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哪些黑膠唱片店?

2021-01-10 小派愛旅遊

答|百度派 @Softkittyyy

黑膠唱片是在20世紀佔統治地位的音樂格式。從你78歲的祖母到45歲的獨身者,黑膠因為聽覺上感覺更保真而且更便宜所以完美的涵蓋了所有年齡段的人。儘管黑膠仍被DJ們和電臺所使用,但是它們已經降級為了車庫裡的處理品。黑膠又稱LP,long play, 是立體聲黑色賽璐珞質地的密紋唱片。

店鋪

北京賣黑膠唱片的店鋪並不少,相較於一些小城市而言算是多的,我向大家推薦北京的兩家店鋪,兩家隔得有點兒遠,但是都很很值得去看的店鋪,老闆基本上都是自己對於音樂的品質要求很高的人,裡面的裝潢也讓人心向神往。一個店鋪是在馬甸這裡的高斯音響也有賣黑膠唱片。不過他家主要是賣音響的,唱片很多人不知道。老闆人非常好,是個狂熱的發燒友,店裡有很多老闆的私人收藏,口水至極。具體地址在馬甸東路19號金澳國際2623室;

另一個店鋪是在煤炭大廈旁邊的「賦格」,價錢合理貨也好,老闆為人很不錯。酒仙橋798藝術區的「萊蒎黑膠」非常不推薦,空有情懷,價格高的離譜,貨也沒什麼好東西,都以復刻為主。如果想找價格合理的黑膠唱片,對於音樂深度和唱片版本和品相有較高要求,可以看看這裡

音感

我偏愛黑膠的另一個緣由是美國的黑膠資源近於無窮多而且廉價,那是個失去的時代,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講。當歐美人在60年代普及黑膠與唱機的浮華歲月,無論大陸還是港臺都掙扎在溫飽線附近或之下。音色很溫暖很醇厚,CD如果是炎夏裡一杯加冰的朗姆可樂,黑膠可能就是一杯溫熱的普洱,綿長沁脾。

保存

黑膠唱片是不太好保存,因為黑膠唱片本身就是靠摩擦發聲的,如果你經常摩擦到黑膠唱片的話,音質一定會發生變化的。所以你的手儘量不要接觸溝槽,不僅防止刮花,也防止手上分泌的皮脂引發唱片發黴; 播放前除塵,即使是全新的唱片,進行幾次播放後,溝槽中也難免會有髒汙; 其實我是不提倡頻繁清洗唱片的,過度反而不健康了,但是如果唱片上有無法刷掉的黴菌或汙垢,或者你很久沒有清理過你的唱片了,就要定時定期的做一次全面清潔。

以上內容由百度派作者提供

相關焦點

  • 上海最有腔調的那些黑膠唱片店 你也可以很潮
    原標題:購物‖上海最有腔調的那些黑膠唱片店,你也可以很潮  黑膠,習慣又稱電木唱片,指轉速78轉每分鐘、聲槽寬度0.10—0.16毫米、聲槽密度每釐米30—50條的留聲機唱片,是立體聲黑色賽璐珞質地的密紋唱片。當你聽黑膠唱片的時候,會感覺音質比普通CD更淳厚、溫暖。
  • 世界唱片店日丨全球黑膠迷必去打卡的唱片店
    4月21日,第11個「國際唱片店日」之際,再次提醒我們,音樂不死,唱片不死。來自全球各地的十家唱片店,有曾經擁有輝煌歷史的國際連鎖唱片店,也有在地球某一個角落堅守音樂的獨立唱片店,一樣的是,它們溫暖著每一個喜歡音樂的人。
  • 在寧波開一家黑膠唱片店是什麼體驗?90後的他做到了
    王達:船長唱片主理人。船長唱片(Captain Records)2016年成立,寧波唯一實體唱片店。多元音樂風格、海外找貨服務,致力於拓展樂迷聆聽版圖。今年,歌手周杰倫在出道20周年之際,推出了他的經典專輯黑膠唱片,供樂迷珍藏。14張黑膠唱片,預售價格超7000元,仍然有不少粉絲忍不住「剁手」。
  • 全球黑膠「回潮」 周杰倫一口氣出了28張唱片
    這一次他選擇了復古的黑膠,將出道至今的14張專輯做成28張唱片套裝。不少音樂評論稱,這位偶像天王帶領了黑膠唱片又一次回潮。黑膠唱片作為一種舊的音樂載體,因為獨特的質感和儀式感滿滿的播放過程,讓00後也愛上了父輩們聆聽的黑膠唱片。
  • 黑膠唱片昔日重來
    當CD唱片成為強弩之末,沉寂了四分之一世紀的黑膠唱片捲土重來,成為投資收藏新寵,一些珍貴品種被炒到了萬元以上。  黑膠唱片又稱密紋唱片或LP唱片,多為不透明的黑色,也有一些呈現半透明的茶褐色。最早的黑膠唱片為每分鐘78轉的單聲道唱片,上世紀60年代後發展為每分鐘33轉的雙聲道立體聲唱片。黑膠唱片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被光碟取代。
  • 數位音樂乘風破浪,黑膠唱片憑什麼逆流而上
    黑膠唱片市場持續增溫,產業鏈進一步完善。「智能相對論」發現,有感於黑膠唱片的回潮,不僅是電商平臺,國內許多線下唱片店也逐漸增加了黑膠唱片和播放器的商品種類。一些黑膠唱片店還提供錄音室、演出場地、樂團T恤周邊及下午茶甜品等服務,除了專業樂迷,也吸引不少文藝愛好者,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
  • 沈次農:黑膠唱片中的純真音樂情懷
    這種唱片是一種黑色圓盤形的膠片,用樹脂(後期改用聚氯乙烯)壓制,上面刻有凹凸的坑紋,以記錄聲音。早期的黑膠唱片只有單聲道,到後來發展成為雙軌的雙聲道音軌。到了後期,唱片的顏色也已不再局限於黑色。隨著上世紀80年代中期CD唱片普及,黑膠唱片慢慢退出歷史舞臺,直至完全停產。黑膠唱片採用模擬錄音技術,相較於現今的數碼技術,播放出來的音樂聲音更為真實、溫潤、音域寬厚。
  • 成都· 復古日記|黑膠唱片,不只是音樂
    數據顯示,2016年英國的黑膠唱片銷量達到25年來值最高,覆蓋人群從老一輩移到年輕人。年輕人成為了黑膠的主流軍其實原因很簡單,黑膠唱片的收藏性好,音質更立體,現場感和聆聽性更強,對生活品質有追求的年輕一代,在發現這個寶藏時,必然愛不釋手。
  • 資深黑膠「發燒友」陸善存:23年收藏3萬張黑膠唱片
    在海口,有這樣一位黑膠唱片「發燒友」,他叫陸善存。在這個圈子裡,陸善存被親切稱為「老陸」,是公認的資深黑膠「發燒友」。20多年裡,他收藏了3萬張黑膠唱片,囊括古典音樂、民樂、港臺流行樂等,花費數百萬。記者 鍾起的/文 李志良/圖「尋找黑膠過程中,最開心的時刻就是買到自己喜歡並且找了很久的唱片。每買到一張珍貴的黑膠唱片我的心情都會激動好幾天。」
  • 逆流而上的黑膠唱片 數位趨勢下的一支奇兵?
    黑膠唱片市場持續增溫,產業鏈進一步完善。 「智能相對論」發現,有感於黑膠唱片的回潮,不僅是電商平臺,國內許多線下唱片店也逐漸增加了黑膠唱片和播放器的商品種類。一些黑膠唱片店還提供錄音室、演出場地、樂團T恤周邊及下午茶甜品等服務,除了專業樂迷,也吸引不少文藝愛好者,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
  • 黑膠唱片是數位音樂時代的「文藝復興」嗎?
    可以預見,龐大的粉絲群體「用愛發電」,如果自家偶像也發行黑膠唱片,勢必會引發搶購熱潮。儘管提到粉絲經濟時總有種「割韭菜」的嫌疑,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眾對於黑膠唱片的認知度,也能加快其商業化進程。伴隨黑膠市場的回暖,相關銷售渠道也不斷拓寬,亞馬遜、易貝等在線銷售巨頭都有專門的黑膠銷售頁面,黑膠播放器、唱機修理及唱片清洗等衍生服務也重新出現在市場上。
  • 眾議院 | 黑膠唱片為什麼會在數字時代「復活」
    我是中國人,借居美國俄亥俄州戴頓市(Dayton)多年,不知啥時候起,美國唱片店裡的黑膠越放越多了,這個月我就買過幾張新壓制的,其中包括了中國鋼琴家郎朗和王羽佳的新片,睹物思鄉吧。俄亥俄不是個熱鬧地方,戴頓就是個小城,但這裡的音樂生活還真非常發達,全州一共有八十多個雙管制以上規模的專業樂團,比如大家熟知的克利夫蘭交響樂團、辛辛那提管弦樂團,這都在俄亥俄。
  • 都市情調:黑膠擁躉 情迷老唱片
    唱針划過老唱片上的密紋,溫潤、甜美的聲音悠悠傳來,中間偶有夾雜「嗶卟」的爆豆聲,也許你以為是回到了那個花樣年華的年代,但這卻是在21世紀聽到的聲音。一群高舉懷舊大旗的音樂愛好者,開始重新拾起落滿灰塵的老唱片,聆聽屬於上個世紀的聲音。正是這些發燒友的活動,使得銷聲匿跡很久的中國黑膠唱片市場重新煥發青春。在北京、廣州、上海,收藏黑膠唱片已漸成時尚,二手市場裡黑膠的價格欣欣向榮。
  • 你懷念黑膠唱片嗎?那你知道黑膠唱片是怎麼製作的嗎?
    黑膠唱片的誘惑是很少有喜歡音樂的人能夠抵擋的,世界上所有的音樂都能在這小小的唱片轉盤上面演奏,你只需要設置指針,然後播放唱片,優美的歌聲就會傳到你的耳中。哥倫比亞大學發行了第一張長時間播放的黑膠唱片。這張唱片掀起了一場重大的音樂革命,直到盒式磁帶和的興起,才將其從寶座上推翻。
  • 看一群美國人如何議論黑膠唱片和古典音樂
    此外,古典黑膠唱片比大多數其他音樂品種的唱片更便宜,我家附近有一家唱片店,所有的古典音樂黑膠唱片都在裡面的房間裡,又便宜內容又好,而爵士樂、搖滾樂、電子樂黑膠唱片就賣得非常昂貴。網友rjove有不少人說聽古典音樂,黑膠唱片的音質更好,雖然這是完全的主觀臆斷,在技術上沒有過硬的依據,但在聽過很多數字和黑膠唱片的錄音後,我還是更喜歡黑膠唱片,它給我更自然的聲音。當有很多樂器合奏時,低取樣數位化錄音往往會把聲音弄糟,較高的頻率也可能會變得刺耳。黑膠唱片聽起來更像是樂隊「在那裡」演奏,聲音仿佛就是給我的,更加均勻和平衡。
  • 「黑膠唱片」到底是啥?
    上一期入門三十三問,我們講述了黑膠唱片是不是有錢人的遊戲。在後臺留言中,我們發現不少朋友對黑膠唱片有著極其模糊的認知,比如把膠木唱片與乙烯基唱片、SP與LP混為一談。今天我們就來捋一捋,「黑膠唱片」到底指的什麼?
  • 【美人蕉】-黑膠唱片
    黑膠唱片是一般人對過往使用唱盤機播放的唱片的稱呼。這種唱片是一種黑色圓盤形的膠片,用樹脂(後期改用聚氯乙烯,即PVC)壓制,上面刻有凹凸的坑紋,以紀錄聲音。早期的黑膠唱片只有單聲道,到後來發展成為雙軌的雙聲道音軌。到了1980年代後期時,這些唱片的顏色已不再局限於黑色,而可以是白色、橙色、透明、螢光色、甚至可以把歌手的樣貌印製在唱片裡,不過成本比較高。
  • 雙11打造 「黑膠日」,京東文娛解鎖黑膠唱片新玩法
    京東文娛打造的 「黑膠日」活動將於10月28日正式上線,近千張經典復古黑膠唱片優惠來襲,古典、爵士、藍調、搖滾、流行各類風格黑膠唱片應有盡有,將為熱愛黑膠音樂的文藝愛好者帶來一個獨特的、充滿儀式感的專屬狂歡節。
  • 「雲上閱讀」公開課服貿會特輯|看見黑膠,聽見故宮—故宮黑膠唱片...
    據歷史記載,黑膠唱片傳入故宮的年份最早可以推到1904年左右,當時故宮的唱片主要供慈禧太后和溥儀使用,田野老師說:「根據《德齡公主回憶錄》,1903年3月到1905年春天,德齡公主在慈禧太后寢宮服侍她,慈禧太后寢宮裡有一架黑膠唱機。
  • 黑膠唱片的韻味與情懷
    復古風當道,仿佛到處都可以感受到復古潮流在竄動,底片機、復古機車、高腰喇叭褲等紛紛興起,更不用說黑膠唱片,它從低迷的實體音樂市場中殺出了一條血路。提起黑膠唱片你能想起什麼?文藝·小資·懷舊?或是高雅·昂貴·和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