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晚期十大名將,第一位號稱「兵聖」,第十位勇猛堪比張飛

2021-01-14 文史磚家

文/格瓦拉同志

本文為作者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明朝中後期,日本處於曠日持久的混戰當中,史稱戰國時代。日本的戰國時代,以1467年應仁之亂開始,至1615年大阪之戰后豐臣氏被滅為止,時間長達148年之久。在這個時期,面積約為中國1/30的日本,竟然被分割為66個藩國(藩國首領稱大名),之間互相攻戰。隨著統一勢頭的加快,一大批名將「扎堆」湧現,在戰國末期的戰場上表現非凡,上演著一段段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其中,以如下十位名將的表現最為人稱道。

1.武田信玄(1521-1573年)

武田信玄為甲斐武田氏第17代家督(家族首領),綽號「甲斐之虎」,有「戰國第一名將」、「戰國兵聖」美稱。武田信玄行軍布陣按《孫子兵法》中提倡的「風林火山」原則,以戰術靈活機動而著稱,開創「甲州流」兵法。

武田最知名的戰法為「啄木鳥戰法」,具體方法是為派遣機動力高的精銳部隊迂迴到敵軍背後進行攻擊,待敵軍向前方敗退時,再用留守本陣的軍隊加以狙擊,效果頗佳。

2.上杉謙信(1530-1578年)

上杉謙信為越後國守護代(代理大名),綽號「越後之龍」,被視為戰國最強的武將。上杉謙信篤信佛教,自稱毘沙門轉世,在戰事中秉持「義」的理念,在戰國亂世中顯得尤為特別。

其戰法被稱為「車懸之戰」,方法為將旗本武士(即貼身侍衛)聚集在陣型中央,其餘各隊成放射狀擺開,象風車的翼一樣轉動,輪流攻打敵軍,以此使得敵軍疲於應付,而本軍得到休息。

3.織田信長(1534-1582年)

織田信長為尾張國大名,「戰國三傑」之一,因性格古怪張揚,不流於世俗,故綽號為「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最擅長使用火器,其「三段擊」戰法名揚日本,並助其擊敗眾多強敵,稱霸日本。

「三段擊」戰術為,首先安排3000名火槍手在陣前安置防馬柵,然後安排士兵3個人一組,讓其中射擊精度最高的士兵充當射手,其餘2個則負責槍彈和火繩的裝配工作,從而實現不間斷射擊。

4.豐臣秀吉(1537-1598年)

豐臣秀吉原名木下藤吉郎,由足輕武士(低級步兵)起身,因侍奉織田信長而崛起,在織田信長遇害後代領其眾,最終擊敗各敵對大名,首次形式上統一日本。

豐臣秀吉經常使用的戰法為「水淹敵軍」及「絕糧戰法」,而以後者最為著名。所謂「絕糧戰法」就是把敵城完全圍困,然後以十倍的價格購買該地的糧食,使得城內無糧,待敵軍飢餓難忍之際,然後才突然圍城,使敵軍不戰而潰。

5.德川家康(1543-1616年)

德川家康為德川幕府首任將軍,因性格沉穩,忍耐力驚人,被稱為「戰國第一忍者」。德川家康講究後發制人,並以此真正統一日本。桶狹間之戰後與織田信長結為同盟,本能寺之變後先與豐臣秀吉對抗,後又迫於形勢而向其臣服。

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在關原合戰中擊敗豐臣氏,確定了霸權,並於1603年建立德川幕府。1615年通過大阪之戰,德川徹底消滅豐臣氏殘餘,正式統一日本。

6.毛利元就(1497-1571年)

毛利元就由安藝國小豪族起身,終成為統治西日本十國的大勢力,人稱「西國第一智將」。在1517年的有田中井手之戰中,初次上陣的毛利元就以區區千餘眾擊殺武田元繁,由此名震日本。

此後,毛利家東克尼子氏,西破大內氏,勢力急劇擴張。最終於嚴島合戰中一舉擊敗大內家權臣陶晴賢,繼而攻滅尼子氏,威震關西,並一度染指北九州。

7.真田信繁(1567-1615年)

真田信繁為豐臣氏武將,有日本「戰國亂世最後的英雄」之稱,與源義經、楠木正成一起被視為日本史上「三大末代悲劇英雄」。

真田信繁在率領旗本衝擊敵軍時常使用「影武者」戰術,將軍隊分做幾個小隊,都手持真田氏六文錢的戰旗突入敵陣,使敵人無法分辨哪個才是真的主將。同時,讓忍者混入敵軍陣中,散布流言,從而最大可能使敵軍發生混亂。

8.伊達政宗(1567-1636年)

伊達政宗為奧羽地方大名,江戶時代仙臺藩的始祖,因兒時右眼失明,故人稱「獨眼龍政宗」。伊達政宗最引以為傲的是其「騎馬鐵炮」戰法,並屢試不爽。

奧羽是名馬產地,故而伊達政宗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並使用攜帶鐵炮的騎兵部隊作為騎兵的前衛。士兵一邊騎馬奔馳,一邊用鐵炮射擊,威力非常強大,曾在大阪之戰中一舉揚名。

9.北條綱成(1515-1587年)

北條綱成為今川氏家臣福島正成之子,幼名竹千代,後因娶北條氏當主(即家長)北條氏綱之女為妻,名列北條家,遂改稱北條綱成。

北條綱成的巔峰之作是1546年的河越城保衛戰,當時北條綱成僅以3000餘眾抵禦來犯的20萬關東聯軍,堅守半年左右。因所率部隊均插黃旗為號,被世人稱為「地黃八幡」,令人敬畏。

10.本多忠勝(1548-1610年)

本多忠勝為德川家康家臣,綽號「鬼之平八」,有「戰國第一強將」、「日本張飛」的美稱。忠勝雖然沒有文化,不通兵法,用兵作戰的技巧全憑經驗與天賦,但每次出陣都使敵人聞風喪膽。

本多忠勝有三件揚名於世的「法寶」裝備,即鹿角兜、蜻蛉切和鍾馗馬印,每當在戰場上出現,常能令敵軍聞風而遁。忠勝生平五十七場戰役未曾受傷,故有人稱其為「八幡大菩薩」的化身。

相關焦點

  • 日本戰國時期十大名將:第一名險些一統天下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在這群雄割據的年代日本湧現了大量名將,其中功績最顯赫的被十人被統稱為「日本戰國十大名將」,日本古代名將排名誰最厲害? 九、本多忠勝 本多忠勝有著戰國第一猛將之稱,被許多人稱為日本張飛,小編很疑惑人們為什麼喜歡將日本的戰國時代與中國的三國時代相關聯。 本多忠勝十歲時就開始侍奉德川家康,後因驍勇善戰而得到重用,並且創下了五十七場戰役未曾受傷的神跡,都認為他是菩薩化身, 使得敵人聞風喪膽。
  • 日本戰國時代十大名將盤點:甲斐武田信玄名列第一,號稱「戰國第一...
    日本的歷史上也有一個類似於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時期,在日本的史籍中,這個時期也被稱為「戰國時代」。只不過,日本戰國時代的時間比中國戰國時代可晚多了,相當於中國的明朝中後期。這個戰國時代從公元1467年的「應仁之亂」開始,到1615年大阪之戰后豐臣氏被消滅為止,只存在了148年。而在這一時期,日本也出現了一些風雲人物。
  • 實拍日本戰國鎧甲:他身高1米4,被譽為「日本猛張飛」
    導讀:日本是世界上最擅長保存文物的國家,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古文物的保護意識非常強,連日本人自己都說:日本的古建築就是大唐的建築博物館,這話不假,唐朝時日本充分學習和吸收了大唐文化,很多文物都能看到中國文化的影子,日本最具特色的就是他們古人穿的鎧甲,這些鎧甲全是用竹子做的,個個精美絕倫,在戰場上的防護能力一般
  • 日本戰國名將之動物系列
    所以豬武士是用來形容一個武士非常的勇猛。日本還有個詞叫:「豬突猛進」,是一往無前的意思。日本有一種步兵戰術叫:「豬突」,就是無視對方人數, 像野豬一樣衝鋒。日本戰國時期被稱作豬武士的人很多,最有名的是:喧譁上等的豬武者福島正則(天下無敵的豬--福島正則)。騎豬女戰士【犬】前田利家,屬狗,幼名犬千代。擅長使用槍,綽號:「槍之又左」。豐臣政權的五大老之一。
  • 日本戰國時代10大最強武將,真田幸村居榜首,上衫謙信排第二
    1、真田幸村:真田幸村在日本人的心中擁有很高的地位,可以說是歷史人物中的「偶像派」,但是人家是憑真刀真槍的實力給自己招來的粉絲。真田幸村是日本戰國末期名將,戰國亂世最後的英雄。2、上杉謙信:上杉謙信, 日本戰國時代名將。越後國守護代長尾為景幼子,幼名虎千代,成年後稱長尾景虎。
  • 古往歷朝歷代名將武廟榜,一聖、一亞、十哲、六十一將
    殿外東西兩廡六十一將白起郿邑人(今陝西眉縣常興鎮),戰國四大名將之首,古今中外十大殺神之一。孫臏戰國初期齊國人(今山東菏澤)齊國軍師。廉頗中山苦陘人(今河北定州市)戰國末期趙國名將,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李牧趙國柏仁人(今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古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曹參泗水郡沛人(今江蘇沛縣)西漢開國功臣,攻下兩國和一百二十二個縣,後拜為相國,漢朝第二位相國。周勃沛郡豐縣人(今江蘇豐縣)西漢開國名將,封威武候。
  • 戰國時期:東方六國八名將都有誰上榜?
    東方六國八名將,出自賈誼的《過秦論》,《過秦論》載:「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此八人因而成為東方六國八名將。  東方六國,亦稱山東六國,指的是,戰國時期,秦國崤山以東的魏國、趙國、韓國、燕國、齊國、楚國,由於賈誼列舉的八位名將,皆出自「東方六國」,故被稱為東方六國八名將。
  • 盤點日本戰國時期的「五虎上將」,真田幸村排第二,雷神排第三
    日本戰國時期,真的堪稱「萬村大戰」,那鬥得叫一個激烈,拋開規模不說,單論戰爭頻率的話,恐怕中國古代春秋戰國時期都比不上;在如此高強度的戰鬥中,還是有一些天賦異稟的猛將湧現了出來,現在就來盤點下日本那個時期的「五虎上將」。
  • 此人號稱日本「張飛」,身高1.43米,位列日本四大天王
    張飛有多高?歷史書上找不到真正的記載,不過著名的小說《三國演義》中,張飛身長八尺。漢代一尺大約是0.231米,換算下來演義中的張飛應該有1.85m。從這個數據來看,即便在現代,張飛也是個大高個。可要記住,不光中國人所喜歡《三國演義》,日本也喜歡《三國演義》。
  • 名列東亞十大名將之首,比成吉思汗都還猛,李舜臣到底憑什麼?
    以前有韓國雜誌做過關於東亞名將的盤點,排出了他們所認為的東亞十大名將,這裡面有很多咱們熟悉的名字,比如日本戰國時期的戰神級人物織田信長
  • 《三國演義》十大用槍名將,第一名當然是常山趙子龍
    刀槍是十八般武藝中最常見的兵器,三國時期名將使用最多的也是這兩種兵器,用刀名將昨天已經說過前三名是關羽,孫堅和顏良;論起用槍名將,無論是武力還是名氣和用刀名將比起來是不相上下,今天就盤點下三國時期的十大用槍名將,對他們的實力做一個排名。
  • 日本人眼中的亞洲十大武將!日本韓國中國各佔幾席?
    2020-12-17 04:14:03 來源: 李裡說娛樂 舉報   前段時間韓國人做了個亞洲十大名將排行榜
  • 日本戰國名將的奇異盔甲大盤點,第七名很搞笑,第一名無爭議
    日本戰國時期曾出現過許多讓我們為之稱道的赫赫有名的猛將,而在後世民眾的傳言中大多都已將他們神化,遊戲裡更是將他們直接搬上了中國三國時期的舞臺,讓這些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威武神將正面碰撞。在遊戲中,我們經常能看到戰國時期的大將身上穿著的盔甲很多都是誇張至極,要不就很大,要不就很醜,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日本戰國時期那些大將的保命胴丸具足有什麼奇特之處。第十名 本多忠勝本多忠勝是德川家康旗下的一枚大將,被譽為戰國第一猛將,豐臣秀吉稱其為「日本第一,古今獨步之勇士」。還有「日本之張飛」等諸多稱號,在《戰國無雙》遊戲中更是把他當做呂布的頭號勁敵,總之就一個字,強。
  • 日本戰國名將們有多高?換算成現在的身高后,也許你會被逗笑
    在應仁之亂後,日本大名紛紛崛起,不聽從足利幕府的命令,各自割據一方,開啟了戰國時期,而這其中也有眾多能人猛將輩出,但是那時的日本人身高實在是讓我們了解後不禁莞爾。日本時期有一位被稱為當世猛將的將軍,叫本多忠勝,他是德川家康的部將,與酒井忠次、神原康政和井伊直政共稱為「德川四天王」,作戰時勇猛無敵,頭戴鹿角兜、手持的蜻蛉切,殺敵於陣前,威風八面,平生所戰五十六場沒有受過傷,人們皆稱之為神,稱為「八幡大菩薩」在人家的化身。
  • 唐朝武廟十哲:戰國三人入選,三國僅諸葛亮入內
    孫武(前545年—前470年),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他曾率領吳國軍隊大敗楚國軍隊,佔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覆亡楚國。唐肅宗時,入選武廟十哲。宋徽宗時,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吳起(前440年—前381年),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吳起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在楚國時,曾主持「吳起變法」,後因變法得罪貴族,遭其殺害。其著作有《吳子兵法》傳世。 唐肅宗時,吳起位列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廟十哲。宋徽宗時被追尊為廣宗伯,為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 呂布關羽趙雲馬超張飛,誰才三國演義中武藝第一人
    但是細看《三國演義》,就會發現,呂布並非如此,呂布所殺的對手中無一人是一等高手,如:在虎牢關會戰十八路諸侯時,呂布殺得眾諸侯的軍隊將領們談虎變色、但文人諸侯孔融的部將武安國卻敢與交戰,打了十餘合,呂一戟殺斷了武安國的手、並未將武殺死;  武安國受傷殘……等,被呂布所殺的將領裡,卻沒有一人是三國裡的頂尖一流高手,僅是書中述說是名將而已,但未在書中見此這些人有英雄的壯舉;
  • 群雄並起的戰國時代湧現出的九大名將
    減灶添兵黑夜寒——馬陵之戰 戰國九大名將(二)田單 火牛陷陣萬人驚,壯志沖天戰鼓鳴。 齊國山河歸舊貌,金戈鐵馬似狂風! 註:戰國名將之中能把仗打得象掃地一樣的,只有樂毅和田單! 戰國九大名將(三)樂毅 幽燕大地起狂飆,席捲黃河萬裡濤。 略地奪城如落葉,齊山王氣頓然消! 註:戰國名將之中能把仗打得象掃地一樣的,只有樂毅和田單!燕,讀"煙"。
  • 春秋戰國七大猛將,田單第六,李牧第二,第一爭議至今無人敢撼動
    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們中華民族第一個大黃金時代,這個時代是人類思想的一次大爆炸,出現了許多的思想流派,他們影響深遠;同時,在諸侯眾國的無數戰爭中,也湧現出許許多多的天才的軍事人物,成為後世所津津樂道的英雄,如下的十大名將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 誰是最廣為人知的日本人?足球佔多數,大家都期待的在第44位
    日本人在世界上很多人中的印象都是自律、有禮貌等等,並不是僅僅是因為世界盃比賽結束的時候給客隊打掃更衣室才這樣,而是他們一直以來都保有的這種基礎,所以我們看到有更多的歐洲球星們職業生涯暮年想體驗亞洲足球,都會來到日本,比如伊涅斯塔、波多爾斯基等等。
  • 《三國演義》中,魏蜀吳排名前十名的武將分別是誰?
    也正是因為《三國演義》的影響,曹操的狡猾奸詐、關羽的忠義勇猛、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都成為了後世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不過,相比於諸侯的雄才大略、謀士的運籌帷幄,還是武將們的驍勇善戰更被人們關注,在民間,"五虎上將"、"五子良將"、"江表十二虎臣"等組合可謂是十分知名和被人喜愛的。那麼,《三國演義》中魏、蜀、吳各國的武將前十名是誰?為什麼這麼選?他們又該被如何排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