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壞人總是比好人的心理強大?難道壞人不會內疚嗎?

2020-12-03 騰訊網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莫言在2012年的諾貝爾獎致詞中,講過一個故事:

他小時候家窮,窮得沒飯吃,過中秋時家裡難得包了一頓餃子,每個人只分到一碗,正要吃,來了個要飯的老人……

莫言說,他當時端出半碗紅薯幹,給乞討老人。不料想,老乞丐頓時發飆了,罵道:我是一個老人,你們吃餃子,卻讓我吃紅薯幹,你們的心,是怎麼長的?

好端端在家吃頓餃子,就被罵「心是怎麼長的」,莫言氣得半死。可這老乞丐的話,卻是義正辭嚴,擲地有聲,但聽起來總感覺什麼地方不對……但老乞丐最終贏得了道義的勝利,吃掉了莫言家的半碗餃子。

真正的壞人,並不認為自己壞

我們總是以為幹壞事的人會良心發現,總以為那些壞人會備受良心折磨,期望因為良心的存在讓那些壞人、壞事幡然悔悟,懸崖勒馬。

可惜很多情況下,這些都只能是我們的期望而已。心存善念的人,不會去做壞事;能夠受到良心呼喚和良知譴責的人,骨子裡其實還是好人

辱罵莫言的乞丐並不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什麼問題,他覺得既然你吃的是餃子,那我得到的應該也是餃子。

他覺得自己的觀念正確無比,而當希特勒屠殺猶太人的時候,他覺得猶太人的存在最終會導致整個人類的滅亡,為了所有人類能夠存活,他必須這樣做。

在希特勒眼中,屠殺猶太人是個正確的決定。

壞人和好人

現實中「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的事情並不少,如果拋開道德,我們是應該做壞人,還是應該做好人呢?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認為:你應該做好人。

他有一本很流行的書叫 Give and Take (中文版是《沃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成功課》),把人分成了三種:給予者、獲取者、互利者。

給予者愛幫助別人,獲取者只顧自己,互利者強調公平交往。格蘭特說,雖然很多給予者被人利用了混得很不好,但是如果你考察那些地位最高的人,其中也有大量的給予者 ——給予者分布在社會的兩端

但是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答案。

史丹福大學的傑弗瑞·菲佛(Jeffrey Pfeffer)教授 —— 他寫過一本書叫《權力》—— 答案可就不那麼美好了。菲佛認為壞人更容易取得權力

萬維鋼老師在《精英日課》中講過科普作家傑裡·尤西姆的研究:

有人做實驗,讓受試者看一個演員在餐廳點餐的影片。影片中這個演員的表現如果彬彬有禮,別人對他印象就很一般。如果同樣是這個演員,對服務員傲慢無禮,受試者就會認為他可能有更高的地位。

還有一個實驗更有意思。兩個人坐一起等研究者來跟他們講個事情,其中有一個人是演員扮演的。

第一種情況,這個演員趁著研究者不注意,從研究者的桌子上偷了一杯咖啡過來自己喝。第二種情況是,這個演員從研究者的桌子上偷了兩杯咖啡,一杯自己喝,另一杯給他同桌的那個人。那請問在這兩種情況下,你對這個偷咖啡的演員的領導力,有什麼評價呢?

第一種情況,人們對他的評價顯然不高,認為他的領導力算是一般吧。但是對第二種情況,受試者認為這樣的人特別適合當領導,而且願意被他領導

如果這個人不是偷咖啡、而是正大光明地找到咖啡壺,給隊友和自己各倒了一杯咖啡,你猜,別人對他的領導力又是什麼評價呢?

結果是他的領導力評分直線下降。可能人們認為他是更像是個倒咖啡的。

這樣看來,成為壞人反而是個好的選擇!

壞人會贏得戰役,卻會輸了戰爭

有人在愛馬仕的專賣店裡做了一個實驗。有顧客來逛商店,拿起一瓶香水看,他就發現服務員看他的眼神好像有點鄙視!好像在說「別看了,你根本買不起」。實驗結果是鄙視的眼神居然促進了奢侈品的銷量,顧客一怒之下會買給你看。

而如果專賣店以這種手段來增加銷量,時間久了就會發生問題。研究者事後訪問當時花了高價的消費者,他們表示剛離開商店就後悔了,說以後再也不會踏入愛馬仕專賣店一步!

萬維鋼老師對此有一句經典的金句:做壞人可能讓你贏得很多次戰役,但是最終你會輸掉整個戰爭。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Give and Take 》、《權力》

相關焦點

  • 好人?壞人?同一個人
    這樣的,基本是壞人(角色):俯拍角度,滿臉猙獰,斜嘴假笑的;全身像有蟲在咬,動作幅度誇張,走路歪七八扭的;濃妝豔抹,動不動翻白眼,或者咬牙切齒的;眼珠子一轉,就是一個坑人的壞點子……這樣的,基本是好人(角色):正面或仰拍角度,濃眉大眼(沒錯,劇裡的世界,過了這麼多年,濃眉大眼的還是不會叛變……);底妝再厚,
  •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說出來你都不信
    人們很習慣把人分為兩種,一種是好人,另一種是壞人。人們總說:「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前兩天,我的一個鄰居和一個惡霸吵架,吵著吵著就心梗了。事實上,我的鄰居是一個老好人,而且喜歡助人為樂,心地特別善良。所有人都在議論說,「為什麼會這樣,難道真的是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嗎?」
  • 「好人不長命,壞人已千年」,如今這個社會,好人真的有好報嗎?
    「好人不長命,壞人已千年」,如今這個社會,好人真的有好報嗎?現在這個社會,什麼樣的是好人,什麼樣的是壞人根本就看不出來,其實在每個時代好人壞人都有獨特的標誌,在戰爭的時候好人是中國的野心家,而壞人則是天生的叛徒,不過在這些年來,好壞之間的區別也變得越來越恍惚,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好人不長命,壞人已千年」,如今這個社會,好人真的有好報嗎?
  • 柴靜分析很透徹的名言,寫盡了好人與壞人,發人深省,警醒世人!
    好人與壞人,不可否認這是我們很多人都喜歡談起的話題,因為自認為好人的人們,總喜歡背地就討論起壞人來。在他們眼裡,就是損害了他的利益的,就稱之為壞人。那麼幫助過他的人,他就稱之為好人。在我們眼裡,好像就是這麼區分的。更深一點去區分,就是壞人都是沒有道德底線的,為了個人利益,可以幹出一些違法亂紀,傷天害理的事。
  • 《安家》10大惡PK4大好人,壞人總是比好人過得好
    試想一下,這才是真實的生活,生活中不止有好人,更多的是惡人。有了惡人,自然也會有好人。沒有壞人的襯託,怎麼會有好人呢?這年頭好人和壞人總是不成正比。好人總是容易委屈自己,成全別人,到頭來還得不到別人的感激。壞人總是比好人過得好。這也是好人越來越少的原因。劇中有10大惡人PK4大好人。讓我們一起來扒一扒!
  • 看劇總愛問「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了」的我們,後來都經歷了什麼?
    尤其是寒暑假的時候,窩在家裡吃著零食和小夥伴一起追劇,一邊看一邊討論,一個新的角色出現時,小夥伴之間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是: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那時候,在我們小小的世界裡,人只分兩種:好人和壞人。童年的快樂是從每天下學後的6點半開始的,下學了一路奔回家,正好是動畫片開播的時間。
  • 謎砂戴文星是好人壞人 謎砂戴局是內鬼嗎
    《謎砂》戴文星是好人壞人?謎砂戴局是內鬼嗎?最新的劇情上線,燒腦的情節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戴局的身份到底是什麼呢?他是不是內鬼呢?電視劇謎砂戴局戴文星是內鬼嗎?《謎砂》戴文星是好人還是壞人呢?   電視劇《謎砂》戴局和馬局倆人之一肯定就是柯世蘭在背後的強大支柱!這個想法,沒錯,前半部分的劇情猜測是戴局,但是是不可能的,往往最不可能的人才是最後的大壞蛋,也許是馬局也是有可能的,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 《破繭》文白是好人還是壞人 文白真的是殺人兇手嗎
    《破繭》裡的文白是一名神經外科主治醫生,從開始出場一直給人正義的感覺,但隨著劇情的發展,會慢慢發現文白身上藏有許多秘密,有可能是反派,那麼,《破繭》文白是殺人兇手嗎?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破繭》文白是好人還是壞人  文白是輔仁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標準的青年才俊和禁慾系男神,隨著劇情的慢慢發展,文白居然跟譚景天媽媽的死有關,新出現這個何建設一直拿這件事勒索他。  故事開頭,文白以醫生身份出現。女主角金靈既是文白的師妹,也是文白喜歡的人。成為法醫後,金靈很不適應這份新工作。
  • 有一種好人,比壞人更需要防備
    真正善良的人,從來不標榜自己友善,反而越是缺乏善良本質的人,越希望別人認為他是好人。大千世界,最難看清的就是人心,當你吃過虧後,就會領略到什麼叫做人心險惡。知人知面不知心,不要被表象所迷惑。有一種好人,比壞人更需要防備,別太天真了,多個心眼不吃虧。
  • 人好人壞自有天知 好人好有報壞人食惡果
    人好人壞自有天知,好人好有報壞人食惡果。人好做好事自有天知,把善行裝在自己的良心裡,自然有好報。人壞做壞事老天亦知,把壞事記在靈魂裡,壞人會自食惡果。天理循環,自有報應。儘管許多好人吃虧,人們還是說,好人一生平安,沒有人說壞人一生平安。這種平安是內心的平安是壞人不能看見不能享受的。光陰迅速,日月如梭,人生苦短,要及時行善積德,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我們才不會空過此生,就會在此生此世種下好因,將來有好的結果。姜子龍畫竹如是,畫竹格物育人是善行,筆尖能量無限,傳遞正念正心。
  • 最初的相遇嚴謹真實身份 特種兵出身的嚴謹是好人還是壞人
    最初的相遇嚴謹真實身份 特種兵出身的嚴謹是好人還是壞人時間:2020-12-03 18:24   來源:查查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最初的相遇嚴謹真實身份 特種兵出身的嚴謹是好人還是壞人 《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是由曹譯文執導,鄭曉龍監製,曹平擔任總製片人,林更新、蓋玥希、杜淳領銜主演的都市愛情懸疑劇
  • 你弱的時候,壞人最多
    那些體型和力量佔劣勢的動物,遇到比自己強大的動物時,往往會張牙舞爪,偽裝成「不好惹」的樣子。而體型和力量佔絕對優勢動物,反而不動聲色,神色泰然。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這些小狗和野貓,難道真的不怕比自己強大的對手麼?
  • 壞人太壞,是好人太懦弱
    窮人不敢聲張,是因為貧窮,要生存;可一個乞丐,明明他比自己更窮,他是討飯流浪的,自己才是東家,為什麼反而被「霸佔」呢?如果這個熊某的母親,也就是吳某,是不情願和這個乞丐在一起的,為什麼要忍受被霸佔?是因為乞丐的暴力威脅嗎?
  • 麻雀劉蘭芝結局 劉蘭芝是好人還是壞人
    關於wuli峰峰的愛國情懷與帥氣表現,想必大家都已經有了非常全面的了解了吧,那麼在劇中麻雀劉蘭芝是好人還是壞人真實身份是什麼呢?最後的結局如何呢?劉蘭芝是好人還是壞人劉蘭芝是畢忠良敬畏的老婆,也是陳深敬重的嫂子,在劇中劉蘭芝是畢處長的死穴,對陳深很好,劇中陳深有幾次都是利用劉蘭芝才躲過一劫,是個很好的人。
  • 為什麼壞人不是你?生活中,誰才是真正呵護你清白的「包青天」?
    為什麼上面這個場景出現後,被別人氣壞的人不是壞人?或者說,別人不講理,把你給氣壞了,你卻依然還是個好人,而那個不講理的人才是真正的「壞人」?生活中,如果我們把一件物品弄壞了,物品就成了壞物品。那麼,為什麼把人給氣壞了,被氣壞的人並未隨之「變壞」而成為「壞人」呢?
  • 2019華語年度最佳《我們與惡的距離》:好人與壞人,有標準答案嗎
    到底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有標準答案嗎?去年一部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後面簡稱《與惡》)開播至今一年在豆瓣上仍保持著9.5的高分,僅十集的短劇被評為2019華語年度最佳劇。與我們熟悉的臺灣偶像劇不同,這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社會紀實片。
  • 好人和壞人,怎麼區分?
    好人、壞人有什麼定義嗎?做好事的就一定是好人?做壞事的就一定是壞人?這世界有太多不確定的事情了,在過濾掉自媒體濾鏡與網絡輿論澆油來看,事實就很可能完全相反了……都說人之初,性本善。那誰是好人、誰又是壞人?我們不誇張的說:有多半的壞人都是那些所謂的「好人」所逼迫的。
  • 《麻雀》畢忠良是好人還是壞人?畢忠良死在一個女人手裡大結局曝光
    《麻雀》畢忠良是好人還是壞人?畢忠良死在一個女人手裡大結局曝光時間:2016-09-25 09:10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麻雀》畢忠良是好人還是壞人?畢忠良死在一個女人手裡大結局曝光 電視劇麻雀正在熱播中,那麼麻雀畢忠良是共產嗎?麻雀畢忠良是好人還是壞人?
  • 面對壞人,我們應該怎麼做?面對傷害,如何做才能保護自己和家人
    首先,惡人不會認為自己是惡人,他們只會認為自己又正確又應當。有位著名專家曾經說過:根據我的觀察壞人同一切有毒的動植物是一樣的,它是並不知道自己是壞人。同時我還發現壞人是不會改好的,期待有一天壞人突然變好了呢,經常是好人們的錯覺,但是結果呢,總是壞人的變本加厲很好人的傷痕累累,如果一個人做了錯事卻壓根兒不需要付出代價,這難道不是一種變相對惡人的助長嗎?杭州保姆縱火案,如果女主在保姆第一次偷竊就將他辭退就沒有後來的災禍。
  • 人是怎麼從好人,變成「壞人」的
    她又假裝淡定的說,哦,是嗎,忘找你了。要真是忘了,會這麼直接的說自己忘了嗎?一邊找我,一邊問我姐夫,你老婆生了嗎?姐夫說,昨天剛生的,這是我老婆的妹妹。我說你不用跟我裝傻,你肯定記得這個事情,那個人少給你兩塊,我跟你說算了,你轉手就把這兩塊加在我這裡了,你也太搞笑了吧,有你這樣嗎?他還是嘴硬,說不記得了,死不承認。旁邊的那個人看出來了,跟他說,她總不會亂講的,總是有這回事的。就算沒有,這幾塊錢你請她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