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藍皮書》: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持續走低 10歲及以下觸網...

2020-12-03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9月21日消息(記者王晶)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9月21日共同發布《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報告(2020)》(以下簡稱《藍皮書》)。《藍皮書》指出,網際網路已經深度融入未成年人生活學習,首次觸網年齡不斷降低,10歲及以下開始接觸網際網路的人數比例達到78%,首次觸網的主要年齡段集中在6至10歲。

  2017年與2020年未成年人觸網年齡對比柱狀圖(央廣網發 社科文獻出版社 供圖)

  未成年人未來想要從事職業的情況柱狀圖(央廣網發 社科文獻出版社 供圖)

  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99.2% 首次觸網集中在6-10歲

  「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狀況調查」課題組對全國7至18歲的在校學生進行抽樣調查,調查顯示,未成年人的網際網路普及率已達99.2%,顯著高於中國總體網際網路普及率(64.5%)。首次觸網的主要年齡段集中在6至10歲。

  《藍皮書》對比2017年和2020年的數據指出,8歲前開始接觸網際網路的未成年人增多,表明未成年人網絡「原住民」的特徵越發明顯。伴隨網絡接入手段的日益普及和網絡運用便捷程度的不斷提升,城鄉之間未成年人的網絡普及率已幾乎沒有差別,「全民上網」已經成為未成年人的顯著標籤。

  在使用設備方面,手機仍是未成年人上網的主要設備,超過80%的未成年人使用手機上網。隨著智能家居和人工智慧設備的發展和普及,12.4%的未成年人開始使用智慧機器人上網,使用智能手錶上網的未成年人達19.9%。

  此外,通過對北京小學生和上海中學生網際網路運用狀況進行分析,《藍皮書》課題組發現,兩地未成年人觸網年齡較全國平均年齡更早,且「出生越晚,觸網越早」的趨勢更加顯著。

  未成年人最常用的社交軟體或平臺柱狀圖(央廣網發 社科文獻出版社 供圖)

  「數位化生存」程度提升 網遊沉迷等仍需警惕

  《藍皮書》指出,當代未成年人「數位化生存」程度不斷提升,在享受數字生活帶來快樂和便利的同時,一些未成年人對電子產品和網絡的依賴不斷加深甚至成癮,這對身心健康產生了不良影響,引發了一系列家庭和社會問題。

  數據顯示,參與調查的未成年人平均網齡超過6.3年,中學生擁有智慧型手機的平均年限達到4.87年,最長的達到15年。網絡運用時間增多,運動時間隨之減少,視力問題愈加嚴重;便捷的信息服務導致主動思考減少,親子間溝通不足,家庭和學校對未成年人使用網絡欠缺指導;不良信息、網絡詐騙、隱私洩露等網絡風險嚴重危害著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網遊沉迷是家長和輿論長期最為關注的話題,近些年,短視頻、直播等也容易讓未成年人過度上網。

  因此,《藍皮書》建議,以平等、尊重、關懷的方式改善未成年人的生活環境和態度,從而引導未成年人走出網癮困擾。當前,我國社會工作開展和隊伍建設剛剛起步,各方面對社會工作的理解認識和制度保障不足,急需相關方面在專業設置、人才培養、就業創業、社區保障等體制機制上給予更多的支持。

 未成年人參加網課科目種類佔比情況柱狀圖(央廣網發 社科文獻出版社 供圖)

  在線學習位列上網目的第3位 疫情前後變化顯著

  《藍皮書》課題組調查顯示,在線學習以37.0%的比例位列未成年人上網目的的第3位,與2017年(13.4%)相比提升顯著。這說明近年來在線教育產業的不斷發展已經對未成年人的學習方式產生了明顯影響。

  《藍皮書》進一步指出,在參與網課的比例方面,各年級學生群體參與網課的比例均高於80%,且城鄉在網課普及率上差距不大。學習科目上,英語(41.0%)、數學(37.9%)和語文(28.8%)是未成年人在線學習的主要內容,音樂、繪畫等藝術類科目,以及編程、樂高、人工智慧等在線課程也受到未成年人和家長的青睞。

  在疫情發生後進行的調查中,《藍皮書》稱,在線學習以69.7%的比例成為青少年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在學習內容上,英語、數學、語文、物化生、作文等科目的比例有所提高,而藝術類和編程、機器人等興趣班的比例明顯下降,體現出網課向正規學校教育全面傾斜的趨勢。對於網課和真實課堂的區別,49.5%的未成年人認為網課效果不如真實課堂,38.6%的未成年人認為兩者差不多,僅有9.4%的受訪者認為網課效果更好。

相關焦點

  • 未成年人觸網率99.2% 青少年該如何正確使用網際網路
    2020年9月發布的《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報告(2020)》顯示,未成年人的網際網路普及率已達99.2%。在享受數字生活帶來快樂和便利的同時,一些未成年人對電子產品和網絡的依賴不斷加深甚至成癮,如何提升青少年的網絡素養,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門話題。
  • 讓「青少年模式」真正維護未成年人網絡權益
    當前,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短視頻、直播和網路遊戲的現象非常普遍。針對這一問題,不少短視頻平臺和直播平臺都上線了「青少年模式」,對未成年人使用網絡的內容和時間予以限制。不過,據媒體近日調查,一些平臺的「青少年模式」形同虛設、漏洞百出,存在未強制實名認證、內容把關不嚴、難以控制使用時長、誘導打賞、個人信息保護不力等問題。
  • 騙子們正盯著剛剛觸網一無所知的農村人
    網際網路給觸網者帶來了便利,也給一些沒有觸網的人帶來了不便。而我父母,就是這些老人中的一員。任何事情都是一體兩面,觸網的青少年們正享受這網際網路的紅利,在網際網路構築的線上世界裡痛快的暢遊,今天刷一刷,明天抖一抖。而那些沒有觸網的老人們,尤其是農村老人們,則明顯成為網際網路的「受害者」。一個國家仿佛線上線下儼然兩個世界。
  • 抖音推出「萌知計劃」 打造青少年知識平臺
    中新網1月13日電 近日,抖音推出「萌知計劃」,投入百億流量扶持知識創作者,鼓勵他們創作更多適合青少年人群學習的知識內容。同時,抖音還上線青少年小程序,為青少年提供結構簡單、封閉的內容空間,家長還可以通過輸入孩子年齡,獲得相應智能適齡內容推薦。
  • 遼陽:佟二堡皮草「觸網」銷往國外
    遼陽:佟二堡皮草「觸網」銷往國外 作者:嚴佩鑫 2018-01-11 07:50   來源:遼寧日報     1月10日,記者獲悉,伴隨著法國買家在燈塔市佟二堡皮草小鎮電子商務園開設的速賣通店鋪上成功購買了一件綿羊皮短裙,成交價格為44.95美元,燈塔市實現了皮草跨境電商零的突破。
  • 莫讓青少年模式淪為變相營利的幌子
    青少年模式上線一年以來,從開始的支持和採用到當前的反對和漠視,青少年模式防沉迷系統等這些原本為了保護未成年人而特設的關卡變為了   為解決青少年過度打賞主播、沉迷短視頻而耽誤學習等問題,直播平臺、短視頻APP,以至於瀏覽器、新聞客戶端等都紛紛推出「青少年模式」。
  • 武術——老拳師暑期「觸網」傳非遺(1)
    新華社照片,泊頭(河北),2020年8月5日(體育·特別的暑期生活)(1)武術——老拳師暑期「觸網」傳非遺8月5日,石同鼎直播六合拳拳法。今年59歲的石同鼎是泊頭六合拳第八代傳人,他自幼跟隨父親習武。2001年父親離世後,石同鼎便承擔起傳承六合拳的重任。2002年石同鼎建起六合武館,開始教徒弟習武練拳。作為傳統武術中長拳的一種,河北的泊頭六合拳有400餘年歷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報告:聽音樂和玩遊戲是未成年人最主要的網上娛樂活動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3日訊13日,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聯合發布《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 抖音青少布局青少年內容創作領域發布最強「萌知計劃」
    在為人們提供娛樂化內容的同時,我們也會發現平臺中大量的知識文化類內容,甚至是青少年知識內容,不知不覺中,抖音儼然成為了一個可學習的知識平臺,這也是移動網際網路帶給我們的福利。如今在生活學習中,你會發現觸網年齡正在逐漸降低,有數據顯示10歲及以下開始觸網的人數比例達到了78%,這說明青少年觸網群體非常龐大,而這也給了眾多短視頻平臺拓展用戶群的好機會。
  • 收容教養規定被刪,未成年人嚴重暴力犯罪如何處置?
    主播君的話近日,大連一名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童的案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涉案的未成年人到底應該負怎樣的責任?家庭、學校該如何在日常教育中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看法律專家怎麼說!不少人認為,在未成年人嚴重暴力犯罪的處置程序上,法律不能缺位。收容教養制度不但應該保留,更要進一步完善規範,更好發揮作用。法律規定14歲以下不負刑責該不該修改在一些嚴重暴力犯罪案件中,涉事者因未達到法定年齡而免於承擔刑事責任。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無需承擔任何刑事責任。
  • 陝西清澗縣:塬上妹子「觸網」記
    現年24歲的她,大學期間通過發展電商幫全家脫貧致富,畢業後又繼續投身電商產業幫扶貧困群眾脫貧。而今,作為清澗縣域公共品牌「塬上清澗」形象代言人的康煥,又以自己的青春和活力,讓「塬上清澗」走出了黃土坡,讓更多父老過上了好生活。
  • 吉小果水果店:放大品牌優勢,觸網水果店的逆襲之路
    水果電商與觸網門店的不同考量首先需要明確,水果電商及以單店為主體的水果店有本質區別,兩者面臨的問題不同。水果電商需要不斷優化技術設施,包括冷鏈物流的自動化操作和倉庫模式改進,通過前端大數據及移動互聯技術,從平臺外獲取更多用戶池。
  • 觸網碰壁 開心麻花開心不起來了?
    來源:獵雲網作者 呂鑫燚2020年10月29《老爹特煩惱》在愛奇藝平臺上映,上映近一個月後網友在豆瓣給出了3.3的評分。這個分數很難讓人相信《老爹特煩惱》是開心麻花的作品。此次觸網,開心麻花並沒有按照老路子走,另闢蹊徑選擇了三新。新領域、新IP、新演員,開心麻花布局網大的三個新,導致製作水準下降,觀眾反響平平。首先,開心麻花是沒有網絡基因的,但是它也沒有放棄網絡。
  • ...斬,未成年人,年齡,性關係,少女,同意,刑法,強姦,-東方評論-東方網
    因為性同意年齡提高至16歲,只要與16歲以下的少女發生性關係,將不存在同意與否的概念,會直接按強姦罪論處,在法定的量刑定性標準提高之下,可以形成對16歲以下未成年少女的特殊保護。個別想打「未成年女孩子」主意的人,其獵捕的對象範圍將大大降低,而因為女性年齡增長自我判斷意識的增強,也必然給違法犯罪者帶來更大的難度。
  • 叮噹快藥與馬應龍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醫藥老字號加快「觸網」發展
    「網際網路+醫藥」發展鼎盛 老字號聚焦「觸網」發展近年來,中國醫藥市場持續高增長,需求規模迅速上升。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叮噹快藥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彌補了以往購藥模式的不足,更讓製藥企業看到了轉型升級的更大可能,由此,越來越多藥企選擇「觸網」發展。籤約現場,馬應龍藥業集團副總經理宋志奇表示:「叮噹快藥打通了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最後一環,馬應龍希望依託平臺,將產品更快更好的送達消費者。」
  • 薛城八成企業「觸網」發展 - 各地政務動態 - 山東政務 - 魯網
    如今在棗莊市薛城區,80%的企業主動「觸網」,開始運營電子商務,電商的巨大優勢成為推動全區經濟發展的新生「經濟細胞」。  區委、區政府出臺扶持鼓勵政策,大力發展電子商務。  為提高運營質量、壯大電商人才隊伍,該區制定了創業電商房屋租金3年減免政策,並提供10萬元無息擔保貸款融資服務,實行「一對一」結對幫扶。自去年底以來,共收到電商項目申請103個,經評審入園項目82家,獲得了首年100%房租補貼和每年56萬元房租補貼。為42家企業申請小額擔保貸款369萬元,為30家電商企業申請一次性創業開業補貼15萬元。
  • 修改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為何這麼難?-虎嗅網
    2019年10月20日晚19時許,大連市公安機關接到報警,一名10歲的女童被害身亡,她的遺體在距離家不遠的灌木叢中被發現。當晚23時左右,警方在走訪中發現鄰居蔡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到案後,蔡某某如實供述其殺害女孩的事實。
  • [治國理政新實踐重慶篇]重慶「土貨」觸網最需要什麼:爆款!爆款...
    「土貨」觸網還要吸引資本關注  關於重慶「土貨」觸網,正事兒君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細節:2016年,國內共有8個農產品電商平臺成功獲得了融資,其中上海的盒馬鮮生在在重慶社科院課題組持續跟蹤的87家本地PC端農產品電商平臺中,一季度運營異常的平臺為21家,二季度新增異常運營平臺
  • 「提高未成年性同意年齡」,上熱搜
    為防範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他擬於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交議案,建議修改刑法,將14歲的性同意年齡線提升至16歲,而對存在監護關係、師生關係、管理關係等特殊關係的,性同意年齡應改為18周歲。朱列玉。建議有特殊關係性同意年齡線應升至18歲為彌補14至18周歲未成年人保護中存在的法律漏洞,記者關注到,2013年10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頒布的《關於依法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見》明確指出:「對已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女性負有特殊職責的人員,利用其優勢地位或者被害人孤立無援的境地,迫使未成年被害人就範,而與其發生性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