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證監會上海監管局網站公示了《中金公司關於銀聯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輔導工作總結報告》。《報告》顯示,銀聯商務已具備上海證券交易所規定的有關股票發行上市輔導驗收及發行上市的基本條件。預計接下來銀聯商務將向上交所提交科創板申報材料。
從交易量看,銀聯商務是國內最大非銀行支付機構。權威市場研究機構「尼爾森」歷年發布的亞太地區收單機構排名顯示,銀聯商務自2013年度以來連續七年收單交易金額排名榜首,自2017年度以來連續三年收單交易筆數排名榜首。
目前A股上市的支付機構僅拉卡拉(300773,股吧)一家,如果銀聯商務順利IPO,將會成為A股第二家支付機構。
歷時4個月輔導,已具備發行上市基本條件
今年8月份,中金公司與銀聯商務籤訂了上市輔導協議,並啟動輔導工作。9月,上海證監局公布了銀聯商務的科創板上市輔導備案情況報告。11月,中金公司向上海證監局報送輔導工作進展報告,主要內容為接受輔導的人員及高級管理人員變更。
從8月末至今近4個月時間,銀聯商務的上市輔導工作終告完成。通過輔導,銀聯商務已對公司運營的各個方面進行了完善和規範,中金公司稱,通過前期輔導工作,銀聯商務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已具備上海證券交易所規定的有關股票發行上市輔導驗收及發行上市的基本條件,不存在影響發行上市的實質問題。
國內最大收單機構,上半年營收近30億
銀聯商務是首批獲得人民銀行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支付業務許可證》的支付機構。與支付寶、微信支付著重線上支付的打法不同,銀聯商務更傾向於線上、線下並重。
從交易量看,銀聯商務是國內最大非銀行支付機構。權威市場研究機構「尼爾森」歷年發布的亞太地區收單機構排名顯示,銀聯商務自2013年度以來連續七年收單交易金額排名榜首,自2017年度以來連續三年收單交易筆數排名榜首。
業績方面,今年上半年,銀聯商務實現營業收入29.73億元,實現淨利潤1.8億元,其中歸屬於發行人股東的淨利潤1.62億元,歸屬於發行人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8852萬元。歷史財報方面,2017年-2019年,銀聯商務營收分別為79.4億元、80.1億元、80.4億元,對應歸母淨利潤分別為6億元、6.3億元、4億元,毛利率分別52.57%、54.39%和51.47%。
從業務範圍看,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累計服務包括大中型、知名企業在內的各類商戶數量超過1,800萬家,累計鋪設終端超過2,900萬臺,實體服務網絡覆蓋中國大陸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及港澳地區,並拓展至96%的縣域,橫跨零售批發、生活服務、金融地產、文旅教育、交通出行、醫療健康、政務公繳等多個行業。
股東涉及多家上市公司,不存在實際控制人
股權結構方面,根據輔導工作總結報告披露,上海聯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有銀聯商務55.5362%的股權,銀聯創投為銀聯商務的控股股東,間接控股股東為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後者直接持有公司 4.1434%的股權,並通過其全資持有的聯銀創投合計持有公司 59.6796%的股權。不過,由於中國銀聯股權分散,不存在實際控制人。因此,銀聯商務不存在實際控制人。
另外,銀聯商務第二、第三大股東為光際諮詢(北京)有限公司、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持股佔比分別為9.3413%、5.9833%。除了上述前五大股東之外,銀聯商務還有其他十餘家股東,涉及到多家上市公司,如雅戈爾(600177,股吧)、中海集團、泉州七匹狼(002029,股吧)等。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