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製造出兔子人工生殖器 研究或適用於人類

2021-01-08 搜狐網
可以通過從動物身上提取細胞,再使用這種人工生殖器即可培育出小兔子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美國科研人員宣布,已經在實驗室中成功研製出了人工雄性兔子生殖器,而且可以通過從動物身上提取細胞,再使用這種人工生殖器即可培育出小兔子。

  據報導,美國科研人員在本周一發表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中表示,這項研究的成功將使科學家們向使用患者的細胞培養出其他諸如肝臟等更複雜的器官的技術邁近一步。

  威克弗裡斯特大學(Wake Forest University )醫學再生研究所浸信醫療中心的安東尼·阿塔拉博士(Dr. Anthony Atala )是這項研究的領導者。他說道,這將為移植提供量身定做的器官,「一旦細胞組織被移植入身體內,身體就能識別這個是自身的組織。」

   阿塔拉身為兒童泌尿科醫生,多年來專門研究性器官和膀胱先天性缺陷和疾病。他一直在關注人工生殖器的研究。阿塔拉說:「這是來自工作的靈感。我們看著一些新生兒一出生就帶有生殖器缺陷,但是對此卻沒有好的解決辦法。」阿塔拉同時也是再生醫學的專家,所謂的再生醫學即通過人體自身的細胞對病變進行自我修復。

  在這次的研究過程中,阿塔拉一行人使用的只是普通細胞,而不是經常用於這類實驗的幹細胞。他們首次使用兔子的雄性生殖器做成一個支架,將其中的活細胞全部取走,剩下軟骨結構。然後他們從另一隻公兔子的生殖器上提取出一小塊的組織,將細胞養在實驗室的盤子內。

  阿塔拉說這項研究花費了他們將盡18年的時間,「我們需要找到最合適的培養環境和培養液來培養這些細胞。」他們確保提取出兩類細胞,一類是平滑肌細胞,另一類是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用於製造器官的海綿組織,而內皮細胞則用於形成在雄性生殖器中為其提供充足血液供給的血管。最後,這些細胞會被植入生殖器做成的支架中,六個星期後研究人員將這些生殖器移植到之前被閹割的公兔上。12隻兔子似乎意識到自己重新擁有了生殖器,與母兔關在同一個籠子的一分鐘內它們開始與母兔交配,四隻母兔受孕成功。

  阿塔拉希望這項研究也能同樣適用於人類,可能會在一些生殖器受損的男性身上開始實驗。

  在報告中,研究人員寫道:「這項研究將會使那些生殖器先天性異常,陰莖癌,陰莖損害,和陰莖勃起障礙的患者受益。」

  阿塔拉希望這個方法同樣對其他器官的培植有效,「我們將會在培育腎臟和肝臟方面繼續努力。」(尚力)

相關焦點

  • PNAS:人造兔子陰莖製作成功
    近日,美國科研人員宣布,已經在實驗室中成功研製出了人工雄性兔子生殖器,而且可以通過從動物身上提取細胞,再使用這種人工生殖器即可培育出小兔子。Anthony Atala)是這項研究的領導者。他說道,這將為移植提供量身定做的器官,「一旦細胞組織被移植入身體內,身體就能識別這個是自身的組織。」阿塔拉身為兒童泌尿科醫生,多年來專門研究性器官和膀胱先天性缺陷和疾病。他一直在關注人工生殖器的研究。阿塔拉說:「這是來自工作的靈感。我們看著一些新生兒一出生就帶有生殖器缺陷,但是對此卻沒有好的解決辦法。」
  • 科學家研究其受孕方式,人類或許也適用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審核-小文根據美國《sciencealert》報刊7月24號的科學報告指出,科學家們在研究海洋生物時,發現了一個神奇的現象,那就是雄性海馬會懷孕,而經過不斷的研究之後
  • 孔雀魚生殖器進化出倒刺逼迫雌性交配(圖)【2】
    加拿大一位科學家刮掉一些雄孔雀魚生殖器上的倒刺,研究了雄性用於和不接受它感情的雌性進行交配的爪子的相對優勢。科瓦尼比較了進入雌性體內的精子數。左圖是帶有爪子的生殖器,右圖是爪子被刮掉的生殖器。加拿大科學家發現,貌似善意的雄孔雀魚的生殖器進化出倒刺,迫使「不接受雄性感情的雌性」和它交配。   這項來自多倫多大學的研究顯示,雄孔雀魚使用的爪子使進入抵制雄性求愛的雌性體內的精子數增加3 倍。這些進化生物學家認為,該物種進化出令雄性受益的身體特徵,卻讓雌性付出代價,尤其在雄性和雌性的交配興趣不同時。   多倫多大學的露西亞-科瓦尼研究了孔雀魚的帶爪生殖器。
  • 科學家使用鴿子羽毛製造人工翅膀 可以拍打如真鳥
    很多年以來,科學家們都希望可以複製鳥類的飛行機制。鴿子製造一個擁有固定翅膀的飛行器對於目前的技術來說可能完全不是挑戰,但是如果想要完全模仿鳥類的飛行方式,建造一對可以拍打的翅膀,卻是十分困難的。現在,一個研究小組已經朝著實現這一崇高目標邁出了巨大的一步,一種名為PigeonBot的新型人工鳥類即將誕生。他們仔細記錄了真實鳥類翅膀在飛行過程中移動的角度,製造了一個可以在兩個位置進行彎折的人工翅膀,然而,他們並沒有在這場遊戲中試圖打敗自然,這支翅膀的材料使用了真實的鴿子羽毛。
  • 從文科生到研究丁丁的生物學博士,她寫了一本書為生殖器研究正名
    這位畢業於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的內分泌與生殖生物學博士,對不同物種的生殖器非常感興趣,博士後階段甚至選擇跟隨一名泌尿外科教授,專門研究哺乳動物的陰莖/外生殖器發育。而且,這只是艾米麗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之一。她原本是英語文學專業的學生,直到本科畢業才決定轉入科學研究。
  • 美女科學家專門收集海豚生殖器,研究海洋生物的交配和進化
    研究海洋哺乳動物生殖器進化的研究人員屈指可數,她就是其中之一。他們要研究的是:這些錯綜複雜的系統——連同那些匪夷所思的褶皺和螺旋——是如何進化出來的。奧爾巴赫感興趣的問題,大多數人可能連想都不會想到。在勃起構成巨大阻力的情況下,公海豚是如何追趕交配對象的?目前,這個問題依然無解。但奧爾巴赫一心解開這個謎團,以及其他更為緊迫的難題。
  • 生殖器在下巴,肛門也在頭上,這種奇特的生物打破人類的認知
    儘管在我們人類的認知裡,生殖系統應該是在身體的下半部,有一個感覺器官集中的頭端引導運動的方向、有方便調整運動方向的兩側對稱(相對於輻射對稱)、有一個集中調控而發達的神經中樞統籌調控、有各司其職分工明確的體節,這種進化是只屬於佔據了生態位優勢的脊椎動物的。
  • 雄孔雀魚生殖器進化出倒刺,只為對付雌魚的不情願,有道德問題嗎
    孔雀魚作為一種引進的觀賞魚,非常漂亮,也深受人們喜愛,但我們不知道的是,雄性孔雀魚就是最典型的一種,為了在繁衍大戰中取得主動,拼命進化,長出了帶倒刺的生殖器。有科學研究認為,雄性和雌性的健康興趣不同的時候,最容易發生衝突,而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精子與卵尺寸的差異,在兩性繁殖上,雄性的精子製造相對簡單
  • 唯一一種生殖器和屁眼都長在腦門的生物,已打破人類認知
    筆者-小文地球上,大部分生物的生殖器都長在身體的下半部分,但也有少部分的動物生殖器是長在頭部的,只不過,對於人類而言,這種奇葩生物無論是視覺上還是心理上都會一定程度讓人感到不適。而你可能沒有聽說過,除了生殖器長在腦門上的動物以外,還有一種生物是肛門和生殖器同時長在腦袋上的,這種生物屬於一種全新的物種,它的發現也純屬偶然。在2009年的7月,長尾自然環境基因會研究員澀川浩一在越南湄公河流域發現了一種長相奇特的魚類,並成功將其捕獲。
  • 研究人員意外製造出了新的魚類
    匈牙利國家漁業研究和創新中心,漁業和水產養殖研究所工作的一組研究人員不小心製造出了一種新的魚類——至少有觀察家稱其為魚——那是美國匙吻鱘和俄羅斯鱘魚之間的雜交種。該團隊在《基因》雜誌上發表了論文,描述了他們的意外成果。過去,科學家和其他人出於各種原因,從研究到實用,培育出不同物種間的雜交後代。
  • 美科學家研究發現 唾液澱粉酶促進人類進化(圖)
    美國科學家近日研究發現,在人類發展過程中,唾液澱粉酶(salivary amylase)有可能通過幫助人類祖先從澱粉中獲取更多的能量而促進了人類的進化。這一發現為研究人類對於周邊環境的適應、遺傳變異與人類進化的關係提供了幫助。相關論文9月9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遺傳學》上。
  • 科學家們研究了海洋動物與人類對納米塑料的反應,結果令人不安
    由巴塞隆納大學,葡萄牙阿維羅大學與葡萄牙環境與海洋研究中心CESAM牽頭進行的一次研究項目驗證了納米塑料會影響生物體腸道微生物組的多樣性,毫無疑問,這會損害我們的健康。在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中都可以看到這種作用,並且這種入侵的暴露範圍很廣,時間也很長。此外,隨著腸道微生物組的改變,免疫,內分泌和神經系統也會隨著發生改變。
  • 女性生殖器雕刻或成最老洞穴作品
    科學家在法國響板巖洞中發現了最古老的雕刻作品。如今,在法國南部的另一處遺址進行研究的科學家宣稱,他們發現的看起來像是女性生殖器的雕刻作品很可能與沙夫特洞穴中的作品一樣古老,甚至年代更早,從而使它們成為全世界最古老的洞穴藝術。 現代人最早在約4萬年前從非洲遷徙至歐洲。但直到上世紀90年代早期,只有少量的可靠證據表明我們的祖先曾在早期從事複雜的藝術行為。
  • 科學家老鼠背部培育出人類耳朵:將可私人訂製( / 2 )
    日本科學家近日公布了他們的研究結果:一隻背上長著耳朵的老鼠。他們表示,人類的耳朵在五年內便可實現「私人訂製」。北京時間1月26日消息,日本科學家近日公布了他們的研究結果:一隻背上長著耳朵的老鼠。他們表示,人類的耳朵在五年內便可實現「私人訂製」。
  • 雄性動物的生殖器為何千奇百怪?當然是為了對付同樣奇怪的雌性對手
    在不久前召開的整合與比較生物學學會年會上,有一場關於雄性器官的討論會,但搶了會議風頭的卻是雌性生殖器的複雜性以及它們對塑造雄性生殖器多樣性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猶他大學的繁殖演化生態學家Teri Orr說,「大家都認為雌性沒有得到充分的研究。」研究鯨、蛇和其他動物的科學家發現,雌性性器官的複雜程度毫不遜色於雄性。他們現在視雌性為演化軍備競賽中與雄性同樣活躍的參與者。
  • 日本成功實現老鼠單性繁殖 是否適用人類
    此次成功實現老鼠的單性繁殖,令許多科學家深感振奮和欣喜。很多人也立刻有了一個猜測:是不是人類也可以只要有兩個媽媽就可以創造新的生命。  針對這樣的疑問,河野表示,他們研究的初衷是進行農業和科學方面的實驗。據透露,這項技術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倫理上都不能被用於人類。從技術上說,目前科學家還無法知道,在人類的細胞中怎樣才能形成合適的基因突變。
  • 人類的陰莖骨消失了?不見得,只是進化成了另一種結構!
    唯一沒有陰莖骨的哺乳動物是人類、馬、驢、犀牛、有袋動物、兔子、鯨目動物(包括鯨魚和海豚在內的海洋科動物)、大象和鬣狗。陰莖骨存在於大多數靈長類動物、齧齒動物和海豹中!陰莖骨保存在腹部,當需要時,一組肌肉將它推入陰莖肉質部分的鞘中,它進入勃起組織內部,提供堅硬性,以幫助交配。陰莖骨的大小和形狀因物種而異,它的特徵有時被用來區分相似的物種。
  • 工蜂生殖器發育不完善無法交配,人工授精能讓工蜂正常產卵嗎?
    提到蜂群中的工蜂很多朋友就想到生殖器發育不完善,因為我們所謂的蜂群中不正常的雌性,其實指的就是工蜂的生殖器,也就是說,工蜂雖然有生殖器官,但是並不能完成正常的繁殖。現在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了,我們很多朋友就好奇了,現在很多動物都可以進行人工授精,蜜蜂的人工授精已經被廣泛使用,既然工蜂無法交配的原因是工蜂的生殖器發育不完善,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藉助現代化的設備,給工蜂特製一個人工人工授精儀器來輔助工蜂受精,這樣工蜂是不是就可以像蜂王一樣進行正常的繁殖了呢?
  • 能扭轉的生殖器:螺殼左旋的蝸牛也能和正常蝸牛交配
    一項新研究顯示,它們也具有與正常蝸牛交配的能力。與普通的蝸牛相比,「左撇子」蝸牛更令科學家感興趣,因為它們的生殖器位於頭部的另外一側,正常的「面對面」交配方式對它們來說難度很大,甚至應該是不可能的。然而,新研究指出,兩隻螺殼旋轉方向相反的蝸牛能夠通過扭轉生殖器的方式克服障礙,實現面對面交配。
  • 不過是破了個泡泡,科學家還能研究出個花來?
    在科學家和工程師眼中,泡泡絕對是平平無奇小天才:它帶來了著名建築「水立方」的設計靈感,它發出的溼羅音為醫生診斷病情提供了依據,科學家利用泡泡膜建立的數學模型,還可以預測太陽耀斑發生的位置……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 Pixabay.com泡泡的驚人影響力和巨大應用價值正逐漸被發現和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