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士歡迎新一批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政策

2020-12-01 新華網客戶端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18日公布新一批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香港多個界別的人士當日接受採訪時紛紛表示歡迎,認為措施的出臺使得港人在內地發展得到更多保障。

  根據新政策,在內地就業的港澳同胞,均可按照內地《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和相關政策的規定繳存住房公積金;國家為來內地就讀的港澳學生專門設立港澳及華僑學生獎學金,參照內地學生獎學金政策體系為港澳學生增設「特等獎」,增加名額及獎勵標準;國家社科基金參照內地居民待遇,向在內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的港澳研究人員開放國家社科基金各類項目申報。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屠海鳴認為,對於香港來說,落實中共十九大精神的重頭戲之一,就是港人在內地的國民待遇問題。新一批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讓港澳同胞儘可能在內地享受國民待遇,這對於推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對於增強特區同胞對國家的認同,對於推動「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都將產生深遠影響。

  香港內地經貿協會會長黃炳逢表示,國家發展帶來的機遇讓越來越多港人選擇到內地發展。如今住房公積金政策出臺和學生獎學金的提升,讓港人到內地時享受更多的本地待遇,有利於其在內地的長期發展,特別是讓青年人更好融入當地的就業空間,可以作出更長遠的計劃。

  他指出,在多項香港與內地的鐵路、道路基建硬體即將陸續完成之際,各種便利措施為港人港企提供更多的軟體支持,兩者配合將帶來更多更新的經濟機遇,大大減少了港人到內地發展的困難考慮。

  經營樂器生意的香港商人許俊輝說,以前在內地工作時,港人同本地人有所區分,而近年來多項舉措使得這種區分越來越小,把港人也都納入到國家的各類保障範圍裡面,展現中央的關懷。尤其是公積金政策,之前內地有公司會給香港同胞相關保障,但沒有法規規定。如今有法律的保障,相信會對港人在內地長遠發展有很大幫助。

  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名譽主席梁兆棠由2015年9月起到北京博頓學院擔任院長,在內地工作兩年多的他說,可以看到國家對港人各方面保障在逐漸加強,也更拉近了兩地關係。香港很多年輕人都希望得到在內地就業的機會,並了解國家發展;香港很多教育工作者也開始在內地任職。新一批便利他們發展的政策措施將帶來實質性幫助,也有助於更多人才將技能與經驗帶到內地。

  香港專業人士(北京)協會青年事務委員會常務副主委、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生李瑩瑩說,獎學金「升級」是對香港學生到內地的一種激勵,也幫助港生在內地實現獨立生活,而公積金鼓勵港人在內地就業和置業,整體上都有助於兩地交流。「我自己可能未來繼續在北京讀研,也考慮在北京找工作和置業,都可能從新舉措中獲益。」(記者 楊喆)

相關焦點

  • 中央政府出臺加強內地與香港合作的政策措施
    在香港回歸祖國15周年之際,中央政府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強內地與香港合作,進一步支持香港經濟社會發展。新華社記者日前從國務院有關部門獲悉,這些政策措施主要涉及經貿合作、金融合作、教育交流、科技合作、旅遊合作、粵港合作等六大方面。
  • 人民日報海外版:香港發展需要「新香港人」
    10月9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發文章《香港發展需要「新香港人」》,報導稱,香港是移民社會,不同時期不斷進入香港的「新香港人」,是推動香港發展的重要力量。面對香港有關內地新移民問題的爭論,文章認為,香港近年來地位悄然變遷,如香港金融中心地位被上海追趕,是引發港人焦慮的原因。
  • 到2022年珠三角居民有望用上香港澳門上市藥品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澤雲港澳居民來內地就醫將更加方便,大灣區內地9市居民也有望用上已在港澳上市的新藥、急需藥!具體來說,方案提出,將允許臨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藥品,以及臨床急需、港澳公立醫院已採購使用、具有臨床應用先進性的醫療器械,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在大灣區內地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使用。國家藥監局方面指出,此項創新舉措賦予廣東省人民政府有關審批權限,逐步為港澳同胞和大灣區內地民眾提供趨同的醫療用藥用械條件,為三地居民特別是港澳同胞在大灣區內地工作、學習和生活提供便利。
  • 央行:放寬人民幣跨境使用限制,便利個人薪酬收入,港澳居民可開帳戶...
    今天,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國資委、銀保監會、外匯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跨境人民幣政策 支持穩外貿穩外資的通知》(銀髮﹝2020﹞330號,以下簡稱《通知》),自2021年2月4日起實施。
  • 港澳機構獨立辦展 廣州飲到「頭啖湯」
    更忙了也「更值得」 智慧財產權清晰化帶來更多「新來者」  獨立辦展到底有何不同?何俏媚坦言,香港機構到內地獨立辦展,其實也是港澳業界的需要,香港擁有一批享譽世界的展會品牌,他們希望將其中的展會帶到廣州主辦,但基於智慧財產權等多方面的考慮,這些展會希望能夠獨立辦展。
  • 香港鼓勵青年大灣區就業…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是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公布的其中一項措施,目的是鼓勵和支持香港青年人到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及發展事業,期望青年人能放眼國家,把握大灣區在學習、就業、生活方面的種種機遇,開拓更廣闊的空間實現夢想。
  • ...出入境管理局暫停辦理疫情防控期間內地居民前往香港地區商務籤注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管理局暫停辦理疫情防控期間內地居民前往香港地區商務籤注 2020-02-08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穗港澳青創中心啟動運營 全面支持港澳青年來穗發展
    申請入駐的創業團隊主要負責人年齡在18—35周歲,港澳籍青年可放寬至44周歲,且產業發展定位須符合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網聯汽車和金融、先進位造業、法律、會計、文化創意等。
  • 公安機關將受理香港居民內地收養子女赴港定居申請
    新華網北京9月29日電(記者王雷鳴)從今年10月1日起,內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將開始受理香港居民在內地收養子女赴港定居申請。凡符合赴港定居條件的香港居民在內地收養子女,均可向戶口所在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申請時須出具本人及養父母的身份資料及收養證明材料。  這是記者今天從公安部了解到的。
  • 教育部取消《在港澳地區學習證明》《大陸居民在臺灣地區學習證明》
    本報北京11月18日電(記者趙婀娜)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減證便民、優化服務的決策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簡化在港澳臺學習人員辦事程序,便利在港澳臺學習人員在內地(大陸)工作和生活,教育部決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取消《在港澳地區學習證明》《大陸居民在臺灣地區學習證明》,
  • 2020年12月從廣州到香港需要隔離嗎?
    2020年12月從廣州到香港需要隔離嗎?  內地包括廣州赴港仍須檢疫14天。據港府發布新聞公報指,將《若干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第599C章)的有效期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也就是說,從內地入境至香港強制檢疫14天的措施再延長2個月至12月31日。同時港府指出,延長有關規例的有效期,並不代表該等規例下現行施加的限制會持續不變直至有效期完結,政府將視乎疫情發展,收緊或放寬甚至取消個別限制和條件。另外,10月27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表示,11月起會率先容許內地返回香港的居民豁免14天檢疫安排。
  • 明起內地居民可在全國範圍異地申請換發出入境證件
    9月1日起,中國內地居民可在全國範圍內異地申請換(補)發出入境證件、在戶籍地申辦出入境證件7個工作日內辦結等5項出入境便利措施將推行。31日,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就涉及公安出入境業務的4項措施作出了政策解讀。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內,民眾正在諮詢和辦理相關業務。
  • 除了「買買買」,「ChicHK港·潮流」展背後講述了怎樣的「香港故事...
    大洋網訊 1月9日,由香港貿發局主辦,廣東省商務廳、廣州市貿促會支持的「ChicHK港·潮流」展覽會在廣州南豐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歡迎各位來到我們的展會。」活動開幕時,作為港澳機構首次在內地獨立主辦的展會,香港貿發局總裁方舜文在廣州「反客為主」,由她作為「主人」,歡迎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各方客人。
  • 推進廣九直通車實名購票 廣州居民赴港或有更便利籤注
    原標題:廣州居民赴港或有更便利籤注   近日,《廣州市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工作方案》(簡稱《方案》)由市府辦公廳印發實施,其中提出,爭取為符合條件的廣州居民赴港澳開展商務、科研、專業服務提供更加便利的籤注安排;同時推進天河鐵路客運口岸廣九直通車旅客購票實名制。
  • 香港隔離政策延期至9月7日,深圳入境隔離也有新變化
    香港隔離政策延至9月7日內地入境香港強制隔離14天的政策原定延長到8月7日但現在隔離政策又延長了據深圳衛健委消息,內地抵港「14日隔離令」也就是說香港的隔離措施將延長至9月7日在這之前,從內地前往香港需要強制隔離14天接著我們來複習一下香港的隔離政策香港的最新隔離政策
  • 美美與共 粵港澳旅遊再升級
    珠海到香港走港珠澳大橋40分鐘內抵達,而過去要走3個多小時;廣州到香港乘廣深港高鐵48分鐘抵達。「一橋一鐵」讓沿線城市與港澳實現了「同城」,再連接內地的高鐵網絡,內地赴港澳也有了快速便捷的新體驗。一位家住湖北武漢的朋友告訴記者:「我搭高鐵到深圳,再搭高鐵到香港,4個半小時就到了,比到北京還快,旅遊購物辦事無障礙。」
  • 香港各界人士:香港與內地血濃於水 應珍惜發展機遇
    香港各界人士連日來紛紛表示,香港與內地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香港應抓住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未來。香港各界人士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給香港提供了重要機遇,香港社會各界,特別是年輕人應加深對相關發展戰略的了解,珍惜難得的發展機遇。
  • 大灣區內地9市可使用在港澳上市的藥品醫療器械
    11月25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等8部門聯合發布《粵港澳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創新發展工作方案》(下稱《方案》),允許臨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藥品,以及臨床急需、港澳公立醫院已採購使用、具有臨床應用先進性的醫療器械,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使用。
  • 「香港小姐」的內地緣(人物誌)
    1991年,第一次登上央視春晚舞臺的鄺美雲,用她富有磁性的嗓音深情地演唱一曲《留不住的話》,也因為這首歌,她與內地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1982年獲得香港小姐亞軍,到進軍商界,再到如今被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鄺美雲在藝、商、政三個不同的領域遊刃有餘地變換著自己的角色,但不變的,是她的赤子之心和對祖國的那份熱愛。
  • 「臺灣居民居住證」要來了 臺胞到大陸打拼有保障
    按照規定,在大陸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連續就讀條件之一的港澳臺居民,根據本人意願,可持有效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回鄉證」),或五年期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臺胞證」),到當地公安機關申請辦理。申請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即可領到證件。那麼,居住證能給港澳臺居民帶來哪些好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