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亂發脾氣,家長扇巴掌,不如試試科學地「面壁思過」

2020-12-04 神獸媽媽愛學習

01百般無奈

熊孩子亂發起脾氣來,那可是天地混沌,星河暗淡,爺爺奶奶都得求饒。

父母百般無奈之下,一巴掌下去,天地安靜了......

如何治發脾氣的熊孩子,完全可以上「家長關心的10大難題」熱搜榜。

很多父母不光沒有拿下熊孩子,還被熊孩子一路同化,一邊暴躁,一邊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課聽了不少,方法也學了很多,還是沒管住,並且自己也變得愛發脾氣。

今天,神獸媽媽要和大家一起交流:如何治亂發脾氣的熊孩子。

02亂發脾氣是與非

什麼是亂發脾氣?

如果孩子尖叫嘶吼,家長說「別鬧了」,孩子不僅停不下來,還掐人,打人,甚至亂扔東西,這種,就是典型的亂發脾氣的狀態。

什麼不是亂發脾氣?

孩子一邊嘟囔著「憑什麼」,邊還是照你說的話去做了,這是輕度的情緒爆發,不算亂發脾氣,家長不需要理會;假如孩子生氣,砰的一聲把門關上,躲進自己的小房間,也不是亂發脾氣,家長也不需要插手;如果孩子生氣並且沒有動手打人,只是大叫著「我討厭爸爸,我討厭媽媽。」這也不算亂發脾氣,家長同樣不需要插手。只有劃定了亂發脾氣的界限,家長才不會孩子在一鬧情緒時就如臨大敵,而是在不必要時採取遠觀的「冷處理法。」

03亂發脾氣如何治

亂發脾氣顯然和鬧情緒不同,那麼孩子亂發脾氣時該如何處理?

有的家長說:「我一巴掌下去孩子就不敢鬧了。」

有的家長又說:「我不管怎麼打他,他依然在鬧,鬧得我五臟俱煩,最後沒辦法只能離開。但孩子又跟上來抱住我的大腿,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我又心軟,到底該打還是不該打?」

打孩子,顯然是下策,孩子會因此學會暴力,父母可以試試讓孩子「面壁思過」。

面壁思過的科學打開方式

背後控制:當孩子無法遏制時,家長從背後控制孩子,比從前面抓住孩子,侵略性要低。溫柔堅持:家長需要看著孩子的眼睛,語氣堅決,聲音洪亮地告訴孩子:「不要再鬧了,不要再叫了。」說完之後,盯著孩子看15秒鐘;接著告訴孩子:」你應該去面壁思過了。」如果孩子要跑,你要把他拽回來,溫柔而堅定的再說一遍你的要求;如果孩子在面壁思過的地點開始冷靜下來,那就開始倒計時面壁思過的長短。注意時間:一般來說1歲1分鐘,5歲5分鐘,7歲7分鐘,以年齡類推。當然,2歲以前最好不懲罰。不要說話:孩子面壁思過時不能和孩子說話,問話也不要回答。

面壁思過時應該注意的3點:

時間性:面壁思過時,孩子會哭喊,這很正常。家長要告訴孩子,思過的時間以他安靜下來的時間為開始時間,如果中途又吵鬧,則應該從新開始計算。技巧性:5歲以下的孩子,可以採取數1.2.3的方式,讓孩子安靜下來。權威性:不要告訴孩子面壁思過的時間,讓孩子知道家長有權可以決定思過時間,從而建立家長的權威性。當孩子面壁思過的時間到了,家長得去問他:「你知道為什麼讓你待在這裡嗎?」

這個時候家長要冷靜的說話,不可以大聲的吼孩子或者是訓斥孩子。

然後,家長再嚴肅地告訴孩子:「如果以後再這樣,還會讓你面壁思過。」

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學會反思自己的行為,才能讓孩子明白以後要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否則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04軟硬兼施

除了面壁思過,硬碰硬地給孩子立規則,家長還可以結合講故事的方法。

《愛發脾氣的小老鼠》,就是一個很好的故事,通過講故事,家長可以慢慢地把正確的觀念植入孩子的內心。

孩子天生愛聽故事,愛模仿。故事,不僅能讓孩子身臨其境,感同身受,還能讓孩子向正確的處世言行逐漸靠攏。講故事,比嘮叨千萬遍,效果好得多。

一邊樹立規則意識,一邊「潤物細無聲」地用故事安撫和釋放情緒,相信孩子一定會慢慢意識和改正愛發脾氣的壞習慣。育兒即育己,在科學地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也會變得更加完善。

我是神獸媽媽,五歲男孩的媽媽,教師資格證持有者。專注於兒童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個人成長。育兒即育己,成長路上,共同討論,一起進步,有你不孤單。

相關焦點

  • 寶寶亂發脾氣,是一種自我保護?家有寵物的試試「動物安撫法」
    養娃最怕的就是帶出門孩子亂發脾氣,外人看見都會默認為家教不好,最終還是父母扛下了所有。 走在大街上,看到滿地打滾發脾氣的孩子,下意識的認為,「都是家長慣的,沒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長。」
  • 孩子調皮搗蛋,該讓其面壁思過,還是好好談談?
    今天我們推薦給您《與其面壁思過不如好好談談》babystep.tv 1分鐘視頻,(請到[玫瑰]頭條babystep育兒收看)讓您了解與孩子溝通的技巧。之後,我們為您介紹給孩子實施罰站(Time Out)的正確方法。「與其讓孩子面壁思過,不如試試和孩子獨處一會兒,幫他們學會管理情緒。
  • 「情緒管控」是關鍵,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
    「情緒管控」是關鍵,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孩子小的時候,或許讓家長頭疼的不是孩子的分數,而是脾氣!因為經常照顧孩子的家長會發現,寶寶慢慢的長大成人,但是情緒也會變得陰晴不定,父母開始不了解孩子,孩子的心思父母很難猜,寶寶會變得比較任性,愛發脾氣,經常欺負別人,很多新手寶媽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 孩子愛發脾氣?可能是「情緒腦」的原因,家長要知道
    孩子哭著說:「我傷心啊,我不想哭,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面對孩子一哭就止不住,情緒不受控制,家長們是不是應該認識到「危機」,孩子這樣愛發脾氣,不受控制,也許是情緒腦在作怪呢?家長一定要知道。一、「情緒腦」什麼是「情緒腦」,是怎樣形成的呢?
  • 「熊孩子」發脾氣 高空扔下雞蛋和碗
    家長也表示,今後一定會加強對孩子的教育,避免再次發生這樣危險的事情。第1眼-重慶廣電記者 譚博治原標題:「熊孩子」發脾氣 高空扔下雞蛋和碗
  • 孩子總愛亂發脾氣,只因你沒做好這一步
    還沒開始拍,跳跳就進來了,他看到我又在拍照,立馬非常生氣地把房門一摔,大聲說:「你又在拍照!不可以拍照!」他每次看到我拿著手機拍照,就要說我,特別是邀請他一起拍的時候,更是各種發脾氣。但是,這一次,他竟然還用摔門來表達他的憤怒。他摔門真的把我嚇了一跳,我瞬間委屈極了,因為這一次我並沒有邀請他一起拍,更沒有打擾他,他卻對我發這麼大的脾氣。
  • 「別打,親生的」,對付熊孩子用這招就夠了
    據我觀察,有一些家長們通常都站在一邊,拿他們沒有辦法,十分無助。還有一些家長把孩子罵的狗血淋頭的,但孩子還是在那裡無動於衷。熊孩子的各種行為實在讓心力交瘁的寶爸寶媽們十分頭疼!有一個媽媽說,兩歲以前的寶寶真的乖,任憑我們怎麼指揮都不會拒絕。
  • 動畫只因為熊孩子就躺槍被禁播?其實家長也背鍋
    談到熊孩子大家肯定都心有所感觸,其實熊孩子不僅僅是在生活中到處搗亂,還有很多動畫也因為熊孩子而躺槍,這些動畫大多是些童年記憶。你還記得這些動畫嗎?因為這件事《喜羊羊與灰太狼》的製作方還吃了官司,而這件事情也直接導致了,全國的家長口伐《喜羊羊與灰太狼》,曾經輝煌一時的動畫就被這樣熊孩子的模仿而被禁播了。在《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前,《虹貓藍兔奇俠傳》也是因為熊孩子而躺槍的動畫。虹貓藍兔奇俠傳講述的是一段神奇的武俠之旅,構思出了一段扶強凌弱的武俠英雄故事。
  • 熊孩子毀46萬元作品,家長叫囂:小孩吃屎你也吃屎?
    悉心保護的藝術品竟然輕易地毀於兩個小孩子的玩鬧,有點可笑。 這些年,我們見過的熊孩子確實也不少了, 有些孩子的存在是天使小可愛, 而有些孩子就偏偏喜歡在公共場合「大顯神通」。
  • 「熊孩子」模仿動畫片「燉弟弟」,家長發現時被嚇到:就差點火了
    「熊孩子」模仿動畫片「燉弟弟」,家長發現時被嚇到:就差點火了文:千山曾經有這麼一個話題:從哪一刻開始,你真的很煩「熊孩子」?而評論區的留言各個怨氣滿滿,與其說是對熊孩子的憤怒,不如說是在埋怨家長的教育方式。如今大多數家長經常說的一句話:「他還是個孩子,不要和他計較」,護短並沒有錯,但不明事理,一味地護短是會害了他的。因為將來沒有人會為他的不成熟買單。
  • 熊孩子打傷寵物貓,家長百般維護:孩子真的「性本惡」嗎?
    ,家長百般掩護曾經看到過這麼一個事情,傍晚,一位家長帶著孩子到附近的文化公園散步,公園裡也有不少人帶著狗狗出門遛彎。寵物貓很聽話,主人坐在長凳上玩手機,而貓則乖乖地在主人周邊玩耍,也不亂跑,貓咪也引起了這位熊孩子的注意力。一開始,熊孩子只是在遠處觀望,發現貓沒有什麼攻擊力之後,也漸漸向貓靠近。
  • 家長別擔心,「發脾氣」未必是壞事
    在生活中有很多寶媽反映,自己家的孩子經常愛發脾氣,讓自己非常頭疼,因此成為自己心頭最大的煩惱。有很多家長把孩子發脾氣理解為無理取鬧,看成是挑戰自己權威的表現。長此以往下去,孩子發脾氣就更加難以控制,會變成惡性循環的結果。
  • 孩子犯錯時,用「面壁思過」沒效果?可能和這3種情況有關
    當孩子闖禍、打人、亂發脾氣的時候,很多父母會選擇讓孩子去面壁思過,希望這樣子的方式可以讓孩子的情緒冷靜下來,並且學會自我反省。實際讓孩子「面壁思過」,確實可以帶一些好處,但是在使用這種方法的時候,也存在著很多問題。
  • 救助父母:孩子愛亂發脾氣,父母怎麼教育?有用有效的方法來了
    文/笑雪育兒思考孩子愛亂發脾氣,是很多家長都頭疼的一件事。今天我在商場還遇到了這樣一幕:一個五歲左右的男孩蹲在地上哭鬧,旁邊爸爸和媽媽在勸慰,依稀聽到是孩子想要買玩具,媽媽覺得家裡的玩具已經夠多了,不想給買,所以孩子就發脾氣。
  • 奶奶維護熊孩子,女孩一句話讓她啞口無言
    熊孩子無法無天,家長插科打諢來一句"他還是個孩子"就想大事小事都化了。這些孩子背後的"熊家長",正是因為縱容,才讓孩子慢慢變成了"熊孩子"。之前在知乎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是專門只能對熊孩子的,雖然有點不太地道,但是網友們看到後,也是紛紛評論:活該。"喝你一口可樂怎麼了?"
  • 熊孩子鬧事反被群猴圍毆,家長要說法,景區:把打你的猴子認出來
    周圍不少遊客實在看不下去,說了幾句熊孩子沒家教,熊家長這時候立刻冒出來了,開始護犢子,說「我家兒子不是沒家教,是天生調皮活潑,還狡辯兒子是想跟猴子玩「,說完還惡狠狠地反駁幾句」這些畜牲不是都躲開了嗎?猴子也不傻!
  • 熊孩子的背後,必定有一個熊家長
    最近,關於熊孩子的話題特別火爆。尤其是那個出於無奈,只能自己動手了結熊孩子生命的家長。這個家長的女兒,被熊孩子欺負長達一年之久,父親數次找過熊孩子的家長,家長卻認為只是小孩子之間鬧矛盾而已,不必太緊張。這個熊孩子的家長,如果被欺負的是自己的孩子,他還能說得如此淡定嗎?
  • 熊孩子捏碎超市18包泡麵:孩子越來越「熊」,父母從自身找原因
    曾經網上有個熊孩子相關的事件,但這個事件的關注點卻是孩子的家長。 每一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不會教育的家長,就是因為家長的縱容才使孩子變為「熊孩子」,這些縱容有時候是刻意的,家長覺得孩子小時候調皮很正常,長大後就好了,也有一些縱容是家長無心造成的
  • 科學行為分析,制定前提控制+消退幹預方法,讓星寶不再亂發脾氣
    這是一個家長電話諮詢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遙遙,是個5歲的小男孩,在機構訓練了1年多之後,由於各方面能力都不錯,現在開始全天上幼兒園。他能說5 ~ 7個字的長句子,可以與人進行簡單的對話,雖然理解力不錯,但是脾氣很大,輕則大聲哭鬧,重則會摔東西尖叫。尤其是在家裡,很多時候媽媽對他的大脾氣不知該如何是好。下面就是媽媽反映的在家裡發生的情況。
  • 熊孩子的殺傷力有多大?讓家長哭笑不得,不挨揍這事能過嗎?
    相信每個家中有孩子的父母都是痛並快樂著的吧,孩子會給自己帶來非常多的歡笑,讓自己覺得擁有了軟肋,也擁有了鎧甲,但是當熊孩子犯起錯來,讓很多家長哭笑不得,恨不得趕快的退貨。熊孩子的殺傷力有多大?讓家長哭笑不得,不挨揍這事能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