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站在媒體的角度,壓制主觀憤怒時有必要,憤怒的文章會給部分讀者不佳的閱讀體驗。但相反,有很多曾經在微信公眾平臺站內站上巔峰的新媒體團隊,其實正是利用了人們的憤怒,轉化出了大量的轉發、關注及評論,當然也包含利大於弊的謾罵聲。
圖片來自Tumblr
這裡用到利大於弊一詞可能是有爭議性的,但事實上如今的網際網路營銷,無論是短視頻平臺、視頻平臺、文章創作平臺、短動態快訊平臺……任何形式的SNS。只要不把自己徹底玩死、玩崩,招黑都是一種提升流量的手段,請參見超連結(招黑是一種有效的商業戰略)。
圖片來自全職獵人
前言告一段落,就此進入正題。近幾年,隨一些快訊平臺、短視頻平臺再度回潮,「百萬調音師」和「百萬音響師」之梗就被濫用、誤用了。談何濫用、誤用?許多人將一些優秀的音樂製作歸功為「百萬調音師」,甚至將錄音、修正、混音、母帶也歸為「百萬調音師」。
圖片來自全職獵人
彷佛對於許多網友們來說,一首音樂除了歌曲部分的詞曲創作(Songwriting)和樂器作曲(Composing)以外,無論編曲、聲音設計、素材應用、各類錄音、修改及後期,一切都是「百萬調音師」的功勞。這不只是在誤解某種職業,而是對「音樂是什麼」存在誤解。
圖片來自全職獵人
無論是普通的調音師或者叫音響師,亦或者百萬身價的調音師或者叫音響師,他們的工作關鍵,都主要在於表演現場或者錄音室的音響參數、調音臺參數的修正。尤其是在音樂現場,其實調音師十分重要,優秀的調音師需通過EQ、效果器等技術保證現場音樂的音質。
圖片來自全職獵人
而再回到我們剛才所說的錄音室。如果你的音響師有調音臺,或者叫調控臺,那麼「百萬調音師」其實還是可以在錄音的後期及混音的後期上幫上一點兒忙的。比如說,我的一首Demo完成了前期的樂器作曲及編曲製作,我的確可以讓能手幫我在EQ上進行某些修正。
圖片來自G**gle Images
不管這都是老生常談的題外話了,調音師AKA音響師的工作到底是什麼,我們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去認識幾位「調音老師」,看看他們在音樂表演現場忙活什麼、怎麼操控他們的設備,也就可以與剛才簡單的介紹相論證了。至於錄音室,還真一定不是所有人的「主陣營」。
圖片來自G**gle Images
可編曲製作是製作人的事、詞曲創作和樂器作曲是詞曲作家和作曲家的事、聲音設計和合成器研究是聲音設計師的事、混音和母帶是後期工程師的事、打碟是DJ的事……似乎所有事情都被分配得「百因必有果」。但要說它們都是調音師的事?調音師大佬們還真忙不過來。
圖片來自G**gle Images
綜合上述,由此可得,製作人、錄音師、混音工程師、母帶工程師、聲音設計師、作曲家、詞曲作家甚至是南轅北轍的DJ,都與「百萬調音師」、「百萬音響師」(或不百萬)有不同的詳盡定義。這些職業各自充當著不同的角色、行駛著不同的任務,真·不可同日而語。
圖片來自G**gle Images
————————————————————————
圖片來自網絡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文章版權歸《電子音樂資訊》品牌方所有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