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流放女犯人的人間地獄寧古塔,為何如此可怕?

2021-01-10 讀否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黃泉都是值得恐懼的,那裡不但陰森恐怖,還象徵著死亡。然而,清代文人方拱乾卻曾經表示:人說黃泉路,若到了寧古塔,便有十個黃泉也不怕了!那麼,他口中的寧古塔到底是什麼地方,為什麼會被說成是去過之後連黃泉都不怕了呢?

寧古塔舊城位於今黑龍江牡丹江的海林市一帶,相傳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時曾在此駐軍,因此這裡也就被視為滿清的龍興之地之一。順治十八年(1661),明朝末代兵部尚書張縉彥在降清後因文字獄被抄沒家產流放寧古塔,他也成了清朝第一個因文字獄獲罪的官員。

在寧古塔戍所,張縉彥苦中作樂,撰寫了《寧古塔山水記》等地理著作,其中對於寧古塔之名的由來介紹道:「寧古塔者,名其地也,其山則曰臺,塔與臺音相近也,或以山形如臺,故名。」「塔」實際上是山的意思,而生於寧古塔戍所的吳桭臣則在《寧古塔紀略》中解釋說「相傳昔有兄弟六個,各佔一方,滿洲稱六為寧古,個為塔,其言寧古塔,猶華言六個也。」結合這兩處記載,我們可以知道,所謂的寧古塔並不是真的一座塔,而是一座山名,或是滿語中「六個」的音譯。

康熙五年(1666),朝廷下旨修建了寧古塔新城,其址位於今黑龍江省寧安市一帶,與舊城相隔二十五千米。當時,新城承擔著十分重要的軍事職能,也是東北各部向朝廷進貢特產的中轉地,所以發展水平還是比較高的。甚至,寧古塔一度成為了清朝黑龍江、吉林一帶廣大地區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居「吉林三邊」之首。

自然環境方面,萬曆至崇禎年間的官員王家禎曾描述道:「寧古塔,在遼東極北,去京七、八千裡。其地重冰積雪,非復世界,中國人亦無至其地者。」另外,順治年間因科場案被流放寧古塔,在那裡戍守了二十多年的吳兆騫也曾在信中寫道:「寧古寒苦天下所無,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風如雷鳴電擊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陰雨接連,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盡凍。雪才到地即成堅冰,一望千裡皆茫茫白雪。」

可見,當時的寧古塔因為地處北方,氣溫十分惡劣,宛如是被冰雪封印是世界盡頭。不過,出身蘇州的吳兆騫難以忍受當地氣候,但上文提到就生於戍所當中的吳兆騫之子吳桭臣卻表示「寧古山川土地,俱極肥饒,故物產之美,鮮食之外,雖山蔬野蓛,無不佳者。皆無所屬,任人自取。」我們知道,東北平原的黑土十分肥沃,很適合植物的生長,而在地廣人稀的當時,這些植物幾乎都是沒有主人的,所以住民可以隨意採摘,這也算是其難得的優點。

另外,寧古塔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人們性格淳樸。上文提到的方拱乾就對當地人進行讚揚道:「道不拾遺物,物遺則拾之置於公,俟失者往認焉。」或許正是因為發展程度低,當地的老百姓對於不是自己的東西都沒有什麼興趣,以至於另一個文人楊賓作詩讚頌道:「泣月天邊雁,悲風塞上笳。老親忠信在,不減住中華。」

從上文的描述來看,似乎寧古塔除了過於嚴寒之外還算是個不錯的地方,似乎遠遠沒有黃泉可怕。但是,自然環境並不是最主要的,被流放至此的犯人的痛苦主要來自於內心。首先,來到寧古塔後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戍守邊疆,並且為「正規軍」服務。在清宮戲裡,常常會有「發往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的懲罰出現,這就是讓犯人去伺候寧古塔的軍人們。

在惡劣的天氣下,這些可能原本是高級知識分子的犯人要為他們原本瞧不起的軍人服務,這本來就是一件很讓人感到恥辱的事情,而且,來自南方的犯人們還不得不忍受北方的極寒,這就更加讓人難熬。其實,致命性的原因還在於這種懲罰只要不被免除,就是世世代代的。

文中提到的吳兆騫,受連累被發配寧古塔,在那裡與妻子生下了吳桭臣,如果不是後來朝中重臣明珠為其求情,他們家或許就要世世代代在寧古塔勞作至死,這樣的未來難免讓人感到絕望,等到無法忍耐之時,恐怕比起繼續背井離鄉忍受惡劣的環境和艱難的生活,直接趕赴黃泉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相關焦點

  • 寧古塔,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為何人人懼怕
    「人間地獄」,除了當地自然環境十分惡劣不適宜生存外,最主要還是因為犯人們(尤其是女犯人)很怕給寧古塔的一個特殊兵種做奴隸,那簡直是一場噩夢。而這個兵種便是「披甲人」,影視劇中不也經常說的一句臺詞「發配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嗎?  此外人們對寧古塔的認知也十分有限。一些被流放的古人通過書信表達出來的基本上都是對寧古塔的負面描述如:「若到寧古,十個黃泉也不怕」、「寧古寒苦天下所無」等等,就這樣口口相傳,最終眾人就自行腦補成十分可怕的地方。
  • 古代如果有女犯人被流放人間煉獄寧古塔,為何衙役都搶著押送呢?
    在古代,如果有大臣犯了重罪,那他的親屬也是逃不了干係的,這叫牽連九族。但由於九族牽連的人太多了,不可能全部被斬但是會被千裡流放,別以為流放可以逃過死刑,其實千裡流放更是讓人生不如死。千裡流放都會選哪些地方呢?流放就是為了折磨那些犯了罪的犯人,讓他們在路上一定會感到後悔 。
  • 「人間地獄」寧古塔,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到底為何如此可怕
    對比於南方的都市,它很不起眼,但它卻有著一個讓人談之色變的名字,「寧古塔」。距離北京約4000裡之外,是滿清的「龍興之地」,同時也是清朝流放犯人最多的地方。而來到這裡的人,大多是被」流放」而來,這裡匯集了全國各地的「人才」,無論還是南方的文人,還是西北的戰將,亦或者前明的舊臣,這裡無所不包。當然他們更多的身份,是犯人,是奴僕,是失去自由的一群人。
  • 古代女犯人流放的地方——寧古塔,到底有多麼的可怕?
    對於你這樣的一個問題, 我們腦洞歷史大揭秘查閱了許多資料後,認為呢: 古代,這些被流放的女犯人,到了寧古塔之後呢
  • 寧古塔為什麼是人間地獄?清朝貴族都怕流放寧古塔的真實原因!
    很多清朝電視劇裡面都會提到寧古塔這個地方,許多貴族聽到寧古塔都會十分害怕,傳說被流放到寧古塔的人,就是奔向地獄的人,可能再也不來了,那麼,寧古塔為什麼是人間地獄?清朝貴族都怕流放寧古塔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 堪稱「人間地獄」,收容流放女犯人的寧古塔,為何讓人談之色變?
    流放這個詞語,想必大家並不陌生,那麼大家看見這個詞語的時候,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古代的一種刑罰制度了。被流放的人往往不至於被處死,所以就流放到邊疆,讓他們自生自滅。這些流放的人其實往往生不如死。在古代,他們通常是被流放到當時的西域一帶,或者是海南等一些邊遠的地方,西北的天氣是比較乾燥的,風沙大非常荒涼,而且缺乏資源。而南方熱帶叢林則充滿了瘴氣和猛獸。在清朝年間有這樣一個地方,是女犯人的流放之地,這個流放之地還是有性別限制的,男犯人不會被流放至此。這個地方就是寧古塔,被流放到這個地方的女犯人基本上很少能夠活著走出來。
  • 清朝有一支駐守寧古塔軍隊,流放的女犯人非常忌憚,這是為什麼?
    相信喜歡看古裝電視劇的小夥伴們,經常會看到有一些犯了王法的家族,都會有一個流放的懲罰,那在看電視劇的小夥伴們就會覺著流放也沒有什麼,起碼還活著不會被砍頭,終有一日會再回來。然而大家並不知道流放的可怕性,電視劇裡常出現的一句話,便是將犯人發配到寧古塔。那寧古塔到底是什麼地方呢?
  • 寧古塔被稱「人間煉獄」,專門為女犯人建造?真相到底是什麼?
    很多人在一些影視劇當中都聽到過一個名字叫做「寧古塔」,有不少人都認為這是一座塔,其實並非如此,這是一個地名。在不少的影視劇當中,都會聽到皇帝下令將人流放到寧古塔,這個地方也不是一座監獄,同時並不是專門流放女犯人的地方,而是任何罪犯,只要皇帝想都能夠將他們放到那裡。
  • 流放寧古塔有多可怕?被流放的女犯人,在屈辱中度過一生
    流放寧古塔有多可怕?被流放的女犯人,在屈辱中度過一生 相信大家在看古裝影視劇的時候,都看到過將犯人流放寧古塔的情節,流放這種刑罰雖然死罪可免,但是活罪難逃,是一種非常殘酷的刑罰,尤其是對於女犯人來說是精神和肉體上的雙重折磨,因為古代女子社會地位很低,所以只要她們犯了錯就會被判處流放,只要她們聽到「寧古塔」三個字都會無比絕望。
  • 「人間煉獄」寧古塔,女犯人的夢魘之地,聞風喪膽,究竟有多恐怖?
    在很多的古裝影視劇中經常會有這樣的橋段,對於身犯重罪但又罪不至死的犯人一般都是流放。尤其是清宮劇,犯人流放最多的地方便是寧古塔。家人一聽說流放寧古塔便神色慌張,仿佛是要到地獄一般。那麼,寧古塔到底是什麼地方,讓人聽到這個名字便毛骨悚然呢?
  • 「人間地獄」寧古塔,這個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究竟有多像煉獄?
    流放是古代處置犯人的一種手段,被流放到荒涼邊疆的犯人往往會因為缺乏食物和遭遇野獸而喪生,命運極為悲慘,因此很多犯人寧願被斬首也不遠被流放。畢竟斬首之後就沒有了痛苦的折磨,但是流放要經歷長途跋涉。在沒有交通工具的古代,光是到達流放之地就要歷時很長時間,路上的艱辛不言而喻。
  • 流放女犯人的「寧古塔」,女囚寧死也不去,所受折磨常人難以忍受
    翻開一本史書,就是打開一個世界,讀史而知天下本文由九州演繹原創創作,歡迎轉載分享古代犯人所受的刑罰,相比於現代來說要豐富得多,那個時候人們的人權意識很淡薄,階級之間有著難以跨越的鴻溝,而犯罪了的犯人,更是沒有絲毫權力。
  • 寧古塔究竟是什麼人間地獄,給披甲人為奴,披甲人究竟是誰?
    寧古塔究竟是什麼人間地獄,給披甲人為奴,披甲人究竟是誰?看多了清宮劇的人都會經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每到萬歲爺大怒的時候就會說一句:「誰誰誰,發配寧古塔!」其實並不是去寧古塔這麼簡單,去寧古塔也不是為了讓你安度晚年的,讓你去就是讓你去給「披甲人」伺候起居的,這是為什麼呢?
  • 寧古塔沒有塔,傳說中的流放寧古塔是去幹什麼?
    二,流放寧古塔寧古塔的傳言是否屬實,如今已不可考。但清代人把流放寧古塔看作是走向人間地獄,卻是不爭的事實。那麼,寧古塔到底有什麼令人恐怖的地方,為什麼清代人這麼害怕去寧古塔呢?首先寧古塔位於關外苦寒之地,清代流放寧古人的人,很多都是南方人,有的甚至是一直過著書齋生活的文弱書生,又或者是工作了大半輩子的老年官員。
  • 「人間地獄」寧古塔,清朝女犯人寧願自盡也不願前去,到底多可怕
    引言:喜歡看古裝劇的朋友對"流放"這個詞絕對不陌生,雖始於秦漢時期,但直到清朝才開始流行起來,而且被規範化、細節化,雖然不是死刑,卻比死刑更加可怕,流放首先意味著長途跋涉,最低在半年以上,一路艱難坎坷,很多人都直接死在流放的路上,連目的地都沒有到。
  • 寧赴黃泉路,不去寧古塔。它是男犯人的噩夢,更是女犯人的地獄
    俗話說:「寧負黃泉路,不去寧古塔。黃泉路在幽冥地府,唯有死了的人才能走上這條路。而寧可死去踏上黃泉路,也不願意去寧古塔,可見,在清朝,寧古塔真的是一個令人們恐懼到靈魂都會顫抖的地方。流放寧古塔這句話很容易理解,那麼與披甲人為奴又是何意呢?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解釋一下。努爾哈赤所在的建州女真,發源於白山黑水之間,整個東北以及深入到貝加爾湖地區,都曾是女真人遊獵的牧場。既然是遊獵,也就展示了這裡的自然環境多麼惡劣。想要在那種情況下開展農業生產,真的極為困難。寧古塔在哪裡呢?
  • 古代流放寧古塔的都是什麼人?
    東北地區更是以寧古塔流放的犯人為最多,名人也最多,持續時間最長,且最為著名。順治十八年(1661)流放到寧古塔的張縉彥在《域外集》中曾談到寧古塔流人「流徙來者,多吳、越、閩、廣、齊、楚、梁、秦、燕、趙之人」。而於順治十六年流放寧古塔地方拱乾在他的《絕域紀略》中載道:「華人(漢人)則十三省無省無人,亦各因其地以為俗」,這就足以證明寧古塔流人之廣泛,全國各省皆有,不同風俗亦有。
  • 寧古塔在哪兒?為什麼一聽到流放寧古塔,有些人直接就嚇得腿軟?
    寧古塔今位於黑龍江省境內,這裡是滿人的發源地,在《寧古塔記略》載:相傳兄弟六人,佔據此地,滿語稱「六」為「寧古」,稱「個」為「塔」,故名「寧古塔」。然而就算是如此,很多的滿人自己都不願意去寧古塔,為什麼?就因為這裡極端的天氣。在《吉林通史》之中是這樣記載寧古塔的:「是時寧古塔,號荒徼,人跡罕到,出塞渡湍江,越穹嶺,萬木排立,仰不見天。
  • 古代犯人最害怕,被流放寧古塔,尤其是女犯人,大多都會選擇自殺
    在《甄嬛傳》中,甄嬛的家人,就曾經被流放到寧古塔,雖然這是電視上演的,但是在歷史中,確實有這麼一個地方,而且也是流放罪犯的地方,在清朝的時候,寧古塔是一省會城市,經常有犯人和其家屬,被流放到此。但是很多的犯人,很害怕這個地方。
  • 古代女犯人為什麼怕流放到寧古塔?無非這三種,皆生不如死
    在中國古代,處罰犯人的形式儘管種類繁多,無外乎可以歸結為罰錢、受刑、坐牢、流放、砍頭這五種形式,前三種還好,可保全性命,後兩種則要慘太多。砍頭自不必說,流放也好不到哪去。特別是流放到有著「人間地獄」之稱的寧古塔,那幾乎就是九死一生!說到寧古塔,可能有人要望文生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