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各界人士:香港與內地血濃於水 應珍惜發展機遇

2021-01-13 CCTV4

香港各界人士連日來紛紛表示,香港與內地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香港應抓住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未來。

香港各界人士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給香港提供了重要機遇,香港社會各界,特別是年輕人應加深對相關發展戰略的了解,珍惜難得的發展機遇。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董 李志強:我的願望就是真的希望在我們祖國支持之下,在我們特區政府努力之下,我們一起把香港經濟搞得像過往一樣。而且在大灣區有這樣好的機遇給我們,我們真的要珍惜一下。

全國政協委員 律師 黃英豪:我本人其實在香港已經是第六代了,但是真正在回歸前後才感覺到了身為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我更加要呼籲香港年青一代必須要了解大灣區、擁抱大灣區,大灣區當然是一個起點,更大的是我們國家的整個發展的藍圖。

臨近國慶,香港各界人士表示,祖國的發展成就令人自豪,相信祖國與香港未來更加美好。

香港立法會議員 黃定光:香港是中國的領土,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都是同根同源、血濃於水。我見證了祖國尤其是在改革開放40年以來所有各方面的發展,確實令人讚嘆。未來我相信更加輝煌。

中華慈善藝術家聯會會長 蔡國璽:香港的發展,包括祖國的發展是連在一起的。祖國帶給我們大家庭一個幸福的環境,這個是大家都要共賀的。

【本期編輯:郭冉】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

END

相關焦點

  • 香港人士歡迎新一批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政策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18日公布新一批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香港多個界別的人士當日接受採訪時紛紛表示歡迎,認為措施的出臺使得港人在內地發展得到更多保障。  香港內地經貿協會會長黃炳逢表示,國家發展帶來的機遇讓越來越多港人選擇到內地發展。如今住房公積金政策出臺和學生獎學金的提升,讓港人到內地時享受更多的本地待遇,有利於其在內地的長期發展,特別是讓青年人更好融入當地的就業空間,可以作出更長遠的計劃。
  • 內地馳援 同心抗疫——「香港這一年」系列報導之一
    ↑9月9日,工作人員在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組建的核酸檢測「火眼實驗室」工作。新華社記者 呂小煒 攝應香港特區政府請求,本著人民至上理念,中央部署組建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與特區各界一起不辭辛勞、同心協力,圓滿完成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奏響了一曲內地和香港同胞血脈相通、骨肉相連的感人旋律。成功的實踐為香港各界帶來信心和希望。
  • 丹霞山下的「香港民宿」老闆:多年做教育義工 望港青珍惜內地機遇
    【解說】在位於廣東韶關的世界自然遺產地丹霞山下,有一家名為「香港民宿」的客棧,老闆是64歲香港市民龐志華。客棧顯眼處有一面「照片牆」,有不少是他這些年在韶關開設民宿期間,到貴州、青海等地做義工或在當地免費教學的照片。
  • ...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榮譽會長鄺美雲解讀香港國安法
    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榮譽會長鄺美雲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背靠祖國,面向世界,香港有很多的機遇。我覺得,香港現在最重要的是要團結一致。」國泰民安是香港社會的渴求和期盼「國泰民安是香港社會近一年來最深切的渴求和期盼。」鄺美雲懇切地說。
  • 香港人應包容內地人
    可是,一旦經濟發展停滯,或出現不景氣,外來人口和本地人口的關係便會惡化。社會出現排外、排他情緒,無須小事化大。  近年,香港社會有個趨勢,就是美化過去,忘記回歸前醜惡的歷史。彷彿香港一直沒有發生過種族歧視,以及外來人口和本地人口衝突這回事。事實上,香港成為殖民地的第一天,本地人已經被英國殖民者歧視。華人被分隔,許多地方不許華人居住。英文一直是官方語文,不懂英文不能任職中、高級公務員。
  • 香港輿論及各界評2020年施政報告:為未來發展增添新動力
    香港主流輿論及社會各界認為,報告在提振經濟、改善民生、疫情防控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切實可行措施,也就香港善用中央支持,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關鍵領域作出有力部署,為未來發展增添新動力。  《大公報》發表社評表示,施政報告既著眼抗疫當下,又布局長遠發展,在政治體制上正本清源,在經濟與民生改善方面多元並舉。
  • 人民日報海外版:香港發展需要「新香港人」
    文章稱,內地和香港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港人應做「新香港人」,擺脫「小島」心態,站在整個國家發展的角度看問題。以下是報導全文:在涉及資源方面的消息,讓香港人心裡很煩,例如內地人到港搶購奶粉導致斷貨;內地富豪到港買豪宅炒高樓價;內地孕婦赴港生子以致本地媽媽沒有床位……最近,香港在討論長遠房屋策略時,還出現了一種聲音——政府應減少內地新來港人士的數目,以確保社會資源足以應付房屋用地的需求。
  • 李克強詳細了解香港公屋制度 談及內地保障房建設
    李克強副總理的陪同人員有: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張平、商務部部長陳德銘、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國務院副秘書長尤權、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主任彭清華。李克強向現場採訪的記者發表講話說,我這次來香港,主要是出席在這裡舉行的國家「十二五」規劃與兩地經貿金融合作發展論壇等相關活動。
  • 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向香港中聯辦副主任贈送籤名防護服
    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向仇鴻副主任贈送隊員籤名的防護服。(圖片來源: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 (圖片來源: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 海外網9月14日電據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網站消息, 9月14日上午,受駱惠寧主任委託,仇鴻副主任到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住地慰問看望,代表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和駱惠寧主任向隊員們表達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肯定支援隊為香港切斷隱形病毒傳播鏈,打贏疫情防控戰做出了重要貢獻。
  • 內地誌願者與香港義工制度的比較分析
    香港的社會福利服務機構非常發達,幾乎深入到每個有需求的群體。在機構中,專職社會工作者大都畢業於正規的大學社會工作系,並經過香港社會工作資格認證成為註冊社會工作者。除社會工作者之外,機構裡還有龐大的義工群體,義工的準入門檻比較低,有愛心的人士都可以去自己感興趣的機構中服務,義工的服務時間可通過機構證明記錄在案。
  • 內地孕婦寄血到香港驗胎兒性別 重男輕女違法敗德
    日前,網絡曝出「單獨二孩」政策的開放催熱了「寄血驗子」的業務。鑑於在內地醫療機構為孕婦檢胎兒性別屬違法,而香港則因近年內地孕婦帶旺了「七八周胎兒驗性別」的DNA檢驗項目,並催生內地中介機構專門提供「寄血驗子」服務,為沒有通行證的內地孕婦在深圳抽血過關檢驗,更可通過「寄血」把業務推及內地其他城市。
  • 香港中聯辦主任下基層
    年初,內地新冠疫情發生後,吳璧嫻即捐出自己省吃儉用存下的11萬港元積蓄,請中聯辦轉交給內地,用以支持抗疫工作。駱惠寧拉著吳璧嫻的手說,「您長我幾歲,是大姐。大姐的善舉體現了香港與內地同胞血濃於水的感情,令人感動。」吳璧嫻表示,「當時從電視上看到全國各地都在支援湖北抗疫,自己作為中國人,理應盡一份力。」
  • 香港中聯辦舉辦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
    新華社香港10月20日電(記者劉明洋)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在香港社會持續引發熱烈反響。20日下午,香港中聯辦舉辦學習講話精神座談會,邀請香港各界代表人士座談交流。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主持座談會並講話,香港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譚鐵牛出席會議。
  • 香港特區政府、各界團體和人士支持全國人大通過涉港決定
    本報香港5月28日電 (記者連錦添)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高票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後,香港特區政府、各界團體和人士紛紛表示歡迎和支持,將全力配合儘快完成相關立法工作,與廣大市民一同維護國家安全、守護香港。
  • 香港各界青年舉行音樂集會 傳遞積極向前正能量
    新華社香港6月25日電 上千名青年學生和市民24日晚參與香港各界青年團體聯合主辦的音樂集會,展現愛護香港、擁護法治的精神,向社會傳遞正能量。  本次音樂集會由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與香港多個青年團體聯合主辦,在旺角麥花臣體育館舉行。多名青年歌手和樂隊登臺表演,全場還合唱《獅子山下》,為香港獻上祝福。
  • 內地支持香港深化發展的新政策措施出臺
    ,公布了中央政府支持香港進一步發展、深化內地和香港經貿、金融等方面合作的六大政策措施:一、大幅提升內地與香港服務貿易開放程度。內地將採取更積極措施,擴大對香港傳統服務業和新興服務業的開放,包括業界關注的醫療服務、律師服務、建築服務、檢測驗證等。在「十二五」末,實現內地和香港服務貿易自由化。二、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繼續支持內地企業赴港上市,允許內地港資法人銀行參與共同基金銷售業務。三、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中心。
  • 香港義工聯盟:派萬名義工協助內地支援隊在港進行核酸檢測
    新華社香港8月5日電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此前連續多日新增確診個案破百,多宗個案源頭不明,醫療系統不堪重負。為幫助香港控制疫情,香港義工聯盟5日表示,願派出萬名義工協助內地支援隊,在全港各區服務基層市民和弱勢群體。
  • Google香港:香港人工智慧發展前景樂觀
    中新社香港10月15日電 (記者 史冰筠)Google香港15日發布《智慧數碼城市—全城AI》白皮書,顯示香港在人工智慧(AI)和創新科技的應用領域有紮實的基礎和理想的前景。此次研究Google香港委託畢馬威進行,歷時三年,目的是揭示香港在人工智慧方面應用的認知和準備程度。
  • 「香港小姐」的內地緣(人物誌)
    1991年,第一次登上央視春晚舞臺的鄺美雲,用她富有磁性的嗓音深情地演唱一曲《留不住的話》,也因為這首歌,她與內地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1982年獲得香港小姐亞軍,到進軍商界,再到如今被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鄺美雲在藝、商、政三個不同的領域遊刃有餘地變換著自己的角色,但不變的,是她的赤子之心和對祖國的那份熱愛。
  • 香港賽馬會:支持內地馬術運動及馬匹獸醫服務發展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4月22日電(記者劉歡)由世界馬獸醫協會和中國馬業協會聯合主辦,香港賽馬會支持的第15屆世界馬醫大會4月21日至23日在北京舉辦。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22日在大會致辭,概述馬會對馬術運動和馬匹福祉的支持,表示將繼續支持內地馬術運動及馬匹獸醫服務發展。兩年一度的世界馬醫大會是全球專業、權威的馬獸醫專業會議。應家柏在會上表示,馬會重視品質、穩健與誠信的經營理念,一直回饋社會,為香港締造更美好未來。內地馬業發展正邁向現代化,此次大會召開極具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