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貨拉拉相信絕大多數人都聽說過,畢竟這是同城貨運行業中的「老大」,知名度最高。如果有人需要同城貨運服務的話,可能絕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貨拉拉。因此,貨拉拉在同行業中市場滲透率還是比較高的。
只不過,就是這樣一個行業第一,近幾年卻經常被吐槽。雖然貨拉拉在同城貨運行業中的接單量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但是在很多城市中,其口碑並不是太好,因為有很多使用過貨拉拉的用戶都給出了差評。
在這些差評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圍繞「運費貴」、「司機態度差」、「亂收費」、「服務差」等方面展開的。例如,有用戶反映司機提供運送服務的全程態度冷漠;有用戶反映司機在運送過程中經常要額外費用等等。
其實對於這些問題,司機是最委屈的,因為在貨拉拉的機制中,司機只負責送到地方,不會幫忙搬東西,畢竟他們只負責運送,包括app裡也是明確寫了搬東西需要跟司機自行協商。
而這一點恰恰也成為了很多人投訴司機態度不好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其實人家司機根本就沒有義務幫忙搬。除此以外,貨拉拉的貨運服務如果遇到跑高速的這些情況時是需要用戶自己支付額外的高速費用的,這一點很多用戶都不理解,所以在司機要求支付高速費的時候,就會有用戶覺得司機是在亂收費。
也正是因為存在這些「誤解」,這才導致了用戶對貨拉拉的司機以及服務給出了大量的差評。
當然,貨拉拉經常被吐槽也不只是因為用戶存在誤解,如果要從吐槽的內容上來看,其實貨拉拉本身的機制也確實是存在問題的。
據統計,目前貨拉拉平臺註冊司機數量5已經超過了300萬,註冊用戶數更是超過2000萬,訂單增長率每月高達20%,其目前的業務已經拓展到了100多個城市。
如此快速的擴張,意味著貨拉拉在面對巨大的市場時需要招收更多的貨運司機。於是,為了滿足平臺對司機的需求。貨拉拉逐漸放寬了司機註冊平臺的要求,甚至連對車輛的標準都降低了。
於是,貨拉拉這些年也經常被吐槽「運送不專業」,其中的主要問題包括小推車之類的運輸設備不足、貨車的安全係數低、司機素質差等等,這些都是因為貨拉拉降低了平臺準入門檻而出現的問題。
不僅如此,貨拉拉的會員模式也經常被司機吐槽。為了獲得訂單,司機們普遍需要繳納四五百元的會員費。但即便是繳納了會員費,依舊有很多司機領不到訂單。
如果司機因為被誤解出現了拒單率、投訴率、差評率等情況的話,一旦下降到臨界點的90分,將被直接封號,失去接單資格。所以在這樣的機制下,其實司機也確實是蠻委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