進行破拆。為防止破拆牆壁時男孩受傷,救援人員利用手動破拆工具先將男孩頭部和頸部旁邊牆壁上的磚鑿開一個缺口,在做好保護工作後,再拿小錘一點點鑿進。消防救援人員:舒服點了吧,感覺還有哪卡著呢?被困男孩:還是卡。
  • 兩名5歲男孩捉迷藏被卡牆縫,消防員拆了別人家的牆營救
    消防救援人員抵達現場後,經初步偵查發現2名5歲左右的小男孩側卡在房屋和院牆的夾縫中,無法活動,意識清醒,牆縫寬度約20cm,被困位置距離出口約2.5米。經詢問得知,小孩因貪玩捉迷藏不小心被卡牆縫中,同村人聽見牆壁夾縫中傳來呼救聲,遂上前查看,確定被卡兩名兒童無生命危險後,立即聯繫了小孩母親並立即撥打報警電話。
  • 哈士奇拆家,結果把狗頭卡在牆裡,二哈差點就作死自己了
    都知道哈士奇拆家,它們一般在家裡拆沙發桌椅等等,但是有一些哈士奇是真的拆家。直到有一次,朋友在二哈撓的地方看了一眼後,哈士奇竟然用爪子把他家的牆給撓穿了,透過那個小洞洞,都可以看到隔壁鄰居家裡,這才是真的拆家啊……這不,有主人拍下了自家哈士奇的一幕,這隻哈士奇也是真拆家,還真的把自家的牆壁掏了個洞,這哈士奇應該是想要越獄吧,它想從這個洞裡面鑽出去,但是太低估了自己的體型,身子就不說了,二哈用頭鑽的時候就被卡住了……
  • 帶你了解承重牆,配重牆,剪力牆
    對於家庭裝修時,很多的家庭出現了對原有牆體的拆改。可是在拆改的過程中,一般我們會遇到不同的牆體。例如我們最常見的,說這面是承重牆,不能夠拆除。另外還有一些其他它的類型,例如是剪力牆,配重牆等等。那麼這些不同叫法的牆體都是指的什麼呢?我們裝修時該如何處理呢?家居雜壇以下面的問題為例來給大家解答裝修中遇到的牆體的問題。
  • 小貓抓老鼠被困牆柱內 消防蜀黍緊急破拆來救援
    原標題:視頻|小貓抓老鼠被困牆柱內 消防蜀黍緊急破拆來救援  日前,上海金山楓涇鎮一家服裝店的店主,向當地消防部門求助,稱自己店裡的一根牆柱裡,時不時地就會傳出貓叫聲,懷疑是有貓被困在了裡面。  消防人員達到現場後發現,整個柱子是空心的,裡面確實有陣陣貓叫聲傳來,可是柱子的外邊都用不鏽鋼包裹著,又沒有任何的破口可以伸手進去,把貓抓出來;後來,消防人員拿來了破拆工具,在柱子上切割出一個長方形的口子,最終經過十多分鐘的營救
  • 從知乎大學,望見知乎十年後的模樣
    2018 年上半年,一場「痛苦」的變化在知乎內部發生了。先是業務邏輯的反覆推演,緊接著是公司組織架構的調整,知乎 live 和知乎書店兩個知識服務團隊整合,同時繼續招兵買馬。最終,知乎成立了新的知識市場事業部,一切才重回穩定。在 5 月的知乎鹽 Club 大會上,周源宣布,將知乎知識市場升級為「知乎大學」。過程是糾結的,但知乎卻是堅定的。
  • 萬能的知乎:「在行」卻為何沒有出自知乎?
    沒有一個網站能像知乎這樣,雖然只有2000多萬用戶,影響力卻無處不在;沒有一個網站像知乎這樣,同時扮演了問答社區、搜尋引擎、大眾點評、新聞社區、情感論壇、 第一人稱文學網等這麼多角色;沒有一個網站像知乎這樣,從鄙視鏈的頂端滑落的速度這麼快;沒有一個網站像知乎這樣未來充滿了無數可能性,然而每一條路都困難重重。知乎是如何從當初那個封閉高冷的「精英圈子」一步步成為網民的遊樂場的?
  • 貓皇不滿紙喵窩洞口小花3周拆整面牆:這樣比較通風!
    這是養到「拆家工人」了嗎?寵主日前入手一款隱密性很好的紙貓窩,沒想到才短短3周,竟然被愛貓們拆掉「一整面牆」,瞬間被笑翻:「這樣比較通風啦!」不少貓奴一定都很有感,只要遇到拆家貓,那破壞力絕對是非常驚人,而寵主為了不讓愛貓破壞其它家具,日前買了一個隱密性非常好的紙貓窩,讓它們盡情在裡面抓抓。
  • ...音:不滿裁定,頭像和暱稱應該屬於用戶;知乎否認內測「知乎百科」
    知乎被傳了一天要進軍百科領域,很快它就回應了:知乎進軍百科?今天有媒體報導稱,知乎即將內測「知乎百科」功能,已經有部分知乎用戶收到了即將內測的通知以及知乎百科的調查問卷,對此,知乎向新浪科技回應稱,沒有「知乎百科」的產品,所謂「百科」,是知乎話題的簡介,這是從知乎誕生起就存在的內容形式,方便用戶了解相關話題的定義。
  • 牆體改造要注意這些 只能拆改非承重牆
    牆體拆改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空間的改造和再利用。不過當業主們雄心壯志地準備對新家大改造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些牆體拆改的原則和避免一些拆改的誤區,尤其要注意不要拆了不該拆的牆。二、哪些牆不能拆配重牆:陽臺與房間相連的牆面,叫配重牆。這面牆上的門或者窗都可以拆改,但是注意窗以下的牆體是不能拆的,它是最主要的部分,好像是槓桿一樣挑起陽臺的作用,拆改這部分會使陽臺承重力下降,從而導致陽臺細微的下墜。承重牆:承重牆是支撐著上部樓層重量的牆體,儘可能不要拆改,一旦拆改會影響到整個樓層結構,發生安全問題。
  • 知乎2021新知青年大會 周源公布知乎長期戰略
    1月13日,2021新知青年大會正式拉開帷幕,大會首次以視頻形式上線知乎。從今年開始,知乎正式進入第二個十年發展周期,本屆新知青年大會也意義非常。知乎創始人、CEO周源現場發表了十周年演講,回顧知乎十年發展。此外,周源還正式公布未來發展戰略:以各個領域的創作者為中心,為廣大用戶創造價值,是知乎的長期戰略。
  • 知乎是一面鏡子
    微博是吃瓜、圍觀、看熱鬧的場所,熱搜又是輿情發展的策源地,最近微博熱搜停更整頓期間,知乎熱榜成為替代品。雖然無法完全取代微博熱搜的行業地位,但平臺的價值得到很好體現。同樣擁有UGC內容生產模式,知乎熱榜與微博熱搜高度相關,知乎熱榜的價值在於能讓用戶更專業地看熱鬧,並從熱鬧之中獲取必要的知識延伸。用戶將微博關注的話題平移到知乎,推動許多議題從浮躁走入縱深。
  • 自從家裡有了孩子,狗子也不拆家了,貓咪也不撓牆了,真好!哈哈
    1.自從家裡有了孩子,狗子也不拆家了,貓咪也不撓牆了,真好!2.大老遠導航來的哦,崩潰不? 老闆!給我加93號羊油。3.華文!華武!馬上要開飯了4.一旦在健身房辦了年卡。
  • 知乎帳號商業化:讀懂知乎規則,這些雷區不能碰!
    作為知乎官方認可的的專業MCN機構,新知百略對知乎的社區規則和商業化玩法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洞察。為使知乎用戶能更好地實現自己帳號的商業化,新知百略在近期展開了以「知乎帳號商業化」為主題的培訓活動,並圓滿收官,現將核心觀點整理分享如下: 一、知乎回答排序的內在邏輯 在知乎平臺,內容的傳播方式大致有五種,分別為平臺推薦、問題關注、粉絲閱讀、轉發擴散,以及平臺的資源扶持,在這五種方式中,平臺推薦和問題關注構成了自然流量的主要來源渠道
  • 小男孩被卡狹小牆縫1小時,消防員鑿牆打洞救人,小男孩被抱出
    一名兩歲的小男孩,在和小朋友玩耍的時候,鑽進了一個狹小的牆縫裡,結果被卡在裡面動彈不得。小男孩被困在兩棟居民樓之間,一條長約12米寬不足0.2米的牆縫裡,消防救援人員趕到現場時,小男孩已經被困在牆縫裡將近一個小時了。加之當地氣溫只有八攝氏度左右,情況十分危急。
  • 知乎上市,「錢途」未卜
    一位接近知乎的業內人士唐松濤對於知乎上市並不感覺意外,「從投資者回報角度來講,知乎也該上市了,而且大概率會去美國上市,因為美國內容題材的公司比較多,投資者的認知程度相對較高。」他說,「知乎在誕生之初就是對標美國知識問答社區Qu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