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大收單機構即將登陸A股,銀聯商務完成科創板上市輔導

2021-01-16 和訊網

12月15日,證監會上海監管局網站公示了《中金公司關於銀聯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輔導工作總結報告》。《報告》顯示,銀聯商務已具備上海證券交易所規定的有關股票發行上市輔導驗收及發行上市的基本條件。預計接下來銀聯商務將向上交所提交科創板申報材料。

從交易量看,銀聯商務是國內最大非銀行支付機構。權威市場研究機構「尼爾森」歷年發布的亞太地區收單機構排名顯示,銀聯商務自2013年度以來連續七年收單交易金額排名榜首,自2017年度以來連續三年收單交易筆數排名榜首。

目前A股上市的支付機構僅拉卡拉(300773,股吧)一家,如果銀聯商務順利IPO,將會成為A股第二家支付機構。

歷時4個月輔導,已具備發行上市基本條件

今年8月份,中金公司與銀聯商務籤訂了上市輔導協議,並啟動輔導工作。9月,上海證監局公布了銀聯商務的科創板上市輔導備案情況報告。11月,中金公司向上海證監局報送輔導工作進展報告,主要內容為接受輔導的人員及高級管理人員變更。

從8月末至今近4個月時間,銀聯商務的上市輔導工作終告完成。通過輔導,銀聯商務已對公司運營的各個方面進行了完善和規範,中金公司稱,通過前期輔導工作,銀聯商務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已具備上海證券交易所規定的有關股票發行上市輔導驗收及發行上市的基本條件,不存在影響發行上市的實質問題。

國內最大收單機構,上半年營收近30億

銀聯商務是首批獲得人民銀行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支付業務許可證》的支付機構。與支付寶、微信支付著重線上支付的打法不同,銀聯商務更傾向於線上、線下並重。

從交易量看,銀聯商務是國內最大非銀行支付機構。權威市場研究機構「尼爾森」歷年發布的亞太地區收單機構排名顯示,銀聯商務自2013年度以來連續七年收單交易金額排名榜首,自2017年度以來連續三年收單交易筆數排名榜首。

業績方面,今年上半年,銀聯商務實現營業收入29.73億元,實現淨利潤1.8億元,其中歸屬於發行人股東的淨利潤1.62億元,歸屬於發行人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8852萬元。歷史財報方面,2017年-2019年,銀聯商務營收分別為79.4億元、80.1億元、80.4億元,對應歸母淨利潤分別為6億元、6.3億元、4億元,毛利率分別52.57%、54.39%和51.47%。

從業務範圍看,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累計服務包括大中型、知名企業在內的各類商戶數量超過1,800萬家,累計鋪設終端超過2,900萬臺,實體服務網絡覆蓋中國大陸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及港澳地區,並拓展至96%的縣域,橫跨零售批發、生活服務、金融地產、文旅教育、交通出行、醫療健康、政務公繳等多個行業。

股東涉及多家上市公司,不存在實際控制人

股權結構方面,根據輔導工作總結報告披露,上海聯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有銀聯商務55.5362%的股權,銀聯創投為銀聯商務的控股股東,間接控股股東為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後者直接持有公司 4.1434%的股權,並通過其全資持有的聯銀創投合計持有公司 59.6796%的股權。不過,由於中國銀聯股權分散,不存在實際控制人。因此,銀聯商務不存在實際控制人。

另外,銀聯商務第二、第三大股東為光際諮詢(北京)有限公司、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持股佔比分別為9.3413%、5.9833%。除了上述前五大股東之外,銀聯商務還有其他十餘家股東,涉及到多家上市公司,如雅戈爾(600177,股吧)、中海集團、泉州七匹狼(002029,股吧)等。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相關焦點

  • 已完成上市輔導,最大收單機構銀聯商務上市倒計時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1個多月後,我國最大的線下收單機構銀聯商務完成上市輔導。12月15日,證監會官網公布了《中金公司關於銀聯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輔導工作總結報告》,報告顯示,中金公司於2020年8月27日向中國證監會上海監管局進行了銀聯商務的輔導備案登記,截至目前,輔導工作已取得良好效果,達到輔導計劃的目標要求。
  • 基帶晶片供應商中科晶上開啟上市輔導,擬登陸科創板
    集微網消息,5月7日,北京監管局披露了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北京中科晶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晶上」)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輔導基本情況表。據披露,中信建投證券和中科晶上於2020年4月23日籤署《北京中科晶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北京中科晶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之輔導協議》。資料顯示,中科晶上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控股的、以無線通信基帶晶片與協議棧軟體產品為核心的高科技企業。
  • O2O營銷服務商趣致科技改道科創板,中金取代申萬宏源成輔導機構
    「公司介紹中增加了不少技AI的元素,以滿足科創板的要求。」本文為IPO早知道原創作者|Stone Jin據IPO早知道消息,上海證監局官網6月23日晚間披露,物聯網體驗營銷平臺上海趣致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趣致科技」)於今年5月和中金公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擬科創板上市。
  • 星宿股解禁潮成科創板試金石
    隨著時間的推進,首批科創板公司登陸A股即將滿半年。在掛牌交易即將滿6個月之際,近期多隻科創板星宿股發布公告稱,首次公開發行網下配售限售股將於1月22日上市流通。
  • 通信基帶晶片供應商中科晶上披露上市輔導情況 擬登陸科創板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 楊潔)據北京證監局網站,5月7日,中信建投披露了北京中科晶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晶上」)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輔導基本情況表。中信建投和中科晶上於2020年4月23日籤署上市輔導協議。
  • 首家未盈利企業將登陸科創板 澤璟製藥:不急於再融資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特別報導 | 首家未盈利企業即將登陸科創板 澤璟製藥表示上市後不急於再融資記者 楊柳 陳鋒 上海報導科創板具有較大的包容性,允許尚未盈利企業上市是其重要體現之一。在這種背景下,澤璟製藥的成功過會無疑具有標杆意義。澤璟製藥10月30日在經過三輪問詢後成功過會,成為科創板第一家尚未盈利的企業。
  • 科創板為何這麼火?IPO數量最多、高價股扎堆、科研人員成富豪,螞蟻...
    一年間,IPO多達140家,且都來自六大高科技行業;10倍股頻頻出現,高價股佔了A股總數的近30%;19天的最短過會紀錄,近十年來A股規模最大的IPO;無一家跌破發行價;誕生多位身家過百億的科技創業者……一年間,科創板憑藉其首開先河的註冊制、包容的上市條件等制度創新,成為A股市場最火最熱的明星板,給資本市場、創業者和投資者帶來了諸多驚喜。
  • 2020年中國銀行卡收單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收單交易規模已...
    為建立一個現代化的電子貨幣系統,普及銀行卡應用,1993年起國家啟動「金卡工程」,有力推動了國民經濟和現代化建設,特別是2002年中國銀聯的成立,解決了國內銀行卡產業聯合發展的運營機制問題,實現各類銀行卡「聯網通用」,商戶收單業務有了良性的發展環境。
  • 銀聯塗曉軍:建設監管科技場景應用 實現收單市場正本清源
    基於銀聯二維碼實現支付與醫療的「多碼互通」,在醫保、社保、便民繳費等公共服務領域為廣大百姓提供便利、可得的綜合支付服務,切實做到金融為民、金融便民。4.監管科技應用場景。採用密碼識別技術,加強銀行卡支付受理終端的風險防控能力。針對終端信息的真實性校驗和違規行為建立大數據模型,持續開展收單違規行為分析、監控和處置,協助監管機構正本清源收單市場。5.金融科技能力建設和支撐。
  • 科創板來了個大瓜!萬億螞蟻要上市!將有重大影響
    來源:天下齊觀昨天,傳來重磅消息,估值已經超過萬億人民幣的螞蟻集團要上市了,而且跟別人遮遮掩掩相比,人家大大方方的公布了消息,計劃在香港和科創板兩地上市,這瞬間讓老齊的朋友圈躁動了起來,螞蟻的員工們,都非常激動,而其他行業的都紛紛跑來恭喜。
  • 安信證券:近期,科創板將迎來新一輪硬科技上市潮
    科創板定位於服務優質硬核科技企業上市融資。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上市推薦指引》,科創板定位於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優質企業。
  • 「蛇毒剋星」賽倫生物再闖科創板 多次上調「壟斷」產品價格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胡金華 見習記者 趙奕 上海報導上市審核終止一年後,上海賽倫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賽倫生物」)再度衝刺科創板。11月9日,上交所披露,已受理上海賽倫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上市申請。「生物醫藥企業最典型特徵是產品研發周期長、投入巨大、研發風險高但伴隨著高回報。
  • 科創板連上三家蘇州國際科技園是如何做到的?
    繼5月凌志軟體登陸科創板後,進入7月,蘇州國際科技園再次迎來高光時刻,園區內天臣醫療、思瑞浦兩家企業相繼在科創板首發過會。上市公司數量是評判一個園區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目前,已有9家公司從蘇州國際科技園登陸資本市場,印證了園區「科技賦能」的硬實力。
  • 鍵凱科技登陸科創板 國內領先的聚乙二醇供應商
    據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告,北京鍵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月26日在科創板上市交易。證券簡稱為「鍵凱科技」,證券代碼為「688356」。鍵凱科技總股本為6000萬股,本次發行數量1500萬股,其中1364.1601萬股於2020年8月26日起上市交易。
  • 晶科能源擬分拆子公司赴科創板上市
    來源:證券時報9月21日,全球最大光伏組件供應商、美股上市公司晶科能源宣布,其正在考慮進行內部重組,未來三年內使其主要子公司江西晶科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下稱江西晶科)在上交所科創板實現上市,由此進入中國資本市場。
  • 2020年394家企業A股上市募資4700億 浙江江蘇廣東領先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7日訊(記者韓藝嘉 關婧) 2020年1-12月,A股共有394家企業完成首發上市(不含重新上市的ST國重裝),合計募集資金4699.63億元,其中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有249家企業上市,科創板則有145家企業上市。
  • 海優新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意向書附錄(一)
    內核委員會經過投票表決,認為發行人申請文件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中關於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的相關要求,同意推薦發行人股票發行上市。        二、發行人符合科創板定位的說明        根據《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試行)》第三條、《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三條、《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下稱「《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第三條及第四條的規定,發行人符合科創板定位的具體說明如下:        (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
  • 史上最大造富加速器誕生!螞蟻官宣A+H兩地上市計劃,市值2000億美元...
    但一直沒能上市成功,這和監管政策、市場環境、估值以及自身迫切性等因素有關。今年以來,監管政策和市場環境,估值均發生了明顯轉變,有利於上市的窗口期開啟。具體來說,國內監管方不斷突出科技對於金融和產業賦能的作用,科創板將金融科技納入範疇,香港聯交所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和創新的舉措,在市場層面,科創板上市一周年表現良好,市場整體回暖,估值在不斷上升。」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20日向時代財經表示。
  • 第四批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備案出爐 新增11家聚合支付機構
    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目前國內有自主產品技術研發能力的聚合支付機構在100家以內,預測未來聚合支付機構的備案還將增加。」根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綜合前三批機構名單,目前共有1513家機構通過備案,其中包括56家聚合支付機構。業務類型包括特約商戶推薦、受理標識張貼、聚合支付服務、特約商戶維護、受理終端布放和維護等。
  • 銀聯收編事件持續發酵 被指誰跟支付寶玩就處罰誰?
    記者通過梳理發現,在這場銀聯與第三方支付的利益糾葛中,雙方對銀聯身份的界定、銀聯「收編」行為是否合理以及監管導向方面存在截然不同的說法,一場由銀聯強制「收編」引發的支付清算市場開放討論正有愈演愈烈之勢。線上線下「蛋糕」規模  線下:2012年,線下銀行卡收單市場8.9萬億元規模,銀聯佔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線下商家使用POS的費率大概在1%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