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寵」是指區別於貓狗等未完全被人類馴化的小眾寵物。數據顯示,近三年小眾寵物市場蓬勃發展,「90後」「單身」是青睞異寵的主要群體。
6位異寵主人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佔用時間少、形態獨特使它們能帶給都市年輕人另類的陪伴,但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等問題也使他們的生活處於風險之中。
我自己就像一隻爬行動物
@丁苯酞 學生 養蛇和蜥蜴兩年
對動物的喜愛源於幼時看《動物世界》,我從小就不害怕蟒蛇、鱷魚,反而覺得它們既好看又很酷,常常對媽媽喊:「媽我要養一條鱷魚!」媽媽也怕它們,但她對我的家庭教育是讓我不要恐懼這些動物,畢竟它們並不是害蟲。
大二時,我自己兼職賺錢,終於花2300元買回了一條寵物蛇。此前我做了多年功課,對蛇的品種、習性、飼養方法等都了如指掌,這才把它帶回了家。學校離家很近,我就把它養在家裡,幾乎每天都回去看它。養蛇並不麻煩,只需給它準備一個合適的保溫箱,裡面鋪上木屑,每隔半月餵五隻小白鼠就好。
寵物蛇的性情一般都很溫順,除非操作不當,否則不會有危險。有次我不在家,媽媽給蛇換水,她不懂蛇對氣味敏感,沒有戴手套就在蛇眼前晃動,結果被咬了一口。但她出奇的冷靜,發微信問我這條蛇到底有沒有毒。我說當然沒有,有毒不敢養。然後她說:「哦那就沒事,我剛被它咬了一口。」我嚇得不輕,幸好只是一個小傷口,很快就癒合了。
大多數時候它都是靜靜地趴著,舒展著身子和我一起躺在床上,我喜歡這種安靜陪伴的感覺。我不需要它給我互動和反饋,只想要它健健康康地生長,這樣就很開心。
最近我新買了一條蜥蜴,它住在高一米二的大箱子裡,需要用專門的爬寵燈烤,模擬自然生存環境。我一天餵它兩頓,南瓜、油麥菜、紅薯之類的素食。剛來時它和我不熟,每次餵食都會豎起身上的刺和喉扇,不讓碰。慢慢熟悉了之後它就會安心在我手上吃東西,還會和我互動。蜥蜴很聰明,我給它起名「噸噸」,希望它長成一個噸位巨怪,每次叫它名字都會爬過來。
圖 | 我畫的蜥蜴
飼養蛇和蜥蜴都有特定的溫度要求,為了讓它倆生活舒適,即使夏天熱的汗流浹背我也不開空調,只吹電扇。它倆有各自的性格和脾氣,蛇膽大、捕食兇狠,面對比自己體型大的白鼠也毫不害怕,不像有的蛇會害怕體型過大的食物,甚至有被食物反噬的蛇。蜥蜴則天生溫順,養熟之後就會乖乖讓我撫摸。
寵物蛇和蜥蜴都是性情溫順且膽小的動物,比起人類對它們的恐懼,它們其實更害怕人類這個龐然大物的突然靠近,這一點大多數人都不了解。
我常常覺得自己就像一個爬行動物,外表看起來不好惹,實際上內心卻懦弱而膽怯。我喜歡紋身和面部穿刺,在身上紋了一個很兇的大骷髏抱著一個恐懼的小骷髏圖案。我想讓自己看起來兇一點,這樣別人就不會欺負我。
小時候我很乖,有次和家人逛超市,我自己推著購物車,一個男的忽然從後面摸了我的屁股。類似的事情多次發生,過地下通道時被尾隨、走出健身房時遇到露陰癖挑釁。有次我鼓起勇氣反抗,用磚頭拍了那個變態的腦袋,他滿臉是血,但並無大礙,渾身酒氣地追著我跑了一公裡。
這些經歷我從來沒有和家人說起過,我不是一個喜歡和別人分享心事的人,我更喜歡和自己的寵物說話,即使只是一個人的自言自語。
很抱歉小傢伙,沒有照顧好你
@勾勾 空間設計師 養刺蝟兩年
我對可愛的動物沒什麼抵抗力,看到別人養的刺蝟乖巧可愛,就網購了一隻回來,養在保溫箱裡,給它餵貓糧、奶糕。
不知是否因為長途運輸中受到驚嚇的原因,我的刺蝟異常敏感、脾氣差,一碰就炸毛,整天蜷縮著,根本沒辦法靠近。有次我想給家裡的寵物拍大合照,戴著手套去抱它,胳膊還是被扎滿了小孔。餵食是我們僅有的交流之一,我把吃的給它倒在小碗裡,在旁邊偷偷看它,一旦被發現它就會立馬警覺。
剛來時它只有幾個月大,小小一隻,剛好能託在手上。後來慢慢長成了一個球。一個養過刺蝟的朋友調侃說我的刺蝟太胖了,需要減肥。
圖 | 我養的刺蝟
我不喜歡太熱情的動物,所以不養狗,覺得它們太粘人。刺蝟會靜靜地陪著我,這樣就很治癒。我養刺蝟也有一點小小的迷信,民間傳說刺蝟是「五大家仙」之一,管財。
我養了它兩年,一直沒能跟它親近起來,不能摸也不能抱。它經常越獄,用小腦袋頂開保溫箱的玻璃門,跑出來在家裡到處溜達,我常常找不到它。性格膽小的它警惕心很高,一直處於驚恐的狀態中,過得並不開心。
後來它不知怎麼生病了,腹瀉、便血。養小眾寵物的煩惱就在於生病了無從下手,我只能百度找辦法,餵了幾天蒙脫石散,暫時不拉稀了,但還是不吃飯,只能用針管投喂。原本打算等周末不上班就馬上帶它去寵物醫院,可惜它沒撐過去,晚上下班回來就發現它已經走了。
我哭了好一會,一整天都心情低沉,最難過的是它在我身邊這兩年過得膽顫心驚,該有多煎熬。
我把它葬在了一棵大樹底下,害怕屍體被野狗吃掉,特意包了一層塑膠袋。希望它下輩子做只好脾氣的小貓,過得開心一點。
危險是一種殘酷的魅力
@黑鴿 學生 養蜘蛛1年
大二,我和室友去花鳥市場逛了一圈,偷偷帶回一隻捕鳥蛛,從此展開了和宿管阿姨鬥智鬥勇的生活。
捕鳥蛛無毒,脾氣溫順,趴在手上輕飄飄,有冰涼的觸感。我們買了一個大塑料盒,底層鋪滿厚厚的泥土,再用杯子給它搭了個遮光小屋。照顧它非常方便,只需每周餵食一次麵包蟲,加水,冬天挪到暖氣旁。養蜘蛛不用耗費太多精力,我和它就像偶爾聯繫的朋友,打個招呼問候幾句,便回到各自的小世界裡。
我喜歡蜘蛛帶給人的危險感覺。小時候我就喜歡看蜘蛛結網,一圈又一圈,然後耐心等待。有獵物撲到網上,它便迅疾地衝過去,纏繞、撕咬。餵食捕鳥蛛時,我把麵包蟲丟給它,它會先靜靜觀察幾秒,然後敏捷地咬住獵物,不給它絲毫掙扎餘地。我喜歡觀察這種捕食過程,自然界的弱肉強食,有著殘酷的魅力。
今年寒假,我本打算將它送去花鳥市場老闆那寄養,因為急著回家便擱置了,想著它能夠頑強地撐過冬天。沒想到後來遇上疫情,八個月都無法返校,等我終於回到北京時,它已經餓死了。
對不起,我的夥伴。
圖 | 我養的蜘蛛
我決定把自由還給它
@Leah 新媒體從業者 養花慄鼠四個月
大學時看電影《鼠來寶》,我被三隻可愛的花慄鼠吸引,朋友打趣說我長得和花慄鼠很像,算是一時興起,我倆就去了花鳥魚蟲市場,在無數活蹦亂跳的花慄鼠中挑了一隻最有眼緣的帶回了宿舍。
我把它安頓在宿舍的陽臺上,每天和朋友輪流照顧它,一下課就趕緊跑回去餵食、鏟屎。它喜歡吃堅果、麵包、牛奶,是個十足的小吃貨,能吃很多東西,但牛奶每次只能喝一點。宿舍沒有冰箱,剛開口的牛奶第二天就會變質,不能再餵給它,我就自己喝掉。
它用小爪子抱著食物專心致志啃的樣子非常可愛,同學們都很寶貝它,經常過來投喂,喊它「乾兒子」,逗它玩。有個可愛小生命陪伴自己的感覺很不錯,我有一種媽媽們在朋友圈裡曬娃的樂趣。
圖 | 花慄鼠在吃東西
花慄鼠不像完全被馴化的倉鼠那樣小巧溫順,而是帶有一些野性,不很親人。剛買回來時它十分膽怯,在籠子裡顯得很侷促,買的小轉輪它也不玩,除了吃東西就是在籠子裡瘋狂亂竄,每次下課回來陽臺上總是亂糟糟,都是從籠子裡飛濺出來的食物碎屑。這是我照顧它唯一操心的事情,但不是麻煩,而是愧疚。或許是自我感覺投射,我覺得它在籠子裡生活得很不開心,經常往籠子上撞,似乎總想逃離。
有一次我用繩子牽著它去學校草坪上溜達,它奔地飛快,一直拼命往前衝,竟然一下掙脫繩子,竄上一棵十多米高的大樹。我在樹下仰頭看著它,覺得它可能再也不會回來了。但沒想到,樹上有兩隻小鳥,一直啄它,它逃到樹枝上,結果摔了下來。我趕緊奔過去,小心翼翼把它捧起來,發現它吐血了,尾巴也斷了一截。
它生命力很頑強,在籠子裡恢復了兩三天就好得差不多,可以照常跑動,只不過尾巴永遠變成短短一小截了。這次以後,我心裡的愧疚和自責加劇,當初決定餵養一個小生命的想法太過倉促,後面才發現自己無法照顧好它,它在我身邊生活得很痛苦,那還不如放它自由。雖然它可能生存艱難,但至少它能享受到一段時間的自由奔跑,而不是被當作玩物觀賞。糾結了半月,我最終決定放它走,生死由它。
我挑了一個天氣晴好的早晨,在學校最大的一片草坪上,打開籠子,跟它說了再見。它先是試探性地從籠子裡探出頭,然後就頭也不回地奔走了。此後我再也沒有見到過它。
愛蛇是一種宿命
@靈蛇島 寵物蛇博主 養蛇七年
去年我從臨床醫學專業畢業,拒絕醫院的工作,決定全職養蛇。
我從小就是動物愛好者,大一做實驗,偶然接觸到國外關於寵物蛇飼養繁育的資料,被蛇的生物神秘性吸引,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一開始,我一條兩條的在宿舍養,逐漸養到三十多條,就搬出校外租房,最多時養了一百多條。
同學們起初對這類新奇事物好奇又恐懼,接觸後發現人工飼養的寵物蛇大都溫順,並非他們想的那樣危險。多數時間它們都安安靜靜待在箱子裡,累的時候我就看看它們,觀察它們如何吐信、進食,樂趣無窮。
當時寵物蛇在國內還不流行,資料匱乏。為了學習,我想方設法去國外的網站和社交平臺尋找資料,自己翻譯、補充。我喜歡飼養不同品種的蛇,收集不同基因。當時一條寵物蛇成百上千,稀有品種甚至上萬。我每月生活費只有兩千多塊,為了掙錢,我在貼吧裡寫文章、給網際網路公司做兼職運營,憑自己的努力實現了經濟獨立。
畢業後,我決定把興趣變成事業,成立自己的養蛇工作室。今年工作室升級,有了三位合伙人,規模從十幾平擴大成四十平,寵物蛇飼養的數量也達到七百多條。
養蛇最大的樂趣是通過自己培育,混合、優化基因,繁育出獨特的新品種。每當繁育出市面上少見、甚至沒有的品種,我就會收穫巨大的成就和滿足感。看著一條條小蛇慢慢長大,再重新孵化出新的蛇,我就像在觀察一場場生命的輪迴,這種樂趣是獨一無二的。
圖 | 小蛇破殼而出
我常說「愛蛇是一種宿命」,這種愛好可能不被大眾接受,飼養的過程十分孤獨。父母一開始就極力反對,覺得我不應該放棄醫院那麼穩定的工作,儘管現在我創業成功,收入非常可觀,他們還是不支持。獨自和自己的寵物蛇作伴,即使不被理解,即使被人用有色眼光看待,我也依然偏愛它。
和7年前相比,現在寵物蛇已非常流行,成了寵物店裡的常客。我還去過一些學校講座,很多學生會來我身邊和蛇互動,他們對蛇的恐懼在慢慢消解。人類對自然的恐懼大多出於無知,我不想讓它們因為這種無知被誤解。
愛它不一定要把它養在家裡
@杜梨 青年作家 養松鼠和灰喜鵲四年
我家裡有一隻魔王松鼠、一隻灰喜鵲,都是四歲多,鳥比松鼠小兩個月。它倆打過一次架,鳥的爪子被松鼠咬掉了一隻。
有天早上松鼠出來散步,不知為什麼鳥突然撲向它,開始攻擊松鼠。等我憑著直覺發現的時候已經到了千鈞一髮的時刻:松鼠摟著鳥的身體,爪子搭在鳥後頸上,正準備下嘴咬。松鼠不知道自己和鳥比起來有多厲害,這咬下去鳥可能就沒命了。我尖叫著衝過去,它倆都楞了,然後我趕緊把它倆分開。
我家裡的小動物都是放養,不會把它們關在籠子裡。松鼠有自己的小窩,每天早上都會出來散步,在房子裡到處溜達,散到中午12點就回去睡覺。它有自己的生活規律、有自己的想法,一直快快樂樂地,每天都會出來偷地瓜、偷水果吃。它最喜歡的地方是廚房,哪怕是關門的瞬間,它也要用自己肥肥的小身軀擠進去。
要轟它的時候我就學它的樣子跺腳,松鼠恐嚇人的方式就是跺腳、尖叫、甩尾巴。我沒有尾巴,就稍微彎一下身子,跺幾腳,它就乖乖溜走了。有時候它自己待著無聊,就會來找我,爬到我身上,要我陪它玩。
圖 | 我和我的松鼠
灰喜鵲沒有固定的窩,原本小時候它喜歡跟我睡,睡在我的床上或者架子上。後來長大了,突然有一天就不跟我睡了,把它帶進來它也要飛出去。它自己挑了浴室玻璃門的頂,喜歡睡在那兒。不過因為只有一隻腳抓不穩,晚上經常會掉下來。有時候睡到很晚聽到它突然吱嘎一聲尖叫,我就知道它又掉下來了,這時候就趕緊從床上起來去扶它。
我和鳥都是話癆,每天回家它都會和我打招呼。它會不停發出音調不同的單音節叫聲,我則會揣度它是什麼意思,然後學著它的樣子和它對話,它也會學我吹口哨,我倆來來回回聊得挺開心。
松鼠養起來很費心,餵食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分量和食物種類,否則極易發生誤食致死的情況。松鼠兩歲時,有一天早上我還沒起床,奶奶整整餵了松鼠二十顆生白果。一個成年人吃十顆生白果就能致死,更何況是一隻小松鼠。但奶奶當時不懂這些,我醒來才發現,嚇得嚎啕大哭,和奶奶大吵了一架。奇蹟是把松鼠送去醫院後發現竟然沒事,吃了點保肝護腎的小藥,最後精神狀態恢復得挺好,沒什麼大問題,連醫生都很驚奇。
這已經是我養的第二隻松鼠,第一隻是大三開始養,特別聰明乖巧。坐地鐵時我會把它放在自己衣服帽子裡,它從不會跑出來。一開始我把它養在學校宿舍,用一隻小籠子給它做家,但我發現它在籠子裡蔫蔫的,一點都不快樂。這樣下去不行,我就想辦法在校外租了一間房子,讓它可以自由活動。但當時很窮,只能租一間很黑的小房子,常年沒有陽光,松鼠只能在黑暗裡活動,我覺得很對不起它。
它特別懂事,每天無論我多晚回去,它都會從自己柜子上的小窩裡跑下來,跳到床上,再一步一步下到地上,朝我跑過來打招呼,跟我膩歪一會兒,然後再用爪子扒著柜子邊慢慢爬回自己的小窩。因為長期曬不到太陽,它身體有些缺鈣,腿腳都不是很靈活,就像一個小人兒,有一種朱自清寫《背影》的感覺,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幕。
房租幾乎佔據了我生活費的全部,為了省錢,我就吃饅頭、喝粥,咬牙省。大四出國,家人不喜歡松鼠,我只好把它寄養在朋友家裡一年。但當我回去接它時,卻被告知它突然暴斃了。朋友的媽媽打電話,說沒看到松鼠出來遛彎,等找到的時候發現它在衣服框裡,已經死了。那是2015年12月29日,我永遠記得這一天。
當你特別愛一個生命,生活裡全部都是它、無論到哪都會想起它的時候,它和你就會建立一種奇妙的連接。
有一次我去上海和朋友吃飯,忽然覺得腳趾痛,莫名心慌,也不明白為什麼。後來才知道因為沒有及時給松鼠剪指甲,它把自己的窩弄得稀碎,趾甲纏在上面,結果腳就骨折了。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我還在上海,很著急,立馬改籤,提前回家。結果發現它的腳趾頭已經沒有了,只剩下細細白白的一截骨頭,我心疼哭的昏天黑地。
我曾經在養鳥群裡救助過兩隻赤腹松鼠,原本它們應該生活在南方,但卻被人丟在了北京的一個小區裡。發現的時候它倆住在一個特別臭的小籠子裡,被褥都髒得要命,後來它們被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接走了。介紹救護中心給我的大哥說北京有很多原本不屬於這裡的小動物,天壇就有很多南方的赤腹松鼠,還有花慄鼠等,它們繁衍的越來越多,已經算是物種入侵了。
我看過一本加拿大獸醫的書,說到原本生活在澳大利亞叢林裡的蜜袋鼯,因為長得可愛被很多人養,現在泛濫的全球貿易已經影響到了它們的生存。有些人一時興起養寵物,過後隨意遺棄,我很討厭這種行為。我家附近的醫院裡有一隻土撥鼠,被人遺棄了快一年,只能一直躺在籠子裡,還生著病,非常可憐。
我現在做動物保護,我們國家這方面法律比較落後,至今也沒有動物福利法。以後我不會再買其它寵物,而是以救助為主。愛它們不一定要把它們養在家裡。
- END -
本期策劃 | 劉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