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怎樣在草蕩和小型湖泊養蟹,草蕩、湖泊養蟹,是指在蘆葦沼澤和封閉的草原湖泊中養蟹。充分利用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天然大水面誘餌,具有省力、節餌、投資少、成本低、收入高的優點。可與魚蝦混合養殖,綜合利用水資源,實施規模管理,建立產銷漁工商一體化企業,充分發揮綜合效益和規模效益優勢。中國有許多河流和湖泊,特別是長江中下遊省份。1986年以來,我國在草地和小湖泊進行了蟹類養殖試驗。近年來,河水養蟹發展迅速。從1987年開始,江蘇省小湖泊的養蟹面積約為5.8萬畝。到1993年,河蟹養殖年面積急劇增加到49萬畝,成為河蟹養殖的主體。發展到如見,養殖的面積越來越大,湖北省和安徽省小湖泊的蟹文化發展也很快。
隨著湖泊養蟹業的不斷發展和養殖技術的不斷完善,全國各地出現了一批高產、典型的草原湖泊養蟹業。那麼在湖泊中養蟹該注意哪些問題呢,小編為大家總結了四個技術要點,下面我們一起看一下:1、選擇養殖水域,搞好養蟹設施建設,小湖泊養蟹要求選擇水源豐富、水質優良、水生植物和天然誘餌資源豐富的地點、水位穩定容易控制、河口少的草地和湖泊。特別是封閉的草地湖泊和草地沼澤是最合適的地方,可以減少防災設施的建設,提高捕獲率和產量。2、確定養殖模式,搞好蟹仔、蟹種的飼養:草蕩湖泊養蟹雖然具有水質優良、自然誘餌豐富的優勢,但也存在水面大、環境複雜、天敵多、管理困難等不利因素。因此,要想在草蕩和湖泊上很好地養殖蟹類,首先要根據草蕩、湖泊水位、水質、水草以及蝸牛、魚、蝦等自然餌的具體情況,確定養殖模式,採用科學的養殖方法。
3、加強飼養管理,做好防病防病工作:加強飼養管理,努力促進生長,提高成活率,提高捕獲率,是草蕩、湖泊養蟹的核心工作。首先,我們要做好魚餌的餵養工作。草蕩、湖泊養蟹有兩種區別,一種是粗養,另一種為精細養。粗養主要以湖中的天然食物為食。為了有效地保護草原、湖泊的水草資源,蟹類的數量不宜過多。8月和9月,蟹類的取食季節是高峰期,應適當餵養一些動物餌,以促進蟹類的生長。細養主要就是人工投放餌料,天然誘餌為輔。根據養殖經驗,估算草蕩、湖泊蟹類的數量和蟹類大小,來估算投食量。
對全年飼料需求進行了良好的規劃,通過各種渠道落實了飼料來源,並確定了日飼料量。一般一天兩次,一次在上午9點,一次在下午5點,每天的食量可按草蕩、湖泊河蟹體重的5%安排。一般來說,早上可以把食物投放在深水區,下午可以把食物投放在淺水區。主要的食物類型應該是小魚蝦、蝸牛和一些穀物誘餌。為了增加湖中動物性食物資源,可以在湖中添加一些蝸牛、草蝦和鯽魚,使其自然生長。同時,可在湖中種植一些芒狀水生植物,可以增加河蟹的植物食物來源,保證河蟹的生長需要。尤其是在魚蟹混養的湖泊,要做好魚餌的投餵工作。
4、為科學及時捕蟹,提高捕蟹回收率:草蕩湖泊蟹類養殖,由於水面較大,應適當安排捕蟹時間。捕撈的太早會影響河蟹的生長,減少產量;捕撈的過晚,溫度降低,水面會結冰,增加捕撈難度。捕蟹的合理時間應在凍結前結束。通常從9月底到11月底。在草蕩、湖泊養蟹,具有成本低,利潤高的特點,而且長出的河蟹味道鮮美,我國草蕩湖泊資源豐富,利用這些資源發展湖泊蟹類養殖,是今後大中型水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