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熱點人物作文素材,看鐘南山如何「1人對接3道高考作文題」

2020-11-28 騰訊網

因為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鍾南山可謂聲震中國,成為人人崇拜的全民偶像。他逆行抗疫,心懷悲憫;勇於擔責,敢說真話;積極有為,不怕犧牲;不計得失,救民於水火,救國於危難……這樣一個熱點人物,必然會應用到作文裡,那麼該如何應用他呢?

快看名師支招,如何讓鍾南山這樣一個圓形人物應用到2020年的高考作文題中吧

開發好材料:一人多用,寫好三道高考作文題

就高考作文的素材運用而言,若能做到以幾個精選的萬能素材去應對所有的高考作文命題,那肯定是高考作文的最佳路徑。而能「一人多用」的素材,即使不能說其為「萬能」,但至少也應成為考生寫應試作文的首選。那麼,如何做到「一人多用」呢?

01突出重點,截取核心。

同一人物材料可以提煉出不同的論點,也可以論證不同的觀點,所以考生在敘例時可根據不同的作文命題而有所側重,使其與主旨契合的內容成為敘例的重點。在具體的敘例中,考生所截取的內容,只要能夠論證作文主題的那些細節,其餘則需要刪除,否則就會顯得贅餘,不僅無法突出事例的重點,還會影響論證力。

02定向轉述,凸顯旨意。

敘例時要根據所要論證的道理而進行必要的「轉向」,以保證完好地論證主題,且無牽強拼湊之感。特別是關於人物的材料,只要稍微改變一下敘述的角度,它就可以為不同的觀點服務。因此,敘述需要「定向」,這個「向」是論據證明論點的指向、方向。

03挖掘增補,點石成金。

所謂挖掘增補,就是根據論點的需要,將人物事例中隱藏的東西挖掘出來,增補一些與論點相近或相似的詞句,使論據與論點發生內在的聯繫,從而直接證明論點。

下面,我們就以鍾南山為例,探討「一人多用」的具體實施手段。

作為高考作文材料,鍾南山是一個非常典型且豐滿的人物,他逆行抗疫,心懷悲憫;勇於擔責,敢說真話;積極有為,不怕犧牲;不計得失,救民於水火,救國於危難……幾乎可以適用於大部分高考作文題。對於這樣的「圓形」人物形象,考生若能按照上述三種方法進行用材,就有可能寫出優質的高考作文。

鍾南山:掛帥逆行的勇敢戰士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疫情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他仿佛一劑社會情緒的鎮靜劑,公眾對他的信任超乎尋常。這種信任來自鍾南山2003年領軍抗擊「非典」做出的重要貢獻。2020年,84歲的他再次臨危受命,出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他明確提出新冠肺炎存在「人傳人」現象,建議公眾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自己卻做了「逆行者」,義無反顧趕往武漢防疫第一線。這位在2003年抗擊「非典」期間敢講真話、敢涉險灘、敢啃硬骨的老人,在2020年再次成為全民偶像,為全體國人所愛戴,所崇拜。

但是誰能想到,曾經出身醫學世家,又是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優秀學生的鐘南山,其學醫之路並非坦途,他當過校報編輯、被下放到農村鍛鍊、燒過鍋爐……畢業後整整11年,他都沒有從事醫療工作,直到43歲那年才獲得公費赴英國愛丁堡大學深造的機會。對於心愛的醫學事業,他奉獻了全部身心,白衣執甲,永遠站在抗疫第一線。2020年8月11日,鍾南山被授予「共和國勳章」。

話題提煉

素材高度概括了鍾南山既有院士的專業又有戰士的勇猛、國士的擔當,充分彰顯其醫者仁心和國士風範,適用的寫作話題頗為多維。

從鍾南山2003年領軍抗擊「非典」,2020年又抗擊新冠肺炎的角度,可以提煉出「醫者仁心,家國天下」「責任使命,悲憫情懷」等多個話題。

從鍾南山做「逆行者」,敢醫敢言的角度,可以提煉出「最美逆行,不怕犧牲」「堅持真理,尊重事實」「英雄精神」等多個話題。

從鍾南山成為全民偶像的角度,可以提煉出「榜樣力量」「崇尚英雄」等多個話題。

從鍾南山經歷過諸多挫折與磨難,卻一直沒有放棄對醫學的執著追求的角度,可以提煉出「當有所為,方迎轉機」「百折不撓,終有迴響」等多個話題。

真題對接

就高考作文命題而言,每一道題目的寫作方向都是多元的,這樣就為一材多用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

2020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題「中國面孔」,我們可以從「家國情懷」「無私奉獻」等角度入手,這樣就可以用鍾南山的素材來論述「醫者仁心,家國天下」「責任使命,悲憫情懷」等觀點。

2020年高考全國卷Ⅲ作文題「如何為自己畫好像」,我們可以從「為自己畫好像,為他人樹榜樣」「找好鏡子,正確認識自我」等角度入手,用鍾南山的素材來論述「最美逆行,榜樣力量」「堅持真理,畫好自己」等觀點。

2020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題「人對事物發展進程是否無能為力」,我們應該明白,面對「事物的發展進程」,人一定要「有所作為」,才可能把轉折變成轉機。故此,可以用鍾南山的成長素材來論述「當有所為,方迎轉機」等觀點。

寫2020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題「每一都有自己的功用」,我們可以從「個體對社會的責任與價值」「個人與群體」等話題入手,這樣就可以用鍾南山的素材來論述「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無私奉獻,不計得失」等觀點。

速用角度1    醫者仁心,書寫家國情懷

速用示範

每逢國家有難,必有英雄挺身而出,許國不復為身謀。17年前抗擊「非典」,他敢醫敢言,贏得百姓的信任;17年後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84歲的他再度披甲上陣,逆行趕往抗疫前線。他,就是鍾南山院士。接受媒體採訪時,鍾南山院士含淚說道:「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個英雄的城市。」鍾老眼角的熱淚,體現了他心繫百姓、為國為民的高尚品格,體現了他的醫者仁心,也體現了他堅信中國必勝的信念!透過這雙含淚的眼睛,我們看到了堅忍、擔當的中國面孔。

(2020年高考天津卷優秀作文《眼·眼·眼》)

運用點撥

所給示例原題為《眼·眼·眼》,考生明裡寫鍾南山抗擊新冠肺炎期間「含淚的眼睛」,實則論述了他「醫者仁心」「心懷家國」的精神品質,以此來論述「堅忍、擔當的中國面孔」。在對鍾南山素材的運用上,考生先以鍾南山17年前抗擊「非典」、17年後再度披甲上陣抗擊新冠肺炎這樣兩個特定的典型鏡頭,聚焦了眾人關注的熱點事件。之後,考生採用定向敘例的策略,抓住「鍾南山含淚的眼睛」這個核心點,不但緊緊扣住了命題中的寫作任務「中國面孔」,而且有力地論證了觀點。

速用角度2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速用示範

繪出更好的自己,需要榜樣的力量。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抗擊疫情的悲壯和堅忍,也讓鍾南山院士成為很多人的榜樣和偶像。

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鍾南山就是這樣的一個榜樣,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他勇敢逆行,成為老百姓心目中的定海神針。他猶如一個價值坐標和精神燈塔,指引我們不斷奮鬥,不斷前行;他猶如一個火把,點燃我們的「希望之燈」,照亮並溫暖我們前進的道路。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有什麼樣的榜樣,就會影響和激勵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讓我們以鍾南山院士為榜樣,不斷努力繪出更好的理想中的自己,向榜樣看齊,給自己的精神補「鈣」。

(2020年高考全國卷Ⅲ優秀作文《畫出最好的自己》)

運用點撥

示例語段提出「繪出更好的自己,需要榜樣的力量」的觀點後,順勢論述了鍾南山之所以成為很多人的「榜樣和偶像」,是因為其在疫情中的「勇敢逆行」,並在後文的論述中反覆強調「榜樣」的重大作用。對鍾南山素材的運用,考生機智地採取了定向轉述的方法,將鍾南山努力引向了「榜樣」這個著力論述的題旨,於是最終凸顯了「勇敢逆行的鐘南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的觀點,不但讓素材與主題有機勾連,而且水到渠成,頗為自然。

速用角度3    積極有為,化危機為轉機

速用示範

積極有為,才能迎來轉機。在我們看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鐘南山院士的人生一定是一路坦途,其實不然。青年時代,在山東支農,他的腳踝膿腫成一個大球,險些截肢;在河北山區下鄉,深仞湍流險些奪走他的性命;「文化大革命」期間回到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鍋爐房熊熊的火舌,險些烤焦他這個鍋爐工……但是面對他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的轉折,他積極作為,渡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他讓我們相信,積極有為,才能迎來轉機。

(2020年高考上海卷優秀作文《積極為之,迎來轉機》)

運用點撥

示例避開抗疫中的鐘南山的熱點,選擇鍾南山的成長經歷為論據,有效地論證了「積極有為,才能迎來轉機」的論點。於此,考生採用了挖掘增補的素材運用技法,將鍾南山年輕時遭遇的挫折撿拾起來,敘議結合,精心組接,最終點石成金,極為巧妙地契合了題旨,可謂匠心獨運,妙手天成。就鍾南山這個人物素材而言,眾多考生都習慣於聚焦其兩次輝煌「戰疫」之事上。事實上,關注者眾多,就難免讓素材成為「熟面孔」,缺失新意。

古語云:「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人物素材浩如煙海,但要四兩撥千斤,巧妙運用「一人多用」,考生就需要有突出重點,定向轉述,挖掘增補的意識,以將有限的素材運用於無限的高考命題寫作之中。諸如上述2020年高考優秀作文的片段,將鍾南山這個人物素材運用於不同的作文試題,收到了以一敵十的效果,確實是值得考生借鑑的。

相關焦點

  • 高考語文作文預測 2020高考語文關於疫情作文素材範文參考
    2020年春節,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國人民投入到抗擊病毒的戰鬥中。「疫情」這個詞也成為了2020年高考的熱點話題,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2020高考最新熱點素材_高考關於疫情的作文預測,大家快來看看吧!
  • 11道作文題折射語文教改新趨向
    2020年高考,全國各省市8套語文試卷共採用了11道作文題,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這些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命題把握時代脈搏,緊貼時代精神,積極回應了時代重大事件,引導考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奮鬥精神,巧妙傳遞了當下社會所普遍倡導的核心價值觀。
  • 2020高考作文題新鮮出爐,你會怎麼寫?
    劃重點2020年高考作文題出爐2020年海南高考作文題今年海南採用的是新高考Ⅱ卷,題目是寫一段主持詞。今年的作文題在我看來,符合了當下海南的發展主題。擁有了一個全新的海南自貿港身份的小島,必定會迎來四方賓朋,讓更多人的留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年我們寫過的高考作文題。
  • 2020最新語文高考滿分作文時事熱點素材:抗擊疫情中的吹哨人英雄
    在思考社會問題的作文中,我們可以著重體現「吹哨人」的社會良知;在討論愛國主義話題時,我們可以集中描繪「吹哨人」的家國情懷;在有關道德教育的作文中,我們可以側面凸顯「吹哨人」的責任意識與職業操守。1. 以小見大通過描寫人物具體的事跡,來弘揚某種共同的精神品質,或傳達一定的社會意義。切忌語言空洞,要重點著墨於人物事跡的感染力。2.
  • 2020高考語文最新十大時政熱點作文素材,提分必看
    2020高考語文最新十大時政熱點作文素材,提分必看在高考語文試卷中,作文是一座大山,要知道語文試卷的總分為150,而作文的分數是60,已經超過了三分之一,因此,若作文得分低,那語文成績就有點懸了。就近幾年的高考語文作文題目,我們可以發現,高考語文作文一直緊扣社會熱點,例如:2017年全國一卷的「老外眼中的中國關鍵詞」,涉及行動支付、共享單車、一帶一路、食品安全、高鐵等社會熱門話題。2019年全國一卷的「演講稿」提到科技進步,提到近幾年來最火熱的人工智慧,從科技進步引導人們對勞動的思考。
  • 高考作文再成熱點
    高考首日,廣東省語文作文題目出爐後立即迅速成為「網絡熱點」。從高考原題看,提供了兩組圖畫,第一組兩幅圖是一個孩子考了100分,家長給了一個吻,一個孩子考了59分,家長給了一巴掌;第二組兩幅圖是考了100分的孩子考了98分,家長給了一巴掌,而考了59分的孩子升到61分,家長給了一個吻。這個看似簡單的畫面,卻讓很多網友高呼「看不懂」。而對於這個題目,專家們的解讀也是褒貶不一。
  • 2020年高考作文題來了!疫情等重大社會事件入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2020年高考今天開始,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從教育部考試中心獲悉,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
  • 2020年關於疫情的人物事跡作文素材
    下面收集整理的關於這次疫情的作文素材,希望對於在家學習的同學們有所幫助。  1關於疫情的作文題目  《疫情在前,重任在肩,90後在行動》  《讓青春閃耀未來》  《踐行青年使命,譜寫青春華章》  《凝聚青春力量,閃耀青春光彩》  《顧全大局,靈活過年》  《維繫親情的不只是年夜飯》  《疫情之下,彰顯人心》
  • 中考語文,用好熱點素材,讓考場作文更容易得高分
    具體到文章寫做,到考場作文,就是寫作水平高,素材豐富又有時代特色。熱點素材更容易成就高分考場作文。你希望我的這篇文章給即將中考的你雪中送炭,救你於詞枯文竭之中:而我更願它是錦上添花,助你高分更有勝算。說一說如何讓文章的素材更新,如何讓作文中湧動著時代的氣息。要說今年的新鮮素材,當然是疫情。
  • 2020吉林省高考作文題來了(附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匯總)
    2020年高考作文題全國卷III作文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人們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卻無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2020高考作文題全國新高考II卷作文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無論讀書還是行路,我們都會與地名不期而遇。
  • 高考英語作文寫最尊敬的人 「李華不寫信了」衝上熱搜
    高考英語作文寫最尊敬的人 「李華不寫信了」衝上熱搜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何生廷  2020-07-09 文綜地理題目被一些考生吐槽太過
  • 作文素材‖重慶市2021屆高三第一次聯合診斷測試作文素材——生命尊嚴
    高考專題素材‖ 2021屆高考作文備考素材——「美育」專題09.時文素材‖ 無錫、泰州、連雲港市期中作文題及連雲港2021屆高三第一學期期中測試作文「博士後當輔警」時評素材10.高考專題素材‖ 高考熱點素材,十九屆五中全會考點分析13.句子格言素材‖2021高考備考作文素材——句子格言(23)14.
  • @學弟學妹 孝感名師解析高考作文
    7月7日上午11:30分,隨著高考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各省高考語文作文也隨之曝光。湖北省考生使用的是語文全國Ⅰ卷試題,今年高考語文作文試題有何特點?考生如何立意?考查點有哪些?本報記者聯繫孝感一中語文特級教師史淳良和湖北航天高級中學語文教師彭蘭,就今年湖北省語文作文試題進行解析。
  • 【免費贈送】2019時事熱點梳理 | 作文素材、面試必備
    創知路時事熱點大事記,梳理收錄年度國內外重要的時事熱點,內容覆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各個領域。 思維拓展、觀念碰撞、價值多元,最重要的是,始終傳遞正能量,我們帶你走出教室,感悟窗外的風雲變幻,將世界握於手中。
  • 2020年高考作文備考,熱點素材積累:孩子成器有方向
    2020年高考作文備考,熱點素材積累:孩子成器有方向一、作文題目:「器」二、範文學習:孩子成器有方向大多數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按照自己希望的那種模式去發展而不是去尊重孩子的天性和潛能多看科幻和童話故事,可豐富孩子的幻想世界,增強孩子創作和發明的能力。一個有創造力的孩子,總是能發現其他孩子看不到的東西,這對於以後的學習,甚至是工作都是非常有利的。當在面對問題時,有創造力的孩子能通過獨特的視角快速找到好的解決辦法。孩子需要學習做事做人。怎樣和自己相處,怎樣和別人相處,怎樣和環境相處,這是做人。
  • 2020高考語文作文預測及立意介紹 疫情作文熱點素材最新
    2020高考語文作文題目預測三篇【一】  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中國式家庭情感表達方式》調查報告顯示,在受訪者中,三成人表示「家人之間不好意思說愛」,近四成人表示「想表達,但找不到合適的方式」,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愛需要表達,即使是家人之間」。
  • 高考作文,巧搭關鍵詞生成最佳立意,再用鮮活素材錦上添花
    寫作文標題很重要,如果有一個能夠讓人眼前一亮的題目,將會給作文增色不少。作為審題之後的第一份成果,標題擬定,是非常重要的。前幾篇文章,已經提到了方法,現在看大家水平如何。考題如下:兩篇文章都是高分作文,如果運用之前所教授大家的方法來鑑別高下,相信大家會很容易得出結論,第2個題目《知足雲天淡,進取風雨行》要優於第1個題目《不斷追求,不斷進取》。理由是,《知足雲天淡,進取風雨行》講得更全面,既講了「知足」,又講了「進取」,是人生中既對立又統一的兩種狀態。
  • 全國作文題超九成讀材料說話 安徽卷"最奇葩"(1)
    新京報訊一年一度的高考中,各地的高考作文題總是最受關注。新京報記者梳理今年16套高考卷作文題發現,材料作文延續了去年略佔多數的傳統,共有15套作文題,命題作文僅1套,出現在北京卷;而根據新浪微博的網絡調查,安徽卷則連續兩年被評為「最奇葩」。
  • 作文紙條APP完美押中2018年高考作文題
    6月7日上午,一年一度的高考語文考試結束後,很多考生紛紛在一款作文學習App中留言:「寫給2035的18歲,感謝紙條押題00後、新時代,有很多好用的素材」,「感謝紙條,北京卷作文題完美押中」, 「二卷作文感謝紙條給的靈感」,「三卷的作文材料全靠你,
  • 2020年高考作文備考,熱點素材積累:寫作需要做到「我手寫我心」
    2020年高考作文備考,熱點素材積累:寫作需要做到「我手寫我心」一、作文題目:假如你是作家如何對待讀者二、範文學習:寫作需要做到「我手寫我心」>真正熱愛跑步的人,一口氣跑十公裡都不會覺得累。真正熱愛畫畫的人,在荒郊野外寫生一天都不會覺得枯燥。真正熱愛唱歌的人,能不吃不喝唱上幾個小時。一個人寫自己心裡的東西,反映自己的真實想法,就不會感覺到「無話可說」,反而得到一種「捨我其誰」的自信與底氣。寫作是一種很好的表達方式。每天堅持寫點東西,把一天當中的喜怒哀樂,盡情地抒發。用自己熟練的準確、鮮明、生動的語言抒寫自己獨特的見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