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吳志剛 發自江蘇沛縣
2014-10-20 22:33 來源: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今年6月曾報導,為聲援廣西玉林狗肉節,江蘇沛縣肉狗養殖協會決定於今年10月臨時增辦一屆狗肉節,此前該企業每逢單數年方才舉辦活動。
10月18日,臨時加演的樊噲狗肉節開幕,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發現,這屆狗肉節的規模可謂非常「袖珍」,企業僅在鬧市區一家狗肉館外拉起了宣傳橫幅,往年的主會場狗肉加工廠今年則完全沒有動靜。
與玉林狗肉節相比,沛縣樊噲狗肉節並未有衝突發生,不過,著名愛狗人士、來自天津的楊曉雲女士還是來到了沛縣,與企業負責人、沛縣肉狗養殖協會會長樊憲濤進行了一番激辯。
臨時「增辦」狗肉節,規模大「縮水」18日上午,來自江蘇連雲港的近20位遊客聽說沛縣當天有狗肉節,特地驅車前去一睹為快。不過,略顯「寒酸」的會場景象還是讓他們頗為失望,狗肉節的舉辦地就是一家狗肉製品銷售門店,外圍拉有「賀第五屆樊噲狗肉節開幕」的橫幅。在品嘗過狗肉風味後,這些遊客最終購買了約60斤狗肉製品。
對此,樊憲濤向澎湃新聞解釋說,狗肉節原本兩年一屆,逢單數年舉辦,主會場一般在狗肉加工廠,這裡往常是分會場。今年廣西玉林狗肉節鬧得沸沸揚揚時,他曾發聲支持玉林狗肉節,並提出沛縣增辦狗肉節的想法。「因為有這個承諾,所以狗肉節我們還是決定要辦,只是規模比以前小了。」
有知情人士向澎湃新聞介紹,狗肉節之所以「縮水」,可能與企業受到的外部壓力有關。對於這種說法,樊憲濤予以否認,他堅稱,舉辦狗肉節是企業的自發行為,並不會受到其他影響。今年因為是臨時增辦,所以規模小也未做宣傳。
據了解,樊噲狗肉節往年雖然規模略大,但仍然無法與玉林狗肉節等相提並論,「往屆參會人數大約是100多人」,樊憲濤說,「此前狗肉節一般是面向本地人以及經銷商開放,主要讓大家吃狗肉,同時開放工廠請人參觀,他們看到屠宰過程後一般就會放心了。」由於工廠在進行改造整修,10月18日當天,澎湃新聞記者未能一睹生產過程。
愛狗人士千裡迢迢,從天津趕赴沛縣激辯18日,還有一位遠方的特殊「客人」來到了沛縣,她就是愛狗名人楊曉雲。現年64歲,來自天津的她在近20年的時間裡總共救助了3000多隻狗。今年玉林狗肉節期間,楊曉雲跪求買狗的圖片曾引發網友熱議。
對於楊曉雲的到來,樊憲濤表示,「我早就知道她了,我們也算老對手了」。楊曉雲則稱,我一到樊憲濤的狗肉館,店員就認出我了,他們說,「這不是楊大姐嗎?」
澎湃新聞了解到,兩人當天並未發生衝突,但由於觀點不同,還是進行了一番頗為激烈的爭辯。樊憲濤認為,沛縣約有130萬人,可以說,吃狗肉的差不多就有50萬人,其他的人就算不吃狗肉,但也不會反對。「我吃我的狗肉,你保護你的,咱們互不幹涉。」
楊曉雲告訴澎湃新聞,她到沛縣後的一個感受是,這裡吃狗肉的人非常多,可能是狗肉銷售量最大的縣城,很多人的早餐都是火燒加狗肉,喝羊湯。「他們看到我來,覺得我閒著沒事做,我想去看工廠,被拒絕。想看相關檢驗證明,也被拒絕。他們還有人認為,我之所以這樣不遺餘力地保護狗,是帶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這是非常可笑的。」
對樊憲濤銷售的狗肉製品,楊曉雲質疑,國家對狗肉沒有相關的檢疫標準,你怎麼向消費者保證賣出去的狗肉都是安全無害的?
樊憲濤認為,他的工廠從外地運過來的狗,都有當地相關部門出具的檢驗檢疫證明,這些狗到了工廠,在確保無疫情後會按程序進行宰殺加工。至於狗肉沒有像豬肉那樣的檢驗標準和檢驗程序,樊憲濤說,「法無禁止即可為,國家沒有標準,但也沒說我們不能做,如果國家立法明令禁止宰殺狗或者吃狗肉,那麼我第一時間就把工廠關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沛縣狗肉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