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哨人
「吹哨人」一詞源於西方國家警察吹哨子的動作,當察覺到有罪案發生時,警察通常會吹哨來引起同僚和民眾的注意。「吹哨人」由此延伸,可以用來指代那些最早發現問題並向公眾發出預警,以採取某種糾正行動的人。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北宋大家張載寫下的「橫渠四句」即吹哨人之精神所系。世上沒有從天而降、刀槍不入的超級英雄,只有一個又一個心懷眾生、挺身而出的凡人。
他們是迷霧中的哨兵,在暴風雨來臨前拉響警報,只為喚醒渾然不知的人民;他們是社會公義的守衛者,挺身而出對不公與黑暗說「不」,只為還世界以真相;他們是努力閃爍的螢火,在沒有火炬的暗夜裡發光發熱,只為帶來點點光明。
適用考點:
英雄、責任與擔當、道德與良知、家國情懷
往年真題:
2019年天津卷《個人和國家的關係》
2015年北京卷《假如我與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
2013年上海卷《更重要的事情》
2011年上海卷《一切都會過去PK一切都不會過去》
1.張繼先:「疫情上報第一人」
榮譽成就: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上報第一人、「非典」疫情防治專家組成員、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內科主任
事跡回放:
2019年12月27日,4位不明病毒引起的肺炎患者牽動了張繼先的心。憑著「非典」戰役的防疫經驗,對傳染病疫情高度敏感的她立刻意識到:「這裡肯定有問題!」張繼先立刻將4名病人單獨隔離,以免交叉感染。當日,她便向醫院院感辦、醫務部等相關部門作了匯報,由醫院上報給江漢區疾控中心。
12月31日上午,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抵達武漢,進行相關病毒分型檢測、隔離治療、終末消毒等工作。下午,武漢市衛健委對外正式發布了第一則通報:武漢地區發現了病毒性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離不開及時的判斷,張繼先堅定地說:「我們現在感覺自己做對了!」
2020年2月4日,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告稱,決定給予「疫情上報第一人」張繼先同志記大功獎勵。
一個多月以來,張繼先作為醫院救治的「帶頭人」,一直堅持在疫情防治的最前線。日漸嚴峻的疫情蔓延形勢考驗著醫護人員的體力與毅力,他們像消防隊員一樣,奮不顧身地在救火。為了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張繼先竭盡了全力,她動情地說:
「我這次把一生的眼淚都用完了。」
2.李文亮:疫情「吹哨人」
榮譽成就:
疫情「吹哨人」、武漢中心醫院眼科醫生
事跡回放:
李文亮是武漢市中心醫院一位眼科醫生,在2019年12月人們對新冠肺炎的認識還有限之時,他便率先披露不明肺炎有關情況。可惜當時正值疫情初期,未知太多,他的預警並未得到充分的重視。
此後,李文亮就一直在醫院從事救治工作。2020年1月8日,李文亮在未做防護的情況下,接診了一個無明顯發熱症狀的新型肺炎患者。不久,他便出現了咳嗽、發熱等症狀,並於12日正式住院觀察。
到2月1日,李文亮才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此間他一直在呼吸內科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
遺憾的是,2月7日凌晨,年僅34歲的李文亮醫生經全力搶救無效,不幸離開了人世。談到李文亮的逝世,鍾南山院士激動而哽咽地表示:
「我認為大多數人都認為他是中國的英雄,也包括我。我為他感到驕傲,他早在十二月底就把真相告訴了人們。這是一個中國醫生,我想大多數中國醫生實際上都像他一樣。」
3.伍連德:中國「防疫泰鬥」
榮譽成就:
中國現代醫學先驅、世界上提出「肺鼠疫」概念的第一人、華人世界的第一個諾貝爾獎候選人
事跡回放:
1910年12月,一種神秘的傳染病在東北流行,死亡人數過萬。臨時徵集來的護理人員對於穿戴防護服和口罩的要求置若罔聞,疫情迅速蔓延開來。伍連德臨危受命,任全權總醫官,深入疫區調查控制。
伍連德日夜兼程地奔赴哈爾濱後,進行了中國第一例有記載的病理解剖。由於舊社會的觀念認為解剖屍體是對死者的大不敬,伍連德只能秘密進行,但通過這次醫學觀察,他找到了瘟疫的真正元兇——鼠疫桿菌。
伍連德拉響了「肺鼠疫」的警報,並採取了隔離疫區、控制交通等多種防治措施。此外,他還設計發明了一種雙層紗布口罩,以防飛沫傳染。憑藉他專業的醫學知識和卓越的組織才能,疫情不久便被控制住,人們稱讚伍連德「一個人救了一座城」。
諾貝爾基金會官方公開的資料顯示,伍連德是193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候選人之一,他也是華人世界的第一個諾貝爾獎候選人。
組合技巧
「吹哨人」作為向全社會拉響警報的人,其專業知識不言而喻,他們的擔當精神更是不可忽視。「吹哨人」身上有許多閃閃發光的優良品質,因此適用於多種主題的作文。
在思考社會問題的作文中,我們可以著重體現「吹哨人」的社會良知;在討論愛國主義話題時,我們可以集中描繪「吹哨人」的家國情懷;在有關道德教育的作文中,我們可以側面凸顯「吹哨人」的責任意識與職業操守。
1. 以小見大
通過描寫人物具體的事跡,來弘揚某種共同的精神品質,或傳達一定的社會意義。切忌語言空洞,要重點著墨於人物事跡的感染力。
2. 抒情與議論相結合
不僅要列舉鋪排人物事跡,張揚情感和氣勢,而且要適當地進行現實性分析。敘議結合,才能更加真實、有說服力。
3. 採用「同一變化」邏輯
羅列在醫學行業「吹哨人」之外仍具有相同特徵的素材,簡單剖析,體現出各行各業人們的擔當精神、責任意識與家國情懷。
素材運用示例
千百年來,炎黃子孫面臨了無數次大自然給予的考驗,但總有一些平凡卻有擔當的同胞,他們不顧自身安危,奮力吹響警哨,提醒茫然的眾人:凜冬已至。(開門見山,點明主旨)
風雨飄搖的祖國東北爆發可怕瘟疫,伍連德遠赴疫區,孤注一擲,採取了隔離防控措施,以一己之力挽狂瀾於既倒,撲滅鼠疫,終結了悲劇。新型冠狀病毒在人們喜迎春節之際悄然來襲,張繼先及時警覺,第一個為疫情防控工作拉響警報,始終不渝地堅守在防疫戰場上,與奪人性命的病魔抗爭。李文亮更是靠著自己超強的專業敏感意識,向身邊的同僚發出危險到來的信號。人如其名,他用自己的生命為世間點亮了微弱的光芒。(列舉鋪排,發散描述)
魯迅先生曾在《熱風》發出願景,希望中國青年「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千夫諾諾,不如一士諤諤,如今的炎黃子孫要爭做社會的「吹哨人」,讓這種捨生忘我的責任意識與利濟蒼生的擔當精神,成為根植於華夏兒女心中的文化基因。(引用總結+升華拔高)
※補充小技巧:語言表述
1)找準重心,調整措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文風格,大家要找準重心,針對特定主題適當調整文章措辭。
2)緊扣主旨,升華意境
區別於對單個事例的深入剖析,鋪陳列舉多個人物素材講究語言的精煉、內涵的豐富,在緊扣主旨前提下,大家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文採,渲染人物的情感,升華主題的意境。
3)引用名言,增添亮點
在文章或文段的首尾引用恰當的名人名言,不但可以體現你的文學素養和知識積累,還能畫龍點睛,為你的文章添上一抹亮色。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以上內容摘自作文紙條App,轉載請聯繫紙條君)
寫在最後
喜歡這些閱卷老師都點讚的時事熱點素材?可以評論催更呢~
如果想輕鬆獲得更多:
★最新抗擊疫情的作文素材;
★小眾高逼格驚豔作文句子;
★中考高考滿分作文;
★高考中考作文真題解析與押題預測;
★高分寫作秘籍;
……
就快去應用商店搜索【作文紙條App】吧~
下面爆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