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鄧咪1
2017年,藍色港灣裡一處發著「藍光」的餐廳出現了,人流絡繹不絕、排滿了等位的人群,也是那時讓我們認識了一家有趣的餐廳——Spacelab失重餐廳。兩年後,這家餐廳安置了它在北京的第二個家:世紀金源店。
店鋪的方位離停車樓很近。坐電梯到達商場五層,很顯眼的就能看到位於電影院旁的Spacelab失重餐廳,依舊散發著專屬於它的科技感「藍光」。不過,走近後你就會察覺到:它,好像「變了」。
「失重餐廳」的模式源自德國。2015年,Spacelab失重餐廳中國團隊與德方攜手,將軌道餐廳的概念帶到了國內。如今,已經是軌道餐廳進入中國的第4個年頭了,如果說一點沒有變化勢必無法滿足我們挑剔的消費者。發展至今,「失重餐廳」還能帶給我們怎樣的新鮮感?新店又做出了哪些變化,靠什麼留住顧客,並且值得我們一去再去?帶著這些疑問,酷樂志走進這家新店,為大家一探究竟。
還未走進用餐區,便能看到一片位於入口右側的多媒體休息區。它設有座椅、兒童木馬和一塊半弧面的銀幕,平時會播放一些電影,想必是為前來排隊的顧客們準備的。由於世紀金源負一層整個都是關於幼教的商鋪,所以一到周末會有很多小朋友和家庭需要在此就餐,如果小朋友比較多這裡也會放些卡通片,來吸引小朋友們的注意力。
走進店內,正對著的就是製作飲品的吧檯和半開放式的廚房,可以直觀地看到餐廳後廚的內部運作。左手邊是開放式的大廳就餐區,右手邊設立著幾桌「半私密」就餐區域,以滿足有聚餐需求的顧客們。整個空間容納了70張餐桌,能同時提供至少300人的用餐服務。
當然最搶眼的還是這些旋轉向上的金屬軌道、配合著藍色的弧線形燈光設計和每個桌面都配備至少3臺的ipad點菜設備,融合未來感與科技感。或許是為了打破軌道裝置的剛硬質感,牆壁、桌面和座椅都是溫和木質材料。
值得一講的是餐廳內的純牛皮定製坐椅,大家有機會去就餐的話可以試著拎一下,很重!很結實!還很貴!據說每把椅子的售價是1300多塊……
我們選擇了一處比較安靜的桌子落座。這裡每一個軌道下對應著三面就餐桌椅,這三張桌子靠藍色、粉色、黃色三種顏色(搭配字母A/B/C)區分每桌的餐食。點餐就用桌子左側立著的ipad選擇並下單,全程不需要任何服務人員介入,完全是自由自主的現代化操作流程。
菜單除了原有的漢堡、兒童餐、主菜系、沙拉/小食、意面/輕食和飲品之外,新加入了「失重之茶」這一欄,這是失重餐廳在飲品部分的新動作。
今日菜單
法式鵝肝黑松露醬漢堡
88RMB
漢堡是失重餐廳的特色菜品之一,也是必點品類,我們點了這款鵝肝黑松露。自製澳洲牛肉餅、鵝肝、黑松露醬、芝麻漢堡麵包、大孔芝士、奶油白靈菇、番茄片和蔬菜,口感層次豐富,務必要熱食,唇齒留香,「牆裂」推薦。
聽說在菜品升級後,牛肉餅從最初的冷凍食材,全部更新為餐廳後廚現做的澳大利亞進口牛肉餅,因此廚房的人力不僅沒有減少反而還在增加,就是為了提升口感。為此我們也專門探訪了新店後廚,觀摩了一場——「手工肉餅誕生記」。
每份肉餅的分量精準到160g,再反覆人工揉搓、按壓成形。據悉這個廚房的配置在35人左右,原材料的加工製作都是在廚房完成的,幾乎沒有冷鏈和半成品。
就連麵包也是後廚師傅現烤的。
德式烤串
69RMB
烤串也是軌道運輸上菜,用錫紙包裹著熱氣騰騰,牛肉串、雞肉串、蔬菜串、玉米、小牛肉腸,種類豐富口感多汁。
嗨辣藤椒雞翅
58RMB
本單最愛菜品!辣口的香脆雞翅別提多誘人了,雖然是藤椒辣味但又不會特別的辛辣,剛剛好的醃製口感非常入味,外焦裡嫩。這道菜讓我瞬間感受到了失重餐廳拒絕冷鏈食材的誠意。
納波利金槍魚義大利麵
65RMB
意面的份量不會很大,但絕對夠吃。大塊的金槍魚肉搭配小番茄、西蘭花,鮮香適宜。
藜麥酸奶藍莓沙拉
68RMB
酸奶沙拉顏值很高,鳳梨、紅心火龍果、藍莓等等新鮮水果打底,和藜麥、酸奶和藍莓醬中混合,口感清新甜香,果然這樣的甜品很適合夏天食用。
星空巧克力慕斯
38RMB
說到顏值,這款甜品自然不甘示弱,鏡面淋面的小西點可謂是最經得起高清鏡頭的審視了。巧克力慕斯的內核搭配英式奶醬,喜歡醇厚而香甜口感的人不能錯過它。
鏡面淋面蛋糕的製作過程也很是賞心悅目:
為了對高顏值甜品進行「形象管理」,它們是不會坐上「雲霄飛車」到達餐桌上的。包括一些豬排、雞肉、牛排、咖啡、啤酒等都會藉助「機器人」送到你面前。看起來這個送餐的小機器人也很受用餐的小朋友們喜歡。
百香芒芒冰鳳茶
粉桃重酪酪
28RMB
在新出的茶飲中我們點了兩杯,「百香芒芒冰鳳茶」和「粉桃重酪酪」。相較之下我更喜歡酸甜冰爽的「百香芒芒冰鳳茶」,百香果的味道很香,配芒果和茶不會很甜膩反而清爽沁脾。
這裡就需要講到這家新店的第一個「科技升級知識點」,去過老店的顧客都知道最開始有一些菜品並不會通過軌道和小車送餐,需要靠服務人員手送。現在失重餐廳的軌道車已經經過一輪新的改造升級啦。
科技化、智能化、趣味化
不斷升級用餐體驗
雖然軌道餐廳的原型來自德國,但其實Spacelab失重餐廳有一支自己的技術研發團隊,我們也採訪到了技術研發部的總監楊明朝。在對談中了解到,他的團隊也在實時監控全球軌道餐廳的技術更新狀態,但目前為止中國的失重餐廳還是其中走在科技升級最前沿的。「我們是在往更科技化、智能化、有趣化的方向走,而且國內和國外的消費理念也不同。這一次的新升級我們技術團隊研發了7個月的時間。」楊明朝說。
通過他我們了解到了更多餐廳內科技升級的新動作。原來曾經在軌道上飛來飛去的送餐車是無動力行駛的,也就是說它完全自動靠重力下滑。而現在的升級版是有動力的,等於變成了一個電動小車,拉著食物運行。「這樣的話小車不僅可以向下走,完成送餐使命之後還可以自己原路返回,不再受限制。」楊明朝說。
現在使用中的還是1.0版本小車,不僅如此之後還在造型上也會做全新的設計,推出2.0、3.0版本。
楊明朝說:「在速度調節部分也會做更智能化的更新,比如定點、定位的停止。就好比目前的小車只能做到到達對應的軌道終點就結束運行,顧客靠顏色區分是不是自己的餐品;未來我們希望可以通過自動化的識別手段,做到定點精準至同一軌道下的A/B/C各個餐桌,實現更智能化的操作。」
對於用餐者來說,更精準的定位系統,意味著之後不僅少了一道人工工序,也不會再出現取錯隔壁桌餐食的尷尬。不僅技術升級,更是體驗升級。
要做到上述的升級,不僅僅需要在小車上進行更新換代。之後在軌道上也會做出優化,比如現在使用的是非閉環軌道,小車完成送餐使命之後需要服務人員收取至餐桌旁邊立著的「雲霄飛車停車場」黑箱子內,停滿後再送回二層的餐食分發處,又是一道人工工序。而升級後軌道將變成純閉環模式,沒有斷開的地方,完成送餐後的小車可以繼續運行,自己回到二樓的起點。更智能化的操作對用餐者來說,也是一個有趣的視覺感受。來失重餐廳,不就是要體驗更有趣的用餐環境嗎?
預計,這些技術升級的亮點最快會在年底和大家見面。
「其實我們在做方案預想時還有幾個很棒的想法,但實現起來不太可能是一次到位的,我們還在摸索著逐步的去實現這些暢想。比如後續的人工智慧的加入、廚房內的自動分撿機器人等等,會持續給大家提供一些更新鮮、更有趣的科技化體驗。我們希望大家來失重餐廳用餐能成為一次快樂的體驗,而不僅僅是吃一頓飯而已。」楊明朝說。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失重餐廳沒有成為曇花一現的「網紅打卡」餐廳,而是一直在吸收新的理念、推動新的創造,並且不斷精進自己作為餐飲企業的技藝,在國內開了7家連鎖店面。失重餐廳的負責人之一程女士對我們說:「對於餐廳來說,最核心的還是菜品。我們依然在努力,爭取讓顧客在失重餐廳能產生更多共鳴。」
攝影:鄧咪、馮蕊
部分圖片來源:Spacelab失重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