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相親局」火了:孩子,為什麼媽媽希望你努力考上名校

2021-01-14 父母堂

考上名校絕對不僅僅是為了相親,985的標籤,會帶給你更多的選擇權。當努力成為習慣,成功就會成為必然。

最近,「985相親局」頻頻登上熱搜,985成了一部分人相親的門檻,人生的選擇,在相親局上又有了新的分層。

「985相親局」顧名思義,是參與相親的必須是985名校畢業生,能帶著985這一標籤的人,比例都不到2%。

有媒體發布了關於「985相親局」的調查問卷,其中有一項是「您覺得學歷相當在婚戀中重要嗎?」

該項的調查結果顯示,其中有34.26%的人認為學歷相當在婚戀中很重要,這部分人認為,以985作為門檻篩選的相親更高效,經歷和三觀的契合度也更高。42.59%的人認為需要考慮,只有23.15%認為不重要。

不管網友們如何爭論,不可否認的是,如果在同等條件下,大家還是會更傾向於選擇985名校的畢業生。畢竟985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家很認可的優秀的標籤。

因此,拋開相親這件事而言,我突然理解了為什麼有那麼多家長會希望孩子能考入名校。因為在這個標籤的背後不僅代表著努力和優秀的習慣,還代表著更豐富的選擇權、資源和人脈等。

1

選擇權的擴大

實現從一到無窮大

在2019年時,清華大學推出了一則招生宣傳片《從一到無窮大》。

在這則宣傳片中,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表示:在中國有70%的在校大學都是家庭的第一代大學生,當然也包括他自己。

雖然此刻他已然成為一名頂尖的科學家,但是曾經他也是一個標準的農家孩子,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高都鎮西峪村。

正是因為他自身的努力,才有機會走出農村,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山東大學。本科畢業後他進入了曲阜師範大學教書。

當年的薛院士也有考研夢,但考研之路並不平坦。他一共經歷了三次考研,還和39結下了不解之緣。

第一次,他高等數學只考了39分,第二次大學物理也是39分,直到第三次,他才如願考上了中國科學院的研究生。

至此,他開始接觸更廣闊的的世界,並一路走到世界科學的前沿,甚至做出了諾貝爾獎級別的物理學成績。

之後更是在41歲時就成了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之一。而在清華大學任教的過程中,他也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人才。

而這也是我們希望孩子能努力考入名校的原因之一。不僅是對自身努力的一種肯定,還意味著未來的無限可能性,並且隨之而來的是豐富的選擇權,伴侶也好,就業也罷,都是如此。

就像龍應臺寫給她兒子的那段話一樣: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確實如此,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含著金湯匙來到人間,更多的是出生在普通人家,而讀書是很多普通人逆天改命的天梯。

那除了能獲得更多的選擇權之外,讓孩子努力考入名校的意義還有什麼呢?

2

不可替代的資源和人脈

或許我們能從高曉松的身上了解到,考入名校的意義不止是選擇權的擴大,還意味著不可替代的資源和人脈。

高曉松出生於北京市清華大學裡的清華大院,整個家族都是高學歷。他自己曾在一個節目中表示,如果只是碩士出身,那在他們家基本屬於文盲。

他的外公張維是深圳大學的首任校長,也是我國著名的固體力學專家,同時也是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的雙院士。

他的外婆陸士嘉是北京航空學院的籌建者之一,世界流體力學權威普特朗教授唯一的中國學生。

他的爸爸高立人是清華大學的教授。他的媽媽張克群是梁思成教授的學生,不僅是清華大學的教授,還是著名的建築學家。

他的外舅公是「北京四大名醫」之一,舅舅是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主任。

而高曉松自己也曾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但是中途退學,考取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預備班。

有著這樣的家庭背景,高曉松所擁有的資源和人脈可想而知。據他自己曾說:「小時候我遇到什麼問題,家裡人就寫一張字條,說你去問誰誰誰。」而出現在這些字條上的人名,基本都是各領域的專家。

之前,網絡上流傳過這樣一張圖片:網際網路大佬們的聚餐照。

這些聚在一張桌上的大佬,清一色都是985名校畢業。

這是巧合嗎?或許有人會覺得這只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國際金融報》的記者在2016年時,曾對中國A股500名上市公司高管的教育程度做了一個調查,結果發現,其中有84%的高管擁有高學歷,並且在這些擁有高學歷的高管中有48%是畢業於985學校。

當然,不是說進了名校就一定能成功,而是在一個優秀的圈子裡,自身也會用相對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去不斷努力。

而這也是我們想要孩子考入名校的意義之一。

3

名校給孩子最大的財富是

讓努力成為習慣

知乎上有個叫Lawyer JW的用戶,她就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經歷來說明「當努力成為習慣,將會帶來人生奇旅。」

2016年的時候她以年級第一,均分超90分的成績從湖南大學法學院畢業,隨後成功申請進入世界排名前十的倫敦大學學院就讀法律碩士。

還曾被學校推選為「學霸」參與了《快樂大本營》的節目錄製。

之後到了倫敦,她也是不斷努力去發掘自己更多的可能性,並由此接觸了時尚圈。而名校的學習經歷早已讓她形成了「既然做了就勢必要做好」的個性。為此,她每天會利用課餘時間儘可能地鑽研如何成為一名專業的模特。

例如,為了研究pose,她除了日常看雜誌學習以外,哪怕是和朋友出去逛街,看到海報上有亮眼的pose,也會現場挑戰。

僅僅一年,她就登上了VOGUE的雜誌,成了一個嘗試百變造型,走秀場、登雜誌的國際時裝模特。

不僅在時尚圈站穩了腳跟,她也沒放棄自己的學業,永遠將學業放在了第一位,最後更是通過層層篩選,成為當年UCL的12位選手之一,參加了全球商業法律項目LAWWITHOUTWALLS,且是唯一一位華人選手。

最後,Lawyer JW表示,未來自己還要更加努力,去創造更多的奇蹟。

她的人生有此奇旅,很大程度上跟她習慣性的努力有關,並且自己也會樂在其中。這也是名校能帶給孩子最大的精神財富。

就像之前劉德華在接受採訪時所說的:當努力變成一種習慣,就不會有壓力。

這也是希望孩子能考入名校所帶來的無可替代的意義。當然,並不是只有考入名校才是成功,更多是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努力的習慣。

只有這樣,孩子才會一直持有上進的念頭,而不是安於現狀,這樣的他們無論在什麼境況下,都不會被擊垮,都能獨當一面,而這才是我們希望孩子努力的目的。

相關焦點

  • 「985相親局」相的是親還是利益?聽聽濟南男生女生怎麼說
    「985相親局」是什麼?所謂「985相親局」,最早來源於兩個大學生創建的網絡平臺「陌上花開HIMMR」,只允許北大、清華、復旦、上海交大4個中國最頂尖大學的學生參加。後來,由於這4所大學的相親學生「已經被窮盡」,才將範圍放寬到其他985名校。
  • 985相親局,門當戶對的只是婚姻,而不是愛情
    前不久的「985相親局」是高端相親市場的一個典型代表。 所以即便是985相親局所匹配出來的人,他們的目的也只是為了找一個門當戶對的人結婚,而不是談一場刻骨銘心的戀愛。 我們先看一下能參加985相親局的人都需要具備一些什麼條件: 1. 年齡在26—32歲之間 2.
  • 「985相親局」背後:單身男女到底在尋找什麼?
    近期「985相親局」相關的新聞、評論持續刷屏,以「985」學歷為門檻的相親服務讓大眾瞠目結舌的同時,也掀起了對於婚戀市場內卷、婚姻工具化等問題的討論。  12月22日,知名婚戀網站珍愛網發布了《婚戀市場內卷對單身男女婚戀觀影響》報告,調研了超過20000位單身用戶對愛情和婚姻的看法。
  • 考上985大學的學生高中是什麼樣的?高三班主任:努力不一定成功
    文/跳跳媽媽談教育「985建設高校、211建設高校、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我國高校劃分的等級,雖然近幾年「雙一流」這個詞非常熱,很多企業在招聘的時候,已經把雙一流高校畢業作為標準了,但985大學依舊是地位最高的。
  • 年輕人的愛情死了,不是被「985相親局」殺死的
    原創 看理想編輯部 看理想不久前,一篇名為《通過層層篩選,我在985相親局上見證了高端的失敗》的文章刷屏網絡,「985相親局」也隨即成為了熱點話題。顧名思義,「985相親局」就是婚戀機構為以「985」學歷為門檻的高學歷群體提供的相親服務。
  • 「只要學習肯努力,考上985大學沒問題,」這是老師善意的謊言嗎
    文/天意媽媽談教育985大學匯聚著我國頂尖的大學,在我國有3000多所高等院校,而其中僅有39所985大學。高中三年對學生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自己一不小心鬆懈了,很可能連大學都考不上了。但是想要考入我國985大學的話,依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高三的時候,常常有學生因為自己的分數苦惱,覺得自己不管怎麼學習都不行,天賦就不適合學習。但是在這種時候,老師卻經常認真地說:「高考拼的不是天賦,而是誰比誰更努力,誰越努力誰成績就越好!」難道真的像老師說的那樣只要肯努力,考上985大學沒問題嗎?老師說的這句話是「善意的謊言」嗎?
  • 高中生考上985有一樣的「五官外貌」嗎?聽班主任的話
    文/跳跳媽媽談教育「985」是我國高校實力的代名詞,一提到985人們想的就是好學校,「985」這個概念是在1999年被提出來的,就為打造全國一流甚至是世界一流學府。不過後在2017年又提出了「雙一流高校」,即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雖然985這個概念受到了衝擊,但是大多數人還是非常認老牌985大學的,很多大型企業招聘還是把985大學畢業生當做標準。所以說985大學依舊是大眾心中最好的大學等級,鄉裡鄉外哪家孩子要是考上了985大學,全家人都感到驕傲,高中老師也以帶出來幾個考上985大學學生,為驕傲的資本。
  • 普通二本考研考上985、211學校的難度多大?
    那麼,地方院校考上985/211大學的難度到底有多大?就這個問題,我們不妨來看看武漢大學2018生科院的研究生錄取名單。武漢大學不僅是985,而且是排名比較靠前的老牌重點985大學,是當之無愧的名校。那麼,其研究生生源質量如何呢?
  • 考上985大學的學生,多半有這些「外貌特徵」,戴眼鏡不算什麼
    很多同學都聽說過985大學,但是卻不知道為什麼被稱之為985大學,因為該高等教育戰略是在1998年5月份提出來,所以這串數字來源於提出時間。而正式啟動是在1999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39所高校被列入到名單中。
  • 小升初升入名校,小魚媽媽訪談錄
    文/木子輕風圖/網絡小魚,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小升初上了當地名校,怎麼做到的?下面有請她的媽媽說說小魚的小升初之路,希望可以幫助到正經歷或將要經歷小升初迷茫、焦慮的媽媽們!關於小升初問:小魚媽媽,孩子上了當地四大名校,看得出你挺開心的。小魚媽媽:對,孩子憑藉自己的實力進入她心儀的中學,小魚很高興,我和她爸爸也都感到很欣慰。
  • 至少要什麼樣的家庭條件,才能夠單憑努力就上985、211?
    我們以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來說吧,有一項調查在這個中國頂尖學府當中,每年老師的孩子,考上這個學校的學生是佔比是最大的,農村考上來的學生也就是20%,甚至有的時候不到20%。 其它的大學也是差不多,就是在20%-30%之間,這個比例是很有問題的。
  • 考上名校的孩子跳樓自殺,都因為那些「刀子嘴」帶來的傷害
    自認為最了解孩子的茉莉媽媽想不明白:女兒為什麼會自殺?為了搞清楚真相,她接受了一項讀取孩子大腦記憶的新科技測試。直到用孩子的眼睛回顧之前的生活,她才發現:自己從來都沒有了解過孩子。把孩子逼上絕路的,就是一直「為她好」的自己。01茉莉的爸爸是大學系主任,媽媽是留美碩士,家境優渥。
  • 清華學霸:我考上了清華。學校怎麼了?名校和校霸,誰成就了誰
    那麼,考入清華大學,是學校的功勞,還是學霸自身的努力呢?清華學霸:我考上清華,關學校什麼事!很多高中為了激勵學生努力讀書,會邀請考入名校的學子回到母校演講,分享自己的學習故事、學習方法,用以激勵學弟學妹。這所高中也不例外。
  • 考五大名校,需要在西安排名多少?五大初中部考上機率更大?
    對於小升初的家長來說,小升初只是想給孩子一個高的起點,最終的目標,還是高中能上五大名校本部,畢竟只要考上,名牌大學就已經在招手了。那麼到底要在西安市排名多少才能上五大,考上五大的初中部被錄取的機率更大嗎?
  • 什麼是985,211大學?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文/溫宸怡說育兒說起985大學,211大學大家都覺得那名校啊,是好的不能再好的大學了,名聲好,就業也好,要是誰家的孩子考上了985或者211大學,說出去都特別有面子,而且不只是父母,即使是親戚朋友都會覺得那是一份光榮,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 7所背景深厚的二本院校,錄取分數線不高,考上有機會拿到鐵飯碗
    文/小聆媽媽 對於所有高中生來說,考大學似乎是唯一的出路,至少對於很多普通家庭來說,是唯一的出路。 高中生通過高考,進入名校,畢業之後好就業。
  • 牛人背後有更牛的人,考上清華夠牛?更牛的人會鄙視你
    一本的學生鄙視二本的學生,211鄙視一本的,985鄙視211的,名校鄙視985的,清北的鄙視985的。那麼作為食物鏈的頂層,清北的學生會不會被鄙視呢?當然,事先聲明一點,我不是清北的學生,我是從一個我的同學那裡聽說到了這樣一個故事,說明鄙視鏈其實無處不在,就是清北的學生也存在被鄙視。
  • 「985小鎮做題家」自稱廢物,出身不好就去不了「羅馬」?
    「985」與「廢物」這兩個不搭的詞,卻在今年夏天意外相撞。隨著高考志願填報日期的到來,「985小鎮做題家」和「985廢物引進計劃」再一次火了起來,引來多方關注和討論。「985」中出現了「廢物」?最近,豆瓣上的一個名為「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經過媒體報導後,引來了大量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