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不可思議的禿鷹在沒有扇動翅膀的情況下飛翔了100英裡

2020-07-15 cnBeta

據外媒CNET報導,安第斯禿鷹是地球上最大的飛行鳥類之一。英國斯旺西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團隊發現,一隻不可思議的安第斯禿鷹在沒有扇動翅膀的情況下飛翔了100英裡。科學家們深入研究了環境條件與大型鳥類飛行努力程度之間的聯繫。為此,他們將數據記錄器連接到安第斯禿鷹身上,讓它們記錄下每一次翅膀的扇動以及鳥類的飛行路線。

科學家發現不可思議的禿鷹在沒有扇動翅膀的情況下飛翔了100英裡

這項研究已於周一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研究人員發現安第斯禿鷹只在約1%的飛行時間內扇動翅膀。其中大部分發生在起飛和接近地面飛行時。禿鷹的翱翔耐力令人印象深刻,但這些沉重的鳥類在拍打翅膀上消耗能量時,必須選擇戰鬥。

科學家發現不可思議的禿鷹在沒有扇動翅膀的情況下飛翔了100英裡

「我們的結果顯示,鳥類扇動翅膀的次數並沒有隨著天氣的變化而發生實質性的變化,」研究合著者、馬克斯-普朗克動物行為研究所的漢娜-威廉士說。「這表明,關於何時何地降落的決定至關重要,因為禿鷹不僅需要能夠再次起飛,而且不必要的降落將大大增加它們的整體飛行成本。」

科學家發現不可思議的禿鷹在沒有扇動翅膀的情況下飛翔了100英裡

「總的來說,這可以幫助解釋擁有兩倍於禿鷹翼展的已滅絕鳥類是如何飛行的,」論文建議。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不可思議的禿鷹在沒有扇動翅膀的情況下飛翔了100英裡
    據外媒CNET報導,安第斯禿鷹是地球上最大的飛行鳥類之一。英國斯旺西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團隊發現,一隻不可思議的安第斯禿鷹在沒有扇動翅膀的情況下飛翔了100英裡。科學家們深入研究了環境條件與大型鳥類飛行努力程度之間的聯繫。
  • 世界上最大的鳥,可飛超過7000米,飛100英裡不用扇動翅膀
    鳥類中體型比較大的算是「鷹類」,根據重量和翼展的綜合測量,安第斯禿鷹重約16公斤,翼展約3.3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飛鳥。在2013年至2018年之間,生物學家艾米麗(Emily Shepard)和她的團隊通過安裝飛行記錄儀,記錄鳥類飛行期間的情況,在對一群安第斯禿鷹進行五年跟蹤研究之後。稱安第斯禿鷹飛行時幾乎都是滑翔的方式,在飛行時只有1.3%的時間拍打翅膀。同時可以在空中停留至少五個小時。甚至扇一次翅膀可以飛100英裡的距離。
  • 可以飛100英裡而不會拍打翅膀
    根據一項引人入勝的新研究,安第斯禿鷹幾乎所有的飛行時間都處於翱翔模式,只有1.3%的時間拍打著翅膀。禿鷹重約16公斤,翼展約3.3米,按重量和翼展綜合衡量,是世界上最大的飛鳥。英裡而不拍動它巨大的翅膀一次。
  • 巨大的安第斯山禿鷹扇一次翅膀可以飛行5個多小時
    最近,斯旺西大學的研究人員與阿根廷科學家合作,研究安第斯禿鷲在棲息地的飛行。他們研究大鳥在飛行中拍打翅膀的頻率和天氣條件的利用,以及如何保持或改變高度。通過給幼年的安第斯禿鷹安裝特殊的監測設備,研究人員能夠計算出這些鳥巨大翅膀的每一次拍打。事實證明,安第斯禿鷲拍打翅膀相對於其他鳥類極少煽動翅膀。鳥在空中飛行的時間裡,不到百分之一的時間花在撲翼上。大多數撲翼發生在起飛或接近地面飛行時。
  • 巨大的安第斯山禿鷹扇一次翅膀可以飛行5個多小時
    最近,斯旺西大學的研究人員與阿根廷科學家合作,研究安第斯禿鷲在棲息地的飛行。他們研究大鳥在飛行中拍打翅膀的頻率和天氣條件的利用,以及如何保持或改變高度。 通過給幼年的安第斯禿鷹安裝特殊的監測設備,研究人員能夠計算出這些鳥巨大翅膀的每一次拍打。事實證明,安第斯禿鷲拍打翅膀相對於其他鳥類極少煽動翅膀。鳥在空中飛行的時間裡,不到百分之一的時間花在撲翼上。
  • 安第斯禿鷹竟可飛行5個多小時,距離160公裡,不拍打一次翅膀
    南美洲的安第斯禿鷹重達15公斤,翼展為3米,是能夠在高空飛翔的最重的鳥類。最近,科學家將攝像頭綁在八隻禿鷹身上,震驚地發現這些鳥在飛行時,竟然只用1%的時間揮動翅膀。其中,有一隻鳥飛了五個多小時,距離160公裡,整個過程沒有拍打過一次翅膀,也就是說,在5個小時的飛行過程中,它的翅膀是不動的。這意味著,這種鳥類一定具有識彆氣流的本領,靠著上升氣流滑翔,以便節省能量。就好比人類極限運動中的翼裝飛行,也是不能揮動翅膀的
  • 禿鷹不拍翅膀可滯空5小時飛行172公裡,或將解開阿根廷巨鷹之謎
    雖然跟其祖先比起來不值一提,但是以目前地球上生物圈的能量供給來說,科學家依然認為禿鷹能飛起來、還飛的那麼好也算是一個奇蹟。所以科學家認為禿鷹主要是依靠上升的氣流滑行來飛行的。但是你要是問任何一位鳥類方面的專家,那禿鷹每一次的飛行期間會拍打幾次翅膀?變化的環境和不同的天氣條件會不會改變它們的飛行成本(能量消耗)?
  • 科學家發現蜂鳥獨特的飛行方式
    科學家過去認為蜂鳥這樣的行為更像昆蟲,但美國科學家在23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研究之後發現,蜂鳥的飛行方式兼具昆蟲和普通鳥類的特點。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報告說,他們通過觀察蜂鳥飛行時周圍的氣流漩渦,研究蜂鳥的飛行方式。他們首先訓練蜂鳥在一個位置固定盤旋,同時從裝有糖液的注射器中取食。
  • 像蝴蝶一樣扇動翅膀飛行,這個玩具比無人機更有趣 | 極客酷玩
    人類天生想要飛翔,還想擁有一雙翅膀。萊特兄弟造出飛機,太空梭飛向太空,這些已經實現的願望讓人從地面來到天空,而無人機在市場上的火熱,則讓普通人有了隨時接觸天空的機會。不過今天極客之選(公眾號 GeekChoice)要跟各位介紹的這個產品有點特殊,它和我們之前看到的各種飛行器都完全不同,只需要靠著扇動翅膀就能進行飛行,它的名字叫 MetaFly。
  • 科學家發明機器鳥 模仿小鳥飛翔能以假亂真(圖)
    【搜狐科學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人類最古老而難以捉摸的夢想之一就是重現大鳥輕鬆的飛翔。  如今,科學家發明了一隻惟妙惟肖模仿飛翔機器鳥。機器鳥名叫Smartbird,其新一代設計使其能自動起飛,翱翔和降落。
  • 同樣是鳥兒扇動翅膀,你知道flap和flutter的區別在哪裡嗎?
    那隻鳥兒使勁地拍打著翅膀。3. a kid running and flapping her arms. 一個邊跑邊像小鳥一樣上下扇動著雙臂的小女孩。4. She flapped the duster angrily她生氣地撣撣灰塵。我們再看看flutter的詞典解釋:
  • 御風飛行:南美神鷹5小時飛行170公裡,期間無需拍動翅膀
    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一項研究表明,世界上最重、最大的猛禽安第斯神鷲可以在持續5個多小時不拍動翅膀的情況下飛行170公裡(105英裡),而且在其飛行過程中只有1%左右的時間拍動翅膀。
  • 御風飛行:南美神鷹5小時飛行170公裡,期間無需拍動翅膀!
    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一項研究表明,世界上最重、最大的猛禽安第斯神鷲可以在持續5個多小時不拍動翅膀的情況下飛行170公裡(105英裡),而且在其飛行過程中只有1%左右的時間拍動翅膀。正所謂「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飛行不用拍翅膀,全靠風呀!
  • 恐龍與鳥類的關聯,從恐龍身上發現鳥類被動撲動翅膀的起源
    ,讓科學家感覺非常的驚訝和不可思議,因為這種恐龍,其實它跟之前所發現的鳥類的祖先始祖鳥大小是比較相似的,但只是到現在所發現的這些化石的形態都特別的相似,可是它們卻根本不屬於一種動物,可以說是分屬不同的科,始祖鳥最起碼是鳥類的祖先,它也是屬於鳥,可是這種恐龍它們卻是屬於獸腳類的恐龍,也就是說它們是真真正正的那個時候的在陸地上奔跑的一種恐龍
  • 插上鴿子翅膀,機器鳥就能飛翔,羽毛翅打開人類展翅高飛的未來
    只是我們嚮往的人造翅膀,像鳥兒一樣收收翅膀就能轉個彎,扇扇羽毛就能避過氣旋渦流的敏捷輕盈,這個持續千年的夢想到現在都沒能實現。不過,機器人設計師帶來一個好消息,他們已經觸摸到夢想的邊緣。製造一對能帶領人類飛翔,真正的鳥兒的翅膀,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
  • 不拍翅膀就能飛?這種鳥重32斤,可滯空5小時飛行172公裡
    生物學家在安格思山脈和廣闊的潘帕斯草原上均發現了這些巨型生物的化石,也拼湊出了它們大致的模樣。它們被稱為阿根廷巨鷹,直到25萬年前才滅絕,被認為是現代大型猛禽鸛、禿鷹的祖先,阿根廷巨鷹唯獨令科學家的不解的是,這麼笨重的身體是怎樣在空中飛行的?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現代生活在這個地區的大型猛禽身上尋找答案,尤其是和阿根廷巨鷹關係比較親近的禿鷹。
  • 不拍翅膀就能飛?這種鳥重32斤,可滯空5小時飛行172公裡
    它們被稱為阿根廷巨鷹,直到25萬年前才滅絕,被認為是現代大型猛禽鸛、禿鷹的祖先,阿根廷巨鷹唯獨令科學家的不解的是,這麼笨重的身體是怎樣在空中飛行的?所以科學家認為禿鷹主要是依靠上升的氣流滑行來飛行的。但是你要是問任何一位鳥類方面的專家,那禿鷹每一次的飛行期間會拍打幾次翅膀?變化的環境和不同的天氣條件會不會改變它們的飛行成本(能量消耗)?
  • 插上鴿子翅膀,機器鳥就能飛翔,羽毛翅開啟人類撲翼飛行的未來
    只是我們嚮往的人造翅膀,像鳥兒一樣收收翅膀就能轉個彎,扇扇羽毛就能避過氣旋渦流的敏捷輕盈,這個持續千年的夢想到現在都沒能實現。不過,機器人設計師帶來一個好消息,他們已經觸摸到夢想的邊緣。製造一對能帶領人類飛翔,真正的鳥兒的翅膀,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
  • 為什麼企鵝有翅膀卻不會飛翔?企鵝的祖先會飛嗎?
    科學家們之所以猜測企鵝原本可能會飛,或者說它的祖先是飛翔動物是因為企鵝身上有一個突出的特徵,那就是它們身上存在尾蹤骨。尾蹤骨是什麼?鳥類在飛翔時,受到氣流動力的影響,尾骨會逐漸縮短,變成一個短的骨節,科學家們稱之為尾蹤骨。最原始的鳥類到所有現代鳥類身上都有尾蹤骨,所以,既然企鵝也有尾蹤骨,那就證明它們的祖先是飛翔動物。
  • 飛超長公裡「不扇」一次翅膀?安第斯神鷹是怎樣做到的呢?
    人類一直都有一個夢想,就是能跟鳥兒一樣在天空飛翔,於是人類就發明出了飛機,通常我們都知道鳥類飛翔的話需要煽動翅膀,以保持它能夠在天空長時間飛行,但是安第斯神鷹,飛5小時172公裡,不扇一次翅膀,他是怎樣做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