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學語文教育重要使命:增強文化自信,彰顯家國情懷
2020年廣東省中考語文試卷依然是由基礎、閱讀、寫作、附加題四個部分組成。體現了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文化傳承」四個核心素養成為語文教育的重要方向的思想。
古詩文理解默寫
古詩文理解默寫集中漢唐宋元,唐朝的古詩文默寫高達5分!這個與唐朝文人的地位和文化蓬勃發展是分不開的。同時,在語言運用題中,考查的是修辭中對偶句的運用,考核的內容是盛唐詩歌的別樣風貌,體現了文化傳承,增強文化自信,這也是中學語文教育的重要使命。
課內課外文言文
課內文言文,考的是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課外文言文是節選自《舊唐書·文苑傳》「孔禎為蘇州長史」的選段。一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一個「恩寵不可恃」,題型不變,內容上彰顯出「立德樹人」的品質,這又無意間透露出語文教育的殷切期望——傳統美德的繼承與發揚。
現代文閱讀
實用類文本閱讀考的題型略有變化,實用類文本考查《北鬥,國之重器》,文章對邏輯順序的把握提高了要求;文學類文本《與母親相守50天》指向「在疫情中感悟親情」,考查學生對文章選材、主題的理解和探究。兩篇閱讀都同樣體現了「家國情懷」的主題。
作文
今年是以「自律的樂趣」為內容寫一封信的應用文。形式創新,文體選擇多樣化。接軌高考,今年為任務驅動型,考查的是應用文中的書信,打破了以往全命題作文和半命題作文的形式。立意深刻,重點是讓學生體會到「自律」背後的「樂趣」,從「樂趣」這一點上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回歸到生活實際,回歸到語文素養,目的是要用「自律」教育成就「立德樹人」,從而促進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長。選材貼近生活,要求作文的選材更側重從社會視角關注個人的自我成長。
二、給2021年中考生的備考建議
1、在生活中多運用語文,把學到的語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從而在生活中積累更多的語文素材,比如俗語、寫作素材等等。
2、體悟情感,細心觀察生活。
3、系統的閱讀技能的訓練。
實用類文本,文章來自生活,聚焦時事,不是要把他們當成枯燥的閱讀訓練,而是掌握這些文本的閱讀方法,對於擴充我們的知識面是大有好處的。文學類文本,也是來自於生活,也應該服務於生活。而且每年考的題型,大同小異。系統地掌握這些閱讀技巧,便可更輕鬆地應對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