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有名的4種魚,一種在古代是貢品,黃河大鯉魚上榜,你吃過幾種?
泰山赤鱗魚,又名螭霖魚,石鱗魚,是泰山泉水哺育的珍貴山區淡水魚,相傳每逢古代帝王到泰山封禪,赤鱗魚便是御膳中的必備之菜。李白曾有詩:「魯酒瑚珀色,汶魚(赤鱗魚)紫錦鱗。」赤鱗魚以金黃色為上品,曰「金赤鱗」,銀白色曰「銀赤鱗」,脊背為豆青色曰「豆赤鱗」,脊背為黑灰色曰「草赤鱗」。「草赤鱗」少刺,較長見,「金赤鱗」最為少見。
黃河鯉魚。鯉魚在我家鄉是叫鯉拐子,現在聽著還挺有意思的,黃河鯉魚體態豐滿,肉質肥厚,細嫩鮮美,營養豐富,身體側扁而腹部圓,口呈馬蹄形,須2對。背鰭基部較長,背鰭和臀鰭均有一根粗壯帶鋸齒的硬棘。這種鯉魚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見,而且我家最喜歡吃的額這種魚了,體側金黃色,尾鰭下葉呈紅色。鯉魚平時多出現在於江河、湖泊、水庫、池沼的水草叢生的水體底層,以食底棲動物為主,在河道的水草下面經常看見。
太湖銀魚,太湖流域是江浙兩地有名的產魚地,而太湖銀魚更是自古就有美譽。早在春秋時期,太湖銀魚就是和鱸魚齊名的美味。到了清朝,它更是被列為宮廷貢品。實質上,銀魚之所以能受到這麼多皇帝的青睞,是因為它雖體態嬌小,但卻不失亮色。 銀魚個頭小,但渾身無鱗,看上去就像女子的玉簪那樣好看,再加上它的肉質極嫩,自然就成了許多食客的心頭好。到了今天,就連吃魚最刁鑽的日本人都對其嘖嘖稱讚。
松江四鰓鱸在我國,松江四鰓鱸是名魚,在我國古代,這種魚是進貢魚,可見其是非常美味的。其實不僅僅是在我國,這種魚肉在國外也是非常受歡迎的。曾經英國女皇來我國拜訪,特別點名要吃這道魚,由此可見,這道魚是非常出名的。不過可惜的是,這種魚在現在基本上已經見不到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