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蛙行業終於迎來了曙光!黑斑蛙、棘胸蛙養殖未來可期!

2021-01-10 麥田裡養魚的小李

01長夜終去,黎明將至

一場意外突如其來,一夜間改變了每個中國人民的生活軌跡。1月,有專家表示,此次新冠病毒來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動物,一時間野生動物與人工繁育的野生動物被推倒了風口浪尖。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根據《決定》指示,牛蛙、美國青蛙是允許養殖的,但是養殖時間長、技術較成熟的黑斑蛙、虎紋蛙、棘胸蛙都在禁食名錄中。而在「同蛙不同命」的根本原因在於,牛蛙、美蛙是作為水生動物管理,而等是作為陸生動物管理。

蛙,屬於兩棲動物,蝌蚪全部在水中生活,只有成蛙是水、陸兩棲。因此,有地方政府、法律和水產專家,以及養蛙人均希望將蛙類劃入水產養殖,按照《漁業法》管理。

長夜終去,黎明將至。在禁食禁養100多天後,養蛙行業終於迎來了曙光。《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進一步規範蛙類保護管理的通知》於5月28日頒布,文件中明確了養殖歷史悠久、技術成熟的黑斑蛙、棘胸蛙、棘腹蛙、中國林蛙(東北林蛙)、黑龍江林蛙等品種按水生動物管理,意味著它們在可養可吃範圍【詳情點擊:權威發布!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聯合公告:黑斑蛙、棘胸蛙、東北林蛙歸入水生動物管理】。

02蛙類養殖業已在崩潰邊緣

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各地蛙類生產受阻,生產資料進不來,產品出不去。《禁野決定》通過後,全國的養蛙業更是被突然按了暫定鍵,數十萬噸蛙類被封存。

2019年底,全國多省市都在積極建設標準化黑斑蛙養殖場地,估計新增養殖場地超過3萬畝。但是,到目前為止,新場地不能放養蝌蚪苗,不能養成蛙,這不僅意味剛剛投入的建設費用打了水漂,更是對生產資源的浪費。而生產轉型又要面臨場地改造等諸多問題,這無疑又加重了農戶的損失。

每年的2月中下旬,黑斑蛙結束冬眠,養殖戶需要向蛙池灌水,引蛙出洞、產卵繁殖,隨後將蛙卵轉移至育苗池進行孵化。到3-4月份,青蛙進入繁殖高峰期。在蛙類解禁之前,養殖戶只能儘可能推遲青蛙產卵時間,不向蛙池注水,而這又導致青蛙大量難產死亡。對於已經產卵的場地,它們同樣面臨很多問題:田裡的卵塊需要孵化、蝌蚪和產卵後的成蛙需要投餵和護理。年前的飼料庫存已經用光,但是存欄蛙無法出售,沒有回流資金,根本沒有能力持續購買飼料和其他投入品。而這又會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成蛙、蝌蚪得不到充足的營養和妥善的管護,疾病就會接踵而來,這無疑又是雪上加霜。如今已至5月末,成批的蝌蚪開始登陸轉入陸生,此階段極易爆發腐皮、腸炎、白內障、歪頭等疾病接踵而來,場地精管、種防尤其重要。

禁食禁養期間,養蛙人停工的停工,轉行的轉行,關場的關場,處於崩潰的邊緣。

03蛙類養殖增收創利

我國養蛙歷史悠久,蛙肉更是藥食同源的優質產品。何志剛等在文章《野生與養殖黑斑蛙肌肉營養品質的比較分析》指出,養殖黑斑蛙肌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胺基酸組成合理,必需胺基酸與總胺基酸及非必需胺基酸的比值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優質蛋白質胺基酸模式。黑斑蛙是平衡膳食營養結構的優質來源,是一種營養價值高、味道鮮美的保健食品,而且養殖黑斑蛙肌肉營養品質接近並且部分指標優於野生黑斑蛙,具有良好的開發利用與人工養殖前景。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黑斑蛙和棘胸蛙開始人工馴養,歷經幾十年的發展,養殖規模龐大、養殖技術成熟。據悉,2019年黑斑蛙養殖面積已突破15萬畝。黑斑蛙主要養殖模式為稻-蛙、稻-蛙-魚(鰍)等,而棘胸蛙養殖業主要利用山澗的優質冷水資源,這不僅符合新時代水產養殖業「綠色生產、提質增效」的要求,而且在產業扶貧和鄉村振興中扮演重要角色。

早在2014年,黑斑蛙就已經在人工管理條件下全程食用全價人工配合飼料,而養殖的種苗也是經過9代以上人工選育的苗種。在黑斑蛙飼養環節,其遵循「優養、重防、精管、嚴控」的養蛙精管法,進行標準化的養殖管理和疫病防控。黑斑蛙是安全馴養品種,其養殖技術成熟、養殖環節安全可控,因此,黑斑蛙的安全性無庸贅述。

04蛙類復工復產建議

在短短幾年內,黑斑蛙的養殖規模和產量成數百倍的增長,一度成為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戰中推廣的明星品種,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現已形成了科研-推廣-養殖為一體的良性發展產業。

隨著大環境得到有效控制,人們心中的恐慌情緒也慢慢消散,各行各業也已積極復產復工。久違的餐飲業也敞開大門,正常營業,「報復性消費」可從各大餐館的門庭若市中可見一斑。隨著蛙類的解禁,市場上對青蛙的需求量也必會逐漸增加。但是,對於整體市場而言,疫情帶來的影響不會立刻消失,今年的青蛙消費高峰期可能會在端午節之後出現。這就要求養殖戶根據當下養殖情況和市場趨勢,調整養殖策略,積極有序的復工復產。

1)2020年全國新增黑斑蛙場地數萬畝,加之疫情和政策影響導致今年的苗種產量本就不足,青蛙解禁後,各地對苗種的需求量將會猛增。

2)黑斑蛙成蛙的存欄量明顯多於往年,完全可以滿足幾個月內的市場需求。因此,上半年出早蛙的養殖模式已不適用於今年的情況,晚蛙養殖模式和錯峰越冬養殖模式或將是更好的盈利模式。

3)當下,成蛙和蝌蚪疾病較多,應從「外養生態、內養生理」的維度管護好青蛙,提升抗病力和成活率,以穩產來彌補過去兩個月帶來的損失。

4)這次意外給我們最大的啟發就是:研發新品種是養蛙業的出路。社會各界應加強合作,積極投入育種工作,申報新品種。

相關焦點

  • 湖南特種黑斑蛙(青蛙)蝌蚪 養殖致富新模式
    &nbsp&nbsp&nbsp&nbsp每年的3-6月份是黑斑蛙繁育生長的季節,記者探訪了養蛙重點村湖南省益陽市資陽區黃溪橋村的湘益農業蛙稻科技發展專業合作社,在走訪過程中發現成片的稻娃培育基地
  • 黑斑蛙虎紋蛙或將受益
    黑斑蛙虎紋蛙或將受益2018-04-28 18:1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19620 次 我要評論 而在餐飲行業,牛蛙青蛙等蛙類也是熾手可熱的食材之一,隨著消費端需求的持續增長,很多業內人士非常看好牛蛙青蛙等成為繼小龍蝦之後下一個餐飲食材中的爆品。
  • 幾百億蛙產業大地震了?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被撤銷!青蛙牛蛙虎紋蛙石蛙林蛙等何去何從?
    資料圖從資料上看,目前我國的蛙類繁育利用行業總體上處於蓬勃發展階段,林蛙、黑斑蛙、棘胸蛙等主要蛙種的人工養殖已形成規模,但也面臨著諸如加工利用技術水平低、產品低端等發展難題,在這個大背景下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應運而生的,黑龍江省四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鳳春當選為第一屆主任委員。
  • 黑斑蛙、棘胸蛙或被「解禁」!其他蛙類有無希望?
    無獨有偶,近日,湖南省發布了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用途分類指志清單(參考)意見中也表明,黑斑蛙、棘胸蛙列入農業農村部目前向國務院請示有關調整水生動物名錄的建議名單中。與此同時,網上流傳的一些微信聊天截圖,聲稱湖北某些地區黑斑蛙可以繼續養殖、出售。
  • 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被撤銷!青蛙牛蛙虎紋蛙石蛙林蛙等何去何從
    資料圖從資料上看,目前我國的蛙類繁育利用行業總體上處於蓬勃發展階段,林蛙、黑斑蛙、棘胸蛙等主要蛙種的人工養殖已形成規模,但也面臨著諸如加工利用技術水平低、產品低端等發展難題,在這個大背景下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應運而生的,黑龍江省四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鳳春當選為第一屆主任委員。
  • 黑斑蛙、中國林蛙等相關蛙類,可養殖食用
    黑斑蛙等本土蛙類品種是否可以養殖食用,此前一直沒有定論。5月28日,蛙類養殖戶們終於等來了相關政策。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下發的《關於進一步規範蛙類保護管理的通知》明確,對於目前存在交叉管理、養殖歷史較長、人工繁育規模較大的黑斑蛙、棘胸蛙、棘腹蛙、中國林蛙(東北林蛙)、黑龍江林蛙等相關蛙類(以下簡稱「相關蛙類」),由漁業主管部門按照水生動物管理。
  • 黑斑蛙、中國林蛙等蛙類按照水生動物管理,可養殖食用
    黑斑蛙、中國林蛙等蛙類按照水生動物管理,可養殖食用 2020-05-31 1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廣西桂林全州「青蛙王子」楊軍 靠養蛙年銷售收益240多萬元
    (左)和楊軍(右),他們養殖的黑斑蛙年產量達到了10萬斤。我採用的是定期用中草藥預防,比如黃芪苷,這樣既可以達到增強青蛙抵抗力的效果,同時又可以保全蛙肉美味口感。」楊軍說,想養好黑斑蛙,得花好一番功夫才行。養蛙尚屬於新興行業,沒有農業保險,一切風險都得自己承擔。
  • 男子痴迷養「寵物蛙」,花費近百萬,為此女友跟都他分手了
    現實中有人真的把蛙當寵物養的,為了養蛙連工作可以不要,為了養蛙老闆可以不當後來李舒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現在,李舒和合伙人成立了角蛙繁殖基地,每月角蛙可以銷售角蛙上萬隻,月收入百萬元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目前,他們的基地也成為國內最大規模的角蛙人工養殖基地。
  • 探訪野生動物養殖場現狀:封控隔離下,一個「養蛙聯盟」存欄蛙達
    王仕全出生在西昌農村,從小就在田間地頭看到青蛙,兩年前和幾個朋友成立合作社,開始養殖黑斑蛙,「幾個基地養殖有30多畝,目前有黑斑蛙幾十萬隻,豐產期產值能達到五六十萬元。」養殖的黑斑蛙。黑斑蛙,屬於兩棲類蛙科動物,俗稱青蛙、田雞。
  • 天門創新養蛙模式 青蛙改性吃飼料
    走近細瞧,只見農工們用鍬輕輕下挖,掀開一片泥,泥塊裡就可剝出幾隻冬眠的青蛙。正處於冬眠期的青蛙,乖得很,挖開後也不動不叫,任憑人把它們掏出來。農工身後的白色塑料箱內,存滿了剛挖出來的青蛙。  「今天挖了1500斤,還不夠,一位客戶預訂了3000斤。」程愛華說,目前市場行情是每斤十三四元。  青蛙每年三四月份繁殖,從蝌蚪到幼蛙再長到成蛙,只需4個月時間。
  • ...聯合為蛙發聲:本土蛙與牛蛙同屬兩棲類,是安全馴養品種,不應被禁!
    包括中華鱉、烏龜在內的絕大多數龜鱉,以及蛙類中的牛蛙和美國青蛙可以養殖食用。這給產業從業者吃下了一顆定心丸。然而,不少養殖蛙類如黑斑蛙、泰國虎紋蛙、棘胸蛙等卻仍「待判決」。對此湖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向建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二級研究員曾令兵、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動物科技學院教授林蠡聯合為蛙類發聲,本土蛙與牛蛙同屬兩棲類,是安全馴養品種,不應被禁!
  • 民生溝通|養殖黑斑蛙 需辦理什麼證件?
    興寧羅先生:黑斑蛙現在國家歸為水產了,如果想在興寧市承包小於2畝的土地養殖黑斑蛙,需要辦理什麼證件?  興寧市農業農村局:根據有關規定,黑斑蛙按照水生動物管理,應辦理水域灘涂養殖證。
  • 專家呼籲: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下蛙類養殖產業究竟何去何從?
    近年來,蛙類在我國江西、湖南、湖北等18個省/直轄市都有養殖,規模化的人工養殖逐漸成為蛙類養殖的行業主導模式。全國蛙類養殖總產量正在逐年增長,2018年全國蛙養殖產量10.26萬噸,較2017年增加1.06萬噸,增幅11.57%(2019中國漁業統計年鑑)。我國目前養殖規模較大的蛙類包括:黑斑蛙、棘胸蛙、林蛙、牛蛙和美國青蛙等。其中,後兩種是國外引進的品種。
  • 可以人工養殖了!黑斑蛙、林蛙等蛙類納入水生動物管理
    三湘都市報5月29日訊(記者 李成輝)5月29日,農業農村部官網發布的《農業農村部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進一步規範蛙類保護管理的通知》(簡稱《通知》)明確,根據專家研究論證意見,對於目前存在交叉管理、養殖歷史較長、人工繁育規模較大的黑斑蛙、棘胸蛙、棘腹蛙、中國林蛙(東北林蛙)、黑龍江林蛙等相關蛙類
  • 湖南目前已知有蛙類57種 長沙城最常見的是黑斑蛙
    湖南有蛙類57種,最常見的是黑斑蛙入夜,城市的公園和小區裡,蛙聲準時響起,尤其在雨天,蛙聲更是此起彼伏。其實我們聽到的蛙聲,除了青蛙的鳴叫,還有蟾蜍的聲音。「湖南目前已知有蛙類57種,隸屬6科22屬。」
  • 海南泰蛙解禁!佛山泰蛙解除監控,福建擬將蛙類列入水生動物
    被禁售近2個月的虎紋蛙終於迎來好消息,3月10號下午,海南一養殖戶收到當地政府答覆表示,「經工作人員核實,養殖的虎紋蛙現已可以售賣。」海南虎紋蛙養殖戶懸著的心終於可以落地了。此外,昨天廣東佛山三水某泰蛙養殖戶也收到當地市自然資源局三水分局通知:「您養殖的泰國青蛙品種不在林業野生動物監管範圍,可取消監控標識。」
  • 黑斑蛙「歪頭」的病原已經確定--米爾伊莉莎白菌是罪魁禍首
    黑斑蛙「歪頭」的病原已經確定--米爾伊莉莎白菌是罪魁禍首2017-11-04 18:4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南湖網        瀏覽量: 7974 次 我要評論 (通訊員&nbsp&nbsp胡瑞雪)10月31日,國際傳染病學雜誌《Emerging&nbspInfectious&nbspDisease》在線發表華中農業大學
  • 黑斑蛙、棘胸蛙等按水生動物管理,虎紋蛙仍有待明確
    關於虎紋蛙,將根據專家論證意見,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調整時予以明確。5月29日,農業農村部公布《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以下簡稱《目錄》),明確33種家養畜禽種類,黑斑蛙、棘胸蛙、林蛙、虎紋蛙等蛙類未進入《目錄》。對此,農業農村部負責人表示,蛙類是兩棲動物,不屬於家畜家禽範疇,不能列入《目錄》。同日,農業農村部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印發《通知》。
  • 牛蛙養殖一畝純利10萬元起?這個地方卻在拼命拆除養殖場,下一個...
    牛蛙是傳統的蛙類養殖品種,主要在廣東福建浙江安徽等地養殖;黑斑蛙是這兩年才逐漸興起的品種,主要是在湖南湖北等內陸地區養的比較多。這兩年牛蛙養殖規模在走下坡路,黑斑蛙則是蓬勃發展。牛蛙養殖規模逐漸縮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養殖密度太高、造成的養殖尾水汙染比普通的養殖品種要大不少,浙江地區前兩年在「五水共治」的行動中,重點整治的就是牛蛙甲魚這兩個養殖品種,眼下浙江範圍的牛蛙養殖規模已經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