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早晨6時30分左右,一條瘋狗突然竄進國際華城三村一棟居民樓內,見人便咬,十分兇狠,5位業主不幸被咬傷。無獨有偶,6月15日,年僅七歲的張奇(化名)在自家小區的健身器材旁玩耍時,不小心被附近的流浪狗咬傷。
天氣越來越熱,無論白天還是晚上,市民總能在大街小巷看見不少寵物狗的身影,這些看似可愛的寵物狗其實也會咬人。6月18日,記者從馬鞍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犬傷門診了解到,今年1月份到6月份,該門診共接診2400多起被狗咬(抓)傷病例。醫生提醒:一旦市民不慎被狗咬(抓)傷,切勿心存僥倖,要及時接種狂犬病疫苗。
6月18日上午,記者從馬鞍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犬傷門診了解到,隨著氣溫逐漸升高,這幾天來疾控中心打狂犬疫苗的市民明顯增多,市民自我保護意識也是越來越強。「光今天上午開門接診2個小時內,我們就接診了7起被狗咬傷的病例。」該中心犬傷門診醫生黃興瓊告訴記者,動物傷人事件中,被狗咬(抓)傷的佔到了70%,被貓等其他小動物咬(抓)傷的僅佔到30%。「按照往年的統計,每年的6月份至9月份屬犬傷的高發期,平均每天要接診20起。」
黃興瓊說,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人獸都可能傳染。狂犬病毒主要在動物間傳播,該病主要是由於動物咬傷或抓傷人時牙齒上帶的狂犬病病毒侵入人體而引起的。
據黃興瓊介紹,她所接診的被狗咬(抓)傷病例中,有些傷者送來時傷情非常嚴重。「有些受傷部位骨頭都已顯露,傷情嚴重程度可想而知。不過,只要及時注射狂犬病疫苗,傷情都能得到有效控制。」記者在黃興瓊的接診日誌中看到,絕大多數市民被狗咬(抓)傷的部位為上肢和下肢。記者採訪時,正巧遇到一位傷者家長在諮詢有關注射狂犬病疫苗的問題,通過了解,記者得知傷者是在學校裡被狗咬傷的。「雖然孩子說不太疼,但是我們做家長的不放心啊,一定要帶著孩子打疫苗。」傷者家長告訴記者。
「這段時間氣溫較高,很多養狗的市民喜歡在戶外遛狗,再加上市民著裝較少、較薄,裸露的部位較多,容易被狗咬(抓)傷。」黃興瓊告訴記者,此外,隨著氣溫升高,一些狗也開始變得煩躁不安,「氣溫越高,越容易傷人。」
黃興瓊提醒廣大市民,一旦被貓狗咬(抓)傷,一定要及時用清水反覆清洗傷口,清洗過後,要第一時間前往所在地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注射狂犬病疫苗,就診時間越及時越好。
黃興瓊還表示,經常與狗直接接觸的人要注射狂犬疫苗。同時她還提醒市民,只有使用的狂犬病疫苗、抗狂犬病血清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製品質量符合國家標準與要求,才會達到免疫預防的預期效果。至於市民所養的寵物是否也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黃興瓊建議市民要及時前往寵物醫院給寵物注射疫苗。
「狂犬病診療、研究人員、疫苗生產者,以及實驗室工作人員、醫務工作者、寵物主人、動物管理員和兒童等應該考慮接種。」黃興瓊還提醒市民,應避免過多逗玩寵物,主人外出遛狗應使用繩套以免傷人。(皖江在線-皖江晚報)