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西網/宜春頭條客戶端訊 龍瑞雄、何平報導:6月24日,萬載縣雙橋鎮黃源村電商扶貧點一片繁忙,幾名村民正在忙著分揀、清點新鮮粽葉,打算在端午節前將最後一批粽葉打包發貨。「我來這裡挑選粽葉,做了一個多月,賺了3000元。」今年50多歲的黃源村村民陳金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老伴行動不便需要人照顧。如今家門口的電商扶貧點給她帶來一筆不錯的收入。
粽葉是端午節包粽子的必備材料。萬載是「江南有機農業第一縣」,野生粽葉資源十分豐富。近幾年來,小小的粽葉藉助電商遠銷全國各地,銷售粽葉成為當地群眾脫貧增收的一條新途徑。
2015年,在外務工的90後青年沈情回到家鄉雙橋鎮,通過網店、抖音直播、微信對粽葉進行線上銷售。「所有的新鮮粽葉都是純野生的,貧困戶去山上採摘,我們按斤收購,大概就是4塊錢一斤。」如今已是雙橋鎮黃源村電商扶貧點負責人的沈情說。
電商扶貧點負責收購、加工、銷售粽葉,有勞動力的村民到山裡採摘新鮮粽葉,不方便上山的老人就到電商扶貧點從事分揀、包裝工作,統一加工後的粽葉不僅供應本地市場,還大量銷往北京、上海、福建等地。今年5月中旬以來,該電商扶貧點收購了近2萬斤新鮮粽葉,線上成交2萬多單,交易金額25萬多元。
據統計,在萬載縣,像這樣的以銷售粽葉為主的電商扶貧點有10多家,近百戶貧困戶或上山採摘或進扶貧點務工,人均收入2000多元。昔日不起眼的小粽葉,正變成村民脫貧增收的「金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