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種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結局都是變成食物,唯獨圖6沒人敢吃

2021-01-09 火火美食匯

外來生物入侵這幾個字,在不少國家可是恐怖的代名詞。植物類的倒還好說,生長速度相對來說緩慢,可是動物類的就完全不同,眨眼間蔓延的到處都是,讓人防不勝防。網友們盤點出來這幾種入侵我國的外來生物,結局大都是相同的,除了最後這種還沒找到合適的烹飪方法。到底都有哪些,又發生什麼事情,不妨跟著來看看。

第一種:小龍蝦

要是不將這種美味排在第一位,對於炎熱夏季正在吃著的夥伴們來說,肯定是不能忍受的。在原產地的歐美等國肆虐之後,不知道什麼原因來到我國,開始也是在大小河道中猖狂,很快就被廚師們找到合適的烹飪方法,油燜這種做法似乎就是為其量身定做的,料理出來的麻辣、香辣、蒜香以及五香味道的,只要出現在夜市攤,就是被哄搶的節奏。

第二種:牛蛙

這種體型比較大的蛙類,在沒有找到合適的製作方法之前,許多人都是不願意接近的。自從牛蛙煲類的飯菜紛紛走上菜單,這種移動速度緩慢的生物,命運已經被確定了。現在不少城市都有人工飼養基地,至於想找到野生的,那可真的是種奢望。

第三種:生蠔

剛開始的價格比較高,吃的人也少,現在泛濫之後價格驟降,關鍵烹飪方法簡單。無論是燒烤攤還是自助餐廳,可都是必不可少的存在。殼多肉少吃上五六個壓根沒感覺,一桌子人圍坐著,不怕數量太多,就怕把燒烤的師傅給累壞了。

第四種:斑馬貽貝

英美等國的水域當中,現在也是處於泛濫階段,關鍵還找不到合適的治理辦法。不過有中國廚師辨別過,裡面的肉質相當的肥肉細嫩,如果在國內出現的話,就用常見料理花甲的方法製作,完全是能夠吃盡興的。

第五種:羅非魚

提到這個名字的時候,為嘛眼前浮現的是烤魚。在很多河流當中都有生長,生命力相當的旺盛,雖然被叫做非洲鯽魚,但是與國內的小鯽魚吃起來完全不同。自從廚師們找到各種烹飪方法之後,就有不少水產養殖的人大規模飼養,不然吃貨們可是不願意的。

第六種:清道夫

本來還食慾旺盛的小夥伴們,看到這個魚名頓時吃不去飯。本來是作為清理魚缸引進過來的,可是放生之後才發現,壓根沒有天敵不說,還將河流當中的小魚小蝦以及魚卵和水草之類吃的一乾二淨,關鍵肉質粗糙帶有異味,至少現在還未找到合適的料理方法。不知道這些外來入侵生物,你都見過沒有?

相關焦點

  • 這7個外來物種來到中國,被吃到人工養殖,唯獨第7種沒人敢吃!
    為什麼說中國的美食在全球之首,品種最多。因為幾乎沒有中國人不敢吃的生物。有個笑話說到,如果廣東人發現了新物種,是先研究能不能吃,怎麼吃。所以,在中國不會有泛濫的物種出現,一出現就會被吃光。有網友統計了從國外引進的7個物種,如今都被吃的快沒了蹤跡,唯獨第7種,至今無人敢嘗試。
  • 最成功的外來入侵物種,中國吃貨無人敢吃,可在越南卻很多人在吃
    外來物種入侵是近年來各國面臨的一個比較重大的問題。像我們所熟知的就是美國的亞洲鯉魚入侵事件以及澳大利亞的英國野兔入侵事件。可除了這些之外,其實世界各地還有很多的物種入侵,當然我們中國也是有這樣的現象,不過由於中國號稱吃貨的天堂,所以絕大部分的外來入侵物種在中國的壽命幾乎超不過第二天,就比如小龍蝦和非洲牛蛙。可凡事無絕對。小龍蝦和非洲牛蛙雖然在中國沒有很好的入侵成功,但有這麼一些生物就在中國入侵成功了。對其中之一就有一種名叫非洲大蝸牛的外來物種,它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廣東等沿海地區。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48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020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引發關注。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我國,這幾種來勢兇猛,卻成了入侵失敗者
    我國已發現660餘種外來物種根據《澎湃新聞》6月3日的報導顯示,根據《2019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中的數據顯示,我國已經發現了660多種外來入侵的物種,其中71種已經對於我國的自然生態系統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 這種外來入侵物種,國人不要吃了,極易威脅人的健康
    導讀:如今入侵物種已經成為了各國亟需解決的難題,其中一些入侵物種能夠被人們合理利用,例如小龍蝦,如今在我國甚至要依靠人工養殖才能滿足國人的胃,但有一種入侵物種國人卻是不敢吃,其身上的寄生蟲數量高達6千條,一旦烹飪方法不當、生食或未熟透食用的話,極易威脅人的健康。
  • 外國人費解:中國人什麼入侵物種都敢吃,為什麼卻唯獨不敢吃這個
    外國人費解:中國人什麼入侵物種都敢吃,卻唯獨不敢吃這個,網友:那是你不了解我們!入侵物種對於中國人來說,很多都是物極必反,本來是準備入侵中國的,沒成想,卻成了中國人餐桌上的美味,一度吃到絕種,還要靠人工養殖。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
    660多種生物入侵我國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幾大入侵的外來物種,入侵中國卻被吃到不夠吃,特別是第二種!
    幾大入侵的外來物種,入侵中國卻被吃到不夠吃,特別是第二種!現在美食的崛起已經造就了很多的吃貨,現在到處都可以看到有很多的美食城,其中有很多的美食,你想吃什麼就有什麼。對於現在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經濟發展,我們中國的美食也登上了國際的舞臺,其中有一些是我們國內本土的美食,很多國外的美食家都聲稱我們中國的美食種類非常的多,而且還好吃。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氣候變化的原因,很多國家都出現了外來入侵的物種,就連我們中國都有一些外來物種入侵,但是還好的是,這些物種都被我們國家的美食家做成了一道道鮮美的美味。
  • 660多種已入侵中國!這些外來物種都是咋來的?
    外來入侵物種繁多,有火遍全國的國民美食小龍蝦,有對農作物危害極大的草地貪夜蛾,也有產粉紅色卵的福壽螺……01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我國,71種具有潛在威脅,其中1種變成「寶」
    作者:文/虞子期 對於生態系統來說,生物的入侵已經成為了全球「常規」物種遷徙的模式,並且帶來的破壞也是人類無法估量的,而根據6月我國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數據顯示,已經發現了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
  • 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同時,伴隨著跨境電商和國際快遞等新業態,入侵渠道更趨多樣化,造成的生態安全風險明顯增加。 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660多種生物入侵我國 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 外來入侵物種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入侵的外來物種可能會破壞景觀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毀生態系統,危害動植物多樣性,影響遺傳多樣性。 入侵我國的外來有害生物達到544種,其中危害嚴重的達100多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入侵物種中,入侵中國的就有50餘種。我國每年因此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
  • 江蘇已發現226種外來入侵物種,植物「侵略」嚴重
    現代快報訊(記者 盧河燕)美味的小龍蝦、嬌小可愛的牽牛花、五彩斑斕的巴西龜……這些可都是危險的外來入侵物種。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 外來生物入侵加劇物種取代
    圖為重大外來入侵害蟲西花薊馬。該害蟲是世界性入侵害蟲,也是昆蟲種間競爭研究的主要案例之一。中國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供圖 外來生物入侵已經成為21世紀的一大生態難題,其範圍遍布全世界。入侵種與本地種,本地種與本地種之間,在相同生態位情況下,種間競爭不可避免,甚至在特殊環境下,競爭取代現象時有發生。 過去很多研究認為,外來物種與本地物種相比,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在特定環境下逐漸取代本地種成為優勢種群,而這種競爭取代會破壞生態平衡,影響本地物種生存以致威脅生物多樣性。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我國30%的魚類因此瀕危
    根據《澎湃新聞》6月3日的報導,根據中國生態環境部6月2日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截止到目前,中國已經發現了660多種外來入侵的物種,其中不乏我們熟悉的物種——小龍蝦。小龍蝦竟也是外來物種?說起來,中國的小龍蝦是從日本傳入我國的。
  • 中國約有450種外來入侵物種 年損失約600億[圖]
    解說:  本是南美物種,被稱為水中藍族,它為何會出現在中國河流?  溫以才 廣西大學水產系教授:  不僅僅是魚吃魚,還吃哺乳類,比如馬、牛、貓、狗。  解說:  捕殺十年,給生態帶來災難的食人鯧,為何仍然難以滅絕?鱷魚龜、雀鱔、食人魚明令禁止的外來物種,為什麼可以在市場隨意銷售?
  • 入侵我國最失敗的4個物種,被稱最危險外來物種,快要被吃到絕種
    都說自然界中,各種生物相生相剋,但是每一個地方的生物都是固定好的,一旦有外來物種入侵的話,那麼就會破壞原來的生態平衡,給環境造成十分嚴重的破壞。這是為什麼呢?而在早前,我國公認的入侵物種,就達到了500多種,而造成嚴重危害的就打到了100多種。我們就拿薇甘菊來說吧,這種生物曾經入侵我國廣東的珠江三角洲,繁殖的速度非常快,是我國第一批入侵的物種之一,知道現在,它還非常的讓人頭疼,因為這種生物可不是什麼「溫柔」的物種。
  • 外來物種入侵自然保護區,怎麼辦?
    既然外來物種入侵的關鍵因素是人,而自然保護區排斥人類活動,在大多數人眼中,外來物種入侵與自然保護區二者似乎「風馬牛不相及」,前者對後者的影響微乎其微。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由於我國大多數自然保護區內均有原住民居住,人類活動頻繁,自然保護區受外來物種入侵的影響遠非人們想像的那樣樂觀。
  • 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660多種生物入侵我國 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我國660種入侵物種裡,哪些是能吃的?靠吃能解決物種入侵嗎?
    在網上經常看見這樣一些說法,「最沒尊嚴的動物就是中國的入侵動物」、「任何物種入侵中國,都會被吃成保護動物」、「中國吃貨就是入侵物種的天敵」、「美國、澳大利亞物種入侵問題那麼嚴重,是他們不會吃,派中國吃貨去一定能解決問題」。此類言論我將其稱為「吃貨無敵論」,從我第一次接觸到這種言論,就知道這是毫無根據、娛樂性質的段子,一笑了之就行,不必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