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麓書院 資料圖
紅網時刻10月29日訊(通訊員 夏金龍)小故事蘊含大道理。社會學調查也可作為歷史資料。我們如何透過一個小小的歷史故事去窺探當時社會的環境、政治、文化、社會組織等的動態和發展?社會學調查資料如何能成為歷史資料?在具體的歷史研究中,我們該怎樣運用和解讀這些資料?
10月30日(周一)下午三點,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邀請澳門大學歷史系主任、傑出教授王笛先生登上嶽麓書院講壇,開講「如何把民國時期的社會學調查作為歷史資料來使用——《一個農村社團家庭》中的故事」,從1939年成都發生的雷明遠殺人案入手,以多學科交叉的眼光,講述成都地區上世紀40年代的環境、歷史、人文、秘密社會組織、地方權力結構等問題。
【講壇信息】
主題:如何把民國時期的社會學調查作為歷史資料來使用——《一個農村社團家庭》中的故事
時間: 10月30日(周一)15:00—17:30
地點: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內中國書院博物館報告廳
主講人:王笛(澳門大學傑出教授、歷史系主任,英文學術季刊《中國歷史前沿》(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主編)
主持人:陳先初(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
主辦單位: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承辦單位:嶽麓書院國學研究與傳播中心嶽麓書院歷史系
協辦單位:湖南大學嶽麓書院發展基金
【主講簡介】
王笛,現澳門大學特聘教授,歷史系主任。曾任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歷史系教授,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歷史學博士,旅美中國歷史學會(CHUS)前會長(2003-2005)。擔任英文學術季刊《中國歷史前沿》(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共同主編,《近代史研究》雜誌、《四川大學學報》和《新史學》叢書的編委。專著《跨出封閉的世界:長江上遊區域社會研究,1644-1911》(中華書局,1993年初版,2001年再版,2002年臺灣繁體版)是國內外公認的中國區域史研究的代表作。由美國史丹福大學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英文著作Street Culture in Chengdu:Public Space, Urban Commoners, and Local Politics, 1870-1930),被美國最權威的歷史雜誌《美國歷史評論》推崇為:「是關於國家政治怎樣影響一個地區普通人們生活的代表作」,於2005年榮獲「美國城市史研究學會最佳著作獎」。本書中譯本《街頭文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獲《中華讀書報》2006年十佳圖書。另一本英文著作The Teahouse: Small Business, Everyday Culture, and Public Politics in Chengdu, 1900—1950(史丹福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也被《美國歷史評論》稱為「做出了重大學術貢獻,將成為今後研究的一個範例。」該書中譯本《茶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被《南方都市報》評為2010年年鑑之書。還出版有《走進中國城市內部——從社會的最底層看歷史》(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新著The Teahouse under Socialism: The Decline and Renewal of Public Life in Chengdu, 1950-2000和Violence and Order on the Chengdu Plain: The Story of a Secret Brotherhood in Rural China, 1939-1949分別將由康奈爾大學出版社和史丹福大學出版社於2018年出版,兩者的中文翻譯本也同時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嶽麓書院講壇簡介】
嶽麓書院講壇秉承嶽麓書院「朱張會講」精神,打造立足湖南、影響全國、輻射海外的高端高雅文化品牌,由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傾力打造的公益性質國學講學活動。講壇舉辦是為了拉近國學與普通大眾的距離,讓更多人感受學者智慧,彰顯出中華民族在新時期的文化自覺與自信,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出貢獻。
【報名通道】
嶽麓書院講壇第299期講座報名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