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實施的煤改電、電代煤工程,能夠加速北方地區的清潔能源替代,有利於擺脫落後的燃煤取暖過冬的歷史,對於推動社會的節能減排、緩解城市的霧霾困擾,促進生態文明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如今,在煤改電後的廣大北方農村地區,村鎮的供電能力大幅度提升,居民實際用電量達到7千瓦左右,比原來高出4倍以上。

100平米的家庭在冬季取暖時安裝什麼煤改電供暖設備比較好?不同的取暖方式,各自存在著不同的問題,比如空調取暖耗電量大,需要支付較高的取暖費用;集中供暖存在著無法自由調節室溫的問題;而空氣能熱泵不能在冬季零下15度的地區使用,存在熱效率低下、取暖效果差等明顯缺點;而天然氣取暖,會可能出現無氣可用的狀況,甚至也有爆炸等危險隱患。
下面看一些地區的燃煤鍋爐改造工程:在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的煤改電工程中,約有5000戶的村民集體安裝了電磁採暖爐;在河北省張家口老營窪村的電代煤項目中,約有300戶的居民集體安裝了電磁採暖爐。那麼究竟什麼是電磁採暖爐呢?電磁採暖爐作為煤改電的冬季供暖設備,是怎麼供暖運行的呢?
電磁採暖爐利用物理學上的電磁感應加熱原理,利用磁力線切割金屬發生渦流所產生的熱能作為熱源,通過熱量散發系統,以達到取暖效果的冬季供暖設備。電磁採暖爐通過高頻轉換使金屬發熱體直接變成熱源,能夠增加散熱面積,吸收熱能更直接,溫度更加均勻,沒有局部溫差,熱能利用率可以達到98%(普通電鍋爐只有50%的熱效率)。
電磁採暖爐在供暖運行上使用了動態加熱技術,避免了空調直吹式取暖所造成的皮膚乾燥和燃氣採暖爐燃燒空氣時造成的沉悶,在採暖過程無熱風直吹人體;電磁採暖爐在供熱上的出水口溫度可以達到60度左右,回水溫度可以在40度左右,這樣家庭的室溫就能維持在20度以上,從而達到一個良好的家庭取暖效果。
那麼下一個問題就來了,100平米的家庭到底需要安裝多大功率的電磁採暖爐?如果籠統地來講,100平米是對應10KW的電磁採暖爐,但是實際情況還要考慮到家庭的保溫措施、供暖系統的水容量、家庭的散熱方式(暖氣片還是地暖)等等因素。當然了,還需要考慮一些當地的實際環境,包括氣候、溫差、地形等等,像內蒙古、青海等高原地區和東北、西北等寒冬地區,每平米就得比其他地區要高出20W左右的功率。

來看最後一個問題,我們在進行煤改電、電代煤的設備挑選時,如何甄別電磁採暖爐的好壞?首先,要看電磁採暖爐有沒有國家3C安全認證和保險公司的質量承保,這兩樣資質證明是最重要的;然後,看電磁採暖爐有沒有保修制度、保修期是多長、怎麼進行保修等以後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農村煤改電開闢了清潔採暖的新時代,也助力了脫貧攻堅、奔向小康的奮鬥目標。時間截止2020年,北方地區有採暖需求農村人口,按普及戶數30%算,共計1022萬戶,還有大概46億平方米的面積需要改造和替代,煤改電取暖設備的市場需求巨大,清潔取暖工程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