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一則熊孩子撕毀百萬名畫的新聞刷屏了,清代畫家任伯年畫作在拍賣前的預展上遭到意外損壞,估價上百萬。據稱損壞畫作的是一名小孩。目前拍賣公司已通知委託方,並已撤拍該作品。
熊孩子破壞藝術作品的行為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不止藝術品,熊孩子的發揮空間觸及到生活的各個層面。還記得去年有踹電梯門,往電梯撒尿的小孩嗎,還有背後推孕婦的熊孩子等等。最讓人深惡痛絕的其實並非熊孩子本身,而是熊孩子背後為其錯誤行為撐腰的熊家長們。他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孩子還小!小孩子頑皮打鬧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作為父母,最重要的職責就是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教會他們基本的規則意識。
每一個熊孩子背後都站有一位甚至幾位熊家長,以下幾種行為,你是否也具有,趕緊測一測:
1,在家裡給孩子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中的吃穿用都是高人一等,受到特殊照顧。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自私自利,沒有同情心。
2,孩子犯錯誤時當面袒護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總是說:孩子還小,大了就懂事了。這是錯誤的觀念,孩子的是非觀需要從小培養,如果還是沒有正確的是非觀會導致性格扭曲。
3,過分關注
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個或兩個孩子,全家人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這樣會導致他凡事會以自己為中心。
4,凡事包辦
有些家長從不要求孩子參與家務,凡事都由父母或者老一輩包辦代替。導致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利於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品質。
5,不守信用
為了敷衍孩子就對孩子做一些虛假的承諾,這會讓孩子失去對父母的信任,讓孩子變得更難教育。並且會給孩子樹立不守信用的負面榜樣。
6,父母一方說對方壞話
對夫妻一方的不滿通過孩子發洩。孩子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如果否定了任何一方,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7,愛哭窮
經常對孩子說沒錢,買不起,養你不容易。這樣的話對孩子的傷害可能是一生的,孩子可能會產生愧疚感,處於對父母的愧疚成年以後孩子就不敢快樂,或者形成扭曲的金錢觀。
8,過於溺愛
對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無條件滿足孩子會讓孩子的欲望變本加厲。
9,缺席的爸爸
在家庭教育中看不到爸爸的身影。父母對孩子有榜樣作用,男孩以爸爸為榜樣學習男子氣概,女孩學習如何與異性相處。因此,爸爸不管再忙,都應該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
歡迎在留言區討論你遇到過的熊孩子及熊家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