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日本是世界上最擅長保存文物的國家,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古文物的保護意識非常強,連日本人自己都說:日本的古建築就是大唐的建築博物館,這話不假,唐朝時日本充分學習和吸收了大唐文化,很多文物都能看到中國文化的影子,日本最具特色的就是他們古人穿的鎧甲,這些鎧甲全是用竹子做的,個個精美絕倫,在戰場上的防護能力一般,更多時候是武將的一種裝飾品,撐門面、裝13用的。
這是大友宗麟的鎧甲。大友宗麟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曾搶過家臣的妻子。沉溺於酒色之中。行事不夠狠辣,有點婦人之仁,志向和眼光都有一定局限性,稱霸北九州後,沒有對外擴張的欲望,使得大友家走向沒落。根據甲冑推測,大友宗麟的身高在1米58左右,在當時屬於中等偏高了。
日本的前身是九州島上的「倭奴國」和」狗奴國「,這不是咱們給起的,是他們自稱的,倭奴國和狗奴國被後來的邪馬臺國滅了,邪馬臺的讀音是:yemato,翻譯過來叫「大和」的意思,東漢光武帝時期,倭奴國曾派使臣來中國,光武帝封倭奴國王為「倭王」,並頒發一個雞蛋大小的金銀,目前在日本福岡博物館,是日本國寶級文物。圖為德川秀忠大鎧。
日本戰國時期,成年男子的身高普遍在一米四到一米五之間,曾有一個葡萄牙傳道士見過他們打仗的場景,這樣描述道:」一群山公騎著狗在互毆「。這是本多忠勝大鎧,實物就是一套」童裝「。本多忠勝身高1米4,是德川家康麾下的猛將,沒文化,但是打仗勇猛,織田信長稱他是「日本猛張飛」,豐臣秀吉稱他是「天下第一」,一生大小57戰,未曾受傷。
日本戰國時代,天下大亂,一個彈丸之地,分成66個小彈丸在相互廝殺,當時一萬石能養200個日本兵,百萬石的超級大名不吃不喝,也只能養2萬兵。一般超過3000人,算大軍了。圖為池田輝政的大鎧,池田家巔峰時,就是百萬石大名。池田輝政的身高一言難盡,一米三。
日本戰國第一名將,武田信玄的大鎧,日本人裝飾鎧甲,喜歡用動物的毛髮,來展示自己的勇武,上圖面具上的白色毛髮是豬鬃。中國稱一個很能打的人為」虎將「,日本最猛的猛獸是野豬,所以日本用豬突之將來形容一個武士的勇猛。很多日本武士都喜歡穿武田信玄這款,比如來島通總。
純手打,希望看完的朋友點個讚唄!
您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回一一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