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100年考證,生活在雲南省高黎貢山地區的一種猿,獲得了只屬於自己的一個名字——高黎貢白眉長臂猿。在1月12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雲南省林業廳、中山大學聯合發布了這一消息。
這是中國科學家命名的唯一一種類人猿。美國東部時間1月11日,國際著名靈長類期刊《美國靈長類學報》在線發表了這一重要成果。
白眉長臂猿屬原來有兩個物種,西白眉長臂猿和東白眉長臂猿。西白眉長臂猿分布於緬甸欽敦江以西;東白眉長臂猿則分布於緬甸欽敦江與中國怒江之間的地區。
高黎貢白眉長臂猿與另外兩種長臂猿有明顯差異,該物種和典型的東白眉長臂猿在50萬年前分化,分化時間大於或者接近很多已經被命名的靈長類,應屬獨立物種。
中山大學的範朋飛教授說:「綜合外部形態、牙齒和分子遺傳學證據,研究團隊確定高黎貢山地區的白眉長臂猿是一個新物種,並且由於該物種主要分布於我國高黎貢山地區,所以命名為高黎貢白眉長臂猿。」
據介紹,高黎貢白眉長臂猿的模式標本被指定為是1917年4月採集於高黎貢山紅毛樹上的一隻成年雄性,如今其身份終於得到了確定。目前這一標本保存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現有高黎貢白眉長臂猿分布區非常狹小,僅在3縣(區)有分布(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盈江縣蘇典鄉、支那鄉和中緬邊境的騰衝縣猴橋鎮),種群數量不足200隻。
(原載於《科技日報》 2017-01-13 01版)
歷經100年考證,生活在雲南省高黎貢山地區的一種猿,獲得了只屬於自己的一個名字——高黎貢白眉長臂猿。在1月12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雲南省林業廳、中山大學聯合發布了這一消息。
這是中國科學家命名的唯一一種類人猿。美國東部時間1月11日,國際著名靈長類期刊《美國靈長類學報》在線發表了這一重要成果。
白眉長臂猿屬原來有兩個物種,西白眉長臂猿和東白眉長臂猿。西白眉長臂猿分布於緬甸欽敦江以西;東白眉長臂猿則分布於緬甸欽敦江與中國怒江之間的地區。
高黎貢白眉長臂猿與另外兩種長臂猿有明顯差異,該物種和典型的東白眉長臂猿在50萬年前分化,分化時間大於或者接近很多已經被命名的靈長類,應屬獨立物種。
中山大學的範朋飛教授說:「綜合外部形態、牙齒和分子遺傳學證據,研究團隊確定高黎貢山地區的白眉長臂猿是一個新物種,並且由於該物種主要分布於我國高黎貢山地區,所以命名為高黎貢白眉長臂猿。」
據介紹,高黎貢白眉長臂猿的模式標本被指定為是1917年4月採集於高黎貢山紅毛樹上的一隻成年雄性,如今其身份終於得到了確定。目前這一標本保存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現有高黎貢白眉長臂猿分布區非常狹小,僅在3縣(區)有分布(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盈江縣蘇典鄉、支那鄉和中緬邊境的騰衝縣猴橋鎮),種群數量不足200隻。
(原載於《科技日報》 2017-01-13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