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狗魚兔子,這些寵物早就有人嫌不夠新鮮。近幾年,很多年輕人玩起了時尚另類的寵物,如蛇、蟹、鱷龜、蜥蜴、蜘蛛、蜈蚣、倉鼠、甚至狐狸等,品類繁多,五花八門。
而據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方面的專業人士說,這些新潮的時髦寵物,有很多是外來物種,有的是不允許個人飼養的,是通過非法渠道走私入境的,因自身帶有細菌、寄生蟲以及病毒等,對人體健康有害,發現後及時向森林公安報警。而有些雖是另類寵物類的寵兒,如玉米蛇、蜥蜴等,但畢竟是冷血動物,還是具備一定的攻擊性,容易傷人。因此,建議另類寵物還是擦亮眼睛,慎重選擇。
鄭州市民有養另類寵物的嗎?有哪些故事?另類寵物既然多為外來物種,職能部門又是如何管理的?
8月8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前往鄭州的寵物市場暗訪並採訪了相關職能部門。
鄭州市民身上,有哪些另類寵物故事?
故事一:消防員救火時,在居民家摸到蛇嚇一跳
說起另類寵物,鄭州消防員柳先生想起一件有趣的事。
2017年12月21日,鄭州市長江路和碧雲路交叉口某小區三層住戶家裡發生火災,他們趕去救援。
當時戰鬥員趕到現場後,只顧忙著滅火,不知道這戶居民家裡養著另類寵物。後來,那些動物跑出來後,戰鬥員用手一摸,才知道是蛇,「嚇一大跳。」
原來,這戶居民家養的就是另類寵物,有蛇和蜥蜴。
有關這事,據該小區當時圍觀的居民們說,他們都不願意這戶居民養這些另類寵物,因為蛇和蜥蜴畢竟都屬於冷血動物,再是寵物,也存在不安全因素,而且小區裡孩子多,萬一刺激住這些動物,孩子被嚇到咋辦?
故事二:喜歡蜈蚣的兒子和怕怕的母親
"媽,你要有心理準備,我這次從上海要帶條20多釐米長的蜈蚣回家。"電話那端傳來兒子的聲音。
"我接受不了,不能不要?"母親說。
"不行,我看它一眼就忘不了,朝思暮想幾個月了,再說我已買過了。"兒子說。
母親話音剛落,兒子照片已傳來。
這位母親是鄭州市民李女士,她說,從小到大,她最害怕的就是無脊椎爬行動物、昆蟲,但這些偏偏都是兒子的最愛。從兒子幼兒園畫的豬頭蛇、初中畫的機械蠍以及他的小學作文等,都可見一斑。帝王蠍、蜥蜴、四腳蛇、日本秋甲、土元、象鼻蟲等,更是被他當寶貝兒弄到家裡當寵物養,害得她常常不敢進兒子房間。原想兒子上高中後興趣會有所變化,但沒料到,兒子上大學後仍痴心不改。
「唉,明天我該怎樣面對他和那條蜈蚣?是否我的心態要調整?」這是2015年7月3日,李女士發出的一條朋友圈。不過,好消息很快傳來。
「我贏了,在和蜈蚣的大戰中!昨天下午,兒子將他的萌寵最愛蜈蚣終於送走給朋友了!」李女士說,2015年7月4日蜈蚣到家,僅是蜈蚣也就罷了,最讓她不可忍受的是蜈蚣的食物鏈!100隻活體蟋蟀、20隻活體壁虎、一隻活體倉鼠被快遞員送到家中。
兒子的小屋裡,擺滿了各種小動物。嚇得李女士一步也不敢踏進,因為不是蟋蟀正在吃胡蘿蔔、就是缺尾巴的壁虎正在盒子裡突圍,「蜈蚣倒是養胖了,我也快崩潰了。」
李女士回憶,那半個月裡,她苦口婆心軟硬兼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捨得之哲理、孝道之大義來感化教育兒子,同時許之以金錢刺激,更甚者,她拋出了"每天給你做好吃的還不讓你發胖"的美食誘惑,勸兒子別再養這些萌寵,想著至少這招對於一個吃貨來說,肯定是最致命的!
結果,兒子的態度是,一開始"你敢",後來稍稍轉變,"讓我再養幾天",而再到後來,終於含淚說,"我得給它找個好人家了"……
李女士回憶,每想到當時情景,又好氣又好笑。在她的微信朋友圈,至今還留著她對兒子的愧疚:「昨晚,看著兒子哀怨的目光和空蕩的蜈蚣盒,我也糾結不已。我贏了,但我也高興不起來,他是否會將我比喻成令人厭惡的惡媽?」
李女士說,兒子對於這種動物的痴迷,真是她所想像不到的,而且他們還有圈子。兒子那次就是找到買家後,專門帶他的寶貝親自去當面見人家送出,生怕去人家家裡委屈了它。
寵物市場上的另類動物種類繁多,多為外來物種且有的具攻擊性
8月8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前往鄭州市國基路上的陳砦花卉市場寵物專區暗訪。該寵物專區地方不算太大,但各種寵物鳥、倉鼠、荷蘭豬等應有盡有。
在一家專賣倉鼠的寵物店內,女店主稱,倉鼠要養,孩子不能摸,因為被抓後會癢。要家裡有孩子,「光看不能摸」。這些小倉鼠,大的售價10元一隻,小的5元一隻。
另外多家寵物鳥店,有種黑色的鳥,張著大嘴,看上去有點嚇人。
店家介紹,這叫鷯哥,價位從幾百元到千餘元不等。有店家透露,便宜的是野生的,而貴的是經過人馴化的。之所以張大嘴,不是要咬人,而是它太熱。
還有的店在賣松鼠,50元一隻。店主稱,這些不是人工馴養出來的,會咬人,如果家裡有孩子最好別買,因為不敢摸它,必須一直關在舍內,要想要,有種魔王松鼠,不咬人,但價位高,400元一隻。
在該專區,還有的在售賣外來物種龍貓。店內兩隻龍貓是和其他寵物分開放的,位於門口內側最下邊一個最不易被發現的貓舍,旁邊還被一個大紅桶遮擋。
記者蹲著看了很久也沒發現另外一隻龍貓。店主看記者想買,將龍貓抱了出來。倆顏色不同,售價也不一樣,一個3500元,一個2000元。
「這麼好的寵物,為啥放這麼背的地方?」記者問。「因為看的人不一定要……」女店主含糊地說。
隨後,在該市場對面的水族館三樓的魚類專區,有兩家賣蛇和蜥蜴等另類寵物的。
其中一家,店門口就標註有「另類寵物量大從優。」
該店門口宣傳海報上,就有加州王蛇、紅粉王蛇、玉米蛇、翠青蛇、亞洲蠍、西瓜蟹、蜈蚣、捕鳥蛛、寄居蟹、長鬃蜥、蛇頸龜、蘇卡達陸龜、緬甸陸龜、大鱷魚龜、蛇鱷龜等各種蛇、蜥蜴、龜類另類寵物,而其中很多是外來物種。
僅圖片一看,害怕的人就不忍直視。
「蛇都有啥,加州王蛇有嗎?」記者隨口問。
「進來看看不就知道了。」女店主招呼進入。記者鼓起勇氣進到店內看到,龜的品種齊全,但蛇的品類不多。一個個小方盒子裡,都盤踞著一些小蛇,有黑色花紋的,有黃黑花紋的,記者不敢近前。
女店主說,目前其他蛇類沒有,僅有這幾個不同顏色的玉米蛇。在其中一個大點的花蛇盒子旁,進店的幾名男子疑惑,「這蛇有毒吧。」
「養蛇不害怕嗎?這些都有毒沒?」記者問。
「現在把蛇當寵物的很多啊。我這裡賣的都沒毒。」女店主稱,該店還賣藍尾金蜥。而據了解,該動物已被國家列入保護動物名錄,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級別為易危。
在該寵物市場暗訪時,不時見到有家長帶著孩子們前來選購寵物,他們不知道該選啥寵物飼養,不過孩子們看的最多的還是貓狗兔子等常見寵物。「蜥蜴和蛇不敢養。畢竟是冷血動物。」一家長說。
除了實體店,網絡上記者搜索發現,售賣另類寵物的也到處都是,品種繁多,其中也包括一些外來物種,如巴西龜、鱷龜等。據了解,與養貓狗當寵物的市民一樣,選擇另類寵物飼養的市民也有固定的圈子,他們除通過網絡交流心得,有時還會舉辦現場交流會。
非法售賣外來寵物和國家保護動物,如何監管?
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處長尚光鑄說,根據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按說凡是國家保護動物,除非辦有「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簡稱馴養證)」,否則是不允許個人飼養、買賣的。這方面,他們在日常檢查中也會一旦發現便會處理,淨化市場,但市場是流動的,一些違規違法行為是不斷出現的,他們也會隨時接舉報,隨時查處。
監管問題上,尚光鑄說,一些另類寵物,大多屬於外來物種,不在我國動物保護範圍之列,因此林業部門很難監管,林業部門只能對寵物店中的另類寵物進行不定期檢查。而涉及外來物種的,他們沒法管。而涉及國家本土保護物種的,按照管理權限,他們只對陸生動物有保護權限,而對於水生動物,保護權限就在漁政上。而比如,對於馬路邊售賣者而言,它的管理主體還可以是城管,而對於是市場上的售賣者而言,監管主體又可以是工商部門,在一些地市,監管主體還可以是農委(有的是農業局)。因此,這一問題是,監管主體太複雜。而作為林業的野生動物救護部門來說,他們人員極少,在平時接到舉報或者在日常檢查中發現有違規飼養、售賣野生動物的,只能儘可能地去到現場,但對此他們有時確實也很無奈。
他建議,監管問題上,市民一旦遇到疑似違規違法飼養、售賣國家保護動物的,無論是在實體店還是網上,均可向當地森林公安報案。
對此,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動物檢驗檢疫的部門工作人員受訪時說,一般情況下,外來有害物種是禁止入境的。人攜帶寵物入境,僅限貓和犬。而從境外郵寄或從海外網購寵物的,也一律禁止。除非是一般貿易,走準入程序,才會按要求經檢驗檢疫後入境。至於一些巴西龜、鱷龜等外來物種在國內市場上流通,都是不允許的,這些肯定是非法渠道進來的,肯定沒經過檢驗檢疫。而此前,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工作人員在接受大河報採訪時就曾介紹,近年來,城市寵物熱日益升溫,我國各口岸在遊客攜帶物、郵寄品中截獲有害生物的案例明顯增多,有的單批次截獲活蜘蛛就達3000多隻。目前鄭州市場上銷售的另類寵物,大多屬於外來物種,是禁止入境的,可能是通過水上或陸地走私到沿海城市,再倒賣到內地市場的。工作人員提醒,正規渠道進口的無害動植物及產品,國家允許銷售,是可以購買的。購買進口寵物時,消費者要讓商家提供「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並核對動物身份是否與證單相符。
此前,鄭州海關工作人員在接受大河報採訪時曾表示,由於外來生物入侵的途徑不斷增加,防控形勢更加嚴峻。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鄭州海關主要負責河南省域內進出境運輸工具、貨物、行李物品、郵遞物品和其他物品的監管,在對入境生物的管理上,海關會嚴格控制。一旦發現有入境的動植物,會及時移交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進行檢測並處理。
但8月8日,大河報記者再次採訪時,鄭州海關工作人員卻稱,外來寵物問題不歸該單位管,因為該單位只負責貨物的把關,而寵物是活物不是貨物,因此應該找檢驗檢疫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