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語文作文預測及立意介紹 疫情作文熱點素材最新

2020-12-03 閩南網

  2020高考語文作文題目預測三篇【一】

  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中國式家庭情感表達方式》調查報告顯示,在受訪者中,三成人表示「家人之間不好意思說愛」,近四成人表示「想表達,但找不到合適的方式」,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愛需要表達,即使是家人之間」。14%的受訪者從未主動擁抱過父母,8.2%的受訪者從未主動和父母牽手。而關於「愛的期待」的數據中,最被「期待」的是「專心的陪伴」,佔37.7%;排在第二位的是「肯定的言語」,佔28.3%;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的分別是「愛的服務」和「愛的禮物」。

  某報「家庭」專欄轉載了上述內容,並開展專題討論活動,向社會徵稿。請根據上述材料,以「給愛一個行動」為副標題,寫一篇文章,向該專欄投稿,表達你的感觸與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文題解析】

  作文材料來源於一項調查,命題時做了適當的提煉和刪減,以便學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試題材料立足於家庭。中國傳統文化非常注重家庭,中國人具有濃厚的家庭觀念。命題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考生在寫作中,一方面可以通過對家庭情感生活的感悟或聯想,促使寫作入情人理;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對家庭情感生活的思辨和判斷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豐富自己的品德內涵。命題在一定程度上對傳統觀念提出了挑戰。中國傳統文化比較含蓄,這使很多人在情感表達方面患上了「愛的尷尬症」,所謂愛在心中口難開。其實,家庭中良好的情感互動和情感表達具有重要意義。副標題「給愛一個行動」一定程度上指引了寫作方向,同時,也提供了廣闊的立意空間。

  參考立意角度:可以探討家庭情感表達對形成健全人格的作用;可以思考家庭情感交流對提高溝通能力的意義;可以探討家庭情感表達對形成良好人際關係的作用;可以從家庭情感表達的方式入手,敘述或議論家庭情感表達帶來的溫暖、價值;等等。

  2、閱讀下面這幅名為「巧幹活」的漫畫,圍繞漫畫內容寫一篇不少以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所寫內容必須與給定的材料相關;②題目自擬;③不少於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文題解析】

  ①漫話的標題是《巧幹活》。漫畫由兩部分構成。左邊的一部分一隻手拿「高產獎」獎牌的母雞,頭高高的昂起,眼睛微閉,一副得意忘形、趾高氣揚的表情,身邊是它的產品:在一雞窩裡,10個雞蛋立著壘起來,搖搖欲墜,右邊的一部分,一隻母雞蹲在雞窩上,雞窩裡只有半窩蛋。而旁邊還有滿滿三筐蛋,可是高度沒有左邊那隻母雞的雞蛋高。它正驚疑地看著左邊的母雞:「這樣幹也能得高產獎?」

  ②主旨:既諷刺了那種投機取巧迎逢上級的虛假現象,又諷刺了主管部門只看表象,不看實質的官僚主義工作作風。

  2020高考語文作文題目預測三篇【二】

  3、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據新華社報導,41歲的北京車主楊曉是願意較真的人之一。他認為自己停車的地點有停車線,不應被交警貼條,將北京市交管局朝陽某交通大隊訴至法庭。經過2年3次庭審後,終於勝訴。如果僅僅是為400元罰單,費這麼大勁,可能並不太值得,就如與之對簿公堂的一位交警所說:「有這個時間多陪陪家人不好嗎?」但楊曉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如果只是我個人的私事,我其實挺隨和的,但如果牽扯到大家,牽扯到公共利益,我就願意較真。周圍有許多鄰居都被貼了條,大家在這兒停了這麼多年,怎麼突然就違章了,我覺得有必要弄個清楚。」

  有評論認為,楊曉的難得之處,在於他明確地區分了「個人的私事」與「公共利益」。家人、鄰裡、朋友之間,往往是「私事」居多。在這些領域,中國自古以來的智慧,是以律己寬人之道來立身行事。但是在涉及法治時,如果不能「當仁不讓」,其實是放棄了自己作為一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一種「法治冷漠症」。

  對此,作為一個公民,你有怎樣的體驗和思考?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文章。

  【注意】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不得少於800字。不得抄襲、套作。

  【文題解析】

  ①無論何種文體都必須扣緊「個人私事」「公共利益」兩個領域及「律己寬人」「當仁不讓」兩種態度來寫。

  ②當在兩個領域的兩種態度間進行思考,敘事類的主題及論述類的觀點都當注重兩個領域的兩種態度的思辨。不可通篇只抓一個方面,而不顧及另一個方面。

  ③此材料中的「個人私事」當指家人、鄰裡、朋友之間的事,而且重點當論及有衝突點的私事,面對這樣私事時當如何,不應該泛論所有私事。此處的「公共利益」指包括個人利益在內的公眾利益。楊曉爭取個人利益即是在爭取公眾利益,這裡在面對個人利益時的當仁不讓與面對公眾利益時的盡力博取是相統一的,論述當注意楊曉爭取個人利益的意義的特別性,當與純粹地爭取個人利益相區別。當然公共利益不限於法治方面,論及其他也可以。

  4.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誰是英雄?今天,我們一起尋找」,眾多媒體共同發起的「崇尚英雄精忠報國」大型網絡互動活動點燃了億萬網民的英雄情結,「怎樣的人稱得上英雄」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為此,班上擬召開「怎樣的人稱得上英雄」的主題班會,請你寫一篇文章參與討論。

  要求:根據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根據要求寫作的能力,以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現。

  材料的主要內容是「怎樣的人稱得上英雄」,由題幹要求「請你寫一篇文章參與討論」,即要求考生寫一篇文章參與主題班會的討論看,本次作文實際上要求寫作文體是議論文。那麼,到底「怎樣的人稱得上英雄」?通過思考可以明確,建立豐功偉業者是英雄,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者也是英雄。只要圍繞著「怎樣的人稱得上英雄」的話題進行寫作即可。在語體要求上,注意參與討論的對象是同學,語言表達要得體,不少於800字。

  【點睛】構建任務驅動型作文的基本結構:

  第一步,巧引材料,表明態度。首先就是根據自己的寫作角度,恰當地引述材料,表明自己的態度。同樣一則材料,不同的寫作角度會有不同的引述方式。

  第二步,分析原因,擺出事實,闡明道理。引述材料之後,緊接著就需要結合材料分析論證。論證需要有一個清晰的層次,一般說來,可以先分析原因,再引用事實證明,然後結合事實闡明道理,這是文章的主體部分。

  第三步,回應開頭,總結全文。材料貫穿全文是任務驅動型作文的一個顯著特點,文章的結尾不是簡單地總結全文,而是回應開頭,既再次表明自己的態度,又深化文章的主旨。

  5.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自己的感悟和聯想,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單眼相機並不是被同行打敗,居然是毫不相關的行業:智慧型手機。康師傅和統一方便麵銷量直線下滑,並不是因為其它品牌方便麵崛起,而是因為美團、餓了嗎等外賣。打敗賣單車店鋪或修自行車鋪的也不是同行,而是共享單車。

  有人曾開玩笑說:「打敗小偷的是行動支付。」這一切都很像科幻小說《三體》中所說的:「我消滅你,與你無關。」「敵人」在哪裡?你想過嗎?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②文體自選(詩歌除外),文體特徵鮮明;③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答案】

  居安思危方能不敗

  單眼相機可能從沒想過它們會在時代的潮流中被智慧型手機打敗,方便麵巨頭也可能沒想過越來越懶散的人會有一天竟然拒絕它們。時代並沒有給這些處在鼎盛時期的企業任何提醒就拋棄了它們,它們也沒能在時代之中看到自己的發展方向而走向下坡。所以,任何人都應該站在時代的潮流之上,居安思危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代打敗你,可能並不是你違背了歷史潮流,而只是因為你只是在時代潮流之中不能立於潮頭。每一個「弄濤兒」只能向濤頭而立,方能「手把紅旗旗不溼」。

  馬從不曾忘記奔跑,因為它知道只有跑得快才能逃避敵害,獲得生存;螞蟻一入秋就開始不停忙碌,因為它知道只有積累得多才能穿越寒冬;小樹在還是苗的時候就不停地向深處紮根,因為它知道只有根扎得牢才能頂得住暴雨狂風。動植物尚且知道在安逸的條件下為以後的艱難做準備,我們人類呢,不是更應該懂得,居安思危方能立於不敗之地嗎?

  經濟發展迅猛、生活環境不斷改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人們往往會過度沉浸於自我的優越感之中,而忽視了來自周圍的危機和挑戰。要知道,糖衣炮彈有時比冷兵器的殺傷力來得更為強大。你的對手可能是「智慧型手機」「外賣」等你意想不到的對象。而作為一個人,一個社會,甚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精神家園,失去了前進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又怎麼能夠腳踏實地地向未來發起挑戰,又怎麼能夠如初生的朝陽般充滿生機和活力,不斷向上攀登,直至達到人生的輝煌點?因此,摒棄盲目的優越感,樹立必要的危機意識,我們才能在發展路上越探越深,越行越遠。

  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的提醒,使張瑞敏率領海爾走向世界;「我們離破產永遠只有十八個月」的告誡,使比爾?蓋茨率領微軟席捲全球。「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這樣豐富的哲理,不僅對國家、對企業具有警示和指導意義,對於個人亦然,能居安而思的人,必然是永遠走在時代前列,永遠成為生活的強者,是對生活有著深刻認識的智者。我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人生的輝煌。

  在順境中看時代,在危機中求生存,樹立危機意識,不斷推動自身前進發展,你的人生將更加穩定和開闊,更加豐富和精彩!

  試題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的能力。這是一道社會現象類的新材料作文,作文材料分為兩個層次,「這一切」前面是列舉不同的現象,之後引用語句進行概括。前面幾則材料具有相似性,每一個主體並不是被自己的同行或明顯的對手打敗了,而是在新的時代裡被自己意想不到的對手打敗了,再進一步說是被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給打敗了。所以這裡的「我」和「你」並不是真正的對手,而是新的時代裡的一切事物,只是這些事物之間並沒有我們平常理解的對立關係存在。材料列舉的諸多「失敗者」都不是敗給了對手,有的甚至是戰勝了所有對手,但它們全都輸了,輸給了時代。

  這則材料警示人們要立足時代潮頭,有前瞻思維,居安思危,隨時而變,才能持續發展。作文要想準確立意就必須仔細審題,整體把握材料核心內容。

  材料裡列舉尼康、康師傅和統一方便麵、自行車的店鋪等被打敗的原因都不是同行業的競爭,而是其他行業的異軍突起對他們的衝擊使他們遭遇失敗,打敗小偷的不是大盜,不是警察,而是行動支付,是因為行動支付使得人們不用現金進行交易,而且交易需要密碼,這些使得小偷不容易得利了。

  材料最後問:「敵人」在哪裡?你想過嗎?這就是要求考生多角度思考被打敗的原因,這是運用提煉中心法和由果溯因法去立意,從被打敗的原因都不是同行業的競爭來立意:要有長遠目光,視野要開闊,而不能狹隘,這樣既能發現機遇也可以發現危險,保持一個足夠開闊的視野,每當有新鮮事物發生、新興行業興起的時候,多去思考一下,說不定想到的某些點,就串聯成線,就可以比別人早一點看到未來,早一點抓住機遇,讓你一不小心成就了偉大的事業。

  也可以立意為:要善於發現機遇、抓住機遇,成就自己。

  由果溯因還可以立意:要學會變通、懂得適時變革創新;憂勞興國,逸豫亡身;驕傲使人落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沒有人能永遠強大;奮鬥一直在路上等等。

  科幻小說《三體》中所說的:「我消滅你,與你無關。」從這個也可以立意:適應社會發展、適應百姓需求才是企業生存的生命線,找對發展目標才是硬道理。只要有自己的觀點和思考,能夠自圓其說即可。

  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給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題幹的要求,具體寫作時,還應避免抽象的描寫,大而無邊的空泛議論。

  【點睛】

  材料作文應先辨清材料的表達方式,是敘事類、說明類,還是描寫類;然後針對不同類型的材料採取不同的應對策略進行立意。特別要抓住關鍵句進行分析。本材料閱讀理解起來比較簡答,有明確具體的寫作指向。

  材料作文的審題很重要:

  第一步,讀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點:單則材料要從整體上把握其主旨;多則材料應弄清它們的異同,從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義;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謂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傾向和感情傾向)。

  第二步,選擇角度,準確立意主旨單一的材料據材料立意即可。蘊涵豐富的材料,可從多角度立意,即發散思維多向立意。一般說來,一則材料至少可從肯定與否定兩個角度審視:「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幾個「人」往往就有幾個審視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幾個「因」往往就有幾個審視角度。一個事件,針對其背景、寫作目的的不同,就產生了幾個不同的審視角度。如本題,在解讀上面材料的基礎上,我們可以看出,真正的對手並不存在。每一個在新時代的個體要有足夠開闊的視野,關注社會發生的變化,真正打敗你的可能不是某個個體,而是時代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不被社會打敗。同時,這篇文章也可以寫任何一個人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了解自身所處的環境,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也可以引申談如何面對社會的變革,在變革之中尋求發展。

  2020高考語文作文題目預測三篇【三】

  6.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作家柳青家中有一堆娃娃,1960年4月卻將其《創業史》第一部稿酬16065元全部捐給王曲公社做工業基建費,一分錢不給孩子們留。

  2012年7月22日,清華大學教授、金融學家趙家和去世。他生前每年冬天只穿幾塊錢買的化纖毛衣,自奉極其簡樸,卻傾儘自己全部積蓄1500萬元設立助學基金,幫助全國各地貧寒學子完成學業。

  影視明星範冰冰僅豪車就有十多輛。今年國慶節期間,她偷逃稅款事之前經人舉報並經相關部門查實,她最終要補交高達8.83億元的稅款及罰款。

  張小平,原航天科技六院十一所副研究員,曾長期負責低溫發動機總體設計研究及技術把關,待遇12萬元一年。2018年年初他離職加入一民營航天公司,年薪高達100萬。

  讀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以其中兩三則材料為基礎確定立意,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7.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呂氏春秋》裡記載了「子貢贖人」和「子路受牛」的故事。

  魯國法律規定,如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隸,有人出錢贖回後可由國家報銷贖金。孔子的學生子貢在其他諸侯國贖回了一個魯國人,事後卻拒領國家支付的贖金。大家都交口稱讚,孔子說:「唉,從此不會再有人替魯國人贖身了。」

  孔子的另一位學生子路救了一個落水者,人家送一頭牛謝他,他不客氣地收下了。大家都嘲笑子路,孔子說:「從此這樣的救人事情會更多。」

  中國文化中的「義利之辨」由來已久。讀了上面兩段,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把你的思考寫成一篇文章。

  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點睛】

  第一則材料中救人和贖人都是幫助別人的好事。做好事的意義在於引導更多人參與進來。所以孔子認為心安的接受別人的感謝有利於讓更多的人去做好事。因為一個人做了好事只成就自己的高尚顯然不及讓更多人去幫助他人來的更有價值第二則材料中也是這個問題,給別人感謝費是一種自主行為,接受感謝也無可厚非。我們必須在人性的基礎上去思考問題深處的意義。所以審題目時要結合兩則材料談感受的形式與意義,它關係到社會的品質與道德,實質與榮耀。

相關焦點

  • 高考語文作文預測 2020高考語文關於疫情作文素材範文參考
    2020年春節,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國人民投入到抗擊病毒的戰鬥中。「疫情」這個詞也成為了2020年高考的熱點話題,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2020高考最新熱點素材_高考關於疫情的作文預測,大家快來看看吧!
  • 2020高考語文最新十大時政熱點作文素材,提分必看
    2020高考語文最新十大時政熱點作文素材,提分必看在高考語文試卷中,作文是一座大山,要知道語文試卷的總分為150,而作文的分數是60,已經超過了三分之一,因此,若作文得分低,那語文成績就有點懸了。就近幾年的高考語文作文題目,我們可以發現,高考語文作文一直緊扣社會熱點,例如:2017年全國一卷的「老外眼中的中國關鍵詞」,涉及行動支付、共享單車、一帶一路、食品安全、高鐵等社會熱門話題。2019年全國一卷的「演講稿」提到科技進步,提到近幾年來最火熱的人工智慧,從科技進步引導人們對勞動的思考。
  • 中考語文,用好熱點素材,讓考場作文更容易得高分
    具體到文章寫做,到考場作文,就是寫作水平高,素材豐富又有時代特色。熱點素材更容易成就高分考場作文。你希望我的這篇文章給即將中考的你雪中送炭,救你於詞枯文竭之中:而我更願它是錦上添花,助你高分更有勝算。說一說如何讓文章的素材更新,如何讓作文中湧動著時代的氣息。要說今年的新鮮素材,當然是疫情。
  • 2020最新語文高考滿分作文時事熱點素材:抗擊疫情中的吹哨人英雄
    疫情的防控工作離不開及時的判斷,張繼先堅定地說:「我們現在感覺自己做對了!」2020年2月4日,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告稱,決定給予「疫情上報第一人」張繼先同志記大功獎勵。一個多月以來,張繼先作為醫院救治的「帶頭人」,一直堅持在疫情防治的最前線。日漸嚴峻的疫情蔓延形勢考驗著醫護人員的體力與毅力,他們像消防隊員一樣,奮不顧身地在救火。
  • 2014年高考作文預測及素材:人生如登山
    2014年高考作文一直都是考生們熱議的話題,小編整理了2014年高考作文預測及範文,希望為大家提供服務。  專題推薦:2014高考作文預測 範文 素材 寫作技巧  2014年高考作文預測及素材:人生如登山  中央電視臺《藝術人生》劇組來到東嶽泰山錄製「清明特別節目」。
  • 神預測!作文紙條APP完美押中2018年高考作文題
    6月7日上午,一年一度的高考語文考試結束後,很多考生紛紛在一款作文學習App中留言:「寫給2035的18歲,感謝紙條押題00後、新時代,有很多好用的素材」,「感謝紙條,北京卷作文題完美押中」, 「二卷作文感謝紙條給的靈感」,「三卷的作文材料全靠你,
  • 2020年度熱點人物作文素材,看鐘南山如何「1人對接3道高考作文題」
    因為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鍾南山可謂聲震中國,成為人人崇拜的全民偶像。他逆行抗疫,心懷悲憫;勇於擔責,敢說真話;積極有為,不怕犧牲;不計得失,救民於水火,救國於危難……這樣一個熱點人物,必然會應用到作文裡,那麼該如何應用他呢?
  • 高考語文作文如何能夠取得高分?字跡工整,清楚標題立意缺一不可
    高中生們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一定不要忽略語文作文,尤其是在剛上高一的時候。學生一定要注意積累語文的詞彙量,不要在每次老師讓寫語文作文的時候都是偷懶,這樣學生就失去作文練習的機會,所以,高考語文作文如何能夠取得高分?字跡工整,清楚標題立意缺一不可。那麼,高考語文作文應該怎樣獲得高分呢?
  • 口袋鼠2019語文高考作文輔導:3步搞定高分作文
    所謂得語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語文。很多同學都認為作文僅僅在成績中佔60分的分值,即使考不好也不會失分太多,其實不然,在一張高考語文卷中,除了作文是需要考察學生的寫作能力,還有不少題目同樣在考察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總結來講,高考語文的作文可以說佔了高考試卷分的一半以上。
  • 2020年高考作文備考,熱點素材積累:學生學習需要學會預測
    2020年高考作文備考,熱點素材積累:學生學習需要學會預測一、作文題目:預測二、範文學習:學生學習需要學會預測學生學習需要學會預測時間。在一天的作息時間表裡既要有吃飯、睡眠、上課、課外活動的時間,也要有休息、娛樂的閒暇時間,還要留出同同學、朋友、家人聊天、聽廣播、看電視等時間。一天的活動要多樣化,各種活動都應該適時且協調地進行。有規律而充實的生活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基本條件。學生制訂計劃必須要有一定的靈活性。訂了計劃就要切實執行,不然就失去了訂計劃的意義。
  • 高考作文再成熱點
    深圳商報記者 吳吉 「閱讀漫畫,結合材料的內容和語義,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問題,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高考首日,廣東省語文作文題目出爐後立即迅速成為「網絡熱點」。對於自己作文寫得如何,黃同學表示「心裡沒底」。紅嶺中學的莊同學也坦言:「的確有些意外。我感覺作文題目還是有些難度的」。 作文題一出,網絡上的段子手也開始紛紛開動腦筋,推出了各種惡搞版本。有的說:「這個題目說明,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而有的則調侃地說道:「為什麼成績好的孩子頭髮明顯比成績差的孩子少?這個高考題是《論洗髮水對考試成績的影響》嗎?」
  • 最新高考作文素材及提分技巧,絕對值得擁有,趕快收藏吧!
    關於高考作文歷來就是大家備考的重點,每年高考作文一出來必定會引發一場全民大討論。一、那麼今年高考作文有沒有可能和疫情相關呢?我覺得按照以往作文出題的規律,今年高考作文題目題材與肺炎疫情有關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但是應該不會直接考查肺炎疫情,而是應該考查在這次抗擊肺炎疫情戰鬥中全國人民所爆發出的民族品格或時代精神。
  • 11道作文題折射語文教改新趨向
    「今年北京的作文題,時效性很強」「怎麼把自己代入生活,寫自己與疫情之間的聯繫」「上海卷作文題給考生提供的空間很大」……和往年一樣,高考第一天,備受關注的高考語文作文題成了社會各界廣泛談論的焦點。
  • 2020中考語文作文熱點素材積累:親情、友情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語文作文熱點素材積累:親情、友情,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2020中考語文作文熱點素材積累: 親情 友情   親情:   親情與生俱來,血脈相連,不以貧富貴賤而改變,不以個人喜好厭惡而取捨。
  • 2014年高考作文預測及範文:為生命著色
    2014年高考作文題目的預測層出不窮,考生在緊張備考的同時,也要注意搜集2014高考作文素材。小編特別整理總結了2014年高考作文題目預測之為生命著色,對2014年高考作文題目做出預測,為考生高考作文寫作提供素材。下面是2014高考命題作文「為生命著色」的素材內容,以及參考範文,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 作文紙條,高中語文作文優美段落和素材整理合集,衝刺作文55+
    隨著新教改改革,語文在高考分值中不斷增大,語文科目也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科目。語文試卷最重要部分就是語文作文了,在考試試卷中分值比例較大,而且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人們熱議的話題。其實作文想要寫得好,提綱很重要,作文提綱是寫作文時作文構思階段的產物,好的作文提綱是寫好作文的基礎。
  • 2020年關於疫情的人物事跡作文素材
    一場疫情,讓全中國陷入了空前危機,抗擊疫情,人人有責,我們一起加油!下面收集整理的關於這次疫情的作文素材,希望對於在家學習的同學們有所幫助。  1關於疫情的作文題目  《疫情在前,重任在肩,90後在行動》  《讓青春閃耀未來》  《踐行青年使命,譜寫青春華章》  《凝聚青春力量,閃耀青春光彩》  《顧全大局,靈活過年》  《維繫親情的不只是年夜飯》  《疫情之下,彰顯人心》
  • @學弟學妹 孝感名師解析高考作文
    7月7日上午11:30分,隨著高考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各省高考語文作文也隨之曝光。湖北省考生使用的是語文全國Ⅰ卷試題,今年高考語文作文試題有何特點?考生如何立意?考查點有哪些?本報記者聯繫孝感一中語文特級教師史淳良和湖北航天高級中學語文教師彭蘭,就今年湖北省語文作文試題進行解析。
  • 2020廣東中考語文真題解析:作文接軌高考有新意,閱讀顯家國情懷
    一、中學語文教育重要使命:增強文化自信,彰顯家國情懷2020年廣東省中考語文試卷依然是由基礎、閱讀、寫作、附加題四個部分組成。體現了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文化傳承」四個核心素養成為語文教育的重要方向的思想。
  • 2017新聞大事件 最新高考作文素材積累
    2017新聞大事件 最新高考作文素材積累2017都發生哪些大事件?哪些可以用到高考作文中呢?下面有途網小編為大家總結整理2017新聞大事件,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2017新聞熱點素材:中共十九大將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於2017年下半年在北京召開。十九大是在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會,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十九大代表名額共2300名,由全國40個選舉單位選舉產生。十九大代表選舉工作2017年6月底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