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場的飼養管理涉及肉兔養殖的方方面面,如兔舍飼養空間利用、溫度、溼度、通風換氣、光照等的管理,養兔的食槽、飲水器安裝位置、種兔繁殖管理等問題如果不精細、不用心去管理,就會出現很多問題。如兔舍建設不合理,兔舍不保溫,冬天冷夏天熱。兔舍溫度高低影響採食消耗和生產。如環境溫度低於12℃,兔採食量增加,生長速度、飼料轉化率降低;若溫度高於30℃,家兔為減少體熱,採食量、生產性能均降低,尤以長毛兔為甚。兔舍不保溫,四處漏風,冬天天冷時,兔舍無法保暖,遇到大風天舍內響聲不斷,兔蜷縮在籠子的一角,響聲讓兔晝夜無法正常休息,這些會讓兔子消耗很多能量,增加飼料的浪費。夏天高溫時,兔中暑現象嚴重,有的在一個夏季因中暑死亡就超過20%。兔舍內糞便清掃不及時,通風換氣不合理,舍內空氣品質差。
飼槽大小深淺不適宜,過深的食槽兔採食困難,過淺則飼料容易撒落。草架和飼槽邊緣高度應與兔背等高,超高則兔採食困難,過低則兔爪易將草料扒出踏髒,造成浪費。另外,每次添料量不宜超過飼槽容量1/3。加料超標,既會引起兔挑食,導致營養不全面,又使飼料容易被扒出,造成浪費。供水管理上不精心,經常斷水,特別是冬季保溫不好供水管線或水槽經常被凍上。
種兔是兔場管理的主要對象,生產成績差的兔場在種兔的管理上會出現很多問題。如通常肉用母兔達5~6月齡、體重達到2.5千克以上,公兔達7~8月齡、體重達到3千克以上即可開始配種,種母兔以年產6胎次以上、一年中每隻母兔平均產50隻左右為宜,利用年限一般為3~4年,公母兔比例在本交時按1∶(8~10)。可很多養兔場為什麼每年總是達不到這些指標呢?如果仔細分析,我們都能發現這樣的情況,之所以產兔數量少,主要是由於母兔因疾病或配種問題,沒有懷上的佔一部分,管理上不去懷上以後流產的佔一部分,分娩時難產、產死胎的佔一部分,而真正能正常生產的只佔很小的部分。同時,對於精液質量差的公兔、有繁殖障礙的母兔、產仔少或母性差的無效種兔,不及時淘汰。試想,這樣的養兔場生產成績能好嗎?而問題就出在種兔的飼養管理上,大多數養兔場都存在養殖人員不懂技術、不細心、缺乏耐心、粗放式管理導致種兔管理不到位的問題。即使有的養兔場的養殖人員一年到頭也確實付出了很多辛苦,但由於不掌握科學的母兔管理要領,也一樣不能取得好成績。
出現以上情況以後,儘管生產成績差,但養兔場一年的飼料、人工、水電等費用都是正常的支出,一點不會因為產出的少而減少,而由此間接造成的損失巨大,這就是因飼養管理粗放造成的隱性浪費。
因此,一定要重視兔場的飼養管理,建設合理的兔舍,達到冬季不冷、夏季不熱、四季空氣清新的要求。為了便於防寒、通風、透光、防潮溼、易操作等基本要求,每棟兔舍不宜過大,一般以不超過200隻成年兔為宜。採用科學的飼餵設備,飼槽、草架結構、高度適宜,加料量適中。管理上還要做到細心、耐心、精心,任何一個生產細節也不能忽視,都要做好。兔舍溫度應保持在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